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自主學習教學程序設計研究
佚名
【關鍵詞】程序設計,探究,教學,學習,自主,數學,
當今世界,日新月異,其變化發展的速度非常之快,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我們帶來了自主學習的教育體系,使我們在數學課堂中構建了自主學習的教學體系。這是一個以發揮學生潛能為主體,教師傳授基礎知識為主導,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線的自主學習教學課程程序,對培養學生獨立思維創造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具有重大意義,進而也對完善學生良好價值觀奠定基礎。
一、對數學實施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的由來
在原來的數學教學模式中,老師只是單向的灌輸課本上的知識,雖然也有一些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但始終在課堂上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教學課堂上要求嚴格的按照老師的步伐走,強調統一,忽視了個體差異,這樣不利于學生自己思考也限制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對個別基礎薄弱不能趕上教師進度的學生來說非常的不利。同時,由于課本的限制導致了教學形式的單一,學生又處于被動的接受位置,沒有積極性,自然降低了上課的學習效率,課本內容知識豐富,導致教師的教學任務加重,偏重講主要內容,忽視了自主探究及學生的討論消化時間,不能了解學生的聽課效果,這些都降低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水平。而傳統五段式教學模式(激發動機→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運用鞏固→檢查效果)長期以來一直占據著各大課堂的主體地位,假想如果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上面,他們也僅僅只能一直觀看,卻不能親自動手玩,那么學生還會對這個游戲延續多久的興趣呢,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直處于較為被動的地位,由老師強制灌輸知識,肯定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更不可能培養出創造性人才。此時,自主教學模式的出現就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自主學習就是指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的需求及運用知識的態度能力,因材施教,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數學自主學習教學的設計理念
1983年,鄧小平為北京景山學校題詞道:“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在我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世界科學技術蓬勃發展,我國的數學教育既面臨機遇,又面臨挑戰,要使得我國的數學教育更好的應對這一改革發展潮流,其首當其沖的就是改革教育制度,自主學習的教育模式正好適合這一發展目標。在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和老師之間形成了一種穩定而又相對簡約的教學結構,學生在這一主動構建學習的過程中,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發散思維,主動探究,靈活運用,這一系列的形式都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如何構建數學自主學習教學程序
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縱使能夠使學生接受已有的數學理念,做一些簡單的數學題目,卻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對數學的發散性思維,不能創造性的想問題。而構建良好的數學自主學習的教學程序,用咨詢、輔導的方式去啟發學生,促進學生的自我發現,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創造性,不僅能夠增強師生情誼,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自主學習教學的一般模式分為四大部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適用于數學中首先對數學概念和基礎知識的問題提出,這一部分較為容易,學生一般都能自我解決,如有不懂的可以請教老師,一起分析,抽絲剝繭,逐步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中學生就成了主動的探尋者。
接著是完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討論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程序,“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是數學非常重要的一課,這里可以通過老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討論——什么是充分條件?什么是必要條件?——什么是充要條件?——各自的符號是怎樣定義的?——可以在生活中舉出它們的例子嗎?這樣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又可以發現新的問題,激發學生解題思維,加深理解。
最后是解決問題,當然問題是永遠都存在的,因為學無止境,這里的解決是遇到問題及時解決,尋找方法解決,不累計,這樣心中的墨水積少成多,知識就會豐富。
四、結語
通過數學自主學習的教學程序,不僅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素質教育的課堂,也使學生成為了學生的天堂,為走向成功之路鋪下了寶貴的經驗財富自主學習,自我探究,將會使我們的教育推向高潮。
參考文獻:
[1]何克抗.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思考[J].中小學電教,2009(1):12-35.
[2]何克抗.網絡教學結構與模式探討[J].教育技術通訊,2010(3):24-56.
[3]何克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環境[J].教育傳播與技術,2011(4):2-15.
[4]李建平.普通數學如何實施研究性學習[J].教育部基礎教育.2012(1):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