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元代皇室繪畫活動及其影響

吳東 張雅杰

元代立國之初,統治者在文化藝術素養等方面,與中原士大夫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為了鞏固統治,遂重視漢文化,從儒家經典中學習治國之道。元代統治者中不乏熟悉翰墨、提倡藝術的皇帝,他們揮毫染翰,設立機構管理繪畫,對繪畫藝術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本文擬對元代皇室的繪畫活動及其影響進行探索,以期加深對元代美術研究和理解。

一、皇宣繪畫機構

元朝立國之初,元世祖“援唐宋之故典,參遼金之遺制”①,和金朝一樣取消了畫院。元代雖未設立專職畫院,但也仿效金代建制了元代宮廷繪畫機構。元代與皇室繪畫有關的機構可大致分為三大類:一、皇室的秘書機構,即翰林兼國史院和集賢院。二、掌管繪畫鑒賞、收藏的機構,如奎章閣學士院、宣文閣、端本堂和秘書監。三、為皇室服務的專職性繪畫機構。

元朝皇室的秘書機構主要是翰林兼國史院和集賢院,這里云集了來自各地的文人,其中有許多是文人畫家。天歷二年(1329年),元文宗為了銘記“祖宗明訓”,設立奎章閣學士院。奎章閣學士院除了專為皇帝收藏古代書籍之外,還收藏歷代書畫名跡。供職于奎章閣的臣僚多為當時名儒,其核心畫家是鑒書博士柯九思。流傳至今的許多藝術珍品上都有“天歷之寶”“奎章閣之寶”兩方巨印,這就是當時秘府收藏的標志。元文宗去世后(1332年),奎章閣最終被撤銷。至元六年(1340年),康里奏請順帝設宣文閣以代奎章閣,但是它的藝術功能已十分淡化了。秘書監和昭文館同為元代管理皇家圖書的機構,但職責又有所不同,秘書監兼有收藏皇室書畫藏品的職責,昭文館還承擔學術研究和授徒之任。文人畫家一般不會在這兩個機構任職,這里集中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素養的藝匠畫家。在為皇家服務的專職性繪畫機構里供職的畫家大多為藝匠。藝匠的繪畫創作被視為手工勞動,所以他們的社會地位要比文人畫家和職官匠師低得多。藝匠們分工比較明確,一般來說,皇家生活中和繪畫有關系的事情,就會由這些專門為皇室服務的機構來處理。至元十五年(1278年),曾經在畫局設大使一員,宮廷繪畫活動一直是十分活躍的。

二、皇宣對繪畫的參與

元代皇室對繪畫的參與主要表現為:皇帝及皇親們親自揮毫作畫、提倡藝術,收藏品鑒藝術珍品。元仁宗和文宗朝“親儒重道”,禮遇文士,尤其喜好書畫藝術。元仁宗在即位之前,就先后有王振鵬、趙孟等為他作過畫。即位后,曾于延祜元年(1314年)下詔命李衍在殿壁畫竹。元仁宗喜歡古人翰墨,自己也經常揮毫宸翰賞賜群臣。仁宗后的英宗不止愛好書畫,還是一位帝王書法家。元陶宗儀《書史匯要》中認為英宗書法在歷代帝王中居首位。元代皇室繪畫活動在元文宗時達到高潮。文宗建立奎章閣,任命畫家、書畫鑒藏家柯九思、虞集等,對內府所藏書畫進行鑒別查定,并且經常和虞集、柯九思一起研討書畫。

元代皇室對繪畫的喜好直接影響畫家的仕途和繪畫的發展。何澄是元初界畫高手。90歲時還向仁宗皇帝進獻《姑蘇臺》、《阿房宮》等界畫作品,得到仁宗皇帝的欣賞和器重。至大初(1308年),升為正二品銜的中大夫秘書監。元代一度廢除了科舉制度,在仕途阻塞的情況下,因獻畫而仕途亨通,自然具有很大吸引力,所以從事繪畫者踴躍一時。

元代皇室的繪畫活動中,應該特別關注一位為書畫藝術創作的繁榮推波助瀾的著名女收藏家,這就是元仁宗的皇姊魯國大長公主祥哥拉吉。她對書畫有著特殊的愛好,利用皇室貴族的特權和財富,收藏了一大批古代書畫名跡。魯國大長公主經常在府邸展示收藏品,舉行書畫鑒賞品評活動。大長公主的藏品多是書畫史上一流名跡,如展子虔《游春圖》、黃庭堅《松風閣詩》等。由于大長公主欣賞范圍極寬,藏品數量多、質量佳,所以她也以女收藏家的特殊身份和對書畫藝術的推動和發展,而名列美術史。

三、文人畫家與皇室的關系

元統治者統治全國后,一度廢除了科舉制度,閉塞了文人仕途。雖然元代實行了對儒生的歧視政策,但總的來講元代書畫藝術的發展還是具有一個相對寬松的政治環境,這也是元代文人畫勃興的重要原因之一。元代文人畫家與皇室的關系不同也就決定了他們的創作命運和前途:畫藝高超,官居高位者,成為畫壇領軍人物。皇室的關注和收藏對文人畫的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提升了文人畫家知名度。當時進入朝廷翰林機構文人畫家很多,這些文人畫家中首先當屬趙孟光頫。趙孟頫(1254—1322年),入元朝廷做官后,以復興傳統文化為己任,詩書畫印、音樂文學無所不精。由于趙孟頫身居高位,進而提出了自己的藝術主張,元代繪畫成熟代表元四家,直接受趙孟頫影響,由其“提醒品格”。唐棣(1296—1364年),唐棣以待詔集賢院身份為嘉熙殿畫山水屏風,受到仁宗賞識,唐棣幼年師從趙孟頫,學習詩文繪畫。詩文書法得到當時名家虞集、揭傒斯的指點,又得見宮廷所藏古今書畫名跡,藝術修養大進。雖未直接為皇室作畫,卻和皇室繪畫有一定聯系的當屬黃公望了。黃公望(1269—1354年),約在仁宗延佑初年來到大都,在御史臺下屬的察院充當書吏,經理田糧。在大都與著名的書法家張雨、柳貫等詩書唱和,受其影響。

四、結語

元代國祚短促,沒能做到像前朝那樣對繪畫進行大力支持。但作為一個一向以“殺伐、搜狩、宴饗”的游牧民族,由不了解漢族典章文化到有好幾位皇帝以及皇親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成為內行,這實在非常難得的。元代皇室的繪畫活動不再單是個人的事情,而是因為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發展的趨勢所決定的。元代皇室對繪畫的熱情支持和身體力行,為元代繪畫發展創造了廣闊空間。雖然沒有畫院的設置,但是皇室繪畫機構的設立,為畫家施展才華創造了條件,可以更加深入的創作。皇室收藏和整理書籍圖章,為保存文化做出了貢獻。相對寬松的政策環境促成了文人畫的進一步成熟。雖然皇室對于元代繪畫的發展并不是最關鍵的因素,但正是因為有了皇室參與才使得繪畫有了更深層次的發展,使得元代繪畫形成了一個空前繁榮的局面。

注釋:

①(元)郝經《陵川集》卷三二《立議政》

[1]李福順《中國美術史》遼寧美術出版社2000年

[2]杜哲森《元代繪畫史》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

[3]陳高華《元代畫家史料》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0年

[4]于安瀾《畫史叢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年

[5]元史》中華書局2000年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