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頸椎病圍手術期護理42例

樊秀葉

: 【關鍵詞】 頸椎病/手術;圍手術期護理

0引言

頸椎手術復雜、組織創傷大、風險高,術后護理質量要求高. 200301/200612,我科應用頸椎前路手術治療頸椎病42例,經過術前、術后精心護理,取得滿意效果.

1臨床資料

本組42(男32,女10)例,年齡34~66(平均44)歲,病程8 mo~8 a. 單純神經根型14例,單純脊髓型8例,混合型20例. 均采用頸椎前路減壓植骨融合鈦板內固定術,術后頸托固定制動2 mo,1 d坐起,2 d下床,住院7~10 d,術后隨訪2~3 mo. 結果全部病例癥狀明顯減輕,植骨一般3 mo后愈合,無塌陷、脫出、脫釘現象,JOA評分由術前7~12分上升至術后13~16分,Odom評級,優28例、良12例、差2例,均未發生護理并發癥.

2護理體會

2.1病情觀察頸部手術可影響延髓呼吸中樞和循環系統,易引起呼吸功能減弱和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心電圖異常[1]. 患者回病房后,應給于24 h監護,監測脈搏、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和心電圖. 特別注意觀察呼吸和血氧飽和度[2],每15~30 min觀察記錄1次. 術后常規低流量吸氧4 h. 本組術后血氧飽和度均達98%以上,未出現血壓下降、呼吸困難、脈搏增快及心電圖異常現象.

2.2體位護理術后患者即戴頸托,搬運時護理人員協助托起患者的頸部、軀干、下肢,使患者的身體呈直線水平,平臥硬板床上. 臥床期間可采取左、右側臥位和仰臥位,當側臥時,注意將頭墊高與脊柱保持同一水平. 仰臥時頭不墊枕、肩下墊一薄枕,使下頜抬起,頭后仰,防止頸前受壓,使開大的椎管再次變小. 變換體位時,應采用平衡翻身.

2.3保持呼吸道通暢常規按醫囑靜滴地塞米松10 mg,2次/d,以防止喉頭水腫及控制血腫對脊髓的壓迫. 鼓勵患者咳嗽,必要時給予吸痰,霧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的發生.

2.4切口引流管護理手術常規放置引流管,術后觀察切口滲血情況,保持引流管通暢. 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24 h超過100 mL者,提示可能有活動性出血,一般24 h引流量小于20 mL即可拔管. 觀察有無腦脊液外漏,若術后引流量多、且色淡,切口敷料有無色或淡紅色均勻滲出液,提示有腦脊液外漏. 本組術后24 h傷口引流量均在10~80 mL,無頸前血腫和腦脊液外漏發生,均在術后第2日拔除引流管. 2.5頸托護理根據患者體型,給予合適的頸托,術后需戴8~10 wk,患者坐位、側臥、站立時都需佩戴. 頸托固定松緊合適,以能張口飲食為宜. 護理人員要講明佩戴頸托的重要性,并做好出院指導.

2.6神經系統監測患者術后回病房,立即檢查上、下肢感覺運動情況,及時發現有無神經損害. 術后24 h內神經功能檢查,每2 h一次,隨后48 h內每4 h一次,然后每班一次直至出院. 若患者主訴困倦,肢體沉重、陣痛、刺痛、麻木或肢體活動受限,應立即報告醫生進行檢查. 本組無一例出現神經功能癥狀.

2.7康復訓練術后肢體功能鍛煉,旨在增強肌力,調整活動性、協調性,改善全身機體狀態. 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損害后,可能造成上肢或下肢運動功能損害[3]. 因此,應加強恢復性訓練. 方法:①拇指對指、握掌,然后用力伸指訓練;②上肢肌肉力量訓練;③頸部肌肉及運動范圍鍛煉;④上肢帶肌及肩胛部活動范圍鍛煉;以上方法每日練習3~4次,20~30 min/次. ⑤步行鍛煉,病情平穩術后第2日可下床活動,活動量以不疲勞為度.

【參考文獻】

[1]張玉梅,楊長英,羅春梅,等.頸髓損傷后循環系統動態變化的護理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12(6):1-3.

[2]王誼,蘇麗萍.胸腔鏡下脊柱前路手術后脈搏血氧飽和度的監測與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8):612-614.

[3]藍文正,郭巨靈.實用骨科手術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1130.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