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一個基本理論問題的商討
于朝霞
[摘要]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問的矛盾與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同時并存于資本主義社會,二者之間不存在一種替代的關系: 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存在于一切商品經濟社會,是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而不僅僅存在于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社會,不僅僅是私有制商品經濟的 基本矛盾。 [關鍵詞]私人勞動;社會勞動;商品經濟
關于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這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問題,目前我國經濟學界普遍流行這樣一種觀點,即認為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 之間的矛盾僅存在于私有制商品經濟社會,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并認為到了資本主義社會,這一矛盾便發展成為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 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如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教育部聯合組織編寫的全國高校思想 政治理論課系列教材之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一書認為:“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這種矛盾進 一步發展成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由魏塤主編、北方十四所高等院校編寫組編寫的《政治經濟學(資本 主義部分)》(2005年修訂本)一書同樣認為:“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階段,私人勞動和 社會勞動的矛盾發展為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的矛盾。”筆者認為上述觀點不正確,并就此問題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就教于經濟學界同行。 首先,筆者認為上述觀點的表述存在著自相矛盾。就“在私有制商品經濟條件下,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在資 本主義制度下,這種矛盾進一步發展成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這兩句話來看,我們暫時姑且不管其觀點的 對與錯,僅就其前后兩句話的觀點來說,存在著自相矛盾。因為,如上所述,“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這句話的含義,就是 指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不僅是以個體勞動為基礎的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而且也是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然而,從“在 資本主義制度下,這種矛盾進一步發展成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這句話中,我們不難得出如下的結論:到 了資本主義社會后,由于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轉化為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因此,私人勞 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將不存在于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社會之中,僅存在于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社會產生之前的簡單商品經濟社會,是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其次,筆者認為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后,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并不能“進一步發展成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和 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因為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它是社會生產方式的基 本矛盾即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生產關系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具體體現。而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是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當然也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 基本矛盾,它是商品本身所包含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生產關系在商品經濟社會中的體現。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與私人勞動和利會 勞動之間的矛盾同時并存于資本主義社會,這就如同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經濟規律即剩余價值規律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即價值規律同時并存于資本主義社 會的道理一樣,二者之間不存在一種替代的關系。 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和社會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是完全不同的兩對矛盾。二者之間存在著根本不同。首先,二者的內涵及表現不同。商品經濟的基本矛 盾是指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這里的私人勞動在不同的商品經濟中具有不同的表現,如在簡單商品經濟中表現為個體勞動者的單個勞動,在資本主義商品 經濟中表現為資本家企業里的群體勞動者的聯合勞動。而社會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生產關系的矛盾,它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具有不同的表現,如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表現為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在社會主義社會中表現為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不能全社會占有之間的矛盾。其 次,二者產生的條件不同。商品經濟基本矛盾產生的條件是社會分工與生產資料和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它與商品經濟共存亡,它只存在于商品經濟社會,屬于商 品經濟的范疇。而社會生產方式基本矛盾產生的條件是人類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它與人類社會共存亡,它存在于一切社會形態之中,是永恒的范疇。再次,矛 盾的解決方法不同。商品經濟基本矛盾的唯一解決方法就是通過商品的交換,商品交換成功,則矛盾得以解決;反之,則矛盾得不到解決。而社會生產方式基本矛盾 的解決是通過對社會生產關系的不斷調整或根本變革即先進的生產關系代替落后的生產關系。最后,矛盾解決的后果不同。商品經濟基本矛盾的解決后果是商品經濟 的不斷發展。而社會生產方式基本矛盾根本解決的后果是社會制度的更替,是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因此,上述觀點中所存在的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 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就進一步發展成為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這一看法,是不正確的。這種把商品經濟的基 本矛盾簡單地混同于社會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的觀點,不利于我們正確認識和評價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制度。 再次,筆者認為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不僅僅存在于私有制商品經濟社會,不僅僅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而是存在于一切 商品經濟社會,既存在于簡單商品經濟社會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社會,也同樣存在于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社會,是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其原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