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課標下物理實驗教學的思考
白衛星
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規律都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和思考得來的,這使物理實驗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課堂實驗、課外實驗是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規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不可缺少的環節,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學習方法。也是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下面就物理實驗教學談談我的五點思考:
一、抓好課堂內實驗教學
從我走上工作崗位到現在,我的教學觀念發生了很大轉變。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交流、學會做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重視學習者自身的經驗和自我發展,教師要為學生的實驗探究活動提供真實的學習環境,即實驗探究活動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結論的隱蔽性。既要使廣大學生樂于探究,又要使學生有探究的欲望,要讓學生感到不探究就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在哪里。教師通過設置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實驗有更多的探究內容。真正使實驗教學體現課改的精神和教育教學理念。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演示實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興趣,并根據教學進度,不斷提出問題。例如,形狀不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相同嗎?鐵皮放在水里,它一定會沉入水底嗎?同一物體分別放在水里、煤油里,它露在液面上的體積相同嗎?課堂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利用自制的學具在課外活動分小組進行實驗,回答提出的問題。學生通過自己做實驗得出正確的結論,興趣很高,增添了學生積極進行實驗的信心。
二、將實驗探究活動延伸到課外
為了合理利用教學時間,讓學生對實驗教學的內容有深入的理解,在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將一些需要長時間探究才能得出結果的實驗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例如,在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浮力的大小由哪些因素決定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課外開展各種小實驗,如用廢舊牙膏皮制作小船、用飲料瓶制作潛水艇、用排液法稱物體的重量等。學習光學知識時,可以在課外引導學生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制作幻燈片、針孔成像機、用照相機開展攝影活動、用天文望遠鏡進行天文觀察。學習電學知識時,可以帶領學生課外設計安裝各種要求的電路,對電學中的規律課外再深入研究。檢修家庭照明電路,安裝簡單的照明電路。學生在實際探究時不但可以學到相關物理知識,而且還能體會物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小制作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對知識有新的認識和發現,也容易有一些新的問題提出,有時還會閃現出成人無法想到的新想法。通過長期的課外實驗探究活動,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學生對自然科學的熱愛和執著追求精神及實踐能力也一定會得到培養。
三、加強實驗探究準備工作
無論是開展什么實驗,學生在實驗前,教師的教學必須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掃清障礙,同時教師必須課前為學生做好準備工作。首先準備各種儀器設備、藥品、提供實驗場所等。有些設備學校沒有,教師可以發動學生利用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自制一些設備。其次有些實驗的結論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探究時可能得不出完善的結論,因此,教師必須在課前先進行實驗探究,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究探索更好的實驗方案,以便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能夠有的放矢地指導、提示和點撥。 例如,學生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時,如果教師課前自己沒有去做,就不會發現依照教材上的方法得出鐵塊排出的水很可能有遺漏的情況,這樣做實驗即使探究了也不一定會知道浮力的大小由什么決定,無法總結出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師帶頭開展實驗探究
我們的學生之所以缺乏動手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的教師從小學開始的教學行為有關。從小學到中學,很多教師都是將教材安排的學生分組實驗改為演示實驗,更可笑的情況就是教師在黑板上講解演示實驗。當然,這種實驗教學可以使學生完成實驗考題,但缺少真正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什么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在國外能搞出成績獲得諾貝爾獎?原因是他們有一個很好的研究環境,他們的導師自己也在搞研究。其實中國人很早就具備探究大自然的能力,如四大發明和古代很多科學成就都比外國人領先。我們很多教師有豐富的書本知識,但缺乏動手的能力,這樣的教師培養出來的學生怎么會具有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呢?
我認為教師在進行課改實驗時首先應當身體力行,像物理教師歐姆一樣,對學生探究的內容自己也要進行深入探究,這樣我們的學生就會在教師帶動下潛移默化的學到很多探究方法和滲透對科學的執著追求精神。
五、舉辦綜合性實驗競賽
為了鞏固實驗教學的質量,使課外活動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每學期定時舉辦兩次規模較大的實驗競賽活動。例如,每學年秋季,當初三年級學生學完了電學知識后,舉行一次“自制直流電路接線板”的競賽活動,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同時用串、并混聯方法把三個燈泡接亮,方法是以班編隊,每隊若干人。舉行物理實驗60 m接力賽,分別接力領取試題,畫電路圖,安裝,讀數,優勝者給予獎勵。在這一活動中,初三年級學生人人動手就地取材,自己設計安裝,自己測試評價,當電路接通,小燈泡以各種明暗程度發光時同學們都歡呼雀躍。這樣既增加了學生學好電學知識的信心,又培養了學生集體主義的思想和設計能力。特別是有自卑心理的差生,當發現自己能夠設計比較合理的電路圖,迅速安裝電路時,一種我不比別人差,我能學好物理的自信心油然而生。
六、多鼓勵學生,多給學生機會
就學生的思維而言,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難。在課堂教學中,既要鼓勵學生大膽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同時還要提倡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回答問題如果不正確或者不全面,教師最好不要全盤否定,而應該給予學生必要的鼓勵。多給學生一些語言表達的機會,對學生的觀點不要輕易否定,在師生互動時,還要關注學生之間的互動。
總之,實驗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逐步了解科學的發展過程,培養學生學會合作、與人共事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掌握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所以說,物理實驗教學應當受到充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