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圣經(jīng)文化對當代美國政治文明的影響
魯軍虎,楊坤
摘要:圣經(jīng)文化深深植根于美國社會與文化當中,并廣泛地影響著美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通過探討圣經(jīng)文化在美國社會的政治文明方面的歷史積淀,分析了它在美國建國、價值觀的形成、內(nèi)政和外交等方面所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對我們進一步了解和研究美國社會文化給予了啟發(fā)和鋪墊。 關鍵詞:圣經(jīng)文化美國價值觀內(nèi)政外交影響 引言 圣經(jīng)文化即與《圣經(jīng)》和基督教有關的文化事物和文化現(xiàn)象,包括政治文明、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各個方面。《圣經(jīng)》與圣經(jīng)文化對美國社會精神文明的影響已遠遠不只在宗教領域,更是深入到價值觀、內(nèi)政和外交等諸多方面。 董小川教授在《20世紀美國宗教與政治》一書中把宗教在美國的社會地位歸結為:從社會政治出發(fā),宗教是美國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從宗教的社會價值出發(fā),宗教是美國政治生活的添加劑;從民族精神出發(fā),宗教是美國事業(yè)的精神支柱。而在美國諸多宗教中,基督教和《圣經(jīng)》所起的作用已遠遠超過其它宗教的影響,這就是圣經(jīng)文化在美國社會中的特殊政治地位。 1.0圣經(jīng)文化與美國建國 16世紀的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派剝?nèi)チ瞬黄降人枷氲淖诮痰暮戏ㄍ庖拢瑸樾陆虅?chuàng)造了社會心理條件,促進了致富的競爭,加速了資產(chǎn)階級關系的發(fā)展。與此同時,加爾文主義的“預定論”認為人世間的幸福就是實踐“福音書”中的教誨。改革的目的則是建立一個人間的上帝之國,用“長老制”來管理政教合一的城市共和國。這種長老制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受到資本主義發(fā)展較快的西歐各國的歡迎并廣泛傳播。加爾文宗在英國稱“清教”。 從1620年“五月花”號到達美洲開始。圣經(jīng)文化就正式開始了對美國的影響。而此前為了預防無政府狀態(tài),由威廉姆·布雷福德發(fā)起而簽訂的《五月花公約》實際上是一種教會盟約式的民主協(xié)定,它顯示了初來殖民地的移民對民主自由的渴望,以及希望政府是來源于人民之間的社會契約這一愿望。這一公約乃是北美殖民地乃至當今美國政治社會規(guī)范的基礎。隨著英國的清教徒為躲避宗教迫害大批來到這里,一位名叫羅杰威廉斯的英國神職人員于1636年創(chuàng)建了羅得島殖民地。他主張宗教自由和政教分離兩大原則,這就為美國的建國理念奠定了思想基礎。 與文藝復興時期相比。17、18世紀資產(chǎn)階級啟蒙思想家們的思想、學說更加系統(tǒng)化。自由、平等、博愛、天賦人權、主權在民、三權分立等已經(jīng)構成他們心目中“國家”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宏偉藍圖。其中,洛克的分權理論經(jīng)孟德斯鳩的改造以及美國的實踐,形成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組織形式。孟德斯鳩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上帝的存在是有好處的”,這就為美國宗教的長期存在和發(fā)展奠定了理論基礎。他的《論法的精神》與“三權分立”思想和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中“人民主權說”對杰斐遜和潘恩都給予極大的鼓舞:杰斐遜根據(jù)國家起源于契約的理論,認為王權來源于人民的權利,他在《獨立宣言》中發(fā)展了洛克的自然權利學說;而潘恩從民主主義立場出發(fā)來論述自然權利理論;作為有神論者,他們都將《圣經(jīng)》中“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演化為“人人生而平等”。他們的思想對美國影響極大。后來的美國民主政治制度基本上是遵循著他們設計的政治藍圖建立和發(fā)展而來。 雖然,美國在建國時就已將政教分離寫進憲法,但是宗教始終與美國歷史的進程緊密地交織在一起,無論現(xiàn)世主義者如何否認,都否定不了美國這個國家是始于基督教的事實,美國的國民性以及愛國主義、民族主義、霸權主義皆建立在這個觀念之上。 2.0圣經(jīng)文化對美國人價值觀的影響 從新大陸發(fā)現(xiàn)后歐洲殖民者越洋奔赴北美大陸并定居起,西方文明的價值觀就被部分的“移植”過去。從而為以后慢慢形成的美國人的價值觀深深打下了第一個烙印。新教倫理指導下的美國民眾都重視物質(zhì)成就的追求與獲取,這就促使美國民眾從一開始就在潛移默化中鑄就了他們的實用主義思想?;浇涛幕慌懦饨?jīng)濟,甚至鼓勵人們通過自我奮斗獲得財富,但從過度的追求“人權”“獨立”開始,圣經(jīng)文化已為美國民眾悄悄埋下了個人主義的種子。雖然早期清教徒移民的求知和實用精神、拓荒好探險精神等在工業(yè)化的推動下逐漸形成整個美利堅民族尊重科學和理性的現(xiàn)代人文傳統(tǒng),但殖民時代清苦的生活致使人們長期以來喜歡新奇刺激和追求物質(zhì)享受,于是享樂主義和金錢至上也將成為美國永恒的話題。 3.0圣經(jīng)文化對美國內(nèi)政的影響 美國是英國的清教徒建立的國家,因而美國是個基督教國家。美國雖然才建國不到三百年,但美國人大多數(shù)都是歐洲的移民,他們受基督教的影響極其深刻。美國的立國之本和美國的憲法,都是以圣經(jīng)為基礎的?;浇套鳛橐环N主流的思想一直影響著整個美國的政治進程:如美國國家元首就職宣誓必手按《圣經(jīng)》;美國的鈔票上赫然印著“我們信仰上帝”;美國的國歌里有“上帝保佑美國”的歌詞;國會參眾兩院的每一屆會議都是以國會牧師主持的祈禱開始;法官判案要手按《圣經(jīng)》;美國的軍隊里有牧師、神甫等各種不同宗教的隨軍神職人員,身穿軍官制服,在軍中提供宗教服務。圣經(jīng)文化的影響在美國代代相傳,深深地滲透于美國政治生活之中。 4.0圣經(jīng)文化對美國外交的影響 圣經(jīng)文化在美國社會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一直以來影響著美國的外交政策。上帝給美國推行政治擴張、武裝侵略和宗教滲透提供了最好的借口。美國自認為有領導世界的責任和義務,基督教救世主義為美國這個篤信基督教的國家干涉他國內(nèi)政提供了最好的依據(jù)。美國把自己裝扮成民主制度和自由思想的傳教士。而發(fā)達的經(jīng)濟和軍事力量為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救世主義表現(xiàn)在外交上就是把西方文明作為先進文明的代表,不惜一切手段把一切非西方的意識形態(tài)降服甚至消滅,將美國自由、民主的光亮照籠罩到非西方國家的上空。從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到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國際關系和國際政治有近80年是以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思想理論斗爭為主體的,在那場斗爭中,宗教曾起過獨特的作用。同樣,美國政府外交政策中依然可以找到很多宗教的痕跡——如布什的言語、布什政府對阿拉伯人的偏見及宗教策略、甚至美國所發(fā)動的一些戰(zhàn)爭。歷史證明,美國人的這種宗教民族主義和宗教使命感與美國的對外擴張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結語 總之,圣經(jīng)文化為美國政治文明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美國政治文明是圣經(jīng)文化的傳承和演變。美國的社會變革、社會觀念的轉變以及內(nèi)政外交的相互作用等方方面面無不有著圣經(jīng)文化的深刻烙?。菏ソ?jīng)文化目睹了近代美國的誕生,圣經(jīng)文化也見證了現(xiàn)代美國的茁壯成長。圣經(jīng)文化更是監(jiān)督著當代美國的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董小川,20世紀美國宗教與政治EM],人民出版社,2000:4 [2]吳克禮,文化學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裔昭印,世界文化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4]倪世雄,世界文化故事大系:美國卷[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5]江寧康,美國社會與文化[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6]莊錫昌,西方文化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王恩銘等,當代美國社會與文化嗍,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8]劉澎,當代美國宗教[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9]孫浩然,美國的宗教與宗教滲透,《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10]唐敬杰,宗教對美國外交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