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循證護理在老年腦卒中患者壓瘡預防中的應用
劉春香
【摘 要】 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對老年腦卒中患者壓瘡預防的效果。方法 運用循證思維方法對21 例患者在并發癥方面進行原因分析,提出問題,針對問題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制定護理措施。結果 21 例老年腦卒中患者運用循證護理方法護理后,壓瘡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下降,除1 例老年患者因原有基礎疾病多,此病人高齡全身營養狀況差,加之腦疝出現,不宜翻身所致。結論 使患者壓瘡發生率明顯降低,不僅提高了腦卒中病人的生活質量,而且真正提高了基礎護理的質量、結論采用循證護理的方法可有效地預防老年腦卒中病人壓瘡的發生。
【關鍵詞】 循證護理;老年;腦卒中;壓瘡預防
循證護理是以有價值、可信的科學研究結果為依據,提出問題,尋找實證,用實證對患者實施最佳護理的一種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運用現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學證據為患者服務[1]。是神經內科老年腦卒中病人如何避免壓瘡發生的一個護理難點,我科在2008 年1 月~2011 年1 月對21 例腦卒中病人實施了以實證為基礎的循證護理,采取相應的預防壓瘡的措施,收到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腦卒中患者21 例,男13 例,女8 例,年齡61~87 歲,平均年齡72 歲,其中缺血性腦卒中16 例,出血性腦卒中5 例。住院臥床時間10~40 天。
1.2 方法
運用循證思維方法對21 例患者在并發癥方面進行原因分析,提出問題,針對問題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制定護理措施。
2 循證護理
2.1 循證護理問題
2.1.1 護士缺乏壓瘡預防知識
對壓瘡防治的新進展了解不夠,知識觀念陳舊落后,表現為預防壓瘡的知識老化,評估不到位,收集不到有效資料,醫護人員缺乏壓瘡有關知識是壓瘡防治的主要障礙之一。對重癥患者的壓瘡預防缺乏經驗和信心;對患者引起壓瘡局部皮膚的情況交接班不到位。
2.1.2 病人家屬缺乏壓瘡知識
壓瘡的發生、發展與病人及家屬掌握的醫療知識和護理知識的多少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2.1.3 病人自身狀況
有無易患因素存在。腦卒中臥床病人反應力、活動能力、感覺功能等都較差,皮膚軟組織新陳代謝率低,因此存在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問題,需要循證。
2.1.4 根據臨床經驗及病人的實際情況,結合家屬的需求,提出:①壓瘡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②如何對壓瘡高危病人進行評估?③如何有效地防止局部皮膚受壓?④如何變換體位?⑤如何做好病人及家屬的健康教育?⑥如何做好易引起壓瘡局部皮膚的情況交接班?
2.2 循證支持
根據存在的護理問題,檢索相關文獻,查詢近10 年的文獻。按照檢索關鍵詞壓瘡、護理,在數據庫中檢索國內相關資料10 余種,共200 多篇文獻。根據檢索的文獻提供的證據,我們對其中老年腦卒中患者致壓瘡相關資料進行了收集,查詢發現:壓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濕是壓瘡發生的主要因素,糖尿病、營養不良是發生壓瘡的主要危險因素[2]。應用循證醫學的科學的評價方法,對證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實用性等做出了具體的評價,最后選定7篇文獻,用以指導我們的臨床護理決策。
2.3 根據循證依據結合臨床制訂護理措施
2.3.1 加強護理人員對壓瘡知識的學習
護士長利用床頭交接班或晨會時評鑒在班護士對患者壓瘡的評價和預防措施實施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或在護理質量檢查時抽查壓瘡預防干預的質量。并組織護士學習壓瘡的相關文獻,介紹《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不斷更新觀念,學習引用新的護理方法,讓護士掌握壓瘡的危險因素評估和防治方法。
通過對護士進行教育培訓,提高護士對壓瘡的認識、重視程度和防范意識是預防壓瘡的關鍵,是有效護理干預的一部分。
2.3.2 健康教育
患者及家屬常有患了腦出血不是死、就是殘的錯誤想法。病程長、生活不能自理者,認為是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因而悲觀失望,喪失生活信心。要細心觀察患者的心理反應,利用一切機會與患者交談,用自己的言語、行為和表情去影響并改變患者的錯誤認識,給患者鼓勵和支持,減少不必要的擔心和恐懼。并且因勢利導,有效地為患者排憂解難,使其始終保持穩定的情緒,愉快地接受治療和護理。給病人及家屬介紹有關壓瘡防護知識,提供相關信息,如:如何促進病人的自主運動,局部減壓、翻身的技巧等。對病人及家屬解釋壓瘡危害和必要的個體化的預防程序,供病人及家屬了解壓瘡產生的基本原因,對預防程序給予合作。 2.3.3 積極評估易患因素
以我院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作為危險因素預測工具,并對每個入院病人進行評估并建檔,對得分低于16 分的病人每天評估,低于12 分的每班評估并建立皮膚護理單。根據不同壓瘡發生的風險系數為病人安置床位。對壓瘡發生風險高的病人直接采用壓瘡防護氣墊床,減少人為搬動的次數。對有壓瘡發生風險的病人確定一個最基本的、個體化的運動計劃,通過有規律的改變病人的體位,進行局部減壓。
2.3.4 有規律的變換體位
有報導當組織承受70.3 mmHg壓力下持續2 h以上,即可發生不可逆轉損傷[4]。因此我們提供自制能降低局部壓力的“U”型墊置于患者的尾骶部,幫助和指導患者使用,并每30~60分鐘移動1 次“U”型墊放置的位置,改善受壓部位的壓力。坐位時床頭抬高取5°~30°[5]以減少剪切力,仰臥位時左或右斜30°[6],經常更換體位,必要時使用充氣式床墊,定時減壓。
2.3.5 基礎護理
認真做好晨晚間護理、大小便護理,保持全身皮膚,特別是會陰部清潔干燥,使用便器時輕拿、輕放,衣服、被子盡可能使用透氣性好的柔軟棉制品。進行皮膚護理時,注意觀察病人的皮膚情況,做好及時的評估,給予護理干預。
2.3.6 增加營養
營養不良是發生壓瘡的內在因素[7]。良好的營養狀況對壓瘡的預防和促進創面愈合有重要作用。因此對可進食的患者,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 膳食,對不能進食者可靜脈滴注白蛋白、復方氨基酸、脂肪乳等,以達到營養治療的目的,增強患者體質,達到預防壓瘡的目的。
3 小結
21 例老年腦卒中患者運用循證護理方法護理后,壓瘡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下降,除1例老年患者因原有基礎疾病多,此病人高齡全身營養狀況差,加之腦疝出現,不宜翻身所致。我們采用循證護理理論指導臨床護理實踐,結合臨床經驗,考慮患者需求,尋找了最適合老年腦卒中患者的護理方案。結論:使患者壓瘡發生率明顯降低,不僅提高了腦卒中病人的生活質量,而且真正提高了基礎護理的質量。保障了醫療安全,減少了住院時間及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護理人員也提高了自身的業務素質及實踐能力。
[1] 喻姣花,任小英,王桂蘭,等.臨床循證護理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3,18(4):254-256.
[2] 李偉.壓瘡護理新進展.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20-21.
[3] 葛兆霞.壓瘡護理的研究進展[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護理版),2006,2(2):80-82.(1):15-18.
[4] 白姣姣,馮秀卿.老年人褥瘡護理及治療進展[J].現代護理,2002,8(10):780-781.
[5] 謝小燕,劉雪琴.對護士壓瘡防治相關知識現狀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67
[6] 陳茜,成翼娟,王晉,等.循證護理在壓瘡護理中的臨床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1):846-847.
[7] 崔焱.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