金庸獲劍橋哲學博士學位論文研究唐代政治
佚名
中新網9月9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道,武俠小說名家金庸(查良鏞)86歲考獲英國劍橋大學博士,金庸的老師、劍橋漢學名譽教授麥大維(David McMullen)表示,金庸的博士論文研究唐代盛世時期,東宮太子繼承皇位制度,由開國的唐高祖說到唐玄宗,不單生動刻劃了古代太子的禮節、職責、繼位儀式及東宮的影響力,更透過整合正史、野史,分析太子繼位牽涉的宮廷政治及權力斗爭。
“沒有學者對此作過如此深入的研究。”麥大維對金庸透徹分析唐代政治權術,深感佩服。
金庸的博士論文提及唐代由盛轉衰的一段關鍵史——安史之亂。安祿山叛變時,唐玄宗李隆基派了兒子榮王平亂,后來榮王戰死,正史沒提及死因,金庸覺得正史有問題,分析太子把弟弟榮王殺掉。
金庸去年說過,“我找了很多證據,證明這個事件是歷史上造假,其實是太子在發動政變,把弟弟殺掉,而且他(太子)占有軍隊,連父親也不敢動他。”
金庸接著思考說,“從唐太宗開始,到宋元明清,都是所謂‘槍桿里出政權’,哪個人兵權在手,就是哪個人做皇帝。”
攻讀博士追求學問非學位
麥大維透過電郵向媒體表示,今年7月決定向金庸頒授哲學博士學位。金庸和其它博士生一樣,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會拿著草稿跟麥大維多次討論修訂,“當金庸住在劍橋時,我會去他家傾談論文,他的妻子會幫忙將修訂部分打字記錄。”金庸申請念博士時,已獲劍橋頒授榮譽博士。金庸曾說自己追求的不是學位,而是學問,而他獲劍橋取錄的條件是:博士論文一定要有創見。
比金庸年少15歲、剛屆七旬的漢學大師麥大維說,他在金庸的論文中更深入了解唐代的政治文化,“金庸有見地解構唐宮政治,對我的研究有很大啟發”。
裝扮派對 郭靖黃蓉致敬
麥大維憶述,金庸在劍橋時和普通學生一樣,每周參加研究生讀書會,“有次我們討論到一個中國古墓穴的題辭,來自北京大學及歐洲的學者都不明白,金庸就向我們解釋內容,他的古文修養真是一流”。
“金庸很喜歡跟劍橋的學生接觸。”麥大維記得,一次圣約翰學院的學生為金庸搞了個派對,有些來參與的華裔學生,特地裝扮成金庸小說的角色,“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一同出場向眼前的武俠小說大師表示敬意。麥說,平日在圣約翰學院的飯堂里,金庸會和一般大學生研究員一同食飯,為人親切友善,并樂意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研習漢學的外國人,分享心得。
“金庸也是我的老師”
“其實,金庸也是我的老師。”麥大維與金庸亦師亦友,對自己能夠擔任金庸的碩士及博士論文老師,深感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