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下甲狀腺手術恢復期并發癥的處理
鮑云芳
【摘要】 [目的]探討全麻下甲狀腺手術麻醉恢復期并發癥的處理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09年度238例全麻下甲狀腺手術麻醉恢復室內留治時間,生命體征情況,麻醉拮抗劑的使用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238例患者經麻醉恢復室處理后無一例死亡,全部安全返回病房,有10例發生并發癥,出血1例,聲音嘶啞3例,呼吸困難3例,術后躁動3例。[結論]甲狀腺術后恢復室觀察和護理尤為重要,如出現并發癥應及時正確的處理。
【關鍵詞】 全身麻醉;甲狀腺手術;麻醉恢復室
甲狀腺手術是治療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和甲亢等甲狀腺疾病的最基本方法之一,以往麻醉以頸叢阻滯為主,近年來我院基本改用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方法。我院2009年共收治甲狀腺術后病人238例,現對其出現的常見并發癥發生的原因及處理措施,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擇期氣管插管全麻下行甲狀腺切除術送恢復室病人238例,男58例,女180例,年齡19~64歲。甲狀腺腺瘤及結節性甲狀腺腫病人202例,甲狀腺癌17例,甲狀腺功能亢進19例。手術時間40~140min。
1.2 方法
(1)監測指標:患者進恢復室后常規監測體溫、心電圖、血壓、經皮血氧飽和度、尿量、頸圍、及手術切口引流量,觀察與記錄拔管前、拔管后有無呼吸困難與窒息、聲嘶、嗆咳、手足抽搐、煩躁等癥狀,記錄恢復室滯留時間和麻醉拮抗劑使用情況。(2)復蘇方法:呼吸恢復者經氣管導管給氧,呼吸未恢復者呼吸機支持呼吸。患者達恢復室拔管10分標準后拔管。發現有并發癥時及時通知手術醫生,在手術室內完成醫療處理。
2 結果
238例全麻下行甲狀腺手術病人,在恢復室滯留時間為34min~78min。在恢復室出現并發癥10例,占4.2%,出血1例,聲音嘶啞3例,呼吸困難3例,術后躁動3例。出現并發癥的病人在手術室或恢復室內處理,癥狀好轉或消除后安全返回病房。
3 并發癥的處理 (1)切口出血,原因多為術中甲狀腺結扎不牢脫落,術中止血不徹底,術后咳嗽、活動頻繁等。臨床上常表現為氣促、煩躁不安、口唇青紫、甚至發生窒息。本組病例的這一例切口出血,在恢復室拆除鋒線,清除血塊,重新止血。(2)聲音嘶啞,原因有手術中喉返神經損傷,氣管插管聲帶損傷等。一般聲音嘶啞多是暫時性的,經數周或數月可自行恢復,本組3例患者術后隨訪聲音均已恢復原樣。(3)呼吸困難是甲狀腺術后緊急而嚴重的并發癥。其原因為喉頭水腫,喉痙攣,拔管過早,氣管軟化,切口出血等。一經發現患者呼吸困難,煩躁,發紺,三凹癥,應立即報告麻醉醫生和手術醫生,同時做好相應的搶救準備,給予面罩加壓給氧。本組病人喉痙攣1例,是喉水腫引起的,經面罩加壓給氧,靜脈給甲基強的松后癥狀緩解。(4)術后躁動常見的原因有麻醉拮抗劑,不能耐受氣管導管,呼吸困難,切口出血等。患者常表現為不配合的肢體亂動,不聽醫務人員的指示。本組3例患者均為不能耐受氣管導管引起,經靜脈給予丙泊酚鎮靜處理,躁動改善。
4 討論
麻醉后恢復室是麻醉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患者圍麻醉期安全、減少并發癥、提高手術室周轉率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全麻甲狀腺手術優點為術中麻醉效果較完善,呼吸循壞可控性好,缺點為麻醉蘇醒期患者出現躁動后血壓增高增加術后出血,拔管后才發現氣管塌陷、神經損傷、喉痙攣等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