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手術
細節護理在老年患者腹腔鏡手術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析對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進行細節護理的效果,并觀察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方法將2017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期間在我院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92 例老年患者按拋硬幣法分為兩組,各46 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于對照組基礎上增加細節護理,比較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和對照組比,研究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更短,并發癥發生率更低,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對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進行細節護理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并發癥發生,促進患者身體康復,同時還有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關鍵詞:老年患者;腹腔鏡手術;細節護理;護理滿意度腹腔鏡手術有療效率佳、創傷小及術后康復快等多種優點。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器械的改進與手術醫師治療水平的提升,對老年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效果更理想、安全性更高[1]。而手術室護理在其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良好的護理是確保手術順利開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對于手術隱患的消除、患者滿意度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2]。鑒于此,本研究對在我院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46 例老
老年患者泌尿外科微創手術中腰-硬聯合麻醉的應用
摘要:老年患者泌尿外科微創手術是治療;老年人泌尿系統疾病的有效方法,本文通過研究2010年8月到2011年8月之間本院老年泌尿外科微創手術患者使用腰-硬聯合麻醉技術與使用普通麻醉手法的患者之間的對比,論述腰-硬聯合麻醉技術的的效果優勢。本次研究當中共有患者150例,其中有100例腰-硬聯合麻醉,其余為單純硬脊膜外麻醉。對比觀察兩組患者不同麻醉技術的使用效果,主要對比麻醉效果、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變化及頭痛、穿孔和閉孔神經反射等不良反應情況,研究結果顯示與單純硬脊膜外犯罪相比,腰-硬聯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麻醉完善的特點,麻醉過程中對患者循環、呼吸影響相對較小,是一種相對比較安全的麻醉方法。關鍵詞: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腰-硬聯合麻醉最近幾年,受到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工作壓力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主要是輸尿管結石、泌尿系統腫瘤等疾病。對這些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療,最近幾年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外科技術的進步和醫療器械的研發使微創手術已經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療中得到普及應用。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并發癥少、恢
微創手術治療老年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討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簡稱微創術)在老年高血壓較少量腦出血治療中的療效。方法 將符合納入標準的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30例行內科綜合治療,治療組30例在保守組治療的基礎上行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比較兩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結果 治療組的日常生活能力明顯優于對照組,兩者比較有統計學差異。結論 微創術明顯提高了老年高血壓較少量腦出血的療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高血壓腦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是一種病死率、致殘率很高的腦血管疾病[1],老年人多發。目前,單純藥物治療尚無突破性進展,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成為治療老年人腦出血的關鍵。近年來新開展的微創術為老年高血壓較少量腦出血的治療開辟了嶄新的途徑,具有創傷小,密閉性強,不易感染,恢復快,費用低廉等優點,已為廣大醫務工作者和老年患者所接受。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高血壓腦出血患者60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療,現將結果分析如下論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符合納入標準的腦出血患
關于老年股骨轉子周圍骨折的手術治療方法及療效
【摘要】目的 探討股骨轉子周圍骨折的手術治療方法及療效分析。方法 1997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股骨轉子周圍骨折患者135例,男66例,女69例;年齡45~90歲,平均66歲。股骨轉子間骨折100例,EvansI型20例,II型35例,III型26例,IV型19例;股骨轉子下骨折35例,SeinsheimerII型20例,III型9例,IV型6例。手術前請內科協助診治內科并發癥,無手術禁忌癥,行手術治療。術后常規行下肢深靜脈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預防及骨質疏松的治療。 結果 術后無感染,脂肪栓塞,深靜脈血栓形成,骨折不愈合,髖內翻及旋轉畸形等并發癥發生,無死亡病例。術后隨訪6~13個月,平均9個月。結論 老年股骨轉子周圍骨折內固定術應遵循易操作,創傷小,并發癥少的原則。減少手術相關并發癥及死亡的發生率。【關鍵詞】 股骨 髖骨折 骨折內固定 論文【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curative effectiveness of
關于人本位整體護理在手術室老年患者術中的應用
【摘要】探討手術室老年患者術中的護理方法,以及人本位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和作用。通過對手術中800例左右老年病人術前.術中.術后不同時間采取的人本位關懷,從而減輕病人焦慮緊張,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和護理。人本位整體護理對患者有利于改善心理狀態提高手術耐受力,積極配合手術治療的完成 ,提高患者滿意度。【關鍵詞】 人本位護理 老年患者 手術室 論文下載人本位護理是護理文化的核心,運用人本位護理對手術病人進行全程的關懷,減輕緊張、焦慮積極配合治療。(研究表明【1】心理恐懼的不良情緒對手術效果及病人傷口愈合均有不良影響)人口老年化是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生活條件改善和生活保健工作取得成就的必然結果。關注老年手術患者的護理問題。提高手術應激力,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1 臨床資料我國已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布的我國老年人口比例為,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我院是一所綜合性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在2010年中,手術室進行手術治療的6000多例。而老年手術患者有900例左右,手術麻醉方式有局麻、全麻
關于老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的手術治療
【摘要】 目的 總結老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的治療方法和療效。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60~91歲髖部骨折116例,其中股骨頸骨折52例,行空心螺釘固定17例,人工股骨頭置換24例,全髖置換11例;股骨粗隆間骨折64例,行DHS固定36例,蛇形解剖鋼板固定19例,人工股骨頭置換9例。術前存在內科并發癥者76%,對健側股骨近端行骨密度測定,均提示存在骨質疏松。結果 本組116例,內固定組81例,治愈率91.4%,其中6例因股骨頭壞死、骨不愈合級骨折再移位改行人工關節置換,髖關節功能優良率92.5%;關節置換組35例,髖關節功能優良率93.4%。結論 強調老年髖部骨折的治療應積極防治內科病和骨質疏松。采用內固定或關節置換均療效可靠。【關鍵詞】 老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手術隨著社會老齡化,老年人髖部骨折逐年增多,且是老年人群中常見的骨折類型,加之老年人多伴有骨質疏松以及合并心、腦、腎等多臟器功能減退等有關疾病,大大增加了骨折治療的復雜性,如何有效治療骨折、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是骨科醫生面臨的難題。本院2004年1月-2010
關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肺部并發癥的診治
【摘要】 總結老年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肺部并發癥的診治經驗。方法 回顧性分析536例65歲以上食管癌患者行手術治療的結果。結果 術后發生肺部并發癥共76例,其中肺部感染 65例,呼吸衰竭12例(其中4例為肺部感染所致),肺不張3例,死亡3例(均為呼吸衰竭所致)。結論 老年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嚴格呼吸道管理、預防感染、及時積極處理并發癥是手術治療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 食管癌 肺部并發癥 老年人 老年食管癌患者往往合并心、腦血管,肺、腎等重要臟器疾病,各器官功能減退,代償能力差,術后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特別是心、肺并發癥,是患者圍手術期死亡的重要死因。我院從1997年6月至2007年6月,共行65歲以上食管癌患者外科治療536例,現就其圍手術期肺部并發癥診治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536例,男327例,女209例;平均年齡69歲(65~82歲);其中食管上段癌67例,食管中段癌363例,食管下段癌106例;TNM分期:0期9例,Ⅰ期74例,Ⅱa期141例,Ⅱb期249例,Ⅲ期63例。吸煙指數>1000者276例,最大通氣量<50%者294例,合并冠心病者1
關于老年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
【關鍵詞】 ,腹腔鏡【關鍵詞】 腹腔鏡;圍手術期;護理1臨床資料本組患者67 例,年齡60~75(平均66)歲. 其中單純性膽囊炎18例,慢性結石性膽囊炎32例,慢性結石性膽囊炎急性發作13例,化膿性膽囊炎4例;合并高血壓 23例,糖尿病 7例,心電圖異常、心肌缺血、陳舊性心肌梗死等21例,肺部疾患17例. 術前全部患者經B超診斷,常規做心電圖、肝腎功能、血糖、電解質等檢驗,并做胸透或拍胸片等,以明確是否有潛在的合并癥. 責任護士通過適當的交談方式,了解引起患者恐懼的原因,有針對性解釋、開導,并向患者詳細介紹腹腔鏡手術具有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創傷小、疼痛輕,可早期下地活動的優點,消除患者顧慮及恐懼,增強手術治療的信心;同時有效控制合并癥,提高機體免疫力,給予低脂飲食;術前2 d禁食豆類、牛奶等易產氣食物,術前 6~ 8 h禁食水,術前晚給予溫鹽水灌腸一次. 術后按全麻常規護理,加強監護,定時檢查生命體征,觀察腹部癥狀,常規行心電監護 8~24 h,吸氧 2~4 L/min,并延長給氧時間為 6~8 h,可以加快CO2的排除,減輕術后肩
關于老年人心臟直視手術后的監護
【關鍵詞】 老年患者關鍵詞: 老年患者;監護0 引言老年人心臟直視手術有一定特殊性.總結對這類患者的術后監護,對提高醫療質量甚為重要.1996~1999年我科對91例老年患者施行了心臟直視手術,現將術后監護體會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本組91(男64,女27)例,年齡60~81(平均70.5)歲,冠狀動脈架橋術(CABG)45例,二尖瓣置換術34例,左房粘液瘤摘除5例,其它心臟手術7例.術前心功能大多數為Ⅲ級,Ⅳ級11例,主要合并癥有:糖尿病8例,高血壓26例,半數以上患者均伴有輕、中度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術后并發癥有:呼吸功能不全6例,低心排4例,高血壓3例,心律紊亂13例,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及營養不良各2例,死亡7例,死亡率為6.3%.2 討論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疾病,術后并發癥和死亡率較一般患者高,做好術后監護是手術成功的重要環節.2.1 呼吸道管理老年患者常有肺功能障礙,術前加強肺功能鍛煉,使肺泡充分擴張,并給于改善呼吸功能的藥物及霧化治療,術后機械
關于老年髖部骨折手術治療176例
【關鍵詞】 老年人 髖部骨折 手術治療0引言隨著社會人口的老齡化及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日益增多,老年人髖部骨折的發病率逐漸增加[1]. 我院外科自199901/200601共收治老年髖部骨折患者176例,隨訪149例,報道如下.1對象和方法1.1對象本組149(男58,女91)例,年齡55~91(平均70.5)歲. 股骨頸骨折70例,股骨轉子間骨折79例. 其中左側82例,右側67 例. 入院距受傷時間0.5 h~20 d,平均6 h. 本組149例中127例合并其它疾病(最多合并5種疾病),其中高血壓65例,心臟病31例,心律失常32例,急性左心衰竭3例,糖尿病28例,腦血栓形成19例(急性期腔隙性腦血栓形成3例,后遺癥期16例),肺部感染19例,慢性支氣管炎38例,肺氣腫8例,哮喘3例,慢性腎功能衰竭9例,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2例,褥瘡1例,應激性潰瘍2例.1.2方法隨訪病例均是采用手術治療,其中股骨轉子間骨折、部分Ⅱ型股骨頸骨折采用內固定方法,動力髖螺釘(DHS) 69例,9
關于老年急性膽囊炎140例手術治療
【關鍵詞】 老年 急性膽囊炎 手術1對象和方法1.1對象我院200401/200710急診收治急性膽囊炎患者130(男68,女72)例,年齡56~79(平均67.6)歲. 有膽石癥病史者108例,占85%,發病至就診時間4 h~7 d;入院時WBC>1×1010者78例,體溫>37℃者72例;其中合并心血管疾病39例,糖尿病16 例,COPD者15例,合并兩種及以上疾病者10例.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抗炎補液、補充水電解質、處理合并癥. 所有患者均手術治療,將病例分為發病72 h內手術為早期手術組,發病72 h后手術組為延期手術組. 早期手術組76例中膽囊切除54例,部分切除11例,膽囊造瘺1例,膽囊切除加膽總管探察10例;延期手術組54例,其中膽囊切除28例,部分切除13例,膽囊造瘺2例,膽囊切除加膽總管探察11例,術后觀察有無切口感染、肺部感染. 臨床療效分為痊愈、基本治愈、無效三級評定. 痊愈:術后8d切口甲級愈合、無腹痛及肺部感染、肝功能正常;基本治愈:術后8d切口不能甲級愈合,仍有輕度腹痛及肺部感染或肝功能異常等并發
關于老年人自發性氣胸21例的手術治療
【關鍵詞】 老年人;自發性氣胸;手術治療1臨床資料199902/200702我科收治老年人自發性氣胸21(男18,女3)例. 年齡60~76(平均66)歲. 首次發病10例,2次7例,2次以上4例. 呼吸困難、咳喘、胸悶17例,胸痛4例. 左側氣胸9例,右側氣胸12例;肺壓縮比例20%~90%,其中肺壓縮<30% 5例,30%~50% 12例,>50% 4例. 合并肺部基礎病變: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或伴肺大皰17例,陳舊性肺結核3例,肺囊腫和結核球各1例. 合并肺外疾病:高血壓冠心病6例,心律失常2例,糖尿病2例,消化性潰瘍1例. 心功能評價:Ⅰ~Ⅱ級4例,Ⅱ級13例,Ⅲ級4例.入院時血氧飽和度≤85% 5例,肝腎功能無明顯障礙. 全組患者均因胸管持續漏氣不止,情況許可而行手術治療. 17例行后外側切口或腋下小切口開胸手術,其中肺大皰切除或肺修補術13例,部分肺組織切除術3例,肺葉切除術1例. 4例胸腔鏡輔助小切口行肺大皰切除術. 術中對較小的肺大皰或無明顯肺大皰的肺破口,采用自體肌肉作墊片的無創傷線間斷褥式縫合. 對彌漫性的肺大皰,連同其基底部無功能
關于老年人圍手術期細胞因子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 作者:王慶華 陳強譜 王連文 郭麗芳 欒順蓮【關鍵詞】 腹部手術;老年病人;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關鍵詞】 腹部手術;老年病人;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腹部外科手術后出現腹腔內感染,老年患者機體免疫功能不同程度受抑制,除了感染本身對機體的損害外,還可引起各種并發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成為腹腔感染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細胞因子在腹腔感染發生和發展過程中作為炎癥介質起著重要作用。我們通過對腹部手術老年患者靜脈血中的細胞因子TNF、IL6和IL8進行動態檢測,探討炎性細胞因子在腹部術后的變化和臨床意義,現報告如下。1 對象與方法11 研究對象 2004年1月―2005年10月,隨機選擇我院普通外科住院老年患者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68±85)歲,腹腔感染組28例,包括急性闌尾炎穿孔及闌尾周圍膿腫11例,消化道穿孔7例,腸瘺5例,腹外傷5例;對照組28例,無腹腔感染,為擇期腹部手術老年患者。12 標本收集 分別在術前采集老年患者靜脈血,術后第1、
關于老年人潰瘍病穿孔64例圍手術期處理體會
【關鍵詞】 潰瘍病;穿孔;老年人;圍手術期處理【關鍵詞】 潰瘍病;穿孔;老年人;圍手術期處理我院自1985年6月―2004年6月收治60歲以上老年人潰瘍病穿孔64例,現就其圍手術期處理體會總結如下。1 臨床資料本組男52例,女12例;年齡60~81歲,平均654歲。既往有潰瘍病病史表現者56例(875%),病程2~42年;營養不良者58例(906%)。全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脫水,入院時休克15例,治療過程中休克8例,休克發生率359%。64例病人中46例(719%)并存有一種或多種疾病,依次為:慢性氣管炎或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壓病、心律不齊、慢性泌尿系感染、肺結核、肝硬化和糖尿病等。治療結果:死亡9例(141%),其中死于中毒性休克5例,肺部感染、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肝功能衰竭并切口裂開各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2 討論老年人潰瘍病穿孔是手術治療的絕對適應證,其病死率高,文獻報道為212%[1](本組141%)。老年潰瘍病穿孔的特點是:并存病多(本組占719%),休克發生率高(本組占359%,其中
關于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摘 要】 目的 探討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方法 對50 例老年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護理資料的回顧。結果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老年病人術后24~72 小時均恢復胃腸功能,術后3~8 天順利治愈出院。結論 科學地進行圍手術期護理是提高老年病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的重要環節之一。【關鍵詞】 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圍手術期;護理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及飲食結構的變化,膽囊疾病已成為老年人的常見病,95%的老年膽囊切除術可以用腹腔鏡完成[1]。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是在電視腹腔鏡監視下,經腹壁2~3 個小切孔在腹腔內施行膽囊切除,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痛苦輕、住院時間短、高危病人能耐受等優點[2]。因此加強老年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十分重要。現將我科2010 年~12 月收治50 例老年膽囊結石患者行LC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本組患者50 例,其中男35 例,女15 例,年齡65~79 歲,平均71±0.2 歲。經LC治療后全愈,無任何并發癥發生,住院時間3~8 天。2
老年患者創傷手術麻醉的研討
【摘 要】 目的 探討老年患者創傷患者手術麻醉后的影響。方法 研究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以及老年創傷的臨床特點以及麻醉對于老年人的影響。結論 老年患者創傷術后易發生感染,麻醉時應注意無菌操作。【關鍵詞】 老年患者創傷;手術;麻醉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方法我科2006 年1 月~2010 年2 月對308 例65 歲以上老年創傷患者實施麻醉,其中全身麻醉123例,全身麻醉復合連續硬膜外麻醉16 例,連續硬膜外麻醉11 例,單側腰麻89 例,頸、臂叢神經阻滯71 例。結果術中無死率為0,有3 例顱腦創傷患者因合并腦干傷腦疝形成于術后2~3 d死于呼吸衰竭,2 例胸腹腔臟器損傷患者術后3~5 d死于感染或多臟器功能衰竭。結論對老年創傷患者實施手術麻醉,應當準備充分,合理選擇,正確操作,妥善處理,確保安全。1.2 老年人創傷的臨床特點1.2.1 老年人隱匿性疾病多、除外科一般的并發癥外,并發癥發生率高,老年人幾乎各重要系統都可能出現并發癥。如心肺功能不良,肺栓塞,胃腸道淤血、下肢深靜脈血栓,以及傷口感染,
關于老年結直腸腫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腸道腫瘤患者的術前術后護理。方法:針對56例老年腸道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尋找有效的護理方法,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結果:經過全面細致的術前術后的治療及護理,56例患者除1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預期出院。結論:老年患者手術風險較大,針對老年患者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圍手術期護理是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的重要保證。【關鍵詞】老年;腸道腫瘤;護理結直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我科自2004年至2010年6月期間共收治乙狀結腸癌及直腸癌共56例。患者年齡最大者84歲,最小者58歲,其中直腸癌患者36例,乙狀結腸癌患者20例。低位直腸癌腹壁需作永久性人工肛門13例。在全科醫護人員的細致的術前術后的治療和護理,除1例78歲老年患者術后3天死亡外,其余55例患者均繼續化療及其他治療,成活均在18個月以上。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1術前護理1.1完善檢查:患者入院后即進行入院評估,術前宣教,針對患者病情制定護理計劃。留取血生化、凝血四項、配血、尿便常規及心電圖、胸片等相關檢查。有貧血現象者應逐漸
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及圍手術期治療的臨床淺析
【關鍵詞】 股骨頸骨折;老年人;圍術期治療 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發病率高,多合并骨質疏松癥和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變等內科疾病,治療上存在難度和風險。手術方式的選擇及圍手術期的治療將影響療效和預后。我院自2000年2月—2007年10月對93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施行手術治療,并加強圍手術期及術后并發癥的防治,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93例中,男性36例,女性57例;年齡65~97歲,平均75.6歲。致傷原因:車禍傷27例,摔傷66例;左側41例,右側52例;陳舊骨折3例,新鮮骨折90例;就診時間4 h~1個月。其中合并高血壓76例,2型糖尿病45例,冠心病52例,心律失常12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3例,腦血栓、腦出血后遺癥21例。93例均患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傷后1~7 d手術者67例,8~21 d手術者17例,超過21 d手術者9例。骨折類型按Garden分型:Ⅰ、Ⅱ型32例,Ⅲ型36例,Ⅳ型25例。按解剖部位分型:頭下型39例,經頸型29例,基底型25例。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行患肢持續皮牽引,完善各項檢查,請專科醫生會診,積
關于中老年骨科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的安全管理
【摘要】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和醫療條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提高。老齡化數量仍在逐漸增加。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是人口發展的必然趨勢。機體組織、細胞形態和重要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抗感染能力下降,機體處于超負荷狀態等都是年齡老化的特征。從而使手術耐受性下降,無論施行擇期或急癥手術,它的危險性和死亡率都明顯高于年輕人。【關鍵詞】中老年 骨科 防跌倒 流程管理中老年骨科患者手術后肢體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有著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容易發生跌倒。跌倒導致患者的住院時間加長,也增加了醫療的成本。跌倒是比較常見的醫療事故之一。以往我院采用的預防跌倒的方法比較傳統,例如:保證病房光線充足,沒有障礙物在通道上,安放了防滑標志等等。為了減少中老年骨科患者發生跌倒事件,確保患者在我院進行安全的治療,我院實施了預防中老年骨科患者跌倒的流程管理。1 方法1.1成立骨科患者防跌倒小組,由護士長負責。全科的護士均參加整個預防跌倒管理流程的制定和實施。1.2制定預防跌倒管理流程1.2.1通過全科護士的討論和分析,發現在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結石性膽囊炎的對比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結石性膽囊炎的療效差異。方法 我回顧性分析我院近年來收治的80例老年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開腹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術后住院時間與腹腔鏡組比較,明顯偏大,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開腹組患者的腸粘連、切口感染脂肪液化、膽心反射等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明顯高于腹腔鏡組,經統計學比較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結石性膽囊炎,與開腹手術比較,具有出血少、切口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的優點,值得臨床推廣使用。【關鍵詞】腹腔鏡開腹手術老年結石性膽囊炎結石性膽囊炎在老年患者中發病較為常見,以往的內科保守治療,不僅治療效果欠佳,還容易引發化膿性膽囊炎、壞疽性膽囊炎、膽囊穿孔、彌漫性腹膜炎等疾病,甚至引起結石性胰腺炎及膽囊癌變,因此,務必進行膽囊切除術以求根治[1]。但是,臨床上對于手術方式的選擇,仍存在一定的爭議,為此,將我院近年來收治的80例老年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如下,以進一步比較分析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結石性
關于參附注射液在老年膿胸患者麻醉手術中的應用
老年膿胸患者術前由于長期慢性消耗致使心肺功能儲備較差,圍麻醉期使用的多種藥物對其心臟具有抑制作用,手術創傷大,失血較多等原因導致嚴重的低血壓,不利于麻醉與手術的安全及術后的恢復。因此,老年膿胸患者圍麻醉期維持循環的穩定很重要。我院在老年膿胸患者外科手術中使用參附注射液,發現其在圍麻醉期對循環有穩定的作用及促進術后恢復作用,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期老年膿胸患者60例,ASAⅡ—Ⅲ級,男性48例,女性12例,年齡65-78歲,體重45-75kg,其中有18例術前ECG示ST段壓低,擬在全麻下行胸膜纖維板剝脫術。隨機分A組(參附組)30例,B組(對照組)30例兩組。A組男21例,女9例,ST段改變的10例,平均年齡72±6歲;B組男27例,女3例,ST段改變的8例,平均年齡70±5歲。 1.2 方法 A組于麻醉誘導前30min靜脈輸注參附(三九藥業)注射液100ml;B組輸入等量生理鹽水,兩組均于術前30min肌注東莨菪堿0.3mg。入室后接太空多功能監護儀(2700)監測ECG、MAP、SPO2。局麻下行右頸內靜脈穿刺置深靜脈導管監測中心靜脈壓(CVP)。
關于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PFNA術圍手術期的護理
【摘要】目的 探討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護理要點。方法 總結本院43例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病人生理、心理、并發癥預防及健康指導上的護理要點。結論 PFNA手術治療方法創傷小,更適合老年病人。【關鍵詞】PFNA 老年人 護理 并發癥股骨粗隆間骨折是是髖部最常見的骨折之一, 好發于老年人,占全身骨折的3.5%。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發生率逐年上升。以往多采取保守治療,患肢牽引或丁字鞋固定,臥床休息。但保守治療臥床時間長,易引起臥床并發癥。隨著醫療技術水平及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現多主張采取手術治療。PFNA(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是對PFN (股骨近端髓內釘)的改良。PFNA較好的克服了DHS、Gamma釘的缺點,具有設計更合理、固定更有效、操作更簡單、創傷小、出血少、縮短手術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低、恢復快等特點。[1]PFNA更適合老年、骨質疏松、骨折粉碎不穩定、不能耐受長時間手術的患者,術后能早期下地活動,減少長時間臥床的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提高生活質量。現總結了我科2010-03至2011- 0
關于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
【摘要】目的總結近年來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護理經驗。方法針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制定切實可行的術前、術后護理對策,觀察護理結果。結果本組58例患者非手術治療4例,手術治療54例,除了兩例合并有腦栓塞后遺患者癱瘓術后未能下床扶拐行走出院外,其余患者均能扶拐行走出院,無一例出現假肢體脫位、褥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發癥。結論密切的術前、術后觀察,充分的術前準備及術后早期的正確功能鍛煉是確保手術成功及預防并發癥的重要保證。【關鍵詞】 股骨頸骨折術前術后護理老年股骨頸骨折多發于老年人,于骨質疏松導致的骨質量下降有關,多數情況下是由于摔傷所致。我科2000年至2004年共收治58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經過有針對性護理及術后功能鍛煉,獲得良好效果,現將護理對策總結如下。1臨床資料本組58例中男38例,女20例。年齡61歲—86歲。其中摔傷46例,車禍12例。其合并有心臟病、高血壓16例,糖尿病高血壓7例,慢性肺氣腫4例,高血壓、腦栓塞病史5例。非手術治療4例,予皮牽引或骨牽引、消腫抗炎等對癥治療;手術治療54例,35例行全髖關
關于老年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
【摘要】目的 討論老人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方法 手術前進行正確的心理護理,減輕手術引起的思想負擔,指導肢體的鍛煉方法,積極配合手術。老年患者手術后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防止術后并發癥,正確指導患者功能鍛煉和康復訓練。結論 老年人骨折后進行手術前后的心理護理、康復訓練及功能鍛煉的指導,使術后的并發癥減少,是手術成功和肢體康復的重要措施。【關鍵詞】老年 骨折 圍手術期 護理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見外傷,老年患者大多數骨折前已經存在骨質增生及骨質疏松、老年性骨關節病等各種老年性慢性疾病,加上隨年齡的增長,有輕微的外傷便可致骨折發生。骨折可以使老年人的肢體功能低下加重,也可以致使原有的疾病加重,導致老年人骨折后恢復緩慢、臥床時間較長、臨床并發癥增多。因此,我們有必要根據老年人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圍手術護理策略。1 臨床資料老年骨折患者在臨床骨折患者的比例中呈上升趨勢,骨折發生原因多因跌倒及車禍引起。從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共收治272例老年骨折患者,年齡在65歲至90歲之間,251例患者選擇手術治療,其余21位老年患者選擇保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