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H手術
改良PPH手術治療混合痔32例臨床淺析
【關鍵詞】 混合痔;PPH手術;改良手術;療效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PH術)作為治療痔的新技術在國內外廣泛開展,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為了探討其手術適應證,減少術后并發癥,提高療效,我院自2006年起對PPH 手術操作方法進行了改良,應用PPH法及改良PPH法治療混合痔64例,隨機分兩組進行對照比較,以評價改良PPH手術的臨床應用價值。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06年以來我科環狀混合痔患者64例, 全部為Ⅲ~Ⅳ期的重度痔,隨機分為改良組、常規組各32例。改良組男20例,女12例;年齡27~53歲,病程3~25年;外痔靜脈曲張性環狀混合痔4例,結締組織外痔的環狀混合痔28例,伴肛裂4例。常規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28~52歲,病程3~24年;外痔靜脈曲張性環狀混合痔3例,結締組織外痔的環狀混合痔29例,伴肛裂3例。所有患者均有便后肛內塊狀物環狀脫出、排便不盡、肛門墜脹、瘙癢不適、間歇便血、疼痛等癥狀,兩組病例資料相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1.2 器械 采用美國強生公司生產的33
關于PPH手術治療痔瘡的觀察及護理
痔是肛墊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腋下靜脈叢曲張淤血變形形成的局部團塊,是肛腸疾患中的常見病,多發病,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PPH手術是目前治療環狀脫垂Ⅲ、Ⅳ度內痔,反復出血的II度內痔以導致功能性出口處梗阻型便秘的直腸前膨出、直腸內脫垂的主要術式[1]。2009-2010年我科采用PPH術治療痔瘡52例,通過精心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男22例,女30例,年齡34-62歲,平均44.6歲,病程10-30年,其中重度內痔6例,混合痔30例,直腸前突6例,直腸內脫垂10例。1.2手術器械采用國產吻合器套裝。1.3手術方法 手術原理使用PPH環行切除直腸下端2-3cm粘膜和粘膜下組織,再將肛墊懸吊復位,恢復直腸下端正常解剖結構,同時切斷直腸上終末支血管,減少痔核的供血,使痔核逐漸萎縮,起到斷流作用[2]。2 術前護理2.1心理護理 護士應熱情接待,親切問候,充分評估患者心理狀況,心理需要、承受能力,家庭及經濟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使患者和家屬消
關于靜脈麻醉、骶麻、聯合阻滯麻醉應用于PPH手術中的比較
作者:宋希斌 姜萬維 李成剛 周晶【摘要】 目的 比較靜脈麻醉、骶麻、聯合阻滯麻醉在PPH手術中的麻醉效果與優越性。方法 將90例用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環切術(PPH)患者隨機分為3組,骶麻組、靜脈麻醉組和聯合阻滯麻醉組,每組30例,觀察圍術期BP,SPO2,HR的變化,術中麻醉效果牽拉反應情況及術后并發癥的情況。結果 均順利完成手術,靜脈麻醉組注藥后,BP,SPO2明顯低于注藥前(P<0.05);牽拉反應,聯合阻滯組明顯低于靜脈麻醉組和骶麻組;尿潴留,靜脈麻醉組無,而聯合阻滯組和骶麻組各1例;骶麻組有1例輕度局麻藥毒性反應。結論 中低位平面聯合阻滯麻醉用于PPH更安全、有效,患者無不適感。【關鍵詞】 靜脈麻醉 聯合阻滯 骶麻 PPHPPH是治療重度內痔的一種手術方法,合適的麻醉方法能夠為其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現選擇我院90例PPH患者進行三種麻醉方法的比較,取得了一些體會,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臨床資料 選擇住院患者行PPH病例90例,年齡35-70歲,體重45-80kg,ASA1
關于PPH手術圍手術期的護理
: 【摘要】目的:總結PPH(痔上黏膜環切術),手術圍手術期護理的經驗和體會。方法:11例PPH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進行總結。結果:11例PPH手術均成功,于術后3個月進行電話回訪,無不良反應,術前癥狀完全消失。結論:良好的術前術后護理可以保證PPH手術順利進行以及取得良好的效果。【關鍵詞】PPH;圍手術期;護理PPH即吻合器痔環切術,適用于各類痔瘡,尤其是重度內痔和部分直腸粘膜脫垂的病人。其原理是:保留肛墊,將部分內痔及痔上黏膜、黏膜下組織環行切除吻合的同時,進行瞬間吻合。既阻斷了痔的血液供應,又將滑脫組織懸吊固定,將病理狀態的肛管直腸恢復到正常的解剖狀態。它具有安全、無痛、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配合相應的護理措施,可縮短住院時間,減少手術費用,取得良好的療效。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外科收此類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齡37~78歲,其中混合痔7例,內痔 4例。住院天數3-12天。1.2手術方法麻醉師給予腰硬聯合麻或局麻成功后取截石位,充分暴露
PPH手術治療重度痔的臨床觀察
【摘要】 [目的]總結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PH)治療重度痔的臨床經驗。[方法]115例以腫物脫出及便血為癥狀的Ⅲ、IV度痔患者分為PPH組45例和傳統手術組(MilliganMorgan組)70例,分別進行手術,對比分析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恢復工作時間、術后疼痛、出血、肛門狹窄等并發癥。[結果]兩組相比較,PPH組的住院時間及恢復工作時間短,術后疼痛輕,肛門狹窄少。[結論]PPH治療重度痔療效確切,并發癥少,術后恢復快。【關鍵詞】 重度痔;PPH;臨床觀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是1998年意大利學者LONGO根據內痔形成新理論提出的一種通過吻合器環行切除直腸下端黏膜來治療嚴重脫垂性痔病的手術方法,又稱Longo手術[1]。2008年2月至2008年11月我科采用國產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環切術(PPH)治療重度痔45例,并與同期外剝內扎術比較,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 本組115例病例均為以腫物脫出及便血為癥狀的Ⅲ、IV度痔患者。隨機分為PP
PPH手術治療重度混合痔的診治體會
作者:施申啟,汪玲,詹硯,李恒,詹才發【摘要】 目的 探討應用吻合器治療重度混合痔的臨床效果。方法 分析30例重度混合痔行PPH手術的診治資料。結果 術中吻合均一次成功,平均手術時間33min,平均住院3.8天,無嚴重并發癥,手術過程順利,無術中大出血等手術意外情況。結論 PPH治療癥狀性環狀痔具有療效顯著、手術簡單、術后痛苦少、術后并發癥少、恢復正常生活早、住院時間短等特點,是治療重度混合痔的理想方法。【關鍵詞】 痔上黏膜環形切除釘合術(PPH);混合痔;診治體會70年代以來,人們對痔病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通過對痔發病機制的深入研究,Thomson 的肛墊理論得以公認。基于肛墊理論,意大利人Longo[1]在1998 年報道了環形切除直腸下部黏膜治療混合痔的手術方法(PPH術)。我國于2002年7月從新加坡引進PPH技術,成為亞洲第二個開展此項手術的國家[2]。2005年7月~2008年7月我院采用PPH技術治療重度混合痔30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按2006年中華醫學會外科
PPH手術治療痔的圍術期護理
【摘要】 目的 探討吻合器痔黏膜環切釘合術(PPH)治療痔瘡的圍術期護理。方法 對我院2003年10月~2007的4月行PPH手術治療的83例痔病患者的圍術期護理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主要是術前心理護理、腸道準備、術后排便護理、飲食指導及并發癥的觀察。結果 83例患者全部平穩度過圍手術期,70例患者的痔塊術后當即完全回縮,13例在術后2周內完全回縮。結論 PPH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治療效果良好等特點,加強圍術期護理對增加患者手術信心、提高患者舒適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重要的作用。【關鍵詞】 吻合器痔黏膜環切釘合術;痔瘡;圍手術期護理痔是常見病、多發病,對于Ⅲ、Ⅳ度內痔或混合痔常需手術治療。隨著醫療技術不斷提高和手術器械的不斷創新,臨床上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PPH)治療痔瘡的應用日益廣泛,如何加強PPH手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更好的配合手術的順利開展,是外科護理人員值得研究的一項有益的工作。我科自2003年10月開始行PPH手術治療痔瘡,取得良好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收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