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陳菊芬
【摘 要】 目的 探討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方法 對50 例老年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護理資料的回顧。結果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老年病人術后24~72 小時均恢復胃腸功能,術后3~8 天順利治愈出院。結論 科學地進行圍手術期護理是提高老年病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的重要環節之一。
【關鍵詞】 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圍手術期;護理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及飲食結構的變化,膽囊疾病已成為老年人的常見病,95%的老年膽囊切除術可以用腹腔鏡完成[1]。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是在電視腹腔鏡監視下,經腹壁2~3 個小切孔在腹腔內施行膽囊切除,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痛苦輕、住院時間短、高危病人能耐受等優點[2]。因此加強老年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十分重要?,F將我科2010 年~12 月收治50 例老年膽囊結石患者行LC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50 例,其中男35 例,女15 例,年齡65~79 歲,平均71±0.2 歲。經LC治療后全愈,無任何并發癥發生,住院時間3~8 天。
2 護理措施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由于LC是治療膽囊疾病的一種新技術,老年人對新技術、新療法缺乏相關信息,不容易接受,存在恐懼心理,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應做好入院宣教,護士應主動接觸病人,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腹腔鏡手術的基本知識、手術方法、手術過程等,讓患者及家屬對腹腔鏡手術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產生安全感,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接受手術。
2.1.2 術前檢查
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疾病,所以術前應認真完成各項檢查。對擬行LC的老人除常規檢查外,還應根據合并癥的不同,對有合并癥的系統器官進行重點而詳細的檢查。
2.1.3 皮膚準備
由于LC需在臍部或臍周穿刺,因此既要徹底清除臍內污垢,又要保持臍內皮膚完好無損,防止術后打孔處切口感染。
2.1.4 胃腸道準備
術前禁食豆類、奶類等易產氣且含糖量高的食品,以減少腸腔積氣,術前晚予清潔灌腸,常規禁食禁飲。
2.1.5 呼吸道管理
術前指導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對合并肺不張患者指導其吹氣球。
2.2 術后護理 2.2.1 一般護理
①臥位及飲食:術后全麻未清醒前,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術后6 小時無明顯不適改半臥位,鼓勵患者床上活動,利于腸蠕動的恢復,飲食不宜過早,宜少量多餐,起初以流質為主。②吸氧:LC持續的人工氣腹,使膈肌提高,呼吸運動受限,導致高碳酸血癥和不同程度的酸中毒[3]。術后常規給予低流量、持續性吸氧6~8 小時,氧流量3 L/min,以提高氧分壓,促進CO2排出。
2.2.2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
老年人的循環系統代償能力差,術后應予心電監護,嚴密監測患者的心率、脈搏、血壓和呼吸情況,每30 min記錄1 次,直至生命體征平穩。
2.2 加強輸液護理
老年人心、肺、腎功能均減退,調節輸液平衡的能力減弱,輸液過程中應注意觀察血壓、心率、尿量、電解質的變化,以防發生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腫。
2.2.4 引流管的護理
要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防止脫落、扭曲,注意記錄引出液的量、顏色、性質,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2.2.5 預防DVT的形成
氣腹造成下腔靜脈壓力增高,下肢靜脈血流受阻,臥床期間幫助患者做肢體伸縮活動,術后即應用SCD感應抗血栓泵,每日兩次,每次30~60 分鐘,以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術后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2.3 出院康復指導
保持皮膚清潔,避免切口受損。注意勞逸結合,飲食宜清淡,忌辛辣、煎炸、刺激性高脂餐食物,如有腹痛等不適及時來院,定期復查。
3 小結
目前,隨著LC的廣泛開展及技術的不斷成熟,在臨床上LC已成為治療膽囊良性疾病的首選方法。但老年行LC的危險仍較大,因此術前做好心理護理,全面、詳細的檢查,充分的健康宣教,術后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等圍手術期護理是促進病人早日康復,提高老年病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的重要環節之一。
參考文獻
[1] 紀明章,賈振杰,施成章.老年急性膽囊炎腹腔鏡手術128例分析[J].中國西醫結合">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08,14(3): 279-280.
[2] 陳延山,張勇,王志理,等.老年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術期處理98例分析[J].肝膽胰外科雜志,2006,18(2):109.
[3] 田志剛,苗景玉,李麗琴.老年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521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1):5185-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