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國經典醬香200里長廊”——貴州白酒產業競爭戰略研究報告(一)
黃天舜
目標能否實現?研究中國白酒市場增長容量、激烈競爭狀況和我省白酒行業現狀,感覺實現目標既有條件,也有難度。但從另一角度看,如果與四川白酒產業的快速發展比較,即便我們實現了這些目標,差距也還是很大。因此,需要進一步拓展思路,探索更快捷的發展路徑,方能達成乃至超越既定目標,加快縮短與四川的差距,提高在全國白酒市場的占有率。
由此,筆者提出打造“中國經典醬香200里長廊”戰略構想,力求十個方面效應:一是搶抓機遇,大規模拓展我省醬香型白酒釀造空間,快速提高產能;二是打造新的地域品牌支撐醬香型白酒的大規模增量發展,以減輕茅臺鎮品牌背書過量的壓力;三是強化“原產地”概念,掌控中國醬香型白酒品牌戰略制高點;四是有效應對四川省打
造“中國國酒金三角”的激烈競爭;五是有效應對中國白酒市場日益激烈的諸侯割據競爭局面;六是大規模吸引外部資源向該區域快速流動和積聚;七是吸引營銷策劃等專業人才大量向該區域流動和積聚;八是通過整合利用該區域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世界級精品;九是快速拉動該區域資源升值和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農民增收致富;十是高強度震撼中國白酒市場,形成復興黔酒的強大平臺。
通過如此運作,可以快速實現和突破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十二五”貴州白酒產業發展目標。
一、“中國經典醬香200里長廊”的構思與設計
1、規劃范圍:以茅臺鎮為起點,至赤水市200公里范圍內赤水河峽谷環境差異不大的狹長地帶進行醬香型白酒生產、儲藏、物流、科研、文化展示、旅游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城鎮化建設等統一規劃。目前該區域已布點仁懷市白酒工業園區、酒中酒集團古鎮老酒、云峰酒業、安酒、瀘仙、古滋酒業等酒類企業。
2、有利條件:(1)茅臺酒品牌支撐。可快速形成新的醬香型白酒原產地地域品牌效應;(2)環境特殊。這個區域包括茅臺鎮在內的赤水河沿岸200多公里范圍長的峽谷長廊地帶,具備釀造一流優質醬香型白酒的綜合環境條件:海拔、氣候、生態、水質、土壤、釀酒歷史、悠久地域歷史文化等等,在中國其他區域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這些優越條件,該區域客觀上具備唯一性,權威性、排他性;(3)基礎已經形成。目前,該區域沿線已經布局部分白酒工業園區、白酒企業,且有不斷增多之勢,可順勢而為;(4)交通具備。該區域的高速公路,機場在三年內可以全部建成,快速物流不是問題;(5)市場需求強烈。目前醬香型白酒產量在全國白酒總量中比重小,相當一個時期內還不能緩解供需缺口;(6)投資醬香型白酒的資本不斷涌入;(7)省政府將赤水經濟開發區設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實行省級經濟開發區政策。
3、該區域品牌定位:“中國經典醬香200里長廊”。
4、該區域發展定位:通過五年努力,把該區域打造成以釀造中國一流優質醬香型白酒和世界級旅游精品線為主體的綜合型特色經濟帶,成為貴州白酒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舉足輕重的重要支撐板塊。
二、打造“中國經典醬香200里長廊”十大效應
效應一:大規模拓展醬香型白酒釀造空間。為擴大醬香型白酒釀造,省、市政府正在抓緊實施茅臺鎮居民搬遷工程,還向前延伸,沿赤水河布局了仁懷白酒工業園區。筆者認為,從長遠計,還應該繼續向前大規模擴展布局。這樣,茅臺鎮搬遷出來的土地主要用于解決茅臺酒發展需要,白酒工業園區和進一步拓展的空間則用來形成更大的醬香型白酒生產能力,滿足本地白酒企業不斷發展和招商引資進來的企業需要。目前,醬香型白酒在全國白酒總量中所占份額不到3%,從市場發展態勢看,預期增長潛力很大。因此,應著眼長遠,預留空間,做好中遠期發展布局規劃。筆者因此提出打造“中國經典醬香200里長廊”建議,使該區域成為貴州醬香型白酒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的核心地帶。
效應二:為增大的醬香白酒產能打造新的地域支撐品牌。筆者提出打造“中國經典醬香200里長廊”,不僅僅是單一地為解決擴大產能空間的問題(據了解,遵義有關部門正在編制該區域典醬香型白酒發展規劃,但規劃重點是擴大產能)。更重要的考慮,是要通過策劃打造“中國經典醬香200里長廊”概念,形成新的、與茅臺鎮等量的強勢地域品牌來支撐不斷擴大的醬香型白酒產能規模,這是一個關乎貴州白酒長遠發展全局的、十分關鍵的戰略性問題。過去,茅臺鎮一直是貴州主要的醬香型白酒地域支撐品牌。即便是一般的醬香型白酒產品,只要注明產自茅臺鎮,不管做不做市場,或多或少都會有銷路。下一步,隨著醬香型白酒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不在茅臺鎮行政區域內生產的眾多白酒企業的產品地域注冊問題怎么解決就成為問題。如果都用茅臺鎮來做品牌背書顯然就不行。從品牌管理戰略和市場營銷技術角度考慮,小小一個茅臺鎮是不能夠承載過量的、魚龍混雜的白酒品牌重負的。否則,不僅會稀釋茅臺鎮地域品牌價值,而且,由于以茅臺鎮作品牌背書的白酒產品過多過濫難免引發問題而直接間接敏感地影響到茅臺酒的聲譽,動搖根本。我們一定要清醒認識到,茅臺酒不僅是一個馳名白酒品牌,而且是一個支撐和直接影響眾多貴州醬香型白酒產品質量信譽的平臺。因為茅臺酒的巨大影響力,為醬香型白酒帶來了極好的市場效應。如果茅臺酒聲譽受到影響,動搖了根本,必然會直接影響到貴州醬香型白酒的聲譽和發展。因此,從長遠計,必須從方方面面進一步強化對茅臺酒和茅臺鎮品牌的全方位保護,只有不斷強化了根本,堅固了平臺,貴州醬香型白酒才能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如果以茅臺鎮作品牌背書的白酒品牌過多過濫,影響了茅臺酒的品牌聲譽,傷了根本,那就得不償失。因此,當前不是要進一步增加以茅臺鎮作品牌背書的白酒企業和品牌數量,相反,應該對之進行清理限制,并制定嚴格的標準進行數量控制,不可無限度發展。據說,仁懷市對招商引資進來的白酒企業有一個承諾:即便廠址不在茅臺鎮,也可以打茅臺鎮牌子,這就需要斟酌,要慎重了。我們當然要重視招商引資,但更要重視關系到長遠發展的戰略性問題。有的同志說可以考慮擴大茅臺鎮的行政區劃,把白酒工業園區等區域都規劃進去。如果是因為要加快茅臺鎮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當然可以研究,但如果是以此作為大規模擴大以茅臺鎮作品牌背書的白酒企業和產品數量的辦法則不可取。因為從長遠來看,對茅臺酒和茅臺鎮品牌的保護都不利,會傷根本。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拉開架勢,打造 “中國經典醬香200里?
だ取?新的地域品牌就可以解決。就是說,凡是在該規劃區域內生產的醬香型白酒產品,達到規定的質量標準,就可以統一打上“中國經典醬香200里長廊釀制”商標字樣銷售。這個商標有用嗎?只要運作得好,不僅有用,而且有大用!這里簡略講講“中國經典醬香200百里長廊”地域品牌的策劃思路要點。前面已經講了規劃范圍和條件。之外,在這個地域品牌中我設計了幾個概念,一個是“中國”大概念,這不用多解釋,要的就是雄視天下的氣勢;第二個概念是“經典醬香”。因為利益驅動,目前省內外很多地方都開始搞醬香型白酒,但你搞你的,因為環境工藝等差異,我與你們生產的醬香酒截然不同,有重大區別。我們這里生產的是“經典醬香”。什么叫經典?正宗的、權威的、唯一的、有悠久歷史文化積淀的就叫經典;第三個概念是“200里長廊”,這是個空間概念,劃定了出產經典醬香型白酒的特定區域。這個區域遠遠大于茅臺鎮。是包括茅臺鎮在內、美麗的赤水河谷沿岸200多公里范圍的峽谷長廊。為什么劃定這個區域?如前所述,因為這個區域具備釀造一流優質醬香型白酒的獨特環境條件、獨特工藝和文化,而其他區域不具備這些優越條件。因此,在中國,只有這個區域可以生產以茅臺酒為代表的、經典的、正宗的、權威的優質醬香型白酒,反之,其他地方生產的醬香型白酒理所當然都不是正宗貨。“中國經典醬香200里長廊”就是中國醬香型白酒的“波爾多”!而統一使用“中國經典醬香百里長廊”商標的白酒產品,就等于通過了權威機構的質量標準認證,就可以與其他區域生產的醬香型白酒嚴格區別開來,形成差異化區隔,便于消費者、投資者識別和選擇。要把“中國經典醬香200里長廊”地域品牌概念炒作傳播出去并不難,只要精心運作,登高一呼,必然應者云集。這樣,既可以解決茅臺鎮由于地域狹窄,品牌承載量過大會給茅臺酒帶來的隱患,又推出來一個地域面積更大,震撼力更強,可以支撐更大規模醬香型白酒生產,背書更多數量的白酒企業和產品的全新的地域概念品牌。
效應三:掌控中國醬香型白酒競爭的戰略制高點。2010年,全國白酒總產量達890.8萬千升。其中,濃香型白酒占80%左右。濃香型白酒過多過濫,競爭激烈,利潤攤薄,進入惡性循環。而醬香型白酒日漸走俏,市場不斷擴大,利潤可觀,吸引了越來越多、包括五糧液等名酒企業在內的白酒企業和行業外企業進軍醬香型白酒淘金。五糧液集團號稱“十年磨一劍”,醬香白酒產能已達到27000噸。去年,五糧液高調推出“永福醬酒”品牌,出手就走千元以上高端價格路線。還在貴陽布點銷售,追求“兵臨城下”的新聞效應。鄰近茅臺的四川郎酒以“醬香典范”為其產品定位,近年來大動作不斷,2010年銷售額58億元,同比增長65.7%,并開始實施“123工程”:2012年、2015年、2020年的銷售收入分別達到100億、200億、300億(預計2011年已提前突破100億)。瀘州老窖入主湖南武陵酒業,去年投資六億元建年產萬噸醬香白酒基地。還有一些名酒大企業也在謀劃運作,要染指醬香型白酒。筆者查詢有關資料,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20多個省市的醬香型白酒品牌多達500多個,相當部分為外地釀造。觀察目前發展態勢預測,到“十二五”期末,全國醬香型白酒產量估計可以搞到130萬噸以上,醬香型白酒品牌會突破1000個以上。醬香型白酒品牌也可能會象濃香型白酒一樣魚龍混雜,競爭加劇不可避免。這種態勢下,醬香型白酒競爭的戰略制高點是什么?怎么搶占這個制高點?是當前我省必須要抓緊研究和動作起來的、關乎全局和長遠發展的戰略性問題。筆者認為這個制高點就是“原產地”經典概念。就是說,如果讓消費者認可了特定地域出產的醬香型白酒是經典的、正宗的、最好的,就可以把其他地方生產的同類產品排斥開,打入另冊。濃香型白酒因為地域特殊性要求不高,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全國很多區域都能生產,且都在大量生產,太多太濫,從操作層面上看,已經很難形成“原產地”概念,而醬香型白酒恰恰可以。原因有二:一是多年來白酒市場濃香型白酒大流行,在全國白酒總產量中所占比率高達80左右%,全國各地都在生產,規模不小,“諸侯割據”局面已經形成,誰要定位自己是“原產地”幾無可能。即便定了,也已經沒有“物以稀為貴”的條件。醬香型白酒則不同,因釀造環境條件、成本因素和市場原因,過去其他地方很少生產,目前總量也很有限。出產地主要集中在貴州茅臺鎮。四川郎酒廠也生產醬香型白酒,但產量不大,而且產地也在赤水河沿線,距茅臺鎮100余公里(恰恰可佐證筆者論點);二是“國酒”茅臺的巨大影響力。茅臺酒是公認的中國醬香型白酒鼻祖, 茅臺鎮是經國家權威部門認證的茅臺酒的原產地。就是說,凡不是在茅臺鎮釀制的“茅臺酒”都不是真正的茅臺酒。這就宣告,中國最好的醬香型白酒出產在貴州茅臺鎮和自然環境條件與之相似的周邊區域。這個區域是中國醬香型白酒的發源地,不僅出產天下聞名的“國酒”茅臺,還出產習酒、懷酒、郎酒、國臺等一大批醬香型名酒。在中國,只有這個得天獨厚的、不可復制的、自然條件優越的區域,才可以釀造出一流的優質醬香型白酒,只有這個區域才出產經典的、正宗的醬香型白酒。這個區域,就是包括茅臺鎮在內的“中國經典醬香200里長廊”;這個區域,就是出產中國經典醬香型白酒的“波爾多”!我們必須如此卡位,搶占先手,強化定位,掌控中國醬香型白酒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否則,不出數年,一旦中國醬香型白酒大戰風起云涌,局面就很難控制。市場運作,品牌經營一向是我們貴州白酒行業的短板,如不未雨綢繆,以后的競爭局面就很難預測。而“中國醬香型白酒原產地”這個戰略制高點一旦為我們牢牢掌控,就會在全國市場形成一流醬香出貴州,區域就局限于包括茅臺鎮在內的赤水河峽谷“200里醬香長廊”的消費認知和傳播效應。如此,無論其他地方生產多少醬香型白酒,都不是正宗,不是經典,都是二、三流產品。掌控了這個戰略制高點,我們就可以主導醬香型白酒生產和銷售的商業游戲規則,比如搞標準,搞鑒定,搞創新等等,讓競爭對手永遠處于下端,幾無還手之力。綜觀中國白酒市場,濃香型白酒已經是諸侯割據,強手如林,我省已經沒有優勢。如果再不掌控醬香型白酒競爭的戰略制高點,放大茅臺酒的品牌效應,快速做大做強,貴州白酒產業的發展前景未必樂觀。
效應四:有效應對四川打造“中白國酒金三角”的激烈競爭。鑒于川酒是茅臺的強勁競爭對手和最具威脅的挑戰者,這部分內容筆者要多花些筆墨來作分析。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已經逐漸開始演變成“國酒金三角”)是四川省決策層謀劃的一個大戰略。如果這個戰略實施成功,不僅對全國各省白酒產業的發展會產生負面影響,帶來壓力,對我省的殺傷力更大。四川也在邀請我省參與,共同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筆者認為我省參與弊大于利。
2008年初,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戰略構想,其目的是通過對長江(宜賓-瀘州)、岷江(宜賓段)、赤水河流域一定區域進行概念包裝,比照法國的“波爾多”塑造中國釀造優質蒸餾白酒第一區域品牌形象,進一步提升川酒品牌形象,強化競爭力,更大范圍控制市場。當年,就由四川省委有關領導掛帥成立了“中國白酒金三角”推進辦公室,省經委主任兼推進辦公室主任。筆者認為,這個戰略的核心意圖,是通過“中國白酒金三角”地域品牌的打造,達到掌控中國優質白酒生產制高點的目的,進一步強化競爭力,形成川酒在中國白酒市場的“霸主”地位,并以中國白酒的代表高調進入國際市場。在決策層強力推進下,四川省近年來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已經出手了一些大動作,影響不斷擴大。
1、考察取經。四川省委主要領導親自率隊赴法國波爾多地區專門考察了解波爾多原產地保護的具體運作方法。
2、宣傳造勢:(1)2011年3月,四川省在瀘州舉辦“中國白酒金三角2011年酒業博覽會” (2009年首次舉辦瀘州酒博會,2010年更名為“中國白酒金三角”酒博會,升格為省政府主辦、商務部支持);(2)四川省委書記親自帶隊亮相上海世博會,對“中國白酒金三角”進行推廣宣傳,舉辦系列造勢活動;(3)四川省委書記攜五糧液等“川酒六朵金花”前往臺灣,推廣“中國白酒金三角”;(4)邀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新制度經濟學之父”,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威廉姆森到瀘州論道“中國白酒金三角”;(5)以“中國白酒金三角”為題材拍攝大型電視連續劇《大酒商》等。
3、標準工作:(1)由四川省委省政府發起,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四川省標準化研究院、四川省酒類科研所及包括川酒“六朵金花”在內的50多家名優酒廠共同參與起草《地理標志產品中國白酒金三角(川酒)濃香型白酒》等8項標準;(2)成立專門的品質認證機構,對“金三角”產區白酒進行品質認證;(3)按國際規范啟動“中國白酒金三角”品牌標識征集和評審;(4)“中國白酒金三角”地理標志保護目前已經國家質檢總局論證完畢,得到初步肯定。
4、規劃工作:(1)將“中國白酒金三角”列入四川工業“7+3”產業規劃(2008―2020年)暨八大產業振興計劃;(2)《國酒金三角品牌發展中長期規劃》初稿已編制完成。按初步規劃,未來10年,將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品牌為目標,強力打造高檔白酒品牌第一集群,全力提升“中國白酒金三角”的認知度和美譽度。以聯合打造為途徑,努力實現川黔酒類產業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宣傳,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力爭到2020年,在世界范圍形成“世界白酒看中國,中國白酒看川黔,川黔白酒看金三角”的區域品牌效應,構建起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白酒金三角”國優酒產業集群。
5、加大投資:(1)宜賓市號稱規劃投資千億元打造“中國白酒之都”。工程之一,總投資50億元,占地250多公頃的“中國白酒金三角——酒都宜賓?五糧液文化特色街區” 2010年9月開工;(2)2010年1月, 規劃投資70億元的“中國白酒金三角暨郎酒二郎鎮名酒——名鎮啟動儀式”在四川省古藺縣二郎鎮舉行;(3)瀘州市打造“中國酒谷”(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規劃面積1萬畝,規劃投資150億元,計劃在5年內初具規模,8年內完成整個園區建設。園區集科、工、貿為一體,年產值超500億元;(4)2010年12月舉行“中國白酒金三角”?綿竹酒城建設暨劍南老街開街儀式,提出通過5-10年努力,把綿竹打造成“中國白酒金三角?川西第一酒城”。該酒城規劃面積8.5平方公里,規劃總投資40億元;(5)四川水井坊酒業落戶成都邛崍市“中國名酒工業園”。該園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原酒基地,已入駐酒類企業20家,固定資產總投資64.44億元……。
可以看出,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四川不是玩虛的。不僅動作大,目標指向也十分明確:一是要以四川為主打造中國白酒的“波爾多”,而川酒要做這個“波爾多”中的老大。由此可順理成章掌控中國白酒競爭制高點。按四川同志的話說,以四川為主,“達到以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為支點,打造中國高檔白酒品牌第一集群,到2020年,構建起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白酒金三角’國優酒產業集群”。四川省委常委、省工業化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領導說, “中國白酒金三角”將是中華民族酒文化的最集中、最全面、最深入、最生動的展示,闡釋的不僅有川酒文化的魅力,而且有中華酒文化的精髓,功在當前,利在千秋,意義十分重大,影響必將深遠”。“中國白酒金三角”擁有中國高檔白酒第一集群。“六朵金花”燦爛奪目,新興品牌疊浪逐波。全國酒業百強的豐谷、江口醇、小角樓、國號等“中國馳名商標”品牌,正逐步走向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中檔品牌行列,寶蓮大曲、火把酒、高洲等白酒品牌快速成長,與“六朵金花”共同構成了區域白酒產業的整體競爭力”,講的全是川酒品牌;二是以“中國白酒金三角”為平臺和支點,逐漸動搖茅臺的“國酒”地位。這一點,話雖沒有說破,但或明或暗,意思已經到了。四川省編制了《國酒金三角品牌發展中長期規劃》。《規劃》里的“國酒”指誰呢?是茅臺嗎?恐怕不是。難道四川同志會在殫精竭慮花費巨資編制的《規劃》中力挺貴州茅臺?如是這樣,就有悖于川酒多年來對茅臺的一貫態度。川酒大品牌企業多年來就在喊“國酒不能搞終身制”,并且在很多場合已經在以“國酒”自譽。今年三月,瀘州老窖集團公司與深圳永豐源實業有限公司在深圳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宣稱,通過“國酒”與“國瓷”兩大傳統產業的聯合創新、全面合作,共同肩負起做大做強民族品牌的歷史責任,攜手實現傳統民族產業走向世界的理想和雄心。又說明什么呢?2010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出臺《含“中國”及首字為“國”字商標的審查審理標準》,瀘州老窖歡欣鼓舞。其公司網站發文說:“因為新規問世,白酒行業中以國酒自居的企業,其申請國字號商標未獲通過。這意味著,酒業中將再也不可能出現‘國字號’商標。而馳名中外的國窖1573‘國窖’牌商標,將成為十分稀缺的‘國字號’商標。該公司表示,國窖1573本就是中國白酒鑒賞標準級酒品和中國超高端白酒品牌,近年來推出的國窖1573定制酒,更是中國首款奢侈定制白酒,被譽為能與蘇格蘭頂級威士忌、法蘭西頂級白蘭地媲美的世界奢侈酒品,國窖1573 承擔著如此之多的榮耀,將不負‘國字號’之名,繼續為全球消費者奉獻頂級蒸餾白酒”。又說:“自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加強‘國字號’商標審批以來,社會普遍認為,此舉打擊了濫用‘國’字來宣傳企業的無序競爭,有利于規范行業商標環境,也保護了當之無愧擁有‘國字號’頭銜的商標,如‘國窖’牌。國窖1573頭頂稀缺‘國字號’商標的極大榮耀,再次印證了那句在社會上流傳甚廣的口號:瀘州老窖、中國榮耀。也是無巧不成書,有不少網友指出,國窖1573不僅足以擔當‘國字號’之名,而且其本身就具備眾多‘國’字內涵,并詳細例舉了國窖1573內外包裝的‘五國’寓意…”,諸如此類,什么意思呢?難道不是明里暗里向茅臺發起的挑戰?四川方面還透露,將組織開展關于“中國白酒金三角”的一系列國內外宣傳報道活動。以“綠色白酒、健康生活”為主題,開展“國酒中國風”、“白酒環球行”等主題宣傳活動等。如此狀況,我們還能指望別人花那么大力氣來策劃打造的“中國白酒金三角”會給你貴州什么特別的好處?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拉你進來“共同”打造,是因為“中國白酒金三角”這個概念要成立,讓天下認可,實在是繞不開茅臺品牌。沒有茅臺的參與,四川就是自娛自樂。所謂的“中國白酒金三角”不就成了“四川白酒金三角”?其實,除開繞不開的茅臺外,四川并沒有把貴州的其他白酒品牌當回事,甚至都不屑于提一提,連與郎酒廠緊緊相鄰,發展態勢良好的貴州老牌名酒習酒也不屑一顧。為了支撐“中國白酒金三角”概念,他們必須把茅臺“捆綁”進來,否則說服力就不夠。而茅臺一旦入“甕”,不僅“中國國酒金三角”概念可以站住,讓天下信服。而茅臺則身不由己,任人擺布,“國酒”品牌則會逐漸稀釋;三是“中國白酒金三角”地域品牌如果真能在國內外市場運作成功,川酒作為該地域品牌知識產權擁有者,就可以制訂游戲規則,通過控制地域商標使用權等方式來控制高擋白酒出口通道,或在其他方面來左右貴州;四是把“中國白酒金三角”做成一個平臺或者說一個大筐,把數量不小的、無論在不在該區域的川酒品牌統統放進去,以“中國白酒金三角”為品牌背書,整體提升川酒的競爭力,特別是二、三線白酒品牌的競爭力,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當然,四川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的目的還不僅僅是這一些,還有內部酒業發展中的一些問題和矛盾需要通過運作“中國白酒金三角”大地域品牌來解決。
近年來,四川白酒產業發展迅猛。中國17大名酒中四川占6席,擁有全國白酒行業百強企業33戶,中國馳名商標12個。“五糧液”品牌價值號稱已突破450億元,連續14年穩居行業第一。2011年白酒產量達309.4千升,占全國(1025.6萬千升)的30.2%,為各省市第一; 2011年白酒銷售收入1400億元,占全國(3618.4億元)的38.7%,也為各省市第一。白酒產量和主營業務收入連續四年居全國各省市首位。四川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白酒產銷省和最大的白酒及酒類食品加工基地。之外,四川還有人才優勢。在中國釀酒協會兩屆評選的中國釀酒大師中,四川占17席;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中,有45個白酒評委來自四川,均居全國第一。四川省食品工業協會負責人對記者表示,2004年至2009年,四川全省白酒產業平均增長27.91%,如果按照20%的增長速度來計算,預計到2015年,四川白酒產業銷售收入可突破2500億元。
雖有如此強勁的發展態勢和優勢,但川酒仍有一個最大遺憾,就是在20多年的白酒大戰中未能攻下茅臺,摘下“皇冠上的明珠”——“國酒”桂冠。為爭奪這個中國白酒品牌的最高榮譽和制高點,川酒多年來與茅臺明爭暗斗。從公開叫板“國酒不能搞終身制”到施展各種謀略,還是沒能動搖茅臺的“國酒”根本,而今茅臺與五糧液等四川名酒的價格差距還在不斷拉大。為與茅臺爭鋒,五糧液定位“中國白酒大王”,打出“中國的五糧液、世界的五糧液”旗號;瀘州老窖定位“瀘州老窖,中國榮耀”,并以擁有國字號商標大做文章;郎酒定位“醬香典范”;水井坊定位“中國白酒第一坊”…雖然還沒有動搖茅臺的“國酒”地位,但對白酒高端消費市場進行了大面積切割。當然,就目前態勢看,川酒中的任何一款高端品牌都還難以超越和復制茅臺獨特的品牌歷史文化高度。盡管茅臺還沒有從法律意義上獲得“國酒”商標認可,但在市場上與川酒一流品牌明顯的價格差距和口碑效應證明市場依然認可茅臺的“國酒”地位,認可茅臺為當今中國高端白酒第一品牌。這種狀況下,整體勢力強大的川酒當然不會善罷甘休,必然會謀劃新的競爭路徑。筆者以為,“中國白酒金三角”地域品牌概念的精心策劃、《國酒金三角品牌發展中長期規劃》的編制,就針對茅臺的角度來看,是四川設計的一個迂回“統戰”戰略。通過邀請茅臺進來共同打造“中國國酒金三角”,請君入甕,把茅臺“統戰”進來,大家就可以扯平,大家都是“國酒”,大家都統一使用“中國國酒金三角”地域商業標記在國內銷售或者出口。如此,茅臺得到了什么好處呢?一點沒有,貴州得到什么好處了?這樣,茅臺既幫助別人佐證了“中國國酒金三角”地域品牌概念,還被別人在名號上扯平。茅臺不僅在這個所謂的“中國國酒金三角”中當不了“帶頭大哥”,而且還將受制于人。因為“中國國酒金三角”商標等知識產權的所有權屬于四川,游戲規則當然由別人來定。四川省經信委“國酒金三角”推進辦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專訪,回答茅臺是否參與“國酒金三角”戰略打造時說:按照規劃,茅臺是“國酒金三角”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茅臺的加入,對 “國酒金三角”戰略的推進和茅臺自身的發展都大有裨益。目前“中國白酒金三角(川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已得到國家質監總局認可,預計很快就可通過審批,但地理的范圍僅局限于川酒,茅臺還不能享用。我們希望“國酒金三角”戰略能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共同助推中國白酒產業發展,“中國國酒金三角”的大門始終向茅臺敞開(聽這口氣)。記者問:“中國白川酒)”獲得地理保護,是否意味著今后川酒企業都可以打“中國國酒金三角”這張牌?回答:不行。下一步將考慮借鑒法國波爾多等產區經驗,對整個“國酒金三角”產區白酒品牌及產品進行梳理、認定、分級,形成一套規范化管理體系。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說,茅臺參不參與是主動和被動的問題(又是什么口氣啊),“中國國酒金三角”一旦形成,參與就是共同的,趕上這個機會對企業來說是大有好處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似乎茅臺不參與“中國國酒金三角”就會喪失大好機遇,就會很被動。果真如此嗎?其實,這個賬四川的同志算得很精明:策劃“中國國酒金三角”地域品牌概念,一是“中國國酒金三角” 地域品牌概念,完全由川酒來支撐力量不夠,必須拉茅臺進來佐證,以增強其在國內外市場的說服力;二是可以模糊“國酒”概念,使川酒一流品牌與茅臺在品牌高度上拉平;三是茅臺即便進來,也不是老大,老大是四川。“中國國酒金三角”商標等知識產權在四川手里,可以左右你,“中國國酒金三角”的運作以四川為主,當然游戲規則也由四川來定;四是規劃的“中國國酒金三角”不僅核心區域在四川,而且大部分地域也在四川,川酒是最大受益者。這就是四川同志的算路。目前四川在“中國國酒金三角”戰略上實施了一些動作,有了一些影響,似乎感覺已經大功告成,成了賣方市場,可以居高臨下,話也說得很直白了。他們宣稱:“目前‘中國白酒金三角(川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已得到國家質監總局認可,但地理的范圍僅局限于川酒,茅臺還不能享用”。“中國國酒金三角的大門始終向茅臺敞開”,“茅臺參不參與是主動和被動的問題”。好家伙,好象茅臺要是不參與,今后就會出大問題,就要吃好大的虧,就會很被動!這已經近乎是下最后“通牒”了。可是,真有那么厲害嗎?筆者以為,不管怎么誘惑和脅迫,茅臺是不宜參與其中的。除開前面分析的原因外,還有五個不宜:其一,茅臺是國內外市場認可的中國“國酒”,是中國白酒第一品牌,包括川酒在內的國內其他高端白酒品牌都在茅臺之下,如參與進去,不僅自貶身價,還會為其模糊“國酒”概念創造條件。四川精心編制《國酒金三角品牌發展中長期規劃》的意圖已經很明顯;其二、茅臺是市場認可的中國最好的醬香型白酒,茅臺鎮及周邊區域是國家權威機構認證的茅臺酒的原產地,是歷史悠久,影響巨大的地域品牌,中國最好的醬香型白酒就出產在這個區域。那么,茅臺酒還需要什么“中國白酒金三角”之類的地域品牌概念來支撐其品質信譽嗎?更重要的是,茅臺還是中國白酒品牌文化?
跋熳畬蟮
木疲怯小骯啤泵烙牡諞黃放疲斡搿爸泄拙平鶉恰貝蛟歟耆褪俏俗黽摶攏啻艘瘓伲黃淙拇ɡ┨ń矗饕康氖俏浯蛟臁爸泄拙平鶉恰痹黽佑辛α康摹奧劬蕁保普宀喚霾換崾芤媯壹煥諳亂徊角普迤放菩蝸蟮乃茉臁H綣Χā爸泄拙平鶉恰閉庖磺蚴淺霾泄詈玫惱裊蟀拙頻牡胤劍拇ㄊ親畬蟮氖芤嬲擼侵泄霾拙譜詈玫牡胤劍槍籩莼乖趺此擔抗籩萃槍詮系某霾渙骱鎂頻牡胤劍頁霾鎂頻那蠆瘓窒抻諉┨ㄕ虺嗨右淮!昂蒙膠盟齪鎂啤筆鞘諧∪峽傻墓籩蕕牧己玫賾蛐蝸蟆9籩蕕木坡艫沒共煥硐耄鞘鞘諧【赫械募際跣暈侍猓荒苡紗朔袢瞎籩萏厥獾摹⒐憒蟮牡乩砘肪場⒘己玫納憑玫哪鵓評罰霾渙骱鎂頻惱逍蝸蠛途藪蟮那痹謨攀啤H綣籩萑峽剎⒉斡搿爸泄拙平鶉恰鋇拇蛟歟簿腿峽閃慫拇ǖ墓鄣悖褪嵌宰約旱男蝸蟮摹鞍保籩萜淥蚓突崧儻霾拙頻畝髑潁墻窈笄破淥放蘋乖趺賜疲吭趺蔥吭趺炊ㄎ唬吭趺湊猩桃剩抗籩縈Φ貝誘飧穌鉸愿叨壤慈鮮段侍猓荒蘢骷胱愿浚黃淥模┨ú斡虢ィ煥謖瓶亟聰閾桶拙浦聘叩恪C┨ㄊ侵泄聰閾桶拙頻謀親媯淶慕聰閾桶拙撇厥竊詮籩荻撬拇ǎ饈槍籩荼匭朧刈〉鬧匾老吆駝鉸災聘叩恪C┨ㄈ綣斡虢ィ突岣拇ㄌ峁┗煜猶男跫?010年8月16日四川省政府在上海世博園新聞中心舉辦的“中國白酒金三角”新聞發布會上,四川省委常委、省工業化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說:四川是濃香酒的世界、大曲酒的故鄉,是濃香型和醬香型世界頂級白酒的發源地、固態蒸餾白酒高端品牌的集聚區。在“白酒金三角”不僅可以生產優質的濃香型白酒,同樣可以生產優質的醬香型白酒。天府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孕育了川酒卓爾不群的神韻品格,蜀地別具一格的歷史人文催生了川酒與眾不同的釀造工藝,集中代表了中華酒文化的底蘊風采。話說得很明白,醬香型白酒的正宗不是茅臺,發源地不在貴州,而在四川;其五,四川大肆宣傳“中國白酒金三角”是中國出產最好白酒的區域,目的是要搶占中國白酒競爭制高點,一統江湖,稱霸控制白酒主流市場,已經引發各省名酒和業界的不滿和非議。茅臺如果參與進去,同行會說,你的酒都賣瘋了,還要斷我們的生路不是?同樣會結怨天下,得不償失。中國地域遼闊,文化多樣,名酒眾多,市場廣大,消費多樣。作為文化載體的各地各類名優白酒都有自己悠久的歷史、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獨特風格和文化自尊。應該說,具有悠久歷史?
摹⒏髦植
煌綹竦拿虐拙貧際敲懇桓雋髖芍械囊渙骱鎂啤4游幕巖庖逕轄玻閱殼跋看螅譜傭啵鴕砸渙街窒閾屠炊ㄎ蛔約菏侵泄詈玫木疲庵窒閾兔頻那潁褪淺霾泄裊蟀拙譜詈玫牡胤劍遣皇翹潿狹四兀棵┨ㄓ小骯啤敝跋煬藪螅乇鷚⒁獗3腫約旱摹骯啤敝鷙汀骯啤敝牽兇約航袢嗽梅摹巴醯饋薄T謔諧∩霞紉簿赫忠舶藎約撼緣煤茫慘帽鶉擻蟹鉤浴2荒苤還俗約悍⒄梗媳鶉松貳D茄觶厝換嶠嵩固煜攏闌崛浩鴝ブK裕謁拇ù蛟臁爸泄拙平鶉恰蔽侍饃希┨梢圓扇傲講灰環饋鋇牟唄浴>褪牽翰徊斡搿⒉黃纜邸⒎辣副煥謾T詼源淥∏虐拙破放頻姆⒄股希Ω謎故咀約喊蕁⒖隙ā⒀啊⒔杓⒑獻鞴燦目砉閾鼗常餐平煌髖傻陌拙破放品⒄梗餐閻泄拙剖諧〉案庾齟螅餐窒砉憷陌拙葡咽諧。餐睪M饈諧O日芩擔敖V暈俟韌跽擼云瀋葡輪誓芪俟韌酢?,“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以之爭”,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作為譽滿天下的“國酒”茅臺,應該擁有這樣博大的胸襟與謀略。遼闊的地域,悠久的歷史,差異的文化,決定了中國白酒產地的區域性差別和白酒文化的豐富多彩,決定了不同流派白酒品牌同生共容。因此,某一個區域出產的白酒不能以中國最好的白酒自居,出產地也不能以出產中國最好的白酒的地域自居。面對天下白酒同道,各路諸侯,茅臺應持這樣的觀點,這才是王者風范,王者氣度,才會受到尊重。要清醒認識到,歷史的因緣,茅臺有了“國酒”之譽,但至今還沒有得到法律保障,要保持“國酒”這個中國白酒至高無上的品牌榮譽,除了要繼續爭取法律認可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市場認可,盡可能多地爭取讓中國白酒江湖中的各路諸侯和大多數消費者認可和擁戴。因此,在中國白酒市場,茅臺在設計長期競爭戰略上,應該把宣傳鼓動白酒區域競爭的“多極化”融合發展作為一項重要謀略,采取“合縱”之術,聯合其他區域白酒行業諸侯來抗衡強大的川酒,以鞏固自己的“國酒”地位,而不能與強勁的競爭對手川酒“聯盟”打造“單極”的“中國白酒金三角”。基于以上分析,筆者提出打造“中國經典醬香200里長廊”,以之與四川的“中國白酒金三角”相抗衡。與后者完全不同的是,貴州省打造“中國經典醬香200里長廊”并非是要象四川那樣獨霸天下,而是把自己出產經典醬香型白酒的獨特環境資源和品牌優勢的潛能更大地釋放出來,強化和鞏固貴州醬香型白酒原產地概念,以正本清源,避免競爭者混淆視聽,誤導市場。這樣運作,合情合理,不會樹敵。較之于群雄并起,諸侯割據,競爭激烈的濃香型白酒市場,醬香形白酒的強手不多,市場缺口較大,市場競爭相對和緩,貴州省此時動手打造“中國經典醬香200里長廊”正當其時,機遇極好。不僅可以有效應對四川省打造“中國國酒金三角”的激烈競爭,而且有利于進一步搞活貴州白酒產業發展全局,為全面復興貴州白酒產業形成強大支撐平臺。
效應五:應對白酒市場日益激烈的諸侯割據競爭局面。“十一五”期間,中央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直接投資四萬億拉動經濟發展,“擴大內需、擴大消費”使白酒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為白酒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從“夕陽產業”蛻變為“朝陽產業”,產業形象不斷提升,結構調整不斷深化,規模、效益雙雙高位增長。“擴大內需、擴大消費”依然是今后一個時期的國家宏觀經濟國策,各省市地方政府白酒政策的重心從以“消費稅”為代表的宏觀政策調整、轉變成以發展白酒“經濟帶”為特征的經濟發展戰略,推進了白酒產業的快速增長和各個區域板塊競爭態勢的日趨激烈。從板塊情況看,白酒的地域優勢正在轉變成品牌優勢,逐漸成為地方支柱產業。川酒勢力強大,品質品牌穩定,市場認可與消費認知度高,依舊是白酒的中流砥柱。尤其是“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等“六朵金花”的大手筆運營,震動業界,川酒“風景這邊獨好”將會繼續保持堅挺態勢;蘇酒板塊近年來攻城掠地,高歌猛進,鋒頭甚健。“洋河”、“雙溝”整合為蘇酒集團,勢力擴大。“今世緣”等品牌逆市破局,把江蘇高端白酒做出了規模。“酒都宿遷”名酒經濟帶建設熱火朝天。蘇酒鼎立市場的格局已經形成;魯酒板塊再度崛起。以景芝酒業為代表的芝麻香型白酒攪得市場風生水起。“景芝”、“扳倒井”、“泰山”、“孔府家”等品牌市場業績攀升看好。以秦池集團的倒塌為衰退標志的魯酒經過近幾年的修煉,雄風再現,展示了厚積薄發的態勢;豫酒板塊集體復蘇。“宋河”、“寶豐”、“仰韶”、“杜康”、“張弓”均推出高端品牌系列酒,一洗豫酒低檔平民的大路貨色彩,跳出了河南人不喝河南酒的怪圈,煥發出白酒大省厚實凝重的格局之美。豫酒集體抱團、共謀發展的意識空前濃郁,外省品牌進入河南市場的阻力越來越大; 皖酒板塊目前雖然低迷與攀升共存,“口子窖”品牌老化后勁不足。但“瘦死駱駝比馬大”的氣勢猶在。“古井”、“皖酒王”、“迎駕”、“高爐家”等品牌攻守有得,板塊優勢依然存在;晉酒板塊自成一體,獨樹一幟,已突破六十個億的汾酒集團,去年動作連連,在品牌高度上不斷向茅臺、五糧液發起進攻,市場力高強度釋放,令整個行業為之側目。在山西,外來白酒品牌很難撼動“汾酒”和“竹葉青”的地位。其“大清香”戰略的推進,將是今后白酒行業不可忽略的看點;中南板塊蓄勢上升。湖北“稻花香”、“枝江”、“白云邊”成為中國白酒二線品牌上升最快的集團軍,發展勢頭不可忽視;江西“四特”在高端品 牌“東方韻”的拉動下攻勢凌厲。湖南華澤借“湘窖”聯動拓展市場收效卓然。中南板塊已成為中國白酒市場不可忽略的一極。此外,河北的“衡水老白干”、“板城燒鍋”,北京的“紅星”、“牛欄山”,遼寧的“老龍口”、黑龍江的“三得利”,陜西的“西鳳”,內蒙的“河套王”,新疆的“伊力特”等白酒品牌,近年來都有不俗的市場表現,成為區域板塊中的強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