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帶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復舌癌術后缺損的護理
佚名
作者:樊兵 朱彩霞 黃芳 張吟婍
【摘要】通過總結帶蒂胸大肌肌皮瓣移植治療舌癌術后缺損患者15例的護理經驗,提出術前完善的準備、術后精心的護理措施,尤其是對術后移植皮瓣的觀察和血管危象的觀察,做到早發現、早處理,保障了帶蒂胸大肌肌皮瓣移植修復舌癌術后缺損術的成功開展。
【關鍵詞】胸大肌;外科皮瓣;舌癌;組織缺損;護理
舌癌是口頜面部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以鱗癌最為常見。舌癌多發生于舌緣,其次為舌尖、舌背。惡性程度高,生長速度快,浸潤性強,常累及舌肌而致舌運動受限,導致發音及吞咽功能障礙,早期舌癌多以手術加化療治療為主[1]。隨著口腔頜面外科和顯微外科的發展,在進行舌癌手術根治的同時,同期采用帶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復缺損部位,對手術后患者語言、進食、吞咽功能的恢復,均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我院口腔科從2005年至今為15例舌癌患者采用帶蒂胸大肌肌皮瓣移植修復舌癌術后缺損,手術成功,并護理得當,均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組病例共15例,其中男12,女3例,最大年齡69歲,最小31歲,平均年齡50歲,其中舌體癌7例,舌根部惡性腫瘤8例,15例均行氣管切開,6例有頸淋巴結腫大,所有病例均無遠處轉移。病理檢查報告示:低分化鱗癌5例,高分化鱗癌10例。
1.2術后護理
1.2.1術后體位的安置:術后按全麻術后護理常規給予護理,去枕平臥,頭偏向患側。術后病人應保持頸部制動1周,兩側放置沙袋,以防止血管蒂部受壓、扭曲、張力過大而壓迫靜脈,導致靜脈回流障礙。術后平臥6小時后改半臥位,有利于改善移植皮瓣的靜脈回流,減輕腫脹。
1.2.2保持呼吸道通暢:15例病人術中均行氣管切開,以保持呼吸道通暢,術后72小時內嚴密觀察呼吸及病情變化:有無煩躁不安、平臥時呼吸是否自如、有無缺氧癥狀。15例患者均應用心電監護儀嚴密監測呼吸、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術后給予持續低流量間斷吸氧,以3升/分為宜。床邊備好吸引器等搶救物品。隨時吸清口腔分泌物,注意吸痰時吸痰管應放于健側或從鼻腔吸痰,以免損傷再造舌。應用激素減輕組織水腫,予0.9%NS20ml+慶大霉素8萬u+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000u,霧化吸入2次/日。
1.2.3移植肌皮瓣及血管危象的觀察與護理:①觀察術后24小時內是皮瓣的復溫期,色澤略呈蒼白或微黃色,24小時后,皮瓣顏色逐漸恢復正常,呈淡紅色,毛細血管搏動存在。皮瓣在術后48小時內出現血管危象,若出現皮瓣顏色暗紅、青紫或紫黑色,腫脹明顯,毛細血管搏動時間縮短或消失,觸診較為豐滿,則提示靜脈回流受阻;若皮瓣顏色蒼白,則提示動脈缺血。一旦發生上述情況,及時報告醫生,行手術探察,可使皮瓣恢復正常[2]。若48小時內觀察不仔細,48小時后才發現血管危象,即使再次手術,皮瓣成活機會也很少。本組病例僅一例在術后32小時發現血管危象,立即行手術探查,后恢復正常。②監測生命體征變化,保持足夠的血容量,以利于皮瓣血液循環。嚴密觀察皮瓣的顏色、溫度、質地及毛細血管反應,并記錄。24小時內每30-60分鐘觀察1次,2-3天內每2小時觀察1次,如發現皮瓣顏色蒼白、暗紅、質地硬、腫脹等及時報告醫生處理。絕對臥床一周,頭抬高150-200并稍微偏向患側,72小時頭頸部妥善制動,以防血管扭曲和牽拉。術后早期用75%酒精棉球按摩皮瓣移植區,以促進靜脈回流[3]。保持負壓引流通暢,敷料包扎勿過緊,以防血管受壓,去除疼痛、精神緊張等引發動脈痙攣的因素。保持室溫在22 -25 。 另外,供皮區有張力,應注意傷口愈合,觀察有無傷口裂開。
1.2.4負壓引流護理:術后放置負壓引流可以避免形成死腔導致傷口感染或延遲愈合。并使負壓吸引表的負壓維持在0.05kpa,同時保持負壓引流通暢、防止扭曲、受壓或脫落。術后24小時引流液量超過200ml或短時間內有大量血液流出時,要考慮創口出血,采取相應措施。如果引流量過少或沒有時,應檢查引流管是否扭曲,受壓或者血塊堵塞或負壓引流是否失效,查明原因進行處理。正常引流液為暗紅色逐漸轉為淡紅色,量由多到少,注意有無出血或乳糜漏[4]。一般在術后3-5d,引流量少于20-30ml/d可拔除引流管,拔管24h應注意觀察腫脹情況。
1.2.5飲食護理:術后禁食48小時,遵醫囑給予足夠的能量,記錄24小時出入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48小時后插胃管鼻飼,胃管留置7-10天,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汁,溫度(38-40℃),每次攝入量不超過200ml,間隔時間不少于2h。正確指導患者及家屬術后飲食知識。拔胃管前試進水,如無異常方可拔除。
1.2.6口腔護理:因手術創面在口腔內,還應做好口腔護理,每日2次,口腔護理的同時配合做口腔沖洗,每日1次,3%過氧化氫和0.5%甲硝唑液交替使用,防厭氧菌感染。因術后舌體活動受限,口腔自潔作用減弱,隨時注意吸出口腔分泌物,每日定時用0.5%甲硝唑漱口液漱口4次,保持口腔清潔。
1.2.7出院指導:適當進行戶外活動,逐漸增加活動量。術后1個月內進流質及半流汁飲食,以后逐漸進軟食、普食,并有計劃地進行吞咽功能鍛煉。2周后行放療,并注意放療副作用的觀察及預防。同時進行語言功能練習至恢復正常。保持情緒穩定,調整心態,適應術后各方面的改變。每隔3-6個月復查1次,如有異常隨時復診。
2結果
15例患者術后均恢復良好,均未出現感染、乳糜漏、延漏等術后并發癥,口內、頸部及胸部傷口均 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 術后半年因化療并發癥死亡1例,余14例隨訪至今未見復發,語言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復良好,無誤吸發生。14例患者均對術后舌修復的外觀及功能滿意。
3討論
移植肌皮瓣能否存活,關鍵在于血管移植中斷端吻合是否通暢,有無狹窄、血栓等 5,因此術后對皮瓣的觀察和護理至關重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此手術方式復雜、時間長、創傷大,患者心理壓力重,因此要特別注意做好心理護理。由于手術創口一直暴露在口腔內這個特殊的環境中,不易進行創口的消毒及換藥,而且血運不暢,創口不易愈合,皮瓣易壞死。且術后隨著吞咽反射遲鈍或消失,口內分泌物減少,有的病人張口呼吸,口內水分不斷丟失,使上頜牙齒及舌表面極易形成痰痂,特別是皮瓣周圍縫線上粘滿分泌物以及術后皮瓣水腫,這些都不利于創口的愈合[4]。基于以上特點,術后加強呼吸道管理、口腔護理、移植肌皮瓣的觀察護理及營養的供給至關重要。本組病例經精心護理無一例并發癥且術后各項功能恢復良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邱蔚六主編.口腔頜面外科學.第4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453-459
[2]方秀新主編.整體護理查房.第1版.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267-268
[3]李曉娟.17例舌骨下帶血管蒂肌皮瓣舌再造術的護理體會.當代護士,1999,1:35
[4]劉翠蘭,孫彩霞,江琳艷,林曉靜.舌癌前臂游離皮瓣修復術圍手術期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8,12(24):2260
[5]李衛國,李勁松,吳新中,蔣立堅,艾虹.帶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復晚期舌癌根術后缺損[J].新醫學,2008,39(9):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