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新課標下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譚兆亮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試行,有效教學的思想已滲透到當前學科教學活動當中,不僅給教師的教學方式帶來創新,也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變得更加有效。然而,現實教學過程中,學生仍然存在“學不進去”、“理解不了”等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課堂組織方面存在不足,導致學生數學能力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對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課堂;有效性研究

目前,小學數學課堂中依然存在教師采用傳統的單一“填鴨”式開展教學,忽視對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和學生興趣的培養,導致學生被動的在臺下接受知識的灌輸,影響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思考,不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同時,教師受制于應試教育的影響,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阻礙學生探索能力的發展,因此,本文對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進行一定的探索和分析。

一、創設生活情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生活與數學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生活的各個角落中都有數學的身影。將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到數學課堂中,能喚起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親切感”,幫助他們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具體的生活情景,引導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同時,聯系生活中相關的事物,鼓勵每位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以此讓學生意識到數學與生活中之間的密切關系,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進而實現舉一反三的目的。

比如,在學習《認識小數》時,我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個大型超市的圖片,并在黑板上板書:鉛筆0.8 元/支,鋼筆2.5 元/支,筆記本3 元/本,文具盒5.5 元/個,書包30 元/個。接著,我結合情景拋出問題:“這個超市在國慶節假期做了一個促銷活動,文具商品的促銷價格就是黑板上呈現的數據,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價格,你能根據價格給這些商品分分類嗎?”當學生呈現不同的分類方法并提到小數時,我引導學生對小數的概念進行研究,和學生一起從小數的角度對上述的商品進行了分類。隨后,我繼續對學生進行引導:“同學們,大家還在哪里看到過小數呢?”學生們紛紛舉手,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這樣一來,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創設生活情景,讓學生意識到了生活與數學之間的密切聯系,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轉換了學生的學習狀態,培養了學生把數學應用于生活的意識。又如,在學習圓柱和圓錐這部分知識時,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同樣很重要。首先,我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了一些常見的圓柱形或圓錐形物體,并讓學生找一找這些物體形狀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直觀感知后,我拿出預先準備的圓柱與圓錐等教具和學具,讓學生模擬生活情境,同時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探究這些物體設計成圓錐和圓柱的理由。課上我還設計了動手操作環節,讓學生用紙自己制作圓柱和圓錐模型,引導他們觀察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提升他們學習熱情的同時,也拓展了他們的空間思維。

二、設置問題情境,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有效設置問題情境,不僅能檢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學習效果,也能使學生對目標點展開分析和思考,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教師還能根據問題情境中學生對問題的作答情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情,進而在教學中及時調整教學方向,提高課堂質量。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靈活設置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積極的求知心理,進而發揮學生的思維主動性和探索性。

例如:在“小數乘法”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已基本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為了使學生加深其計算方法的運用與理解,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我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設置以下問題:① 計算題:85 ×74 26 ×47 412 ×21 77 ×11 ② 判斷題:(1 )兩個數相乘,積一定大于這兩個數。( )(2 )0.03 與0.04 的積是0.12.( )(3 )一個數乘小數,積一定小于這個數。( )(4 )一個數的1.65 倍一定大于這個數。( )③ 明星小學在3 月份的水電使用中,實際用水量為43.8 噸,實際用電167 千瓦時,其中水費的單價為1.51 元/噸,電費的單價為0.53 元/千瓦時,請問本校的3 月份應繳水費、電費各是多少錢?通過不同問題場景的靈活設計,既能加深學生的課堂理解,還能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又如,在學習《軸對稱和平移》這部分知識時,我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提出了如下問題,并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一邊閱讀教材一邊思考:1.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是什么?怎樣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2.對稱軸是什么?怎樣可以找到一個圖形的對稱軸呢?3.平移是什么?如何根據平移前后的圖形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呢?4.生活中有哪些軸對稱和平移的現象?它們有什么特點?學生們經過閱讀、思考、探究等學習活動后,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回答,于是,我便根據他們的回答情況對這部分知識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這樣一來,通過創設問題式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建立了數學知識網絡。

三、實施分層教學,兼顧學生個性差異

教育的目的不是消除差異,而是在尊重并承認差異的基礎上對其加以引導,以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實施分層教學非常有必要,而這就要求教師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時刻關注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身心發展規律,并以此為基礎對課堂教學目標、過程及方法進行合理分層,以兼顧學生的個性差異,益于優質教學。

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時,我進行分層教學的嘗試,先利用10 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培優層和發展層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并在組內就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進行合作探究。在這期間,我向基礎層學生進行了新課內容的講授,并組織他們嘗試完成課后習題。隨后,我重點聽取優秀層和中等層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對其予以針對性的指導點撥。最后,我在結合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為他們分別布置了一些基礎性題目和拓展性題目。這樣,通過實施分層教學,不僅兼顧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也挖掘了學生的數學潛能,促進了他們的共同發展,有利于切實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又如,在教學“位置與方向(一)”這部分內容之前,我結合課程標準及學生的個體差異,對課堂教學目標進行了如下分層:針對基礎層學生,我要求他們能夠在具體情境中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位;能夠根據給定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夠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針對中等層學生,我要求他們能看懂簡單的平面圖,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方向的能力;針對優等生,我要求他們能用所學的方向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形成一定的空間觀念。這樣,通過對課堂教學目標進行科學分層,既做到了因材施教,又有助于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對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索,采取生活情境、問題環節等方式,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還能使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概念法則的理解上得到加強,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從問題入手,以有效教學思想為行動指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深化學生的思維架構,使學生在學習方法和數學感知方面得以正確引導,從而促進學生在自己能力范圍內達到最好的發展。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