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的術中配合與護理
郭玲
【關鍵詞】 胸腔鏡;肺大皰;護理
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與傳統(tǒng)的開胸手術相比,具有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提供一個全面清晰的肺壁及肺表面的圖像、對肺功能影響小、恢復快、胸部切口瘢痕小等優(yōu)點,已被臨床選擇應用。我院2006年9月—2007年5月,共實施此類手術20例。現(xiàn)將手術的配合與護理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20例,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齡最大35歲,最小17歲,平均21.5歲。均為自發(fā)性氣胸,臨床癥狀為胸痛、胸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其中2例因憋喘較嚴重行急診手術外,其他均為擇期手術。手術順利,無術后切口感染,住院時間7-30天(平均8.15天)。術后除1例因漏氣延長住院時間外(后經(jīng)保守治療后治愈),其他效果均良好。
2 術前護理
2.1 術前訪視 術前1天下午到病房看望患者。此類患者病情可反復發(fā)作,患者心理負擔重,雖然能接受胸腔鏡手術,但是擔心手術治療效果[1]。因此手術室護士應了解患者生理心理及術前準備情況,做好心理疏導與解釋,介紹手術的必要性及胸腔鏡的優(yōu)點,手術的步驟、麻醉方式等。解除患者恐懼心理,增強信心,以積極心態(tài)配合手術,同時向其家屬做好解釋工作,爭取其家人在心理、經(jīng)濟上的支持。
2.2 儀器準備 術前備好胸腔鏡儀器1套,包括監(jiān)視器、攝像器、冷光源、光導纖維、沖洗吸引裝置,另外配有電刀、氬氣電刀或超聲切割止血刀,并調(diào)試功能完好。
2.3 器械準備 常規(guī)開胸器械1套(備用),30°胸腔鏡、5 mm穿刺套管及穿刺針、10 mm胸腔鏡套管及錐、無創(chuàng)抓鉗、無創(chuàng)肺葉鉗、持針器、左彎剪刀、分離鉗、電鉤、電凝棒、肺檔、腔鏡直線切割吻合器及釘倉(EndoGlA),另備溫鹽水。
3 術中配合
3.1 巡回護士配合
3.1.1 手術體位 取側(cè)臥位,患側(cè)在上,兩手臂與軀體呈90°置翻身架上,約束帶固定,松緊適宜,胸部和頭部各墊一軟墊防止手臂受壓,分別在恥骨聯(lián)合及骶骨處用骨盆卡固定,下腿自然伸直上腿屈曲,兩膝關節(jié)處墊一軟墊,使肢體處于功能位,既避免損傷血管神經(jīng),又不影響術者手術視野。
3.1.2 建立靜脈通道 采用18 G靜脈留置針,連接三通,協(xié)助麻醉師給麻醉藥,患者采用全身靜脈麻醉雙腔氣管插管。
3.1.3 正確連接并調(diào)節(jié)各種儀器系統(tǒng) 將監(jiān)視器擺在手術床頭部前方,調(diào)節(jié)好角度、圖像,常規(guī)消毒鋪單后,與洗手護士一起用3L無菌套將攝像頭與胸腔鏡鏡頭連接,然后依次連接光導纖維、電凝線、沖洗吸引管等。
3.1.4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注意患者心率、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的變化。關注手術的進展,及時提供所需物品,并隨時調(diào)節(jié)各儀器功率的輸出。 3.2 洗手護士配合
3.2.1 整理器械 洗手護士提前30 min洗手上臺,將臺上器械擺放有序,并檢查腔鏡器械各軸節(jié)是否完整、性能是否完好,同時光導纖維、電凝線等一端交與巡回護士連接儀器。
3.2.2 術中的配合 手術開始時傳遞11號刀片給主刀,在第7~8肋間隙腋中線作一1.5 cm切口,遞10 mm胸腔鏡套管及錐穿入切口,拔出錐后,置30°胸腔鏡,連接攝像頭,通過監(jiān)視器了解肺及胸腔的情況,再在第4、5肋間隙腋后線作一牽拉口,5 mm穿刺套管放入抓鉗,于病灶附近胸壁做一操作口(一般在腋前線第3、4肋間),及時替換分離鉗或電鉤便于術者分離粘連胸壁。根據(jù)肺大皰數(shù)量、大小傳遞不同器械,如大皰較小、可用分離鉗夾閉電凝 ,對于大皰數(shù)量多、巨大肺大皰者,遞EndoGlA切除肺大皰。
3.2.3 術畢 用氬氣噴頭在胸壁剝離面止血,遞溫鹽水清理胸腔,吸凈胸腔液體,檢查有無出血、漏氣、無誤后清點物品,留置胸腔引留管后切口覆蓋創(chuàng)傷貼。
4 體 會
4.1 嚴格的無菌操作 利用胸腔鏡進行肺大皰手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技術,一旦發(fā)生感染,將標志手術失敗。因此,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除鏡頭、光導纖維、電鉤、電凝棒、剪刀用2%的戊二醛溶液浸泡10 h外,其他耐高壓蒸汽滅菌的器械應高壓滅菌。
4.2 熟悉掌握胸腔鏡器械的特點及使用方法 胸腔鏡手術主要依賴儀器設備狀態(tài)。因此巡回護士應熟知儀器性能及安裝,洗手護士應掌握器械的特點、使用方法,注意力集中。根據(jù)屏幕顯示快速地傳遞器械,保證術者眼不離開視頻。同時做好轉(zhuǎn)開胸手術的準備。
4.3 做好心理護理 自發(fā)性氣胸青年人多見,且疼痛是氣胸患者最常見的主訴[2],因此,手術是否疼痛、術后切口是否美觀以及術后的復發(fā)率是患者最大顧慮。護理人員術前多與其交流,語言通俗,態(tài)度溫和,接患者時動作輕柔,避免刺激,同時介紹手術成功的事例及切口大小。
4.4 術后器械處理 術畢注意組件拆開,浸泡于多酶制劑液中,高壓水槍清洗、吹干、關節(jié)處上油備用。光導纖維、鏡頭放置小心,避免受壓、扭曲、折斷,并放置專柜由專人保管。
【參考文獻】
[1] 潘慕文,洪文嬌.電視胸腔鏡下自發(fā)性氣胸手術治療的配合[J].家庭護士,2006,4(3):20-21.
[2] 鄭 繪.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的護理配合[J].臨床護理雜志,2006,5(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