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株孕婦B族鏈球菌的耐藥性淺析
吳健寧 吳佳音 林健
【摘要】 目的 強調孕婦生殖道感染B族鏈球菌的危害性,分析其耐藥情況,并提出預防措施,以引起臨床重視并指導臨床用藥。方法 169株菌觸酶試驗陰性,馬尿酸試驗陽性,CAMP試驗陽性,并用API 20 STREP驗證為B族鏈球菌。采用K-B法測定對8種抗菌藥物的耐藥性。結果 169株菌對青霉素、氨芐青霉素、頭孢唑啉、頭孢曲松、萬古霉素均敏感;對紅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藥率分別為:42.6%、36.7%、26.0%。結論 治療及預防用藥首選青霉素、氨芐青霉素。對低危險性青霉素過敏可選用頭孢唑啉;高危險者應根據藥敏結果選用紅霉素或克林霉素。臨床醫生應重視孕婦B族鏈球菌的檢測,可有效預防其危害性。
【關鍵詞】 B族鏈球菌 抗菌藥物 耐藥性
B族鏈球菌(grooup B streptococci,GBS)學名無乳鏈球菌,常寄居于婦女生殖道,其中陰道外口檢出率最高,宮頸檢出率最低。70年代以來,已被西方國家列為圍產期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之一[1],對孕婦及新生兒造成極大的危害。對孕婦可致菌血癥、菌尿、羊膜炎和傷口感染等;對新生兒有兩類感染:早發性以敗血癥、肺炎和腦膜炎為主。晚期感染發病隱匿,以腦膜炎為典型表鄭擘笮陀泄亍>蟛糠中律腥綠BS與母嬰垂直傳播關系密切,因此,孕婦生殖道GBS的檢測及藥敏分析十分重要,可為臨床提供治療依據及合理的用藥方案,從而有效降低新生兒GBS的感染率并指導產時合理應用抗生素。現將分離自孕婦生殖道的169株GBS進行耐藥性分析并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株來源 169株GBS分離自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門診及病區婦產科妊娠婦女的陰道分泌物。
1.2 材料 一次性培養皿與藥敏紙片哥倫比亞血平板、含5%脫纖維羊血的M-H平板為鄭州博賽產品;藥敏紙片為英國OXOID公司產品。API 20 STREP試驗條購于法國梅里埃公司。
1.3 鑒定方法 所用菌株觸酶試驗陰性,馬尿酸水解試驗陽性,CAMP試驗陽性(CAMP試驗所用菌株為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并同時做化膿鏈球菌為陰性對照),必要時用API 20 STREP試驗條驗證GBS。
1.4 藥敏方法 實驗操作、質量控制及判斷標準按CLSI2009年抗微生物敏感實驗的執行標準[2],采用K-B紙片擴散法。
1.5 質控 用標準菌株肺炎鏈球菌(ATCC49619)對所用抗菌藥物的敏感性試驗進行質控。
1.6 數據處理 運用WHONET 5.3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
2 結果
169株分離自孕婦生殖道的GBS對青霉素、氨芐青霉素、頭孢唑啉、頭孢曲松、萬古霉素均100%敏感,無出現中介或耐藥現象。紅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藥率分別為:42.6%、36.7%、26.0%。 3 討論
新生兒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主要途徑是母嬰的垂直傳播,其次為院內感染。前者可通過上行性感染和分娩時產道感染。國內對GBS感染研究較晚、較少,報道的感染率亦明顯低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然而這并不能說明國內感染率低,這與臨床重視程度及實驗室檢測水平有很大關系。希望臨床醫生和實驗室人員高度重視,在妊娠期采取“早發現、早治療、早預防”措施。
本組數據顯示紅霉素的耐藥率高達42.6%,克林霉素耐藥率為36.7%,兩者耐藥性較高,因此不作為首選藥使用。而GBS對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糖肽類抗菌藥物均高度敏感,無出現中介或耐藥菌株,這與2009臨床試驗室標準化協會(CLSI)的注釋[2]符合,即如萬古霉素一樣,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化膿鏈球菌或GBS對青霉素和其他β-內酰胺類抗生素出現中介或耐藥。但是與國內一些報道[3]青霉素中介占13.9%,氨芐青霉素中介占10.9%不符合。并且,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均為敏感時,一般不必選用后者。萬古霉素具有腎毒性,氟喹諾酮類抗菌素對胎兒關節軟骨有損害,均不適用于孕婦及新生兒GBS感染的治療。因此,在本地區除過敏患者外,青霉素可作為孕產婦及新生兒治療GBS感染的首選藥。對低危險性青霉素過敏可選用頭孢唑啉,對青霉素過敏的高危險者應根據藥敏結果選用紅霉素或克林霉素[2]。所以從嚴重青霉素過敏的孕婦中分離到GBS時,應對克林霉素和紅霉素進行試驗和報告。
分娩時選擇性應用青霉素或氨芐青霉素給予有高危因素的孕婦(<37周;破膜>18h;≥38℃;菌尿癥或既往感染)進行藥物預防,可有效降低新生兒GBS的早期感染率,從而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推薦方案[4]:推薦負荷量的青霉素G5mU靜推,然后每4小時2.5mU靜推直至分娩。如青霉素過敏推薦氯林可霉素900mg靜推,每8小時一次;或紅霉素500mg靜推,每6小時一次直至分娩。醫源性GBS傳播可發生于醫務人員或與其他嬰兒的交叉感染,常引起晚期感染,給臨床預防和治療帶來困難。應加強嬰兒室工作人員手、鼻腔等的消毒監測,規范治療和護理程序,避免交叉感染。
參 考 文 獻
[1]Academy of american pediatrics, committee on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committee on fetus and newbom,revised guidelinds for prevention of early-onset group B streptococcal(GBS) infection. Pediatrics, 1997,99:489-496.
[2]CLSI.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nineteen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S].M100-S19,2009.
[3]賈忠蘭,劉敏,馮兵等.孕婦生殖道分離的274株GBS的耐藥性分析[J].中國醫學檢驗雜志,2006,7(2):100-101.
[4]董建春,王波主譯.(美)Richard L. Sweet,(美)Ronald S.Gibbs著,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第四版)[S].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32-3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