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手術
中藥配合手術治療小兒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采用中藥配合手術治療小兒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方法及治療效果。方法:將82例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41例(39髖),術后給予西紅花服用;對照組41例(38髖)單純手術治療,術后不服西紅花。結果:治療12個月后,治療組優良率為96.2%,對照組優良率為85.3%,經統計學分析p<0.05。結論:中藥配合手術治療發育性髖關節脫位,能有效預防并發癥療,療效確切。關鍵詞:發育性髖關節脫位 手術治療 中藥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在先天性髖關節脫位(CDH)中病情較輕,是常見四肢畸形之一,該病治療方法較多,根據不同的年齡,選擇不同的方法治療,臨床上可分為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我院2003年~2010年收治的82例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患者,采用中藥配合手術治療并隨訪,觀察其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3年~2010年治療的患者82例,其中男24例,女58例,年齡在2~13歲,平均年齡6歲3個月,均為發育性髖關節脫位、采用中藥配合手術治療患者,按照家長的意愿分成2組,治療組41例,術后輔助西紅花服用;對照組41
氯胺酮復合全身麻醉應用于小兒眼科手術的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氯胺酮復合利多卡因、異丙酚以及咪唑地西泮在治療小兒眼科手術在不同年齡段的臨床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200例患有眼科疾病的患兒,其中男114例,女86例,年齡1個月~9歲,體重5~30 kg,所有患者都沒有先天性的疾病。按照年齡把患者氛圍三組,1個月~3歲的患兒一共有62例,分為A組,所用的藥物為氯胺酮和利多卡因兩種;6~9歲的患兒一共有71例,分為B組,所用的藥物為氯胺酮和咪唑地西泮兩種;6~9歲的患兒一共有67例,分為C組,所用藥物為氯胺酮和異丙酚兩種,在治療過程當中要觀察患兒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概率。結果:三組治療當中的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氯胺酮在與其他藥物結合起來治療小兒眼科麻醉是有效的,而且是安全的。關鍵詞:氯胺酮;全身麻醉;小兒眼科;手術分析 小兒眼科手術一般采用的都是靜脈麻醉的方法,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對患者的呼吸道也沒有任何的刺激,在麻醉過程中不會出現呼吸道的并發癥,可是在實際過程當中的掌握并不簡單。因為氯胺酮的代謝增快以后,就容易出現耐藥性,用藥增加以后,不良反應也會隨之增加。不同年齡的兒童的生理特點有差異,只單純用氯胺
關于小兒手術的護理配合.
【摘要】 目的總結小兒手術過程中的護理配合要點。方法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對308例小兒手術進行護理配合。結果308例患兒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中未出現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結論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業務素質,術前注意查對,術中嚴格執行各項規程,密切觀察病情,盡力縮減手術時間是確保手術順利完成的保證。【關鍵詞】 小兒;手術;護理配合小兒的解剖、生理與疾病的種類都具有一定的特點,抵抗力弱,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對手術打擊的耐受力較差,因此對手術室護理有著更高要求。我們必須根據不同年齡小兒解剖、生理與疾病的不同特點,進行相應配合。現將本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308例小兒手術的護理配合體會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2008年8月—2010年8月,本院共實施小兒手術308例,其中腹股溝斜疝188例,年齡8個月~10歲;睪丸鞘膜積液85例,年齡10個月~6歲;闌尾炎32例,年齡6~14歲;腸套疊3例,年齡5個月~8歲。麻醉方式采取靜脈全麻256例;硬膜外麻醉52例。2護理方法2.1術前準備<p
關于25例小兒房間隔、室間隔缺損胸腔鏡手術麻醉處理
【摘要】 目的 探討2~10歲兒童房室缺修補胸腔鏡手術麻醉處理方法。方法 采用單腔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麻醉維持采用異丙酚3~6mg/(kg·h),持續輸注,分次給予芬太尼鎮痛,微泵輸注維庫溴銨維持肌松。術中行上下腔套帶及主動脈灌注插管時,對心率、氧飽和度、平均動脈壓、二氧化碳分壓進行觀察。結果 全組手術均獲得成功,無死亡。 結論 術中改良雙肺肺通氣、加強呼吸管理和肺保護是麻醉管理的關鍵。 【關鍵詞】 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胸腔鏡手術;麻醉;小兒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pproaches of anesthesia management of thoracoscopic surgery for children (aged 2 to 10) suffering from atrioventricularis communis. Methods Intravenous combined anesthesia was performed by single lumen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during oper
關于362例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直視手術后引流管的護理
: 【摘要】 通過對362例小兒心臟直視手術后引流管的護理,提示術后保持引流管通暢,充分引流,密切觀察,有效的鎮痛能使患兒早期拔管減少并發癥,減輕痛苦。術后引流管的成功護理是患兒早日康復重要保證。【關鍵詞】 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直視手術;引流管;護理小兒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由于剝離面大,軟組織損傷多,術中進行肝素化,手術時間長,造成胸腔心包內滲血、滲液,故手術后需放置心包和(或)胸腔引流管。引流管的護理對排出積液、積氣,重建胸膜腔負壓,預防縱隔移位,縮小或消滅胸膜殘腔,防止造成心包填塞引起心跳驟停等并發癥,促進術后恢復很重要。1 臨床資料2001年5月—2007年12月,我院行心內直視手術的住院患兒共362例,其中男229例,女133例,年齡2個月~12歲。其中室間隔缺損262例,房間隔缺損34例,法洛四聯癥52例,完全性房室通道3例,部分性房室通道3例,肺動脈狹窄3例,肺動脈閉鎖2例,右室流出道梗阻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大血管錯位1例。本組并發癥:大出血4例,乳糜胸3例。358例手術
關于雷米芬太尼用于小兒扁桃體手術的臨床觀察
【摘要】 目的 觀察雷米芬太尼用于小兒扁桃體手術麻醉的優缺點。方法 30例ASA Ⅰ級擇期手術患兒,于術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1 mg/kg,以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2.0~2.5 μg/kg(緩慢注射,注射時間1 min)、阿曲庫胺0.5 mg/kg、面罩加壓給氧氣管插管,麻醉維持以丙泊酚4~8 mg·kg-1·h-1,雷米芬太尼0.5 μg-1·kg-1·min-1靜脈泵注,根據麻醉深淺適當調整泵速,維持循環穩定,手術結束前3~5 min停丙泊酚,術畢停雷米芬太尼。觀察并記錄患兒心率、血壓的波動、停藥后呼吸、意識恢復時間、拔管時間、視覺模擬評分(VAS)結果,Ramsay法評定鎮靜程度。記錄術后24 h惡心、嘔吐情況。結果 ①雷米芬太尼與丙泊酚合用,鎮痛完善,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②術后蘇醒迅速平穩,平均蘇醒時間(9.6±4.5) min,無明顯煩躁不安;③術后鎮痛較差,早期即出現疼痛,這也是瑞芬太尼靜脈麻醉的不足之處,提示需及早術后鎮痛。結論 雷米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用于小兒扁桃體手術的麻醉作用完善,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術畢蘇醒平穩及時,術后副作用少;但術后疼痛
關于腹腔鏡及開腹手術治療小兒急性闌尾炎療效比較
【關鍵詞】 腹腔鏡【關鍵詞】 兒童;腹腔鏡;闌尾切除術;闌尾炎1臨床資料腹腔鏡闌尾切除術(LA)組150(男79,女71)例,年齡4~14(平均6.1±1.6)歲. 其中急性單純性闌尾炎45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90例,急性壞疽性、穿孔性闌尾炎15例. 傳統闌尾切除術(OA)組215(男117,女98)例,年齡6~14(平均7.4±1.6)歲. 其中急性單純性闌尾炎40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60例,急性壞疽性、穿孔性闌尾炎15例. OA組采取連續硬膜外麻醉或氣管內插管全麻,右下腹麥氏切口或剖腹探查切口,常規切除闌尾,術中注意無菌操作. LA組行氯胺酮全麻(12歲以上可考慮用持續硬膜外麻),臍褶部作0.4 cm小口,穿刺Vesser針充氣,腹內壓維持在8~12 mmHg(1 mmHg=0.133 kPa),戳孔置入4 mm微型腹腔鏡 ,于右下腹麥氏點作一長1 cm小口,戳孔置一套管,操作鉗從該套管伸進腹腔,順結腸帶尋找到闌尾 ,鉗夾闌尾頭部,停止供氣,同時放出腹腔氣體,將闌尾拉至套管內,輕柔連同套管及Trocar自戳孔拖出至切口外,如闌尾粗大
小兒胸腔鏡引導纖維軟鏡下肺動脈瓣膜手術動物實驗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兒胸腔鏡引導纖維軟鏡下肺動脈瓣膜畸形矯治的動物手術方法. 方法: 選用心肺功能良好的雜種犬60只,按實驗時間前后順序分為A, B, C組. 行胸腔鏡引導纖維軟鏡體外循環下模擬肺動脈瓣狹窄解除手術. 記錄各組手術時間、主動脈阻閉時間和體外循環時間,記錄手術并發癥. 結果: 與A組相比,C組手術時間、主動脈阻閉時間和體外循環時間縮短(P<0.05),C組手術并發癥減少(P<0.05). 結論: 胸腔鏡引導纖維軟鏡體外循環下肺動脈瓣狹窄解除的動物手術是安全可行的,手術操作時間與鏡下操作熟練程度有關.【關鍵詞】 動物實驗 纖維軟鏡 犬 0 引言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和外科微創手術技巧的提高,全胸腔鏡手術在心臟外科已應用于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1-2]. 由于胸腔鏡硬鏡設計上的原因,在常規經右側胸腔入路的全胸腔鏡手術中無法顯露肺動脈瓣膜,使得合并肺動脈瓣膜畸形的心臟手術治療受到一定限制. 為了進一步擴大全胸腔鏡手術適應癥,200607/200705我科嘗試行犬胸腔鏡引導下,纖維軟鏡輔助肺動脈瓣膜畸形矯治手術.1
關于小橫切口手術治療小兒斜疝227例
【關鍵詞】 小橫切口【關鍵詞】手術治療;腹股溝疝;小兒我院自1994―2003年采用下腹小橫切口手術治療10歲以下小兒腹股溝斜疝227例,效果滿意,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本組共227例,248側(其中雙側斜疝21例)。其中男192例,女35例,年齡2~10歲;左側62例,右側186例。227例中嵌頓疝22例(行急癥手術),復發疝10例。1.2手術方法本組198例采用氯胺酮全麻手術、29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規消毒術野皮膚,鋪無菌巾單。于外環口上方的腹橫紋處橫行切開皮膚,切口長約2~3 cm;切開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腱膜、提睪肌,顯露精索后,在其前內側尋找并切開疝囊,仔細游離疝囊至頸部(可見到腹膜外脂肪),分離時應注意保護輸精管,以免損傷。一般用4號絲線雙重貫穿8字縫扎疝囊頸部,切除多余疝囊,不需懸吊。較大的疝囊可橫斷疝囊,遠端大部分疝囊壁不必游離切除,在疝囊底部開窗,以免積液。仔細止血后將精索睪丸復位;縫合提睪肌及切口各層,完成手術。1.3治療結果本組病例術后無血腫及切口感染。12例出現陰
關于瑞芬太尼、丙泊酚全憑靜脈麻醉在小兒扁桃體、腺樣體切除手術中的應用
【關鍵詞】 瑞芬太尼;全憑靜脈麻醉;丙泊酚小兒扁桃體、腺樣體切除術有手術時間短、應激反應強的特點,過淺的麻醉不能有效抑制患兒術中應激反應,但過深的麻醉雖然能有效抑制應激反應卻又影響蘇醒。筆者對瑞芬太尼、丙泊酚全憑靜脈麻醉在小兒扁桃體、腺樣體切除手術中應用進行了研究,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對象與分組 60例扁桃體、腺樣體切除術患兒(ASA分級為Ⅰ級)隨機分為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組(R組n=20),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組(F組n=20),靜吸復合全麻(E組n=20)。R組:誘導時用靶控泵(Diprifusor/TCI)設定丙泊酚(批號050901,阿斯利康公司)血漿靶濃度為5 mg/L,再靜脈推注瑞芬太尼(批號050801,宜昌人福藥業)2 μg/kg,待意識消失后靜注維庫溴銨01 mg/kg,明視插管。術中丙泊酚的靶控濃度不變,瑞芬太尼02 μg/(kg·min)泵注[1]。手術結束后停用丙泊酚與瑞芬太尼。F組:誘導時用靶控泵設定丙泊酚血漿靶濃度為5 mg/L,靜脈推注芬太尼(批號051007,宜昌人福藥業)2 μg/kg,待意識消
關于小兒膽總管囊腫的圍手術期護理
【摘要】目的探討膽總管囊腫的治療及護理體會。方法根據膽總管囊腫治療的特點和要求提出圍手術期護理及健康宣教。結果2010年10月-2011年10月9例患兒行囊腫-空腸Roux-Y吻合術,方法安全,療效確切,同時做好圍手術期護理,使患兒早日康復。結論 對膽總管囊腫患兒積極做好圍手術期護理及健康宣教,可以使患兒早日康復。【關鍵詞】膽總管囊腫圍手術期護理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是小兒外科常見的膽道畸形,又稱先天性膽管擴張癥。嬰幼兒期發病者占2/3,男女之比為1:(3-4)[1]。我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該病患兒9例,全部行手術治療,療效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本組患兒9例,男6例,女3例。其中35d-2歲7例,2-5歲2例。全部病例均有間歇性腹痛,其中有黃疸者4例,腹部觸及腫塊者6例,黃疸并腹部腫塊1例。全部行囊腫切除,肝總管空場Roux-Y吻合術。術后治療效果滿意。2圍手術期護理2.1術前護理2.1.1心理護理 因患兒來到醫院,對新環境感到陌生,對醫護人員有恐懼心理
關于小兒全麻耳鼻喉手術術后改良臥位的效果觀察
: 【摘要】患兒耳鼻喉手術全麻術后護理不當可引發誤吸、窒息等嚴重并發癥,術后小兒適當臥位是護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選取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本院耳鼻喉術后患兒共22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選取>90°的側臥位與去枕仰臥,頭偏一側進行比較,對患兒術后的呼吸情況、血氧飽和度及煩躁情況等進行分析,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P<0.01),提示改良的體位用于全麻術后患兒是安全的,增加了患兒的舒適度。【關鍵詞】全麻 耳鼻喉手術 術后改良臥位2008年3月起,我科對小兒全麻耳鼻喉手術采用改良臥位,使呼吸道分泌得到有效引流,不僅減少了吸痰對咽喉部的刺激,降低了術后呼吸道并發癥,而且使患兒舒適感增加,情緒穩定,減少了術后再出血的發生。1 資料與方法1.1 資料 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耳鼻喉手術患兒220例,其中,男119例,女101例,年齡6個月~12歲,平均年齡4.02歲。均采用氣管內插管靜吸復合全身麻醉,麻醉ASA分級Ⅰ—Ⅱ,其中唇腭裂修補術19例,氣管內異物取出術24例,扁桃體切除術31例,腺樣
關于氯胺酮基礎麻醉復合七氟醚在微創小兒疝手術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 研究氯胺酮基礎麻醉復合七氟醚在小兒疝手術中的效果。方法 100例年齡2~6歲擇期行小兒疝修復術的患兒,隨機均分為兩組,氯胺酮基礎麻醉復合七氟醚組(KS組)和氯胺酮組(K組),觀察兩組術中惡心嘔吐、體動、蘇醒時間和蘇醒期躁動的發生率。結果 與K組相比,KS組蘇醒時間短,術中體動及蘇醒期躁動發生率低;兩組惡心嘔吐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氯胺酮基礎麻醉復合七氟醚具有蘇醒快,不良反應少,能較好的應用于微創小兒疝修復術。 【關鍵詞】氯胺酮 七氟醚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Ketamine basal anesthesia to complex sev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in pedo-operation of oblique inguinal hernia high ligature. Methods One hundred children aged 2~6 years underwent oblique inguinal hernia h
關于小兒手術的護理配合
: 小兒與成人不一樣,正處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各系統組織器官的構造和功能,隨著年齡而發生變化,對疾病和外界刺激的反應也有顯著的差別。因此,我們必須根據不同年齡期小兒的生理、解剖和病理的不同特點,正確的配合小兒手術。1 觀察小兒生命體征,做好術中護理1.1呼吸管理1.1.1保持呼吸道通暢 小兒鼻腔、咽喉狹小,下呼吸道亦相對狹窄,軟骨柔軟,肌肉發育不完全,缺乏彈性組織,粘膜柔嫩纖細但血管豐富,纖毛運動較差,所以不但易受感染也易引起阻塞,術中精心護理,及時清除分泌物和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1.1.2觀察呼吸頻率 小兒呼吸主要以模膈運動的腹式呼吸為主,其需氧量以體表面積計算,相對較成人大,而換氣面積小,為了滿足較多的氧需要時,只有增加呼吸的頻率來代償,這樣極易引起呼吸肌疲勞而至呼吸衰竭。正常新生兒40次/min,1歲30次/min,2歲25次/min,8歲20次/min。2 循環系統觀察2.1心率 新生兒心臟輸出量每分鐘500-600ml,此量按體重計算是成人輸出量的兩倍,每次心搏量與成人相同,每分鐘心輸
關于全身麻醉聯合骶管阻滯應用于小兒先天馬蹄內翻足手術的體會
作者:馬玉鳳 劉艷 鐘燕 張莉 夏潔【摘要】目的 探討全身麻醉聯合骶管阻滯在小兒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手術中的安全性和實用性。方法 12例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手術患兒,采用全身麻醉聯合骶管阻滯,觀察在切皮膚前2min、切皮膚后2min、打克氏針時及術畢拔管后5min四個時點的HR、BP情況。結果 12例麻醉效果均滿意。結論 全身麻醉聯合骶管阻滯用于小兒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手術麻醉效果確切、安全,是比較理想的聯合麻醉方法。【關鍵詞】小兒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 骶管阻滯 全身麻醉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是常見的先天性足畸形,畸形明顯,一出生就能發現,及早治療,效果較好。由于小兒的生理特點,小兒對麻醉藥物的耐受性遠較成人差,且易出現藥物蓄積或毒性反應;小兒對手術等刺激產生的應激反應較強,易出現呼吸、循環系統功能紊亂。單一的麻醉方法難免有某種麻醉藥物因重復追加或較高濃度、較長時間應用而出現蓄積或毒副作用。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法,對提高小兒手術的安全性很重要。我院在小兒馬蹄內翻足手術時采用全身麻醉聯合骶管阻滯的麻醉方法,通過藥物及麻醉方法的相互彌補,以最小藥物劑量達到理想的麻
關于小兒氣管異物在全麻下取出術的手術配合
【關鍵詞】氣管異物 小兒 手術配合 氣管異物是小兒常見的兇險性意外事故,據統計,7歲以內的兒童多見,尤其以剛學會走路到兩歲間的小兒發病多,死亡率高。這是由于小兒的生理特點決定的,小兒的氣管與食管交叉處的會厭軟骨的發育不成熟,功能不健全,當小兒口中含物說話、哭笑和劇烈運動時,容易將口中含物吸入氣管內引起氣道阻塞,導致窒息。最容易引起氣道阻塞得異物有花生米、黃豆、水果塊、紐扣,硬幣等等,其中花生米和黃豆遇水膨脹不易取出。我院2005年至2010年五年間接診32例氣管異物患兒,在全麻下行氣管異物取出術,均為發生術后并發癥,現將手術配合體會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本組病例32例,均為氣管或支氣管內異物,其中男孩20例,女孩12例,年齡最小10個月,最大6周歲,平均年齡2歲。2 手術配合2.1 術前準備2.1.1 心理護理 不同年齡的孩子對手術會有不同程度的反應,通常家長最關心的是生命安危,而孩子主要是恐懼疼痛與父母分離,氣管異物的患兒一般病情危急,住院時間較短,這就使護士與家長溝通得時間比較短。我們要用與孩
關于小兒尿道下裂手術的兩種不同麻醉方法的臨床觀察
【摘要】 目的 觀察靜脈全麻與骶管麻醉+靜脈全麻在小兒尿道下裂修補術中臨床觀察。方法選擇ASAⅠ~Ⅱ級,年齡6個月~8歲尿道下裂患兒40例 。隨機分靜脈全麻組(I組)和靜脈全麻+骶管麻醉組(II組),每組20例,觀察術中用藥量、呼吸、循環功能的影響、術后蘇醒。結果 兩組鎮靜鎮痛效果均滿意,II組全麻藥用藥量均低于I組,II組呼吸抑制低于I組,比較兩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 ;II組術后術后蘇醒快于I組,兩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術后48小時內均無呼吸抑制發生.兩組術后24小時48小時SpO2、RR、HR和MAP均無統計學差異。結論 靜脈全麻+骶管麻醉用于小兒尿道下裂修補術麻醉效果滿意,對通氣功能的抑制比單純靜脈全麻組低,蘇醒快。【關鍵詞】 尿道下裂 靜脈全麻 骶管麻醉 呼吸抑制 蘇醒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ASAⅠ級年齡6個月~8歲尿道下裂患兒40例,均為男性,隨機分為兩組,為靜脈全麻(I組)和靜脈全麻+骶管麻醉組(II組),每組20例。1.2方法 兩組患兒入室均靜脈給予氯胺酮1mg/Kg、咪達唑侖0
小切口手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的研討
【摘要】 目的 探討小兒斜疝的治療方式和體會,并總結經驗教訓。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近2年收治的小兒腹股溝斜疝32例的治療和手術情況。結果 32例手術成功,無尿潴留、無陰囊積血等并發癥,小切口疝囊高位結扎術治療斜疝取得了良好效果。結論 小切口疝囊高位結扎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具有創傷小、恢復快、費用低、術后并發癥少、切口美觀、操作簡單易行等優點, 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方法,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關鍵詞】 小切口 手術治療 腹股溝斜疝腹股溝斜疝是兒童常見病、多發病,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社會醫療保障的逐漸完善,斜疝的治療時機正逐漸趨于低齡化。我院自2008年6月~2010年6月開展小切口手術治療兒童斜疝,取得了滿意療效,現總結資料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兒共32例,男24例,女8例,年齡2天~6歲,平均3.5歲,其中新生兒1例,1~3歲的小嬰兒12例,占總數的37.5%,右側23例,左側7例,雙側2例。巨大疝2例,滑動疝5例,Richter疝1例。年齡最小25天。手術時間15~45 min,平均23 min
探析小兒骶尾部畸胎瘤手術的治療
【論文關鍵詞】骶尾部畸胎瘤;手術要點【論文摘要】目的:探討小兒骶尾部畸胎瘤手術治療方法要點。方法:對我院收治的10例兒童骶尾部畸胎瘤診治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0例均行腫塊切除術。均行病理學檢查,其中5例診斷為良性腫瘤。有畸胎瘤各種成分如骨質、牙齒等3例;1例為惡性腫瘤,系畸胎瘤惡變;4例為混合性畸胎瘤。20例均無遠處轉移。術后均獲隨訪,5例良性腫瘤患兒均存活;4例混合性骶尾部畸胎瘤中。3例生長發育正常,1例腫瘤復發行再次手術,術后病理檢查證實為惡性腫瘤,3個月后死亡:1例惡性畸胎瘤術后15~24個月內死亡。結論:骶尾部畸胎瘤一旦確診,無論瘤體大小,都應及早手術切除。腫瘤直徑超過10cm的骶尾部畸胎瘤瘤體較大,侵占盆底組織廣泛,周圍組織失去正常形態,并不同程度影響排便或排尿功能。畸胎瘤是小兒常覓腫瘤,多發生予縱隔、腹膜后、卵巢及睪丸,以骶尾部最為常見。畸胎瘤有惡變傾向,隨著小兒年齡增長,惡變率也逐漸增高。Altman等報告,男性者,2個月內惡變率達10%,2個月以上可高達67%;女性者,2個月內惡變率為7%,2個月以上可達48%。良性畸胎瘤如未完全
關于人性化護理在小兒神經外科手術中的應用
人性化護理是由美國人華生首先提出的,是由人性照護的護理模式發展而來的。人性化護理是一門藝術,是以“尊重人性、關愛患者”為主題,把愛心、同情心、責任心融入到每一項護理工作中。人性化護理不僅適用于成人,更應體現在小兒的手術護理中,是一種創造性整體的有效護理模式。我院是一所大型三級醫院,是武漢市的腦科醫院。主要針對成人神經外科手術。自2011年成立小兒神經外科中心以來,收治大量小兒患者,手術成功開展100余臺,其中最小手術患者為18天的嬰兒。針對小兒神經外科手術的特點,我院手術室實施小兒神經外科手術人性化護理模式,提高了手術室的護理質量及護士整體素質,密切了護士于患兒及患兒家屬的關系,增強了醫護間的合作,提升了手術室的滿意度。現將我院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在小兒神經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情況總結如下:1 術前訪視手術室接到手術通知單經過護士長統一安排后,小兒神經外科小組訪視護士于手術前1天下午到病房進行術前訪視。首先閱讀病歷,向病房責任護士、主管醫生了解患兒的情況:年齡、體重、藥物過敏史、全身皮膚情況、傳染病史及病情和擬手術施行的方案。然后進
小兒喉乳頭狀瘤切除手術的麻醉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小兒喉乳頭狀瘤切除手術的最佳麻醉方式。方法:使用復合麻醉藥和小號氣管導管為31例擇期進行喉乳頭狀瘤切除手術的患兒實施麻醉。結果:31例患兒均順利地接受了手術,且在手術后都能快速蘇醒。結論:使用復合麻醉藥和小號氣管導管為小兒喉乳頭狀瘤切除手術實施麻醉,具有操作簡單、對患兒循環系統影響小、患兒術后易蘇醒等優點,是一種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的小兒麻醉方法。【關鍵詞】小兒;喉乳頭狀瘤切除手術;麻醉方法喉乳頭狀瘤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兒科喉部良性腫瘤。目前,臨床上治療此病主要采用為患者實施喉乳頭狀瘤切除手術的方法。但是,由于多數喉乳頭狀瘤患兒的腫瘤體積絕大都比較大,所以麻醉師常常為如何才能順利地給喉乳頭狀瘤患兒實施麻醉而感到頭痛。筆者在非洲援外醫療期間,通過使用復合麻醉藥和小號氣管導管為31例擇期進行喉乳頭狀瘤切除術的患兒實施了麻醉,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筆者在非洲援外醫療期間共收治需擇期進行喉乳頭狀瘤切除手術的患兒31例。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齡為1~6歲;體重為6.5~2
關于氯胺酮復合異丙酚在小兒全麻手術中的應用
【摘要】 目的 在124例小兒全麻手術中, 觀察應用氯胺酮復合異丙酚對呼吸循環的影響及術后蘇醒時間的長短。方法 先給予氯胺酮5mg/kg體重肌注, 然后以異丙酚0.1mg/k g·min 持續靜注, 并視術中情況給予氯胺酮1mg/kg 靜注。結果 小劑量氯胺酮復合異丙酚全麻, 用藥后對循環呼吸系統影響輕微, 術后蘇醒時間較短且蘇醒完全。結論 小劑量氯胺酮和異丙酚復合應用, 可互相取長補短, 減少麻醉用量, 且術后蘇醒時間短, 對小兒頭面部手術尤為有利。【關鍵詞】 氯胺酮 異丙酚 小兒我院自2003年1月-2009年12月, 應用小劑量氯胺酮復合異丙酚于小兒全麻手術中, 麻醉效果滿意, 術中較平穩,對呼吸循環抑制輕, 且術后蘇醒時間較短。1資料和方法1.1一般資料124例3-8歲患兒, ASAⅠ級、體重19-37kg, 骨科26例、泌尿科28例、普外科40例、五官科16例、口腔科6例、眼科8例。術前常規禁食6h, 禁飲4h。1.2方法術前30min給予魯米那0.002mg/kg, 阿托品0.02mg/kg肌注。先
關于腹腔鏡小兒腹股溝疝圍手術期的護理
【摘要】 對32腹腔鏡下小兒腹股溝疝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進行總結,患兒均順利康復出院,無護理并發癥發生。出院隨訪一年未見復發者。認為加強圍手術期的護理對提高患兒的治愈率,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降低復發率有著重要的作用。【關鍵詞】 腹腔鏡;小兒疝氣;護理1 臨床資料我科自2008年7月~2009年7月采用腹腔鏡小兒疝氣手術32例。其中男30例,女2例;年齡在1歲~11歲。2 護理措施2.1 術前護理。2.1.1 心理護理:學齡前幼兒常常是一進醫院就大哭大鬧,針對這種患兒采用正確的誘導和耐心的啟發、教育、表揚等方法。主動熱情地與家長交談,同患兒一塊做游戲,或讓患兒玩弄從家中帶來的熟悉玩具。讓患兒親眼目睹從手術室推出的其他術后患兒并沒有痛苦表情,而是很甜美的睡著,及時表揚術后患兒勇敢,同時鼓勵他們能做的更好,使患兒緊張、恐懼的心理得到放松。對年齡較大的患兒應充分應用照片、模具故事、書本、游戲等方式,應用簡單易懂,真實直接的非威脅性語言向患兒講述手術經過,告知他們手術是治療疾病的需要,是幫助消除病痛恢
關于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全麻用于小兒扁桃體手術的臨床觀察
【摘要】 目的:探討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用于小兒扁桃體手術全麻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選擇120例ASA I~Ⅱ級患兒隨機分為兩組,隨機分為瑞芬太尼丙泊酚組(RP組,n=60)和羥丁酸鈉氯胺酮組(γK組,n=60)。麻醉誘導時, RP組給予瑞芬太尼lμg/kg,丙泊酚2 mg/kg,氯化琥珀膽堿1 mg/kg,γK組給予羥丁酸鈉80 mg/kg,氯胺酮1~2 mg/kg,氯化琥珀膽堿l mg/kg。兩組患兒均麻醉誘導后氣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RP組持續輸注丙泊酚4~6 mg/(kg.h),瑞芬太尼0.05~0.1μg/ (kg·min),并根據患兒有無體動調整輸注速度,手術結束即停藥。γK組根據患兒有無體動間斷靜脈注射氯胺酮1~2 mg/kg,必要時追加羥丁酸鈉。維持麻醉深度,記錄術中呼吸、平均動脈壓、心率變化,術后蘇醒情況及并發癥。結果:RP組誘導后及術中平均動脈壓、心率顯著低于γK組(P<0.05),術后拔管、出室均比7K組快(P<0.05),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顯著少于γK組(P<0.05)。結論: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用于小兒扁桃體手術可使患兒血壓、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