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手術俯臥位并發癥的體位護理
唐敏
【摘要】 目的 探討脊柱外科手術中俯臥位的體位護理方法,避免因體位不當造成的損傷,預防并發癥,使患者安全度過手術期。方法 正確安置體位,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調整體位墊,并進行生命體征監測,注意皮膚、眼睛和器官的保護。結果 56例患者手術順利,無因體位放置不當導致的并發癥。結論 正確有效的體位護理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關鍵。
【關鍵詞】 脊柱外科;手術并發癥;體位;護理
脊柱外科手術中,良好的手術體位可保持患者的術中安全,同時能為術者提供最佳的術野暴露,為手術成功創造良好條件。俯臥位是脊柱外科手術中最常用的體位,可造成患者身體負重點和支撐點的明顯改變。術者在操作中會對患者身體施加一定的壓力,再加上此類手術時間相對較長,以導致呼吸和循環功能障礙,神經損傷和皮膚壓瘡等并發癥?,F將2009年1-10月對56例脊柱外科手術患者體位護理的措施和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共56例脊柱外科手術患者,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齡17~76歲,平均年齡46歲。腰椎間盤摘除25例,頸椎板減壓6例,腰椎骨折復位內固定20例,頸椎板減壓+內固定+植骨融合3例,腰椎椎管腫瘤摘除術2例。
2 體位擺放方法
2.1 用物準備
凝膠頭托、大海綿墊(40cm×30cm×6cm)2個、小海綿墊(40cm×12cm×8cm)2個、棉墊若干。
2.2 體位安置
2.2.1 胸腰椎手術
全身麻醉后,麻醉師站在床頭已保護氣管插管的穩定;一人固定保護靜脈通路;另三人分別站在床兩側和床尾,扶持患者頭背部、腰骶部及雙下肢,維持脊柱水平位。搬動時要步調一致。并注意軀體的同軸翻轉,避免扭曲而加重脊髓的醫源性損傷。將患者平移至手術床一側,再以滾動法將患者翻轉180°,使其俯臥在手術床上。頭部置于特制的凝膠狀頭托固定,口鼻處于頭托空隙處,胸部兩側各放一個小海綿墊,減少胸部受壓,以保持正常呼吸。在髂部放置一個大海綿墊,兩小腿脛前置一個大海綿墊,固定下肢,保持小腿呈微曲狀態,雙腳懸空已防止足背及足頸受壓而影響血液循環[1]。兩上肢向上呈自然屈曲狀放在兩側擱手板上,肘關節下各墊棉墊加以保護并固定。
2.2.2 頸椎手術
頸椎后路手術時要求頸部充分暴露,先將患者置于俯臥位,除在胸部兩側各放一個小海綿墊外,另在雙肩及胸骨柄下橫墊一個小海綿墊,肩墊平手術床前緣。將頭部取適當的屈曲位,使下頜與胸骨柄的間距為1.5~2.0橫指,置于頭托上固定。在髂部與脛前各置一個大海綿墊,固定下肢后將手術床置頭高腳低15°~20°,利用身體重力的反牽引力拉開椎間隙。
3 結果
56例患者均手術順利,未出現循環呼吸系統功能障礙、皮膚壓傷、器官受損等并發癥。
4 常見并發癥的護理
4.1 脊髓損傷的護理
全身麻醉后,由于患者肌肉完全松弛,脊柱和大小關節均處于無支撐無保護狀態。在安放過程中必須特別注意整個軀體同時旋轉,避免脊柱軸線扭曲,以防加重或引起脊髓損傷。工作人員安放體位時應多人協作且動作協調一致,緩慢,穩妥,以保證患者安全。
4.2 循環和呼吸系統并發癥的護理
當患者處于俯臥位條件下由地心引力和機械性干涉可引起呼吸功能改變。當胸腹腔臟器因地心引力而壓迫胸腹壁,術者前臂倚靠患者的身體,及患者自身體重壓迫胸腹壁時可引起胸廓和膈肌運動受限,造成通氣不足、潮氣量下降和二氧化碳蓄積。此外,腹部只要輕輕受壓,下腔回流受阻,遠端靜脈壓即會上升,嚴重時可導致血壓下降[2]。為避免上述情況發生,我們采用多重護理方案。首先,俯臥位墊可根據患者胸廓的寬窄和腹腔容量來調節中間空隙,使胸部腹部不受壓,患者在呼吸時胸廓能自然發放,腹腔自行舒縮,維持正常呼吸功能,使靜脈回流通暢;其次,密切觀察,對于術者及助手無意識地將肢體靠壓在患者軀體上的行為及時提醒;再次,術中進行有創血壓監測,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如發現因體位不當引發的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生并進行適當調整。本組中患者均未發生呼吸循環系統并發癥。
4.3 皮膚壓傷的護理
處于俯臥位時,兩側肩峰前側面、兩側肋部、髂前上棘、膝等部位是身體的主要受力點。而且,這些部位是骨隆突處或皮膚肌肉脂肪較薄之處,長時間受壓易導致皮膚壓傷。因此,在體位放置后應檢查每處受力點,對特瘦弱者在關節骨隆突處再加棉墊予以保護。術后檢查患者受壓處,均未出現皮膚壓傷。
4.4 頭面部壓傷的護理
頭部固定在頭托時,前額和顴骨是頭面部主要受力點。因此擺放時應調整面部與頭托的接觸點,保證兩頰部都與頭托充分接觸,受力均勻。對于頭部偏向一側的患者,應特別注意受壓的皮膚,應每30~60min托起頭部1次,調整接觸部位緩解局部受壓。防止因長時間手術而造成頭面部皮膚受損。
4.5 眼部受損的護理
一些患者在全麻后會出現眼瞼閉合不全,長時間的角膜暴露會造成角膜干燥,增加角膜受損機會。而俯臥位時眼部受壓可導致缺血,嚴重時可造成失明[3]在擺放體位前先用金霉素眼膏涂雙眼并貼合眼瞼。安置頭托時應注意將患者眼部置于頭托凹陷處,避免眼部直接接觸頭托而使眼球直接受壓。在每次調整頭部位置后也要檢查眼部受壓情況。
4.6 器官受損的護理
女性患者的雙側乳房是重要的保護器官,因乳腺組織血運豐富,在俯臥位時受到擠壓容易引起損傷[4]。因此在擺放體位時因將雙側乳房置于懸空處,減少受壓,避免損傷。男性患者要注意外生殖器的保護。陰莖與陰囊血運豐富,皮膚薄,擺放體位時應避免其與體位墊接觸發生受壓損傷。本組中患者均保護良好,未發生損傷。
5 小結
在脊柱外科手術中做好手術體位護理,預防護理并發癥是手術室護士的職責。正確有效的體位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同時為患者提供了安全舒適的環境,使患者平穩渡過手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