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加臂叢聯(lián)合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術的探討
佚名
作者:雷雙 何艷 徐平 丁萌一
【摘要】目的 探討硬膜外加臂叢聯(lián)合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術。方法 A組選擇T4-5椎間隙為穿刺點,向頭端置管3~4cm,確定硬膜外導管未誤入蛛網膜下腔或血管后,首劑量給6-8ml,術中根據情況每4O~60分鐘追加5ml。B組硬膜外穿刺方法同A 組,穿刺完畢平臥先不注藥,行患側斜角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出現異感或觸及橫突,回抽無血無腦脊液后注入2%利多卡因與0.75 羅哌卡因混和液15ml,麻醉起效且無異常現象后再行硬膜外導管注藥,方法同A組。結果 麻醉前后兩組患者Bp、HR、SpO2的變化相仿(P > 0.05)。麻醉醫(yī)師記錄鎮(zhèn)痛效果:B組鎮(zhèn)痛效果顯著優(yōu)于A組(P<0.01)。患者自我評估鎮(zhèn)痛效果:B組鎮(zhèn)痛效果顯著優(yōu)于A組(P 對于乳腺癌根治術,目前多選擇硬膜外麻醉,或者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或者氣管插管全麻聯(lián)合硬膜外麻醉。2008年1月—2009年10月我們對64例乳腺癌根治術患者,行上胸段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臂叢神經阻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較好的滿足了手術要求,且副作用較少和醫(yī)療費用低廉,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64例均為女性,年齡38~74周歲,體重45~70kg,ASA I~Ⅱ級。全部病例術前Bp、HR、ECG和電解質均正常,無重要臟器病變,無椎管內麻醉禁忌癥,臂叢神經阻滯區(qū)無感染,隨機均分為硬膜外(A)組和硬膜外加臂叢(B)組。 1.2 方法:術前常規(guī)禁飲食6~8小時,術前30分鐘肌注阿托品0.5mg,魯米那鈉0.01g,A組選擇T4-5椎間隙為穿刺點,向頭端置管3~4cm,局麻藥應用1.3%利多卡因,確定硬膜外導管未誤入蛛網膜下腔或血管后,首劑量給6-8ml,術中根據情況每40~60分鐘追加5ml,直至術畢。B組硬膜外穿刺方法同A 組,穿刺完畢平臥先不注藥,行患側斜角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出現異感或觸及橫突,回抽無血無腦脊液后注入2%利多卡因與0.75羅哌卡因混和液15ml,麻醉起效且無異常現象后再行硬膜外導管注藥,方法同A組,術中尤其是腋窩淋巴結清掃時麻醉醫(yī)師記錄鎮(zhèn)痛效果及術后患者自身評估鎮(zhèn)痛效果。術中監(jiān)測Bp、HR、SpO2的變化。 (P <0.01) 1.3 評分標準:①麻醉醫(yī)師觀察記錄鎮(zhèn)痛效果的鎮(zhèn)痛標準:I級:無痛或稍感不適,無痛苦表情;Ⅱ級:輕度疼痛可以忍受,出微汗;Ⅲ級:中度疼痛,難以忍受,合作欠佳,出汗;IV級:重度疼痛,不能忍受,叫嚷不安。②患者自身鎮(zhèn)痛效果評估: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法,I級:0~2分;II級:3~5分;Ⅲ級:6~8分;IV級:9~10分。 1.4 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用非參檢驗,采用Ridit檢驗加以比較。P<0.05認為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兩組病人年齡、體重無顯著性差異(P>0.05)。麻醉前后兩組間Bp、HR、SpO2的變化相仿(P>0.05)。麻醉醫(yī)師記錄鎮(zhèn)痛效果(表1):B組鎮(zhèn)痛效果顯著優(yōu)于A組(P<0.01)。患者自我評估鎮(zhèn)痛效果(表2):B組鎮(zhèn)痛效果顯著優(yōu)于A組(P<0.01)。因此,乳癌根治術時應用硬膜外聯(lián)合臂叢麻醉的鎮(zhèn)痛效果優(yōu)于單純硬膜外阻滯法。 3 討論 臂叢由C5-8及T1脊神經前支組成。肌間溝阻滯臂叢神經優(yōu)點:上臂、肩部阻滯好。但乳腺癌根治術腋窩淋巴結要清掃,上胸段硬膜外麻醉對腋窩區(qū)麻醉效果不佳。本組采用肌間溝頂端注藥,并壓迫穿刺點下部約5min能促進藥液向上擴散,腋窩淋巴結清掃時,32例患者麻醉效果均較好。一般來說,決定硬膜外阻滯范圍的最主要因素是藥物的容量,而決定阻滯深度及作用持續(xù)時間的主要因素則是藥物的濃度。用于頸胸部手術,以1.0%~1.3%的利多卡因為宜,濃度過高可引起膈肌麻痹。因此,局麻藥濃度越高,容量越大,阻滯范圍和深度越大,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的影響越重,我們用1.3%濃度進行上胸段硬膜外麻醉,結果顯示與上述研究觀點一致:呼吸頻率、潮氣量、分鐘通氣量、血氧飽和度麻醉前后無明顯差別;HR、SP、MAP均在正常范圍內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盡管如此.高位硬膜外阻滯的麻醉期間必須加強對呼吸功能的監(jiān)測,避免發(fā)生呼吸抑制,必要時備好麻醉機。文獻報道,胸段硬膜外阻滯后阻滯了部分心臟交感神經,使冠狀動脈血流增加,心臟交感神經阻滯后心率減慢,阻滯范圍內的血管擴張造成心臟前、后負荷降低,直接減少了心肌耗氧量,心肌氧供/氧耗平衡的改善是胸段硬膜外阻滯降低缺血心肌心律失常發(fā)生率的最主要因素。 全身麻醉時,因氣管導管刺激引起的嗆咳、屏氣等呼吸擾亂和不良應激,降低了麻醉和手術的安全性,尤其是對于老年體弱患者,單純全麻(G)、全麻+硬膜外麻醉(GE)各有利弊。有報道認為,GE與G相比,GE可有效地維持術中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降低應激反應的發(fā)生。但另有研究證實,GE對心功能影響顯著高于G組,故而認為GE麻醉可能不適應于老年體弱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本組患者手術不要求肌肉松弛,只要鎮(zhèn)痛完善就能滿足手術要求,所以只要掌握以下幾點,上胸段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臂叢神經阻滯用于乳腺癌根治術還是比較安全可靠的。①掌握熟練的穿刺和定位技術,最好由經驗豐富的麻醉醫(yī)生進行操作。②硬膜外局麻藥選用低濃度、小容量,以減少阻滯范圍和減輕阻滯深度;硬膜外麻醉滿意后,再行臂叢神經阻滯,二者局麻藥有一間隔.以防止局麻藥過量,引起不良反應。③盡量不使用對呼吸中樞有抑制作用的麻醉性鎮(zhèn)痛藥和對循環(huán)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藥物,本組情緒較緊張的患者僅用2mg咪唑安定,患者能較平安地通過手術。④術前了解心肺功能,對心肺功能受損者應慎用此方法麻醉或改用其他的麻醉方法,術中應嚴格加強麻醉監(jiān)測與管理。⑤患者人室后,靜脈開通擴容、常規(guī)給予氧氣吸人。因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臂叢神經阻滯易于操作,安全系數高,麻醉鎮(zhèn)痛完善,所使用的藥物價格低廉,對基層醫(yī)療單位較適宜.故此,對于乳腺癌根治術確實是一種可行的麻醉方法。 參 考 文 獻 [1] 徐梅香,張冬梅.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臂叢神經阻滯在乳腺癌根治術中的應用.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06年 第05期. [2] 闞智勇,王良琪.高位硬膜外麻醉+臂叢阻滯在乳腺癌根治術中的臨床應用.中國實用醫(yī)刊 2007年 第2期. [3] 蘇艷秀, 武家平.硬膜外麻醉并臂叢阻滯在乳癌根治術中的應用.包頭醫(yī)學院學報 2001年 第17卷 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