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圍手術期的護理風險管理
張慧琴
【摘要】 目的 探討胸外科圍手術期的護理風險管理。方法 分析護理風險的分類和影響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流程,加強護理人員抗風險意識和護患關系,提高抗風險能力。結果 加強護理風險管理,使患者滿意度提升,醫患糾紛減少。結論 實施有效的護理風險管理,對預防護理安全隱患的發生,減少護理糾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圍手術期;護理;風險管理
隨著健康觀念與醫學模式轉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頒布實施,患者的需求與維權和法律意識不斷提升。護理風險管理是指對現有和潛在的護理風險的識別、評估、評價和處理,有組織、系統地消除或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及風險對患者和醫院的危害及經濟損失,以最低成本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1]。胸外科以食管癌、賁門癌患者為多,施行開胸手術治療,為了提高護理質量,預防和減少醫療差錯及糾紛的發生。我們對胸外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施行護理風險管理,現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科系綜合了頸部外科、胸部外科、心臟外科、小兒外科的綜合性科室,病種復雜,以收治食管癌、賁門癌患者為多。科室現有護理人員13名,其中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2名,護理師6名,護士3名;本科生1人,大專生9人,中專生3人;平均年齡27歲。
2 護理風險的分類和影響因素
2.1 常見的護理風險分類 分為6類[2]:(1)給藥類,指各種途徑的給藥(包括輸血和血液制品);(2)技術操作類,指吸氧、吸痰、口腔護理、灌腸、導尿等;(3)患者意外類,如壓瘡、跌倒、燙傷、導管脫落、化學藥物外滲等;(4)護理服務類,如護士脫崗,態度差,動作粗魯,溝通不到位,缺乏責任心等;(5)護理記錄類,如漏記、錯記,記錄不及時,涂改,與醫生記錄不符等;(6)護理管理類,如護理人員配備不定,規章制度不健全,物品配備不充足,搶救物品未處于備用狀態等。
2.2 影響因素
2.2.1 護理人員因素 護理人員業務技術水平低,工作責任心不強,缺乏溝通技巧,服務態度差,職業道德素質低等都會造成醫療糾紛。夜班護士處于疲勞狀態,工作中注意力分散,判斷失誤,而容易引起護理缺陷。
2.2.2 患者因素 開胸手術后創傷大,患者存在恐懼、焦慮心理,缺乏基本的醫療知識,對正確的醫療處理,疾病的轉歸、惡化和難以避免的并發癥等不理解也是造成醫療糾紛的因素。老年患者因感知能力差也會產生不安全因素,使護理過程風險加大。
2.2.3 設備因素 心電監護儀、呼吸機經常會遇到各種報警,如果對報警原因不十分清楚或處理不當,都會引起醫療差錯及糾紛,如吸痰護理操作中出現意外;霧化過程中出現患者過度憋氣,SPO2下降;因為引流管道過多影響患者翻身出現壓瘡都會造成護理風險。外科是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的多發區[3]。
3 護理風險的防范措施和管理
3.1 建立健全風險管理組織,制定完善風險管理制度 護理部成立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和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建立持續質量改進制度和護理人員獎罰制度,實施護理會診制度,如遇到輸液難題請PICC相關人員協作。制定及組織學習二十項護理應急預案,如《使用呼吸機過程中突然斷電護理應急預案》、《患者發生輸液反應的護理應急預案》等。實施壓瘡報告制度,落實輸液卡四人簽名查對制度,輸血雙人查對制度。做好帶教實習護生工作,進行各種侵入性操作時放手不放眼,做好三查七對工作,防止差錯事故發生。
3.2 加強護理人員防范風險意識及專科業務素質培訓 組織學習《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知識培訓,學習胸外科的專科護理知識,掌握呼吸機、心電監護儀、吸痰機等儀器的使用。培養護士的自我保護意識,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善于換位思考,增強為患者服務的意識。
3.3 加強護患溝通,提高抗風險能力 風險管理制度中的每一個項目都涵蓋了三個基本內容,即操作的目的、操作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和注意事項[4]。護士應詳細介紹入院須知,健康指導,正確指導留取標本方法,應將每項操作的目的、風險因素告知患者的家屬,特殊治療,護理,檢查后征得患者的同意,必要時履行簽字手續。采取多種方法防范護患糾紛,如制定合理的靜脈穿刺流程,使用精密輸液器和安全型套管針,留置胃腸減壓管,導尿管的告知等。對存有安全隱患的地方設置標志和“小心地滑”、“小心跌倒”等警示牌。開胸手術患者應加強翻身,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壓瘡發生。加強護士夜間慎獨,杜絕執行口頭醫囑情況。食管癌根治術后的患者應詳細告知遵守流質、少渣半流質、半流質循序漸進飲食計劃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維護患者的隱私權和知情同意權,從患者角度出發,提高患者滿意度。
3.4 加強醫療文書的質量 病歷是醫療文件的重要部分,在法律上具有不容忽視的嚴肅性。護士必須按《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要求,認真、及時、準確、規范、真實地填寫和記錄,做到醫生與護士記錄相符,特別強調對病情變化應實時記錄,客觀準確。
3.5 加強護士長監控,提倡多部門合作的風險管理 護士長每日檢查病區護理質量、患者皮膚情況、病歷書寫質量,對潛在的護理風險進行預見性護理指導,每月將病區的風險問題匯總上報。藥檢部門把關藥品和軟包裝輸液袋質量,后勤部門保障通電,管道氧氣持續供給。
4 討論
護理風險始終貫穿在護理操作、處置、配合搶救等各環節和過程中[5]。通過不斷識別和規范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中現存和潛在的風險,健全護理風險管理機制,提高抗風險管理的意識,增強了護理依法施護的自律性,使患者滿意度提升,醫患糾紛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