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慶精神與當代黨員價值觀建設
李忠端
應該看到,極少數共產黨員價值觀發生逆變,有其特定的歷史以及現實原因:一方面,傳統文化中的封建主義價值觀念對部分共產黨員還有一定的影響。權力本位觀念及道德虛偽的價值意識,經過千百年的歷史積淀,成為頑固的負面文化意識,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取向、道德選擇和行為模式。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也客觀存在。特別是在我國當前新舊體制的交替尚未完成,市場發育尚不成熟,社會分配不公問題比較突出,有關法律、規章和管理一時難以健全的情況下,極易導致某些共產黨員產生唯利是圖、崇拜金錢、貪圖享樂、生活奢靡、個人至上、盲目追求局部或個人利益等消極現象。此外,部分黨員不注意理論學習以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質,不能正確看待和處理名與利、權與利、個人與社會以及黨內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經不起改革開放的考驗和金錢美色的誘惑。 三、發揚大慶精神,重建當代黨員價值觀
針對當前黨員價值觀迷失的現象,重建黨員價值觀是現實的需要,是黨的建設的基本要求。首先要加強理論學習,增強共產黨員的社會主義信念和信心。共產黨員是歷史的帶頭人、引路人,理所應當堅信馬克思主義,當前特別應堅信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理論,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理想價值目標,決不能在一些大的風波面前喪失信心、動搖信念。 要加強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們黨科學總結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經驗,適應思想文化領域的新變化而提出的價值原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它鮮明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以什么樣的精神風貌、遵循什么樣的行為準則、朝著什么目標前進的重大問題。任何一個社會的階級、政黨、國家都有自己的意識形態,任何社會意識形態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這種社會核心價值體系不同于一般的社會意識與社會意識形態的地方在于,它是一個階級、政黨、國家對自身根本利益和要求的深刻認識,對自身發展道路和目標任務的高度概括,對自身理想信念和行為規范的集中表達。它回答和解決的是思想旗幟、發展道路、精神風貌、理想目標、行為規范等基本問題。這些問題就是社會意識形態的本質問題,也是關系一個社會核心價值的建構體系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必須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精神動力和精神風貌,為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目標而共同奮斗,并以此為根本的價值準則,樹立社會主義的榮辱觀,來作為人們行為選擇的道德規范和價值標準。作為黨員,必須在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的基礎上,在工作實踐中,能把原則變為實踐,把理論轉化為自覺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自己的工作和學習,成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先進分子。 其次,是繼承和大力弘揚大慶精神。大慶精神繪就了共產黨人傳統美德和革命道德完美結合的動人畫卷。在石油會戰中,中國共產黨人自身的言行樹立起了一座座道德豐碑,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執著追求;熱愛祖國、熱愛集體、團結互助的高尚情操;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始終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的優良作風;實事求是、敢闖新路、勇于勝利的革命品質;不怕困難、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堅強意志。所有這些是當年大慶人強大精神支柱,也為我們今天判斷行為得失、確定價值取向、作出道德選擇提供了生動教材。在學習和弘揚大慶精神的同時,要正確處理好“兩個關系”。一是要正確處理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共產黨人并不反對自我價值的追求和實現,但是,作為共產黨員應該首先講奉獻,講為人民服務,應把個人的價值與中國共產黨的群體價值結合起來,把個人的人生價值目標追求與這個群體所從事的社會實踐活動統一起來,自覺地把群體的奮斗目標作為自己的價值目標,并在為之奮斗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二是要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作為共產黨員,要堅持從全體人民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出發,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既切實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總之,雖然時代已經發生了改變,但是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不能改變,當代共產黨人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下,在大慶精神的激勵下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地去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