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小兒先天性斜頸圍手術期的護理

佚名

作者:普麗萍,朱燕,周艷,鄒吉睿,李滿婭,李文艷

【關鍵詞】 小兒;先天性肌性斜頸;圍手術期;護理

先天性肌性斜頸(congential torticollis)是新生兒及嬰幼兒最常見的肌肉骨骼系統先天性疾病之一,發病率約為0.3%~1.9%[1]。多是由于產傷造成頸部血腫、機化,以致胸鎖乳突肌硬化、攣縮,使頭頸向一側偏斜,嚴重者出現面部畸形,甚至斜視等,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胸鎖乳突肌部分切除及軟組織松解術是治療該病的常用手術方法,但這只是成功的一部分,術后嚴格的護理和艱苦的功能鍛煉則是矯正徹底、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關鍵部分。術后的護理配合對患兒有很重要的作用。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0月共收治了先天性肌性斜頸患兒22例,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 2005年1月~2009年10月共收治了先天性肌性斜頸患兒22例,男15例,女7例;左側14例,右側8例; 年齡14個月~15歲,平均年齡5.5歲;有臀位產史10例,難產6例,順產6例,均為生后2周左右發現頸部圓形或橢圓形包塊,2~6個月內逐漸消失后出現頭喜歡偏向患側,均有不同程度的繼發性畸形,肌肉縮短的一側,患側面部長度變短,面部增寬,兩眼和兩耳不在同一平面等癥狀。術前均排除頸椎畸形、視力障礙等。

1.2 手術方法 全麻成功后,16例年齡小且癥狀輕的患兒經鎖骨上橫切口切斷松解胸鎖乳突肌胸骨頭和鎖骨頭,包括頸闊肌、淺層筋膜,6例在上述切口的同時在乳突下切口切開乳突頭及其筋膜。術后予以頜枕牽引1~2周。

1.3 結果 術后患兒傷口均一期愈合,傷口愈合好,外觀佳。所有患兒胸鎖乳突肌的圓柱形輪廓均消失。

2 護 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患兒由于肢體運動障礙,社會活動受到限制,在2歲時即可出現情緒障礙、行為異常、認知損害等,這就需我們給予較之正常兒童更多的關愛,使其感到安全、滿足。而高壓氧治療需較長的時間,家長的精力、財力耗費較大,很多家長往往缺乏耐心,難以堅持。故更應與家長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相互信任和尊重,才能更好的溝通,使家長適應客觀事實,克服心理障礙,勇敢地承擔起父母的責任和義務,積極配合治療,從而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2.1.2 術前常規準備 (1)為使患兒盡快適應術后不良姿勢的矯正及減輕胸鎖乳突肌硬塊,讓患兒每天將頭向對側傾斜,左右轉頭100~200次。分次進行,使其傾斜及旋轉的角度盡量達到相反方向。(2)教會家長手法輔助患兒矯正,作牽引伸患側胸鎖乳突肌動作,動作要輕柔,并對患側肌肉加以按摩及熱敷[2]。(3)完善術前各種檢查,包括頸椎正側位x線和雙側胸鎖乳突肌彩色B超,排除手術禁忌癥,術前ld清潔皮膚。術前6h禁食水及術前用藥,手術當天穿棉質開衫等。(4)預定合適頸托。

2.2 術后護理

2.2.1 體位護理 準備好床位,按醫囑使患兒合理臥位,全麻患兒未清醒前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

2.2.2 生命體征的監測 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呼吸情況:患兒年齡較小,手術中不可能配合,因此大多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術后在患兒未清醒以前,要注意觀察呼吸情況。術后所用頸圍來固定頭頸部,容易壓迫頸部氣管,梗阻呼吸道,影響患兒呼吸,所以在觀察時要注意呼吸是否平衡,面部顏色是否正常,如果呼吸短促,面部口唇青紫,就說明呼吸不正常,必須及時找醫務人員處理。

2.2.3 局部觀察 24h內密切注意觀察傷口出血情況,避免局部血腫出現,發現傷口滲血明顯增多,局部軟組織腫脹擴散,要及時向醫生匯報,采取措施。還應注意觀察面肌活動、眼裂、鼻口位置是否正常,頸是否后仰和有提肩活動。了解術中是否有面神經和副神經的損傷。

2.2.4 疼痛護理 術后6h置患兒舒適體位,對不同年齡的患兒采取不同的方法,如聽音樂、講故事等措施分散注意力,對哭鬧不止患兒可酌情給予止痛劑。

2.2.5 飲食情況 斜頸的患兒對頭頸畸形已經習慣,手術后頸向健側的方向固定,患兒由于不適應這樣的體位,常會出現惡心、嘔吐,影響營養的攝入。家長要注意多關心患兒,耐心哄勸,鼓勵患兒多吃食物,以保證營養的需求。

2.2.6 功能鍛煉 術后1周后可以下床活動。約6周后外固定可以解除,應該加強患兒頭頸部的功能鍛煉。具體做法:面部轉向患側,頭向健側肩部靠近,每日可反復進行多次。這樣的練習是為了鞏固療效,所以家長切不可輕視功能鍛煉。加強頭頸部功能鍛煉的護理 長期使頭頸部保持在過往矯正位,易使患側的胸鎖乳突肌斷端與周圍軟組織粘連,缺乏彈性。因此拆線后,應該配合醫生做頭頸部功能鍛煉。方法為拆線后指導患兒下頦向患側,枕向健側旋轉,使胸鎖乳突肌在運動中得到松解而富有彈性,鍛煉范圍要由小到大,循序漸進。

2.2.7 視力鍛煉 大齡患兒可有復視,術后要進行視力鍛煉。方法為將一物體放在距離患兒1.5m處,讓患兒集中注視一定的時間,每天訓練在3h左右。

2.2.8 頜枕帶牽引的護理 患兒清醒,病情平穩后行頜枕帶牽引。牽引重量為3~4kg,向健側偏斜20~30°,牽引方向應與床面呈向上20°角,預防枕部壓傷。患兒睡眠時要防止壓迫頸部造成缺氧或窒息。牽引至拆線,時間為1~2周。

3 出院指導

(1)向患兒家屬講解康復訓練的重要性,使其掌握要領,出院后堅持康復訓練,時間不少于半年;(2)應用頸托固定頭在中立位3~6月,大齡兒童固定2年左右;(3)要求患兒按時復診,分別于出院后3個月、6個月、1年來院復診。

4 討 論

小兒術后的護理是工作中的一大難點,尤其是保持牽引這種被動體位,本身是一種很痛苦的狀態。因此,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做勸解工作,同時要密切觀察病情。可以為家長提供一些陪護指導,如家長要經常摟抱患兒,撫摸患兒上肢和頭部,可給予玩具,聊天交談、講故事分散其注意力。經常巡視病房,指導家長幫助并督促患兒完成訓練,并經常鼓勵患兒。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