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網絡營銷應對經濟危機是必然
佚名
:網絡營銷是指借助于互聯網絡、電腦通信技術和數字交互式媒體來實現營銷目標的一種營銷方式。提到網上采購,很多人都感覺屬于非常抽象的概念。其實,網上采購是企業傳統物資采購業務的一種技術創新,就像電話、傳真機一樣,為企業采購人員提供一種完成定價過程的工具。從全球的采購發展趨勢來看,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上采購將越來越廣泛地被企業管理者接受。
電子商務作為網絡營銷的主體,是各種通過電子方式而不是面對面方式完成的交易。電子商務是信息技術的高級應用,用來增強貿易伙伴之間的商業關系。電子商務是一種以信息為基礎的商業構想的實現,用來提高貿易過程中的效率。
電子商務是商業的新模式。各行業的企業都將通過網絡連接在一起,使得各種現實與虛擬的合作都成為可能。一個供應鏈上的所有企業都可以成為一個協調的合作整體,企業的雇員也可以參與到供應商的業務流程中。零售商的銷售終端可以自動與供應商連接,不再需要采購部門的人工環節,采購定單會自動被確認并安排發貨。
企業也可以通過全新的方式向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這不是大企業才能實現的構想。互聯網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機會,任何企業都可能與世界范圍內的供應商或顧客建立業務關系。信息的有效利用成為新經濟模式中企業增強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電子商務必將成為基本的貿易與通訊手段。
化工行業:最適合電子商務的產業
目前許多跨國公司已通過電子采購方式獲得了他們想要采購的相當部分物品,一些公司一年通過電子采購的金額就達數百億之巨。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采購成本每降低1元所獲取的效益相當于多銷售5-15元產品,可見采購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產品的“競價”能力。尤其是對于化工行業來說,由于其產品種類復雜、供應鏈關系密切、企業數量眾多、交易數量龐大,更是需要引入公開、公平、公正的電子商務管理平臺,有效實現電子采購。
如今,在我國化工行業企業規模大小不一的現實下,專家指出信息化已經成為當前制約化工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問題。類似于必聯采購網這樣的互聯網采購管理平臺,助企優化認為不僅為企業提供采購管理的服務,還幫助企業實現戰略采購,改善訂單管理程序,擴大市場接觸面。一方面,通過電子采購流程,縮短采購周期,提高采購效率,減少采購的人工操作錯誤;通過電子招標、電子詢比價等采購方式,形成更加有效的競爭,降低采購成本。
另一方面,根據供應商的歷史采購數據,可以選擇最佳的貨物來源;通過供應商管理,可以減少采購的流通環節,實現端對端采購,降低采購費用。
同時,借助整個電子信息數據,判斷并了解市場行情和庫存情況,科學制定采購計劃和采購決策。由此可見,第三方電子采購管理系統是解決化工企業瓶頸問題的有效平臺,化工行業作為最適合電子商務的產業之一亦是毋庸置疑。
近日,國內一家第三方咨詢機構調研發現,電子商務具有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縮短匯款時間、擴大銷售范圍等特點,能有效地提升網商(個人及中小企業)競爭力,使用電子商務的線上中小企業在去年全球經濟危機下的存活率要高出傳統線下企業五倍。這家咨詢機構還稱,在經營信心復制指數方面,65%線上中小企業有信心和能力度過經濟難關;而線下企業還不足10%。此外,30%的企業認為,應用電子商務后取得了顯著的競爭優勢,53%的企業認為有提升作用。
有專家表示,出口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外需減弱、人民幣升值等綜合因素影響下,面臨很大經營壓力,在這個過程中,電子商務能夠帶給企業準確的信息,從而讓企業在危機中找到機遇。目前80%以上的網商都能從網絡中獲益,生存變得更加容易,電子商務為企業帶來了切實的益處。
經調研發現,企業應用電子商務前后的變化中,67%的企業認為合作伙伴增多,業務渠道更寬;58%的企業客戶增多、銷售額增加,56%的企業信息化水平提高,在良性循環中網商整體水平日益提高。
電子商務憑借低成本高收益和開放性拓展性,在危機中更凸顯價值。一方面,隨著電子商務在個人消費領域的普及,在線購物市場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傳統的線下交易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反而加速了向電子商務線上平臺轉移的進程。
與電子商務共同成長
“不邁進電子商務,相當于關著門做自己的事情,這是企業的損失,甚至會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狀況。”田立勝是北京浩海軒商貿有限公司的經理,他所在的企業,跟很多國內中小企業一樣,最近才接觸電子商務。
田立勝最深的感受是,無論經營環境怎么樣,都應該相信:電子商務對于企業來說,相當于多了一種機會。據了解,目前我國有1000多萬家企業成為或正在成為電子商務的用戶,中小企業網絡接入率已接近90%。
隨著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的豐富和不斷完善,在經濟危機下,傳統貿易向線上交易的轉變正在提速。有報告顯示,去年中國B2B電子商務交易額規模近兩萬億元人民幣,預計2009年全年的B2B電子商務交易額還將保持20%左右的增長速度。盡管中國的加工制造業發展迅速,但長期處于價值鏈的低端,整個產業也需要一次調整與洗禮,迎來品牌及行業的成長與轉型。而經濟危機提供了這樣一個契機,促使中小企業在經營銷售方式上借助互聯網的普及發生變遷。
隨著中國中小企業加入電子商務,并在未來幾年內保持穩定的增長,中小企業采用電子商務應對經濟危機不僅是一種選擇,而且是一種必然。(來源:千龍網)
電商動態:生意寶重金購買PPI.cn域名 打造“大宗商品數據商”
日前,A股上市公司、領先的電子商務服務商網盛生意寶(002095,SZ)宣布:為進一步打造旗下第三方大宗商品服務平臺“生意社”,近日已重金成功收購www.diannaoya.com頂級域名,用于生意社的統一域名,并對外發布了“生意社”的全新戰略定位——“大宗商品數據商”。
近年來,生意寶(www.diannaoya.com)在“生意社”業務方面可謂動作頻頻。今年1月在上海注冊成立了“上海生意社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在2010年,取得了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頒發的“生意社”商標牌照,還成為國家工信部選定的“行業運行監測數據提供方”,并成功舉辦“2010年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發展論壇”。
據悉,截止日前,生意社所涉及的大宗商品行情,已涵蓋了包括能源、化工、橡塑、有色金屬、紡織、鋼鐵、建材和農副在內的10大產業領域、1000多個品種。經過此前一年多的試運行,生意社已建成涵蓋400多萬條行情資訊的數據庫,日均行情發布量近3000條,其中包括產品報價信息600余條、行情信息近2000條,以及研究報告近百篇。(欲了解報告詳情,請訪問:www.diannaoy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