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物理研究式教學的價值
殷國贊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物理探究式教學是我國基礎物理教育改革的取向,它為實現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目標提供了重要的教育途徑。筆者針對探究式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價值,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探究式教學的涵義
探究,從廣義上說泛指一切獨立解決問題的活動,而狹義探究專指科學探究或科學研究。科學探究按《美國國家課程標準》解釋是指:“科學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種研究獲得的證據提出種種解釋的多種不同途徑,也指學生用以獲取知識、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領悟科學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其目的在于發現并描述物體和事物之間的關系。其特點是采用有秩序的和可以重復的過程,簡化調查研究對象的規模和形式,運用邏輯框架作解釋和預測;其基本過程為:形成問題、建立假說、制定研究方案、檢驗假說、分析總結。
探究式教學就是把科學探究引進教學,其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像科學家搞研究那樣獨立地通過探究過程活動來獲得知識,而不是由教師安排好一切,讓學生順著預定的途徑走下去或把學生徑直引向答案。探究教學的實質應該是一種模擬性的科學研究活動,探究教學的重心和出發點在于學生方面,探究是學生探究,教是為學生服務,所以現在探究教學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探究學習上。
結合對探究學習的研究,可以認為探究教學包括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一是有一個以“學”為中心的探究學習環境。這個環境中有豐富的教學材料、各種科學儀器及設備,教學材料都是圍繞某個知識主題來安排,而不是雜亂無章的;有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很少感到有壓力,能自由尋找所需要的信息,自己作種種設想,以自己的方式檢驗自己的設想。二是要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使學生在探究中明確方向,這種指導是通過安排有一定的內在結構,能揭示各種現象之間的聯系的各種教學材料,以及在關鍵時候給學生必要的提示等。
二、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價值
1. 物理探究式教學的教學價值
(1)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探究式教學是物理教學模式之一,在物理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的目的主要在于給學生學習物理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而掌握知識,發展能力。這種教學方式是在教師引導下,根據學生原有認知水平,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探究實驗→分析總結→評估交流”等一系列具體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注意力,喚起他們直接興趣,實現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鞏固和遷移。
中學生天生好奇、好動,讓他們觀察、探索有趣味的實驗,他們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新奇的實驗現象和結果會使他們興趣盎然。通過動手親自操作實驗,不僅可以滿足其探究知識的愿望,還可以提高興趣,增強信心,增強學習欲望,使其轉化為一種熱愛科學的素養。 (2)實現學科教學知識的有機整合,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各種能
傳統的以學科為載體的分科教學存在許多弊端,其中之一就是不能使學生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必要的整合,而采用探究式教學可實現學科教學知識的有機整合。隨著社會發展,人類進步,各種知識的不斷增長和更新,物理學科自身分化越來越細,而且還表現為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
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時,往往需要綜合思維、綜合性知識、多種能力,單一知識和能力很難解決。只有實現各學科知識的有機整合,培養具有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才能滿足21世紀社會發展的需要。雖然實際教學中我們所研究的問題可能側重于物理學科,但也需要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問題研究。
2. 物理探究式教學的發展價值
(1)物理探究式教學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發展
所謂發展,是指在認知價值基礎上對學生整個精神世界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包括道德情感、創造精神、審美能力、和諧人格等方面的發展。教學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學生的發展,學生發展的核心是其主體性發展。能否培養與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是衡量教學是傳統教學還是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標志。
在物理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提出問題或創設條件,對問題進行假設論證或利用教師創設的條件,通過探究性學習,發現什么是學生自己的事。其教學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探究過程,培養學生提出和發現問題的能力,搜集和整理資料、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探究式教學不同于原來的物理課教學,它是一種較佳的培養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近兩年來,我國許多學者和教育工作者已敏銳地意識到培養學生主體性的重要性,特別是中學物理教育教學工作者,已從物理探究式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角度思考物理教學問題,設計教學程序和策略,用這種新的教學理念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實現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
(2)物理探究式教學有利于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主要包括:是否學會學習;是否具有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具有健康的社會情感;是否具有創造精神等。學會學習的一個實質性含義就是不管是在學校還是走出校門,學生都能自主地、自覺地學習。探究式教學就是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進而讓學生搜集資料和信息,學會沿著科學探究過程探究實驗現象和規律,學會自我調整和自我評價等。
通過演示實驗、學生實驗、設計實驗、小發明、小課題等一系列探究性實踐學習活動,加強了學生與社會、生活和科學技術的聯系,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興趣,由此會形成對科學、對社會、對自己的積極情感。特別是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學生通過創設問題情境,通過發現和解決問題,通過帶著問題去尋求解決的策略等,這種以問題為中心的探究活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有效提高學生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才能。
總之,探究式教學模式較傳統講授教學法更能得到學生對物理課和物理教師的認同,更能增強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增強科學探究的意識。同時更能有效發展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表現在實驗設計和探究物理問題的能力大大增強,從而大面積提高高中學生物理課的學習成績和物理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