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多元化教學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凡衛蘋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關于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討論和研究也邁入了新的階段,有傳統的教師單方面教授學生學習內容轉變為幫助學生尋找到學習的興趣,通過新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水平,提升其核心素養,在新課改的教學形式下,如何才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對于學科內容的興趣,并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學習課堂氛圍,持續提升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成為了目前小學數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元化教學;應用
為了切實提升小學教學質量,國家在不斷加強新課改的力度,使小學教學課程能夠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社會發展趨勢.新課改提倡教師隊伍進行創造性地教學,以加強新課程教學在新時代下的適應性,從而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活動 .多元化教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多元化的數學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發掘學生的數學潛力,提高教學效率,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促進作用.
1 直觀展示法,增強學生直觀感知
直觀展示法指的是將知識內容借助直觀教具,以更加立體、形象、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能夠向學生傳遞音韻、再現形象,增強學生的直觀感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便可以充分利用直觀展示法展開教學,即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來將數學相關的知識,以圖片、視頻、動畫或者音頻等方式來呈現給學生,豐富學生的視覺、聽覺的雙重感官體驗,從而構成數學教學的綜合立體效果,增強學生的直觀感知。
2 實踐生活教學,提高小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由于認識社會、了解世界規律的思想尚未成熟,需要老師從旁帶領和持續指導。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數學知識,實踐生活教學的根本特點就是讓小學生從中學會數學知識點的實際應用性,把知識作為一個生活工具熟練應用,從而就能提高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部分,與正方形和長方形不同,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中牽扯到斜線。這時在計算面積的過程中學生很難理解面積究竟該如何從計算中體現出來,我們需要應用實踐化的教學手段,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之一,實踐化教學的要點就在于動手能力中。
3 自主導學助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自主導學的教學手法是小學數學課堂中極為新穎的教學方式,它的出現將更好地服務于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師在做課前準備時依據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把控,設計出合理且具科學性的導學任務,引導學生以課前預習、自主學習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課堂上利用自己總結出的學習方法,與學生間展開討論及探究,配以教師及時的指導與講解,讓數學學習變得更便捷,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更能鞏固學習內容,切實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4 小組合作學習法的運用
在課堂上,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可以有效地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位置,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之一。并且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還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能夠更高效地進行數學知識的提取,從而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所以在日常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科學合理的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高效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從而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5 游戲教學方式的應用
小學是中國的基礎教育,教育對象為少年。愛玩、喜愛游戲是其天性使然。老師應當充分透過學生一個階段的年齡·34·特點,設計合乎其年齡段的游戲教學,讓學生于電子游戲的過程之中親切感受研習到數學知識。比如,在鞏固練習數學知識點時,使用擊鼓傳花的游戲方式展開。如果鼓聲暫停,花落于哪位同學身上,哪位同學便上去背誦或是解說一個之前研習的數學知識點,一個數學公式也好,誦讀九九乘法表等等,不過,假如拿到花的人什么數學知識點亦說不出來,便罰他為沒能答上問題的同學演出一個節目。講笑話也好,唱歌亦可。這樣讓學生玩的同時,開動腦筋對于以往所學數學知識點展開復習,不僅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又讓學生的復習變得輕松有趣,并且印象很深。
6 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進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已經成為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學數學教學知識點和難點較多,傳統板書教學無法更加直觀的進行問題講解,同時也無法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多媒體教學能夠將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以直觀的形式表現出來,做到將問題化難為簡,學生學習起來簡單,老師教學也較為輕松。同時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相對傳統教學模式更能吸引學生注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保持興趣,才能做到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成績。
7 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就是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也就是新課標提出的以問題開始,以問題結束的要求,這就很好地解決了以往學生出現的不知道學什么的問題,在上課前老師先將本節課所涉及的、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提出,然后帶著問題,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這樣學生聽課過程中就會帶著問題,也會在上課過程中主動去發現問題的答案,如果他們自己在聽課過程中沒有得到答案,也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這樣有目的性的學習,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讓課堂質量得到提高。在課堂結束后,老師還要提出比課堂中解決的問題相對難度高一點的問題,讓學生在課下解決,這樣,可以讓課堂上講解的知識點得到鞏固,讓學生真正掌握該知識點。做到以上要求,也就滿足了前面提出的以問題開始,以問題結束的要求,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學習的技巧,形成數學思維,為今后數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數學是一門對理性思維和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的科目,因此要想學好初中數學,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要從自身出發,在重視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應該注意課堂氛圍。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這個過程絕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
[1]王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探析 [J].考試周刊.2018(80):6
[2]周明飛.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12):77.
[3]張瑩瑩.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 [J].科教文匯,2016(9):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