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PPH手術治療痔瘡的觀察及護理
趙君健 方健 吳桂珍
痔是肛墊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腋下靜脈叢曲張淤血變形形成的局部團塊,是肛腸疾患中的常見病,多發病,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PPH手術是目前治療環狀脫垂Ⅲ、Ⅳ度內痔,反復出血的II度內痔以導致功能性出口處梗阻型便秘的直腸前膨出、直腸內脫垂的主要術式[1]。2009-2010年我科采用PPH術治療痔瘡52例,通過精心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男22例,女30例,年齡34-62歲,平均44.6歲,病程10-30年,其中重度內痔6例,混合痔30例,直腸前突6例,直腸內脫垂10例。
1.2手術器械采用國產吻合器套裝。
1.3手術方法 手術原理使用PPH環行切除直腸下端2-3cm粘膜和粘膜下組織,再將肛墊懸吊復位,恢復直腸下端正常解剖結構,同時切斷直腸上終末支血管,減少痔核的供血,使痔核逐漸萎縮,起到斷流作用[2]。
2 術前護理
2.1心理護理 護士應熱情接待,親切問候,充分評估患者心理狀況,心理需要、承受能力,家庭及經濟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使患者和家屬消除焦慮、緊張情緒,主動接受手術治療。
2.2皮膚護理 術前督促患者洗澡、更衣、剪指甲、沖洗會陰及肛門部,手術前皮膚徹底清潔、用電動備皮刀或脫毛劑脫去毛發,避免劃破皮膚。
2.3術前準備 (1)準確及時做好血、尿、大便常規、出凝血時間、血型、肝、腎功能及心肺功能檢查,有貧血者遵醫囑輸血、待貧血糾正后方可手術。(2)手術晚及手術日晨清潔灌腸,灌腸時動作輕柔,避免損傷直腸粘膜,術前囑病人排空大小便。(3)作好健康宣教,反復向患者及家屬交代,每次排便或坐浴時須有人陪伴,防暈倒等意外發生。(4)術前訓練患者床上小便,防止尿潴留。(5)保證充足睡眠。(6)術前3天進少渣半流質飲食,術前1天進全流質飲食。(7)術前半小時遵醫囑靜滴抗生素預防性用藥,防術后感染。
3 術后護理
3.1一般護理 術后平臥或側臥位,2小時內暫勿下床,交待術后注意事項,勿拉扯肛門部填塞物,囑留伴,遵醫囑應用抗生素、止血藥,需助患者調整好心態,爭取最大限度配合術后治療及護理。
3.2出血的觀察及護理 大出血是痔術后最嚴重并發癥,應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觀察敷料有無松動,脫落,有無滲血、有無便血、下腹脹痛等,術后第一天肛門可有少量暗紅色液體流出,外觀敷料滲出不多,應安慰患者不必緊張,非持續性滲液不需特殊處理,如滲血較多,或突然排出大量鮮血和血塊,應立即通知醫生采取止血等對癥處理,如術后7-10天發生傷口疼痛加劇,肛門墜脹、有便意、頭暈、面色蒼白、出冷汗及心悸等均為繼發性出血先兆,應及時就醫,積極妥善處理。 3.3疼痛護理 護士應及時與患者交流、溝通以了解其對手術后疼痛的感受。告知PPH術后疼痛較輕,術后1-3天可緩解,3天內避免劇烈咳嗽,多關心、安慰患者,放輕音樂、轉移注意力以減輕疼痛,或術后即刻口服元胡止痛分散片1.2tid,在患者自覺疼痛前立即予止痛藥,效果較好,本組有一例患者訴疼痛難忍,遵醫囑肌注曲馬多100mg后疼痛緩解。
3.4尿潴留觀察及護理 尿潴留是PPH術后最常見并發癥之一,多發生于手術后12小時內,多與麻醉作用、精神因素、術后臥床、肛門部疼痛等刺激反射性引起膀胱括約肌痙攣;輸液過多、速度過快導致膀胱充盈;前列腺肥大、肛門部填塞物等有關,護士應及時評估病人排尿情況,查明尿潴留原因,有針對性的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做好心理護理,臥床病人在病情允許情況下及早下床活動,控制輸液速度和量,遵醫囑給予鎮靜劑或止痛劑,熱水袋熱敷膀胱區,放松肛門填塞物,按摩中極、膀胱俞、關元等穴位,經上述方法無效者在無菌操作下行導尿術。
3.5排便護理 指導患者不努掙大便,不因害怕傷口疼痛不解大便,術后第3天口服石蠟油軟化大便,大便干燥難解可用開塞露塞肛,切不可清潔灌腸,盡量一次排盡大便,排便時間每次不超過5分鐘,便后及時清潔肛門。
3.6飲食護理 術后1-2天進營養豐富易消化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如稀粥、魚湯,忌食粗纖維食物、少量多餐,控制大便。第3天進軟食,多食高蛋白、粗纖維食物,新鮮果蔬如香蕉、紅苕、麻油,多飲水促進腸蠕動,忌辛辣、油炸食物、不食煙酒。
4 出院指導
指導患者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定時排便,保持大便通暢,每日排便1-2次,多做縮肛訓練,防大便失禁,便后及時清潔肛周,盡早恢復日常工作,術后1周,半月,1個月復查各一次,3個月內禁止重體力活動,避免劇烈運動,如出現排便不暢,出血等不適應及時就醫。
參 考 文 獻
[1]侯會池,陳金輝,趙增順等.PPH及傳統手術治療嚴重內痔73例臨床療效評價[J].局部手術學雜志,2006,15(6):396.
[2]李淑君.98例痔上粘膜對切釘合術的護理[J].現代護理雜志,2006,12(23):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