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頸椎手術的麻醉及其管理
佚名
作者:董 輝,陳紹洋,熊利澤,徐新智,熊東方
【關鍵詞】 頸椎
關鍵詞: 頸椎;手術;麻醉
0 引言
頸椎間盤突出癥、頸椎外傷、頸椎結核及腫瘤等各種頸椎病變,均可因脊髓受壓迫出現肢體感覺減退、運動障礙,嚴重者造成高位截癱;因病變部位出血、水腫壓迫延髓生命中樞,可造成心跳、呼吸驟停;手術全麻誘導氣管插管過度頭后仰可致頸髓壓迫、損傷更嚴重;術中壓迫、牽拉或損傷脊髓及神經根,會引起嚴重的術后并發癥.因此,對這類患者手術的麻醉管理及監護,有其特殊性.我們總結報告我院近期實施的36例這類手術麻醉和管理體會.
1 對象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ASA II~IV級頸椎病變患者36(男29,女7)例,年齡(35.3±17.9)歲,體質量(53.2±14.9)kg.術前所有患者均常規拍攝頸椎X線片、CT及MRI等檢查,顯示頸3~6椎體骨折7例,頸椎腫瘤5例,頸椎結核3例,頸椎椎管狹窄7例,頸2~7椎間盤突出14例.
1.2 臨床表現 ①局部癥狀:頸部無力、疲勞感并伴有頸肩部疼痛,其中5例有放射痛.頸部活動度減小,其中15例頸部后仰小于10°.②神經系統表現:軀體感覺減退39例,其中上肢感覺減退35例;運動功能障礙35例,其中步態不穩18例,下肢肌力減弱13例;腱反射亢進35例,生理反射消失11例,病理反射陽性31例;4例高位截癱、大小便失禁.③其他:1例出現麻痹性腸梗阻及水電解質紊亂,2例因頸髓受壓水腫致呼吸困難,行氣管切開.
1.3 手術治療 全組患者均選用靜吸復合全身麻醉,依術前頸部活動度、病變程度和氣管插管難易程度,酌情確定快速誘導明視下氣管插管和慢誘導經鼻盲探氣管插管.麻醉誘導靜注異丙酚1~2mg?kg-1 和咪唑安定0.03~0.04mg?kg-1 ,芬太尼2~3μg?kg-1 ,維庫溴銨0.08~0.1mg?kg-1 ,插管后行機械通氣維持PET CO2 約4.0kPa,術中間歇靜注芬太尼、維庫溴銨,同時輔助吸入安氟醚或異氟醚以維持麻醉.術中監測動脈BP,ECG,SpO2 ,PET CO2 和尿量,為麻醉管理提供各種參數.按需輸入晶體液、血漿代用品和血液制品,以維持機體出入量平衡和循環穩定.術畢患者蘇醒,檢查四肢運動及感覺,如同術前,拔管后安返病房.其中2例術后持續行顱骨牽引.
2 結果
2.1 一般狀況 全組患者手術時間平均125(90~215)min,術中靜滴非含糖晶體液(743±216)mL,血液制品(217±477)mL,尿量(503±270)mL.術畢10min內,38例意識已基本恢復,其余3例因體質較差,對麻藥耐藥性差,術畢依然嗜睡.
2.2 自主呼吸情況 依據自主呼吸頻率、潮氣量、肌張力、咳嗽反射、吸空氣時SpO2 和意識恢復情況,作為判斷脫離呼吸機的條件.術畢33例自主呼吸恢復良好,均脫離呼吸機,3例因其呼吸動度輕弱,意識較差,留置氣管導管2~5h后拔管. 2.3 心血管系統變化 手術期間出現6例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低于60次?min-1 ),2例嚴重低血壓(血壓低于基礎值30%),給予阿托品、麻黃堿、間羥胺治療及暫停手術刺激后,均恢復正常.
2.4 預后情況 全組患者均未出現與麻醉相關的并發癥.34例病情穩定,神經功能有所改善;2例術后頸椎穩定,神經功能無改善.
3 討論
頸椎病變造成脊髓壓迫,可致軀體感覺運動障礙,嚴重者可致高位截癱.高位脊髓損傷可因壓迫生命中樞而致呼吸心跳停止[1] .頸椎手術可造成脊髓和脊神經的繼發性損傷,亦有可能損傷頸動脈、椎動脈而造成大失血.術中由于牽拉壓迫頸動脈竇和迷走神經,可出現血壓、心率的明顯波動.因此,這類患者的手術和麻醉風險很高,在圍術期應重點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術前準備:術前急性頸髓損傷的7例患者,應給予頸托制動或顱骨牽引,并給予200mL?L-1 甘露醇和地塞米松或甲基強的松龍靜滴,以減輕頸髓水腫.本組2例術前因頸髓受壓致通氣功能不全及肺部感染,腹壁肌麻痹、咳嗽能力降低,故行氣管切開術,既有利于吸痰,控制肺部感染;又有助于改善通氣狀況.急性頸髓損傷后,可因交感與副交感系統平衡失調,出現持續高熱,宜用物理降溫或中樞性降溫藥[2] .酌情檢查頭頸部活動情況,尤其是頭后仰的最大程度,以供確定選擇何種氣管插管方式、途徑及誘導用藥參考.
麻醉管理:①頸椎病變患者,因肢體行動不便而長期臥床,體質較差,則對麻醉藥耐受性較差,故應酌情確定麻醉藥用量以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定.②麻醉誘導、窺視聲門和插管等動作應輕柔,力爭采取自然頭位行經口或經鼻氣管內插管,防止頭過度后仰;搬動患者時應固定好頭頸部,防止麻醉后肌肉松弛,頭頸部失去支撐而發生過度偏轉加重脊髓的損傷.③由于頸椎病變可影響副交感神經張力降低和血管自身調節功能,因此當術中發生低血壓,在排除麻醉過深和容量不足后,應給予血管活性藥物以維持循環穩定,特別要防止盲目大量擴容,否則會加重心臟前負荷,繼發肺水腫.④對高位截癱早期患者,全麻誘導不應選用去極化肌松劑琥珀膽堿,避免因血鉀突然升高而發生心率失常、心搏驟停.⑤高位脊髓損傷的患者,術前常伴有不同程度膈肌和肋間肌功能受累,手術區域滲血、創傷水腫,可進一步影響咽、喉反射,因此術后氣管拔管應特別謹慎,防止發生返流和誤吸.⑥本組6例術中突然發生心動過緩、血壓降低,考慮與手術牽拉脊髓、頸動脈竇及迷走神經有關,及時告知術者暫停手術,并相應給予對癥處理,均順利恢復.
參考文獻:
[1]郭世柏,胥少汀.脊髓損傷基礎與臨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204-212.
[2]張國亮,蔡啟卿,于耀宇etal.急性頸髓損傷圍手術期處理探討[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0;7(10):97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