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和患者自控靜脈鎮痛在微創全髖置換術中的作用
佚名
作者:汪晨.曾毅,劉俊樂,李樹志,王強,韓一生,王海強,馬興
【摘要】 目的: 研究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CSEA)、患者自控靜脈鎮痛(PCIA)在老年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MIS THA)中的作用. 方法: 將80名年齡在60~78歲的老年患者隨機分為A,B組,每組40名,A組行CSEA,術后PCIA鎮痛下行早期功能鍛煉;B組(對照組)行連續硬膜外麻醉(CEA).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雙盲記錄A, B組患者早期功能鍛煉時疼痛水平. 結果: CSEA麻醉步驟簡便,起效快,近95%的患者肌松完善,與B組差異顯著(P<0.01);PCIA明顯減輕A組患者早期功能鍛煉時疼痛(VAS 2.02±1.3),而B組患者疼痛劇烈(VAS 7.86±1.5)(P<0.01). 結論: 在充分擴容下CSEA應用于MIS THA較CEA簡便、快捷、肌松完善,術后PCIA鎮痛有助患者早期功能鍛煉.
【關鍵詞】 麻醉,硬膜外
0引言
近年開展的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minimally invasive total hip arthroplasty, MIS THA)具有切口小、創傷小、術時短、并發癥少、早期功能恢復快的特點,尤其老年患者優勢明顯[1-3]. 微創手術要求術始肌松完善,顯露充分[4],且早期功能鍛煉時鎮痛徹底,故麻醉與手術效果息息相關[5-6]. 既往全髖關節置換術主要采取連續硬膜外麻醉(CEA),而CEA術始肌松欠佳,難以滿足MIS THA之要求. 此外,國內關于MIS THA患者術后早期功能鍛煉時的鎮痛問題未受到足夠重視. 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CSEA)由于技術上的創新,使其應用于老年患者成為可能[7-9]. 患者靜脈自控鎮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具有良好的鎮痛效果,可解決患者術后早期功能鍛時的鎮痛問題. 本實驗旨在研究CSEA, PCIA應用于老年MIS THA術中的可行性.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采用順序方法選擇年齡60~78歲擬行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患者80(男46,女34)例,隨機分為CSEA觀察組( A組)、CEA對照組(B組). 每組40(男23,女17)例,術前有明顯心、肺疾患、糖尿病者除外.
1.2方法
1.2.1CSEA麻醉準備CSEA麻醉時手術床取水平位,使用的“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包”為美國BD公司生產.
1.2.2麻醉實施CSEA時患者置于患側向下臥位,CEA時患者置于健側向下臥位. CSEA穿刺點為L3-4,給藥方法:7.5 g/L Bupivacaine 1.5 mL+500 g/L GS 0.3 mL;CEA穿刺點為L2-3,給藥方法:試驗量:15~18 g/L Lidocaine 4~5 mL,首次量15~18 g/L Lidocaine 4~6 mL,25~30 min后追加7.5 g/L Bupivacaine 4~6 mL.
1.3麻醉維持
1.3.1擴容方法A, B組在實施麻醉后迅速擴容,輸注乳酸林格氏液500 mL+萬汶/賀斯代血漿500 mL,根據患者術前是否存在心肌缺血,選擇性使用果糖注射液100 mL或/和參附注射液50 mL. 液體輸注速度依據血壓水平高低、心率改變相應調整.
1.3.2麻醉監測循環系統:日產Colin生理監護儀測定入室、麻醉后5, 10, 15, 20, 30, 40, 50, 60 min時無創血壓值(SBP, MAP, DBP), 心率(HR). 呼吸系統:術中4~5.0 L/min流量面罩吸氧,并記錄呼吸頻率、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情況. 麻醉平面:用針刺點痛雙盲法測定麻醉實施后10 min麻醉平面. 雙盲法詢問術者術始肌松效果,分級:佳、良好、尚可、差.
1.3.3鎮靜術始靜注咪唑安定1 mg或/和氟哌啶、度冷丁合劑1/4量,消除各種劇烈手術操作帶給患者的不適.
1.4術后鎮痛A組患者術后行PCIA鎮痛,使用的PCIA泵均為韓國產電子鎮痛泵(韓國·Medical Inc.研制),PCIA用藥為鹽酸芬太尼,總量2.0 mg,生理鹽水稀釋至100 mL. 電子泵參數設置:背景流量16~20 μg/h,單次追加量(Bolus) 4~6 μg/次,追加間隔時間15 min,適用于體質量在45~65 kg患者,肥胖、矮瘦、高齡患者,相應增減背景流量和單次追加量. B組患者術后未行鎮痛. PCIA鎮痛效果評價參照國際疼痛分級標準-視覺模擬評分法(video analog scale, VAS);功能鍛煉從術后第1日開始,功能鍛煉時增加背景流量至20~30 μg/h,雙盲法記錄A, B組患者功能鍛煉過程中疼痛水平.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x±s表示,采用美國SPSS統計軟件處理,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結果
2.1患者對比A組年齡62~78 (72.1±5.9)歲, 身長158~176(170.2±5.1)cm,體質量45~83 (63.9±6.5) kg, ASA分級Ⅱ~Ⅲ;B組年齡61~78(69.5±8.4)歲,身長157~178(169.4±3.6),體質量48~80 (62.9±12.0) kg, ASA分級Ⅱ~Ⅲ. 觀察組與對照組年齡、身長、體質量對比均無顯著差異(P>0.05 ).
2.2麻醉及循環A組37例CSEA患者在固定10 min后,其麻醉范圍為T10~S2 (92.5%),3例麻醉平面上界達T8 (7.5%),均滿足手術切口范圍要求, 穿刺操作難度正常. 在充分擴容基礎上,麻醉后5, 10, 20, 30 min的血壓、心率,A組患者總體血壓較平穩,較術前降低不明顯(P>0.05),心率小幅增加,多數術前ST段下移患者在吸氧、擴容、輸入參附注射液后,ST段下移得到反轉,而3例ST段下移患者在上述處理后情況無改善.
B組多數患者因疼痛置于強迫位,腰椎不能充分后突,穿刺難度較大. 硬膜外注藥10 min后麻醉平面T10~ S1 12例,T8~S2 6例,2例麻醉平面上界達T6,均為近80歲老人,4例自訴心慌,8例術始微痛,硬膜外追加藥物后消失. B組麻醉后5 min血壓開始降低,10~15 min時降低最為明顯,尤以SBP降低顯著,雖加快輸液,仍有部分患者(8例)需使用麻黃堿10~15 mg升壓,18例患者心率改變>15次/min,同時,8例患者ST段下移呈加重趨勢,使用參附注射液后6例患者ST段下移趨勢得到反轉(圖1).
圖1A, B組MAP在麻醉前后各時段變化略
2.3呼吸系統A, B組呼吸頻率在上述各時段無顯著性改變,SpO2均維持在98%~100%水平,無自訴呼吸困難,既使在術中使用輔助藥后.
2.4術始肌松情況A組38例(95%)術始肌松滿意,2例(5%)肌松良好,均為強直性脊椎炎、長期風濕性關節炎者;B組僅1/5(8例)患者術始肌松滿意,26例(65%)患者肌松良好,余患者(15%)肌松欠滿意,尤其是某些特殊患者(強直性脊椎炎),A與B組術始肌松比較差異顯著(P<0.01).
2.5早期功能鍛煉時疼痛術后早期功能鍛煉時,A組患者在PCIA鎮痛下僅微感疼痛(VAS 2.02±1.31),而B組患者感覺劇痛(VAS 7.86±1.52),少數患者(4例)甚至拒絕活動,需肌注1/2度冷丁、非那根合劑后方配合鍛煉,兩組差異顯著(P<0.01).
3討論
老年人呼吸、循環系統代償能力降低,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麻醉安全性,最大限度降低麻醉、鎮痛過程對老年患者循環、呼吸的干擾,簡化麻醉過程,促進老年患者早日康復,是目前老年麻醉急待研究解決的問題[10]. Kelmanovich等[4]指出:MIS THA微創手術顯露很重要,顯露不佳往往是導致假體位置不當的直接原因. Berger[5-6]認為, MIS THA微創手術麻醉和術后鎮痛應作為MIS THA研究的新課題之一,MIS THA患者術后應早下地活動,故要求麻醉作用時效短、肢體“蘇醒”快,且術后早期功能鍛煉時有很好的鎮痛配合. MIS THA術后早期功能鍛煉具有減輕關節腔粘連,恢復全髖關節功能,防止下肢肌肉萎縮等功效. Berger在其雙切口系列研究中,實現個別患者術后24 h下地活動,48 h扶拐出院,因此術后鎮痛非常重要,否則MIS THA患者很難達到出院要求. Cameron[3]也認為MIS THA手術康復過程比傳統手術更方便. MIS THA微創手術因需充分、完善地顯露術野,故對術始肌松有較高要求,而CSEA快速起效,完善的神經阻滯,良好的肌松特點,正符合術者對微創手術的肌松要求,說明CSEA在MIS THA微創手術中較CEA有更大的優勢. CSEA由于技術上創新,使其具有較CEA為強的可控性,當患者置水平位,穿刺點選擇L3-4,局麻藥配制為重比重液,控制注藥速度即可實現較精確的單側神經阻滯,即產生“化學刀樣切割作用”,麻醉平面可獲理想控制,實現“定量麻醉”目的. 同時,布比卡因超過3 h的神經阻滯,使多數患者術中無需硬膜外腔追加給藥即可完成麻醉,大大簡化了麻醉步驟. MIS THA術后早期功能鍛煉可明顯加劇患者疼痛,而A, B組患者早期功能鍛煉時疼痛感受差異顯著(P<0.01),說明PCIA鎮痛在MIS THA術后早期功能鍛煉中意義重大. PCIA具有因人而宜、因時而宜的實時(Real time)調整,使MIS THA患者人人實現早期功能鍛煉時徹底鎮痛目標,故PCIA鎮痛應成為MIS THA術后早期功能鍛煉時鎮痛首選. 同時,PCIA還可避免患者硬膜外自控鎮痛時可能發生硬膜外腔血腫之慮,因MIS THA術后常規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在充分擴容下CSEA應用于MIS THA較CEA簡便、快捷、肌松完善,術后PCIA鎮痛有助患者早期功能鍛煉. 因本研究樣本數量有限,所獲結論還有待今后進一步臨床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