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妊娠腹腔鏡與傳統開腹手術兩種術式對比淺析
佚名
馬衛紅 董雯麗 郭裕臨 海向軍 張小麗
【摘要】 目的比較輸卵管妊娠腹腔鏡手術和傳統開腹手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08年5月—2011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輸卵管妊娠患者20 例,其中10例采用腹腔鏡手術(觀察組),10例采用傳統開腹手術(對照組)。結果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中、術后情況進行比較分析,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等優點,是臨床治療異位妊娠的首選方法。
【關鍵詞】 輸卵管妊娠;腹腔鏡;傳統開腹;對比
由于異位妊娠破裂可以造成嚴重的腹腔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加強對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降低因異位妊娠破裂引起的致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同時對改善患者輸卵管的生育能力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本院開展采用腹腔鏡技術治療輸卵管妊娠取得良好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8年5月—2011年1月經腹腔鏡手術治療輸卵管妊娠(除間質部妊娠)10例,同時選擇同期經開腹術治療的10例輸卵管妊娠病人為對照組。腹腔鏡組10例中,年齡21~42歲,平均32歲;經產婦6例,未產婦4例,未產婦中人工流產史4例,左側輸卵管妊娠9例,右側輸卵管妊娠1例。對照組10例中,年齡23~41歲,平均30.5歲;經產婦5例,未產婦5例,未產婦中人工流產史6例,左側輸卵管妊娠6例,右側輸卵管妊娠4例。20例患者均有停經史,停經時間30~67天,平均49天。20例中19例患者都有陰道不規則流血史,流血時間1~20天,平均8天,僅有1例無陰道流血史。所選病例均有下腹痛,部分可見下腹絞痛,壓痛明顯,7例有反跳痛。15例宮頸舉痛、搖擺痛陽性,患側附件區均捫及增粗或腫物,壓痛陽性。術前尿HCG陽性率100%,20例患者均行陰道后穹隆穿刺,陽性17例,穿刺抽出不凝血2~10ml,3例未抽出不凝血。所有患者腹部B超均顯示盆腔積液,宮腔內均未發現孕囊。兩組病人的停經史、陰道流血、腹痛、尿妊娠試驗的陽性率、B超所見以及腹腔內出血等情況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由于本院20例患者中,絕大多數是在異位妊娠破裂后來院就診,所以輸卵管切除術成為治療的主要術式。腹腔鏡手術組均在全身麻醉下進行,術前準備同常規開腹手術。采取輸卵管切除術、輸卵管部分切除術或輸卵管切開取胚及修補術。傳統開腹手術在硬膜外麻醉下,切口為臍恥正中,縱切口長6~7cm,逐層進入腹腔,術中行輸卵管切除術,門診隨訪血β-HCG降至正常。
1.3觀察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離床活動時間、術后抗生素使用時間、術后三日內最高體溫、尿管停留時間、住院時間。
1.4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統計軟件進行兩樣本的t、χ2 檢驗。
2結果
2.1術中情況腹腔鏡組無中轉開腹,開腹組均順利完成手術,兩組均無術中并發癥。腹腔鏡組手術時間與開腹組手術時間差異無顯著性( P>0.05),腹腔鏡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開腹組( P<0.01),見表1。表1兩組術中情況比較
2.2術后情況腹腔鏡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離床活動時間、尿管停留時間、術后三日內最高體溫、抗生素使用日、住院日等各項指標優于開腹組,與開腹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表2兩組術后情況比較
3討論
近年來,國內外異位妊娠的發生率均呈上升趨勢,是早孕期間孕婦死亡的主要原因。統計資料顯示,異位妊娠的發生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異位妊娠的自然發生率約0.3%~1.67%,而輸卵管妊娠占異位妊娠的95%左右[1]。輸卵管妊娠發病原因眾多、復雜,多為以一種因素為主、多種因素混合所致[2]。近10余年來,由于血HCG檢測技術靈敏度的提高,婦科超聲診斷技術的提高以及臨床上對異位妊娠警惕性的加強,大部分異位妊娠患者都能在早期做出診斷和治療,目前也不再僅限于急診搶救手術,而是可采用保守手術或者非手術治療以盡量保全患側輸卵管功能。結合本組資料可見,在手術中出血量、術后體溫、離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尿管停留時間等方面,腹腔鏡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P<0.05 或P<0.01),且觀察組切口甲級愈合率100%,無術后并發癥,同時由于住院天數和抗生素使用縮短,患者痛苦減少,術后很快恢復正常生活、工作,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腹腔鏡的廣泛使用,為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增加了新的方法。腹腔鏡檢查不僅可以明確診斷,避免貽誤病情,同時也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因此,能夠及早對異位妊娠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對挽救患者生命及提高預后具有重要意義[3]。雖然異位妊娠腹腔鏡手術操作比較容易,但對于生命體征不穩定、估計出血較多或者血壓過低者,應立即開腹探查為宜。腹腔鏡治療的禁忌證與異位妊娠的大小和部位以及術者的操作經驗等密切相關,而間質部異位妊娠較峽部或壺腹部異位妊娠更難以腹腔鏡下處理,手術時間及術時出血也明顯多,此種情況下宜開腹手術。同時腹腔鏡能夠在及早診斷異位妊娠的同時,還可以根據病人對生育的要求和疾病的范圍程度,采用腹腔鏡進行保守性或根治性治療。無論保守性手術還是根治性手術,應根據患者的生育要求、輸卵管妊娠的部位及破裂程度、對側輸卵管情況以及盆腔粘連程度等綜合考慮[4]。腹腔鏡手術能更好的保護患者生育功能,因為腹腔鏡手術在完全封閉的盆腔內進行,避免了臟器在空氣中暴露及手套紗布對組織的接觸性損傷,減少了術后輸卵管周圍粘連的發生,從而更好地保護患者的輸卵管功能,增加宮內妊娠率[5]。4結論腹腔鏡手術在異位妊娠的手術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對傳統開腹手術在術中及術后恢復中有明顯的優勢,又能達到開腹手術的效果,以其創傷小、恢復快、美觀等優點已成為異位妊娠診斷及治療的首選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董建春,夏恩蘭.臨床婦產科內窺鏡技術.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89.
2石一復,徐開紅,邵華江,等.輸卵管疾病.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72.
3蘇琳,譚笑梅,桂晶等. 異位妊娠腹腔鏡保守手術和化學藥物保守治療效果的比較.實用婦產科雜志,2006,4,216.
4徐風娟,郭紅玲,陳友國.腹腔鏡異位妊娠的治療及持續性異位妊娠的預防.中國醫師進修雜志綜合版,2006,29(11):32-35.
5王晚姣.腹腔鏡手術治療輸卵管妊娠36例的臨床研究.中國當代醫藥,2010,17(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