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河南交通運輸工作管理水平初探
佚名
摘要:河南交通運輸工作由以大規模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向以提高交通運輸工作管理水平為主轉變,逐步提高河南交通運輸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有計劃、分步驟實現河南交通運輸工作管理國內、國際一流水平。 關鍵詞:交通運輸 管理 服務 一流水平 近年來,河南交通開創了歷史輝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連創新高,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公路總里程、農村公路總里程三項指標位列全國首位,公路密度暫居全國第二。河南已經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為主骨架,以國、省道干線公路為依托,以縣鄉公路為支脈,公路、水路、運輸齊頭并進、協調發展的格局。但是,隨著國家對土地和金融進行宏觀調控,河南交通繼續沿襲以大規模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的發展模式已經行不通了,必須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向為以提高交通運輸工作管理為主轉變,從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型發展轉變,只有這樣才能使河南交通運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河南由公路交通大省向公路交通強省跨越。 1.增強提高交通運輸工作管理水平的認識 河南交通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以高速公路為標志的各項交通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但交通發展中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河南交通在發展過程中,河南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都對河南交通的科學發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省委書記徐光春指出,一個龐大的公路交通體系要健康運行,必須有先進的管理理念、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完備的管理制度作保障,要加強交通工作管理;原河南省省長李成玉指出,以高速公路為主的公路建設高峰期已經過去,現在就是要把以建設為主轉化為以加強管理為主,以提高道路運營的水平為主,要向這個方面轉移。 管理是一門學問,是一種方法,是一個過程。凡是有人群從事活動的地方都需要管理。管理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凡是有人群從事活動的地方都需要管理。社會、組織、家庭、個人都離不開管理,管理具有普遍性。二是管理工作的好壞是決定一個組織的實力和競爭力。管理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一個組織能否充分發揮組織內部各種資源的綜合效率,從而影響組織在社會上的實力和競爭力。三是管理也是生產力。在有些情況下,資源狀況基本不變,加強管理,協調資源配置,優化結構,可以大大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相當于生產力得到了提升。 管理水平的高低不僅能決定一個企業的成敗,而且還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后,在自己民族文化和歷史基礎上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短短幾十年間經濟飛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日本人提出了生產第四要素理論,即與土地、勞動和資本一樣,管理也是生產要素之一。因此,提高河南交通運輸工作管理水平,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河南交通強省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 2. 正確處理交通運輸工作管理和交通運輸工作服務的關系 李盛霖部長在2007年全國交通工作會議時指出:“公路、水路交通行業要改變重增長、輕服務的現象,今后把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作為重點”,并在2008年全國交通工作會議上明確強調,交通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和服務性行業,要推進交通由傳統產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由此可見,交通運輸部將交通運輸行業定位為現代服務業,今后交通運輸工作的發展方向應該以“三個服務”為主。那么,交通運輸部提出來的“加強服務”和省交通廳提出來的“加強管理”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如何正確認識交通運輸工作管理和交通運輸工作服務之間的關系對于河南交通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1交通運輸工作管理的概念和分類 管理是人類生活中最常見、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活動之一。管理是通過優化配置和協調使用組織內的人力、財力、物力和信息等各種資源,有效地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既定目標。交通運輸工作管理就是要通過優化交通運輸系統各種資源的配置、協調組織使用各種資源,促進交通運輸工作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交通運輸工作涉及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營管理、交通運輸服務、市場監管、財務運行、廉政建設等等方方面面。從管理的性質來說,可以簡單分為內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內部管理指的是單位自身的人財物管理,通過內部管理,達到高效率、低成本、優形象的目的。比如交通廳機關管理、廳屬單位管理以及各企業管理等,這是范圍較為廣泛的管理;外部管理指的是交通運輸行業主管部門行使政府監管職能,對整個交通運輸行業的市場準入、退出、資質、價格及涉及安全生產等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簡單地說,河南交通運輸工作中涉及到的管理工作可以分為兩大類,單位管理和政府監管。其中單位管理又可以分為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和企業管理。 2.2交通運輸工作服務的概念和分類 服務是具有無形特征卻可給人帶來某種利益或滿足感的可供有償轉讓的一種或一系列活動。從服務的概念上可以看到,它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服務是一項為集體或別人利益或某種事業的活動,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個人事項的活動。第二,服務是一種工作,是一種職業,這種職業是為了集體或別人的利益或某種事業的實現。毋庸置疑,河南交通運輸系統企業單位就是服務性單位;隨著國家關于建立服務型政府理念的深入,政府機關就是為市場主體服務,為社會服務,最終為人民服務。從河南交通運輸工作管理分類的角度對應來說,河南交通運輸工作服務可以分為政府服務和企業服務,政府服務包括交通行政事業單位的審批、審核、市場準入等服務。 2.3交通運輸工作管理與交通運輸工作服務之間的關系 管理和服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管理中寓含著服務,服務中必須加強管理。因此,從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涉及的工作性質和工作范圍可以看出,交通運輸工作管理和服務主要也應該分為兩大類,即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管與服務和企業單位的管理與服務。 2004年,溫家寶總理在講話中指出:“管理就是服務,我們要把政府辦成一個服務型的政府,為市場主體服務,最終是為人民服務”,建設服務型政府現已成為各級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標。黨的十七大也首次把服務型政府寫到了報告里,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過去管理型(統治型)政府不是沒有服務,而服務型政府也不是沒有管理(統治),只是管理與服務的從屬關系不同。管理型政府是把服務作為實現其統治的一個工具,而服務型政府則是把管理納入了總體的服務框架之中,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而實施的監管活動。因此,可以說管理僅僅是一種手段,服務人民群眾才是最終的目的。對于河南省交通運輸廳行政機關和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應該把服務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于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的“三個服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都要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為衡量交通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標尺和準繩。 對于交通運輸企業來說,其管理和服務的內容和對象有別于服務型政府機關。我們知道,企業的最終目的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但是,對于交通運輸廳下屬的國有企業來說,它們還擔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交通運輸企業的管理不再具有市場的監管功能,而單單是在企業自身運營過程中的人、財、物、信息等方面的有效銜接和運轉,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運輸企業要把服務作為一個品牌,通過高質量的服務來獲取服務對象生理上的舒適和心理上的愉悅,使服務對象更加認可該企業,接受更多該企業的服務,從而獲得較高的企業利潤。因此,運輸企業的管理和服務都是一種手段,其最終目的是實現利潤最大化。河南交通運輸企業要通過加大內部精細化管理,降低內耗,減少成本,樹立一流的服務品牌,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獲得較大的企業利潤,才能成為河南交通運輸事業又快又好發展堅強有力的助推器。 3.強化交通運輸工作管理協同理念,推進河南交通運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人類起源以來,就具有一定的管理本能。人類對管理的認識是逐步深化的過程,管理理論和實踐過程也經歷了一個“協作-協調-協同”三個階段的發展變化。協作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通過集合多個人的勞動和能力,使得整體的勞動變得比個別勞動的簡單累加更為有效;協調的主要特征就是在集合多個勞動要素的基礎上,進一步考慮勞動要素在時間上和數量上的配合,從而實現資源和效率最大化;協同的主要特點就是考慮到了任何一個單位不是孤立、封閉的系統,而是與外界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外界環境的變化將會影響到一個單位或系統的變化,要通過加強單位或系統內部的“自組織”能力來較快適應環境的變化。 顯而易見,河南交通運輸系統不是一個自給自足、不與外界發生聯系的系統。近年來,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調整,對河南交通運輸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和抑制作用。如何積極應對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推進河南交通運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最主要的就是要建立一個具有管理協同功能的河南交通運輸大系統。 交通運輸工作管理協同就是將交通運輸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交通運輸廳機關、廳直屬各單位等)或孫子系統(廳機關各處室、直屬各單位各業務部門等)以及更小一級系統的功能進行有機、有序、和諧地管理,從而更加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發揮大系統的整體優勢。因此,河南交通運輸系統能否形成協同效應是由系統內部各子系統的功能和作用來決定的。如果一個管理系統內部、各個子系統內部以及相互之間相互協調配合,共同圍繞目標齊心協力地運作,那么就會產生協同效應,好的協同效應可以使系統的功能發生放大或倍增;反之,如果一個管理系統內部互相掣肘、離散、沖突或摩擦,就會造成整個管理系統內耗增加,系統內各子系統難以發揮應有的功能,致使整個系統陷于一種混亂無序的狀態。 任何組織和單位都存在于一定的環境之中,河南交通運輸系統也存在于一定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之中。外部環境主要包括政策、資金、土地、服務對象等要素,是河南交通運輸系統發展變化的條件,是外因;內部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文化環境,是河南交通運輸系統發展變化的根據,是內因。根據哲學觀點來看,內因和外因共同推動系統的發展,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物質環境包括人財物和信息,文化環境作為系統內部文化對創造管理的“協同效應”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想而知,由于一個單位所有員工的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準則等屬性的差異,將會引起工作中的不和諧,有損于單位整體目標的實現;造就和諧的機關文化和企業文化,形成文化協同理念,將會有利于機關和企業的發展,從而直接影響河南交通運輸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河南交通運輸系統應該大力開展交通運輸系統文化建設,形成交通運輸工作管理的協同效應。交通運輸系統文化建設工作主要包括:建立和弘揚交通系統的鐵軍精神,建立和完善各單位、各部門的規章制度,提煉、總結各種企業精神,明確、統一企業標識,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等等。 4.有計劃、分步驟實現河南交通運輸工作管理國內國際一流 2007年,交通廳黨組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審時度勢,決定把當年作為交通工作管理年,并提出“建設規模領先、管理服務一流”的工作目標。那么,什么是交通運輸工作管理一流?如何實現交通運輸工作管理在國內國際上爭創一流水平?這是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兩個重要問題。 4.1建立交通運輸工作管理一流標準是實現一流水平的基礎 漢語詞典解釋“一流”的概念是“第一等”,也就是說,“一流”是在某個等級標準中處于最高層次的那個等級。河南交通運輸工作如何達到管理水平一流的目標,首先要搞清楚“一流”的標準是什么,需要將衡量一流的各項指標進行分類和量化,然后將河南交通運輸工作的管理情況按照各項分類和量化的指標進行對照,達到這樣的標準就可以認為管理水平達到了一流,沒有達到這樣的標準就可以認為管理水平沒有達到一流。因此,建立一整套交通運輸工作管理等級標準是實現廳黨組提出的“管理服務一流”的基本條件。 交通運輸工作管理主要分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督管理和單位管理兩大類,其中單位管理又可以細分為單位內部管理和企業管理兩種形式,建立交通運輸工作管理標準可以從這三個角度進行考慮。但是,由于監督管理、單位內部管理和企業管理的重點和最終目的不一樣,制定標準時選取的分類和指標也是不盡相同的。對于監督管理標準,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執行情況、辦理程序的簡化程度、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人民群眾投訴率等可以作為制定標準的依據;對于單位內部管理,可以把節能減排措施、保密制度的落實、信息公開程度、各業務部門聯動情況、財務支出情況、文化建設情況、廉政建設情況等作為制定標準的依據;對于企業管理,應當著重于在企業利潤、企業品牌樹立、成本節約、服務水平等方面建立相應的標準。我們可以按照以上分類和指標的管理標準來強化交通運輸工作管理,循序漸進,逐步達到設定的一流標準;同時,決策者還可以根據這些指標來認定河南交通運輸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從而為最終實現河南交通運輸工作管理水平達到國內一流、國際一流的目標提供決策依據。 4.2有計劃、分步驟實現管理水平國內一流和國際一流目標 河南交通運輸工作管理水平達到國內一流和國際一流的目標,不是輕而易舉、一蹴而就的,是要進行認真謀劃,精心組織,統籌安排,艱苦工作才能實現的。首先,要解決管理水平一流標準的共識問題。“一流”的稱號是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承認才是真正的“一流”,固步自封、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達到了“一流”水平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因此,各類交通運輸工作管理標準必須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承認,省內交通運輸工作管理一流水平可由省級部門來制定,國內交通運輸工作管理一流水平要由國家級部門制定或認可,國際交通運輸工作管理一流水平必須由國際有關部門制定或認可。其次,要積極主動做好各級管理標準的制定工作。目前,國內、國際對交通運輸工作管理沒有制定統一的標準。河南交通運輸工作要敢為人先,發揚“亮劍”精神,發揮“鐵軍”作用,勇當排頭兵,及早部署與規劃,由我們牽頭組織國內、國際有關專家和學者制定整個交通運輸系統國內、國際一流的管理標準。第三,要分步驟逐步實現河南交通運輸工作管理省內、國內和國際一流標準。河南交通運輸工作管理剛剛起步,我們應該穩步推進、扎實有效地開展交通運輸管理工作,逐步實現省委、省政府既定的目標。河南省交通廳以及交通系統的各單位、各部門都要制定一個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在這三個時間段內分步實現省內一流、國內一流和國際一流。 參考文獻: [1]丁波,朱艷茹,何太碧.交通運輸企業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井敏.構建服務型政府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潘開靈,白烈湖. 管理協同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4]王先進,楊雪英.國外交通行政管理體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