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藥學專業特色 淺談藥理學教學改革
黃寧江
【摘要】 藥理學是藥學專業的重要課程,文章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幾個方面對藥學專業的藥理學課程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突出高職院校藥學專業的培養特色,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學以致用,達到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 藥學專業 ;藥理學;教學改革
藥學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強,動手能力要求高的專業。本專業是培養具有化學、生物醫學、藥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與實驗技能,從事藥物及其制劑的設計、制備和分析檢驗、新藥開發及藥品注冊、合理用藥、藥品營銷等工作的實用型藥學人才。本院藥學專業目標定位準確,學生就業率高,用人單位反應好。統計近幾屆藥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渠道,主要從事藥品營銷和醫院藥房工作。藥理學是一門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的實驗性學科,是醫學與藥學、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雙重橋粱學科。目前我國的藥理學是建立在醫學教育的現狀和需求基礎上的,主要以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基本理論為目的。藥學專業的藥理學應該有不同于醫學專業的特點。現行的藥理學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要求不甚明確,沒有突出“藥”學特點,教學手段過于單一。為了更好的為社會提供高素質的藥學專業應用型人才, 需要更新傳統教學觀念,突出專業培養特色,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1 突出應用能力培養,淡化學科意識
藥理學是醫學與藥學、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雙重橋梁學科,主要研究藥物的體內過程、藥物的作用機制、用途、不良反應、禁忌證等內容。它覆蓋了機能學(病理、生理、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形態學(人體解剖、組胚學)和臨床等諸多學科,涉及內容廣泛、理論性強、需要掌握的內容較多,學生負擔重,學習時間緊張,學習效果不理想。如果淡化學科意識,從增強崗位能力著眼和著手,弱化教學的完整性、系統性、理論性而重視實用性,將大大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增加課堂反饋和討論的時間,使教學效果大大增強。
2 教學內容改革
教師必須更新觀念,適應時代要求,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在緒論部分可增加對新藥的研發、報批以及藥理學在新藥的研發和報批過程中承擔的角色的介紹內容。這樣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非處方藥物及復方制劑的學習,增強指導合理用藥能力。學生的就業渠道中大部分是藥品零售,而這些零售企業主要銷售非處方藥,如抗感冒藥、消化系統藥、呼吸系統藥、維生素類藥、鈣劑、鐵劑等。在藥理學教學中這部分內容常常是作為自學內容,而學生在主要的就業崗位上很少接觸的一些處方藥物卻用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例如:抗心力衰竭藥、抗心律失常藥、鎮靜催眠藥等,學生在藥品零售崗位上幾乎不可能接觸到這些藥物。而對于非處方類藥物接觸較多,但所學有限,難以滿足指導顧客購藥和用藥的需求。健胃消食藥、止咳藥、抗感冒藥多為復方制劑,而教學中多不講復方制劑,只分散地在各個章節介紹單一的藥物知識,缺乏連貫性、針對性。教學內容不能只局限于教材,應與時俱進。在學習藥理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會發現一種現象,書上有的藥,藥店與醫院很少有,而書上沒有的藥,藥店和醫院卻很多。書本內容與社會的發展嚴重脫節。教學應該與時俱進,教師要經常到醫院、藥店進行調查,了解用藥動態,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有些內容教材上不可能全有,可讓學生走出課堂親手掌握第一手資料。進行藥名教學時,要學生調查了解某一藥物有多少個商品名。通過調查不僅可加深學生對商品名的印象,也養成記藥品通用名的習慣。 3 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活動是教師、學生和科學知識構成的特殊系統,要完成教學活動,就要遵循教和學活動互相作用的規律。遵循教學規律,精心設計教學方法,使之靈活多樣,富于新穎性和吸引力,是作為教師在準備每一節課是所要認真思索和對待的[1]。教學方法的改進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手段。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中心”與“課本中心”的課堂灌輸式的講授,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這樣學生就喪失了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主動性。要改變現狀,就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采用啟發、設想等方法,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課堂上教師介紹藥物的使用時,可增加藥物與疾病的研究現狀。如SARS就是一個全新的疾病,人們對其的到來沒有任何準備,顯得十分恐慌和無力。喹諾酮類抗菌藥,從發現到現在僅有30年時間,由于人們對它的濫用,耐藥菌株迅速上升,該類藥物在臨床上抗感染的使用價值日趨下降,令人十分擔憂。因此,在課堂上理論聯系實際,其中穿插藥物與疾病的研究現狀內容可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可用適當的病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用病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應當貫穿于藥理學教學全過程。例如,在講解有機磷農藥中毒及藥物解救前,可以先給學生講一個有機磷農藥中毒的病例,接下來提問,“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患者為什么會出現上述癥狀?”然后向學生提示,有機磷農藥是一類持久性膽堿酯酶抑制藥,從而啟發學生從作用機制上進行分析,由于該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已經在上堂課中學習過,所以學生能夠回答。此時教師引出病例中有機磷中毒的各種癥狀,再反問學生。通過病例的層層引入和問答的方式,使學生對有機磷農藥的中毒及解救機制弄清楚了。這種應用適當病例穿插教學中的方法,可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維,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培養富有創新認識,動手能力強的藥學人才是高職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標。藥理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實驗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大的作用。近幾年來,藥理學的實驗條件不斷完善,但目前開設的藥理學實驗課一般都是驗證性實驗,方法簡單、手段落后。教師利用實驗課前15 min左右,簡單介紹實驗的目的、重點、理論依據、觀察操作內容等,學生就按部就班的做,運用的教學手段僅僅是示教與講解結合。這樣易造成學生不愛動手,思維無法拓展,更談不上創新。因此藥理學實驗教學需要進行一些改革。首先,實驗課前應開設實驗理論課,要做到理論與實驗相結合。實驗理論課可通過現代化實驗教學手段,多媒體、錄像、軟件等演示實驗,來彌補動手實驗課的不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要重新分配學時。如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對血壓的影響這一實驗,應增加課時,由示教改為學生自己動手,自己擬定實驗方案,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動手能力。具體需要動手操作的實驗要做到少而精,精選教學內容,做到兼顧典型性、實用性、可操作性。同時應該讓學生盡量參與實驗的全過程[2]。實驗課的物品藥品配置,儀器的調整等都是教師提前準備的,學生為練習而練習,產生依賴性,缺乏主動性。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可培養學生自己準備或和教師一起準備,直到實驗完成后的處理及實驗結果的報告討論結束。
4 強化法律法規意識
高職院校藥學專業的畢業生,將來會滲透到社會藥品生產、銷售和管理等的各個層面,因此強化學生的法律法規意識,對于促進藥品生產,滿足醫療需要和保障用藥安全有效等方面有非常重大的意義[3]。
通過對高職院校藥學專業藥理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研究和探索, 因此藥學專業藥理學的教學改革還具有很大的空間,需要領導和教師不斷的努力來提高教學質量。筆者希望通過教學改革,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的藥學專業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方定志,萬學紅. 醫學教學方法.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33-152.
[2] 張澤, 劉永信, 周潤景. 優化實踐教學計劃加強創新能力培養.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24(9):13-15.
[3] 邢花,王鑫,劉閔. 關于當前我國醫藥法規的思考.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03,10(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