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的效果觀察
佚名
摘要:探討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影響。對我科2011年3至12月住院治療高血壓患者614名進行調查,并給予護理干預。護理干預可以促進高血壓患者的行為與治療和健康指導保持一致,是控制血壓水平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護理干預; 高血壓;用藥治療依從性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是并發腦卒中、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盡管降壓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十分重要,可以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減輕患者癥狀,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殘率。但是因為很多原因,許多患者做不到。因此,開展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水平,加強高血壓的防治,遏制人群血壓水平的上升,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策略和措施。[1] 依從性通常是指一個人的行為與治療和健康指導保持一致的程度。高血壓需要終生服藥控制血壓,并且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樹立堅強的意志和信念。 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及藥物知識的缺乏等,導致高血壓控制率低并發癥易出現。患者的依從性是藥物治療有效性的基礎,不依從的危害性可能是嚴重的,輕者貽誤病情,導致預防和治療失敗,重者產生不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臨床資料 1. 對象 1.1 研究對象目前我國采用高血壓診斷標準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高血壓聯盟于2003年制定的標準:年齡18歲以上,在非藥物狀態下,收縮壓大于或等于140mmHg, 和(或)舒張壓大于或等于90mmHg , 既往已診斷高血壓,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現血壓雖未達到上述水平,亦診斷為高血壓。選擇2011年3月至12月在我科住院614名高血壓患者,神志清楚,生活能基本自理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 其中女性310例,男性306例,年齡35~86歲,病程3~25年。 1.2 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收縮壓<140~150mmHg,若能耐受可以<140mmHg,舒張壓<90mmHg,但不低于60~70mmHg[2]。 2 方法 2.1 護理干預措施 2.1.1健康知識的宣教: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保持心態穩定。向患者說明精神因素與疾病的關系,不良情緒可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和代謝發生紊亂,從而影響藥物吸收。針對高血壓患者不同病情,進行針對性心理溝通和健康知識宣教。 2.1.2健康行為的指導:指導高血壓患者堅持低鹽、低脂、低膽固醇,膳食纖維豐富,適量蛋白質飲食,防止便秘。適當運動有利于血壓控制減輕體重,增強體質,運動方式應根據年齡、病情及患者自身條件進行選擇,如散步、太極拳、慢跑勁走,有助于降血壓。避免競技性運動和力量型運動,因此,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戒煙、限量飲酒,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樂觀情緒,也有利于高血壓病的預防。
參 考 文 獻: [1] 余振球,趙連友,郭冀珍,等.實用高血壓學[M].科學出版社,2007. [2] 胡大一.心血管內科[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3] 施華芳,姜冬九,李樂之,等,患者依從性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