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年結直腸腫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
劉彩霞 包寶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腸道腫瘤患者的術前術后護理。方法:針對56例老年腸道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尋找有效的護理方法,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結果:經過全面細致的術前術后的治療及護理,56例患者除1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預期出院。結論:老年患者手術風險較大,針對老年患者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圍手術期護理是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老年;腸道腫瘤;護理
結直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我科自2004年至2010年6月期間共收治乙狀結腸癌及直腸癌共56例。患者年齡最大者84歲,最小者58歲,其中直腸癌患者36例,乙狀結腸癌患者20例。低位直腸癌腹壁需作永久性人工肛門13例。在全科醫護人員的細致的術前術后的治療和護理,除1例78歲老年患者術后3天死亡外,其余55例患者均繼續化療及其他治療,成活均在18個月以上。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術前護理
1.1完善檢查:患者入院后即進行入院評估,術前宣教,針對患者病情制定護理計劃。留取血生化、凝血四項、配血、尿便常規及心電圖、胸片等相關檢查。有貧血現象者應逐漸糾正,力爭各項指標達到正常標準。
1.2營養:由于患者長期便血及癌腫消耗,大多數患者有營養不良,囑患者術前多吃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營養豐富的少渣食物。進食差者需作胃腸外營養支持,予靜脈輸入,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和貧血。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1.3心理護理:對低位直腸癌患者腹壁需作永久性人工肛門者心理護理顯得尤為重要。因人工肛門常給患者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和精神上的負擔。例如:我科收治的多名需行腹壁永久性人工肛門的患者,其思想顧慮較大,擔心影響今后生活、工作,整日沉默寡言。經護理人員多次耐心向患者講解手術的必要性,處理并不復雜,而且也不會影響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使之接受手術,術后教會患者如何處理人工肛門。患者病情穩定出院,正常生活、工作。
1.4腸道準備:充分做好腸道準備非常重要,可減輕術中污染,防止術后腹脹和切口感染, 以保證吻合口愈合良好,從而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具體方法為:患者術前一周開始進少渣半流質飲食,術前2日進流質飲食,術前術晨灌腸1次。術前前一天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將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全部溶解于水,攪拌均勻,配制成2L的溶液,,以每小時約1L的速度口服,同時給患者靜脈補液。
1.5各系統疾病的對癥護理:①高血壓冠心病:入院后按入院前有效用藥方法控制血壓,用藥至術晨,每天早晚監測血壓1次,使血壓保持在140/90mmHg以下,術后盡早恢復用藥,對心電圖提示有S-T改變者予以營養心肌用果糖靜脈滴注。無手術禁忌時行手術。②呼吸系統:合并肺部感染者,術前予以抗炎、解痙、平喘處理,控制炎性反應后再手術。③糖尿病:對測血糖<8mmol/L僅以控制飲食,對血糖>8mmol/L 以上者,在控制飲食的同時,用胰島素保證血糖測在<8mmol/L 術后血糖的控制對糖尿病患者渡過圍手術期相當重要,可預防感染、吻合口漏、傷口裂開等并發癥的發生。術后早期胰島素管理最安全的方式是靜脈給藥,胰島素與葡萄糖的比例控制在1 U∶3~4 g, 4~6 h檢測血糖1次,根據血糖情況調整胰島素用量,使血糖控制在11.0 mmol/L以下,防止發生高血糖、低血糖反應。④營養不良:對營養不良患者術前均按醫囑給予1周左右靜脈外高營養適當補充白蛋白、血漿及全血,調整后再手術。
1.6術日晨其他術前護理:放置胃管,以減輕術后腹脹及嘔吐。留置尿管避免膀胱充盈影響手術視野及誤傷輸尿管和膀胱;同時防止直腸癌術后膀胱后傾導致尿潴留或因麻醉、手術刺激盆腔神經引起反射性抑制而致排尿困難。腹、會陰聯合切除手術,導尿管宜在術中放置,便于會陰部皮膚消毒。做好術前備皮、備血等常規準備。 2術后護理
2.1病情觀察:①生命體征的觀察:根據術中麻醉采取適當的臥位,全身麻醉未清醒時,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硬膜外麻醉者平臥6h。予吸氧,對患者進行嚴密監測,心電多功能監測Bp、P、R及血氧飽和度,必要時測定中心靜脈壓。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并配合處理。待生命體征平穩后,給予半坐臥,有利于腹腔引流,但行Miles術后平臥5~7d,防止小腸因動力作用撕裂盆腔腹膜。②術后出血:術后24~48h易發生。密切觀察有無腹痛、腹脹、壓痛、反跳痛,觀察有無面色蒼白、脈膊細速、血壓下降等休克癥狀;觀察腹部切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和盆腔引流液的量、性狀。③吻合口瘺:是保肛手術最危險的并發癥,術后6~7d易發生。應密切觀察有無發熱、腹痛及盆腔引流液的性狀(有無糞樣)。準確記錄出入量,尤其是患者的尿量,以方便調整輸掖滴速及利尿藥物。4注意患者主訴,平時多于主管醫生溝通,已便及時發現潛在威險,落實床旁交接班,強調慎獨精神。
2.2疼痛護理:術后使用鎮痛泵者,在使用期間觀察患者對鎮痛劑的不良反應,如低血壓等。未用鎮痛泵者,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鎮痛劑。
2.3傷口護理:嚴密查看切口敷料,保護好腹壁切口。若有糞便污染腹壁切口,應及時更換敷料,防止切口感染。
2.4加強呼吸道管理,預防肺部并發癥:術后患者因傷口疼痛,不敢深呼吸和用力咳嗽,氣管和支氣管內分泌物潴留,增加了肺不張和肺炎的發病率,教會患者深呼吸方法和有效咯痰的技巧,術后及時治療切口疼痛,鼓勵患者行深呼吸運動, 咳嗽時按壓傷口,協助患者翻身、叩背,進行有效咯痰,對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進行超聲霧化吸入 2~3次/d。并給予抗炎等對癥處理,防止肺炎及肺不張發生。并每天吸氧3-4次,每次半小時。及早拔除胃管,預防肺部感燃。
2.5管道護理:妥善固定各管道,防止受壓、扭曲、折疊、脫出,保持引流通暢,記錄引流液的量和性狀。①胃管:術后2~3d腸蠕動恢復,有排氣后拔出,負壓袋每天更換;②尿管:術后保留7~10d,尿量、顏色、性狀正常可拔管。拔管前試行夾管1~2d,每4小時開放1次,訓練膀胱張力,接尿袋每天更換1次,預防逆行感染。
2.6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病情許可術后24h應鼓勵并督促病人在床上主動屈伸下肢做趾屈和背屈運動,內、術后長期臥床或少活動外翻運動,足踝的環轉運動。同時被動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魚肌和腓腸肌,以促進血液循環,避免長期臥床。
2.7人工肛門的護理:術后密切觀察結腸造口黏膜血運及排便情況。正常造口的顏色就像嘴唇的顏色一樣,呈鮮紅色或粉紅色,表面平滑且濕潤。如造口的顏色出現紫色或黑色表示造口缺血或壞死,應及時給予恰當的處理。指導家屬如何安裝造口袋術后第2天人工肛門開放,護士在做造口護理時邊操作邊講解護理步驟,指導患者及家屬使用造口袋,及時傾倒糞便,保持造瘺口清潔,用康樂保公司產品,初期用一件式,大便成形時該用兩件式,以減少病人經濟負擔。大便干燥時可自行灌腸,告訴患者及家屬造口側臥位。
3出院指導
3.1心理:保持心情舒暢,注意勞逸結合。
3.2飲食:多進食水果等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粗纖維的食物;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
3.3術后:術后1個月開始化療,共6個療程。定期復查白細胞及血小板。
3.4腸造口后出院指導:①勤更換便袋保持造口周圍皮膚清潔,擴肛1~2次/周,用食指戴上指套涂上潤滑油后輕輕插入肛門至第2指關節處,在造口處停留5~10min。②指導患者不需要忌口,均衡飲食,多食蔬菜和水果,少吃產氣和氣味大的食物。養成定期排便習慣。③避免使用對造口周圍皮膚有刺激的乙醇或黏性太強的膠布。④不穿緊身褲,以免摩擦造口,影響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