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就業導向下中職園藝技術專業的課程改革
田妹華
論文關鍵詞:中職;園藝技術專業;課程改革
論文摘要:通過對園藝技術專業崗位工作過程的分析,劃分其工作領域,進而得出其工作任務與工作行為。中職園藝技術專業課程改革在此基礎上,形成蔬菜生產技術、花卉生產技術、果品生產技術、草坪生產技術、食用菌生產技術、園藝產品加工與貯藏技術、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插花技藝和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技術九個項目課程。在教學中,要強調培養學生掌握崗位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工作技能與工作態度。
一、中職園藝技術專業的特點
中職園藝技術專業是為了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培養掌握園藝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能適應園藝生產、運輸、加工、營銷、服務與管理等一線崗位需要,并具有一定的該專業職業生涯發展能力的中等技術應用型人才。該專業面向的職業崗位主要有蔬菜生產、花卉生產、果品生產、食用菌生產、草坪生產、組培苗生產、園藝產品加工、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園藝產品營銷等。職業資格主要有勞動部的中級果樹工、中級花卉工、中級蔬菜工、中級綠化工等。
通過三年的系統學習,該專業的畢業生應了解主要園藝作物的種類、品種及生物學特性;理解主要園藝作物的生長發育規律;了解園藝作物常見的病蟲害種類、發生規律及防治機理;理解園藝作物產后生理及園藝產品貯藏加工的原理;理解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術;了解組培苗的生產規程;具備一定的創業知識和職業生涯發展能力。在生產一線崗位上,能熟練操作常見的園藝作物栽培養護機具并進行簡單的維護;能識別常見的園藝作物的種類與品種;能從事本地區主要蔬菜、花卉、果樹、草坪、食用菌栽培和常見病蟲害防治工作,園藝產品的貯藏、加工及一般的銷售工作和園藝作物生產組織管理工作。
二、當前中職園藝技術專業課程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現階段大部分中職校園藝技術專業課程結構采用“寬基礎、活模塊”的模式?!皩捇A”部分由三大平臺組成:普通文化基礎平臺、專業大類基礎平臺、專業基礎平臺。其中,普通文化基礎平臺包括政治經濟學、法律基礎、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等,是所有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具有廣適性;專業大類基礎平臺包括植物與植物生理、土壤肥料、植物遺傳學等,是園藝大類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課程,為學生在不重復學習的情況下實現園藝大類各專業之間轉移提供可能;專業基礎平臺包括園藝植物保護、園藝設施、園藝機具等,是園藝技術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課程,為學生掌握從事該專業所必須具備的共適性知識、技能和職業情感奠定基礎?!盎钅K”部分是建立在“寬基礎”平臺上為突出和強化果樹、蔬菜、花卉等某一職業領域的職業能力而開設的若干組課程。學生可根據自身就業意向和興趣選擇一個專業方向。然而,如果將現階段這種課程結構置于“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以及園藝技術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的背景下審視,就會發現其對基礎平臺通用性的過分強調直接導致了課程靈活性與應用性的削弱,因此很難適應職業崗位需求。可見,要更好地兼顧專業定向性和就業適應性,園藝技術專業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三、中職園藝技術專業課程改革、實施及評價
(一)職業能力分析
“在工作過程中直接需要的(區別于學科系統化的知識)常常是在工作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包括理論知識)”。據此,我們把園藝技術專業崗位整體的工作過程作為分析對象,把工作領域分成日常生產準備、生產工具操作、繁殖、生產過程管理、園藝產品的收獲、園藝產品包裝與貯運、園藝產品加工七個部分,再通過對勝任每一部分工作所需要完成的任務及相應技能要求的分析,得出工作任務與工作行為。
(二)課程教學分析
根據園藝技術專業崗位工作的相關性、每個工作任務的教育價值以及課時分配均勻原則,在行業專家和課程開發專家的引領下,我們對工作任務進行了合并,形成了蔬菜生產技術、花卉生產技術、果品生產技術、草坪生產技術、食用菌生產技術、園藝產品加工與貯藏技術、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插花技藝和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技術九個項目課程。在課程結構體系設計上,采取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的橫向專業課程門類劃分的方式分配項目課程課時,最終形成園藝技術專業指導性教學安排。
(三)課程實施
改革后的課程實施不再是遵循自上而下的線性路徑,而是動態建構和生成的過程。為突出崗位技能目標的培養,我們把德育課程和文化課程中涵蓋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識和審美、心理、體質等素質教育同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職業崗位技術技能的訓練緊密地結合起來。項目課程的教學則是以工作結構為框架,以職業能力為基礎,教學內容打破學科體系邏輯嚴密性,強調培養學生勝任崗位職責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工作技能與工作態度。同時,在教學中,我們還把職業資格標準融入課程體系,推動課程教學與職業資格考試在教學內涵上的整合。
(四)課程評價
鑒于園藝技術每門課程其內容和特點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根據各門課程的特點,我們都建立了特有的評價框架,注意評價的側重點。以項目課程“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為例,“操作技術”項目下的最佳組培方案的篩選、培養基的制備技術、無菌操作技術、培養環境的控制四個工作模塊,在開展過程中都由小組(4人一組)相互合作所完成。因此,我們側重運用小組相互評價的方式,對各個小組在項目實施中的整個過程作出評價。同時每個項目結束時,都要對學生個體的學習進行評價,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激發興趣、體驗成功。培養學生熱愛專業、敢于創新、樂于實踐等多方面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