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麻醉中應用腺苷(抗心律失常藥)而產生并發癥的治療
杜亞波
【關鍵詞】 麻醉 腺苷(抗心律失常藥)并發癥 治療
1.麻醉中應用的目的及并發癥
腺苷類藥可以抑制心肌慢反應細胞的Ca2+內流(如竇房結、房室結及受損的快反應細胞),阻斷和延長房室結折返環路的前向傳導,大量還可阻斷房室旁道的折返,且有增強迷走神經的變時性效應,可用于治療折返性心律失常。腺苷作為內生性核苷有很短的半衰期(≤1.5s),可替代鈣通道阻滯劑和β受體阻滯劑來治療急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包括房室結性的心動過速。另外,腺苷可以應用于鑒別寬復合波的室上性心動過速和室性心動過速。腺苷很少引起嚴重血流動力學改變及其他副作用。相反,卻經常觀察到很弱的前心律失常作用等不良反應。在大多數病人中這種不良反應可以耐受并可自行緩解。然而,腺苷與那些抑制其從血中清除并可表現出一些臨床癥狀的藥物相互作用,可以顯著使病人對核苷的作用敏感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有報告指出心臟以外的不良癥狀的發生率從30%~70%,前心律失常作用也不常見,房顫和室性早搏的發生率分別為1%~5%及10%~30%。許多嚴重的心律失常反應僅僅在個別病歷中有報告,然而和那些影響腺苷代謝及臨床狀態的藥物相互作用,就使病人對腺苷的反應很敏感,很容易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例如接受雙嘧達莫(潘生丁)治療的病人,細胞攝人腺苷的功能受阻,核苷的半衰期就顯著地延長。相應地,這些病人就很容易發生心動過緩、房室結傳導異常及心臟以外的副作用。病竇綜合征、心肌缺血或移植心臟對于腺苷的反應很敏感。哮喘病人比其他病人更容易產生腺苷誘發的支氣管狹窄。在有獲得性長QT綜合征的病人心率突然減慢可以發展成尖端扭轉性室速,腺苷和其他藥物一樣可致突然發生心動過緩。
2.并發癥治療
由于腺苷的半衰期很短,靜脈應用腺苷產生的不良作用很短暫,僅需要觀察即可。然而一些病人卻可以發生嚴重的不可忍受的癥狀,需要緊急處理。腺苷的治療及副作用都是由于其特殊的受體所介導的。因此非選擇性Al及A2腺苷受體拮抗劑在對抗腺苷的副作用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實際上,這些藥物也可用于恢復竇性節律,這樣的病人在心肌梗死早期可以發展成明顯的竇房結阻滯。這些藥物和腺苷同時應用可以緩解病人的心絞痛。
在那些有顯著血流動力學異常的心動過緩的病人,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不能延誤。同樣地,應用腺苷所導致的心動過速也應緊急用直流電復律,否則腺苷受體拮抗劑應是首選。如果應用這些藥物仍無效,腎上腺素能藥物、阿托品、心臟起搏器會有效。用于治療腺苷所引起的心律失常的藥物,應根據心動過速類型和(或)機制來選擇。 3.并發癥預防
腺苷不應用于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或病竇綜合征病人,除非病人有起搏器。另外,哮喘或嚴重的阻塞性肺疾患病人也不能應用腺苷。
當應用腺苷治療時,內科醫師應注意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最重要的是抑制腺苷代謝的藥物,其可通過阻礙核苷傳遞或直接抑制腺苷代謝酶而起作用,這就顯著地延長腺苷的半衰期及其產生的異常作用。因此在這些病人中腺苷應用不超過1mg,而正常時表淺靜脈應用可達6mg。盡管沒有與麻醉藥相互作用的報告,但是卻有報告苯二氮卓類藥物可以阻礙核苷在腦內的傳遞。腺苷可以降低麻醉藥的用量,增強非去極化肌松藥的作用。同時建議腺苷直接注入中心靜脈或用于心肌缺血、心臟移植的病人,其用量要比正常小。相反在用于終止室上性心動過速時劑量要大。食用含刺激性食物及飲料的病人對于腺苷的反應增加。
了解腺苷的藥理作用及其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并注意減少引起副作用的因素,這樣應用腺苷就會很安全、很有效。
參 考 文 獻
[1]謝榮,楊拔.賢現代臨床麻醉和重癥監測治療手冊[M].北京: 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1998,57~58.253.
[2]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 現代麻醉學[M]. 第三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