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科技旅游產品開發的SW0T淺析
罐詠檔
科技旅游產品是以旅游資源中的科學技術要素為基礎.利用自然和人文景觀.進行科學的綜合規劃設計,形成集科普、生產、加工、銷售、觀光、嘗試、體驗、娛樂為一體的旅游活動或產品。廈門市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旅游產業發展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多年來為地區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交通樞紐的發達.人們旅游經驗的增加.使得廈門傳統的觀光型旅游產品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如何創造旅游業發展的新增長點,增強產品的知識內涵和競爭能力,開發新的參與性、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和休閑性等多種特征的旅游產品.已經成為廈門旅游業亟待解決的新的課題。
而科技旅游產品的開發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本研究采用SW OT分析方法.對廈門科技旅游產品開發進行了實證分析.以期為海峽西岸及廈門市旅游業發展戰略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廈門科技旅游產品開發的
SWOT分析SWOT方法可以用來確定新產品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新產品的發展戰略與潛在的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基于這種方法.對廈門市旅游產業發展的戰略優勢與劣勢進行深入細致分析.從而確定科技旅游產品開發的路徑選擇。
1.優勢條件分析(strength)
(1)旅游資源條件良好,類型多樣資源是發展旅游的基礎要素.只有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資源的存在.才能促成旅游活動的最終形成。科技旅游不是孤立發展的,它可以與自然風光旅游、工業旅游、鄉土旅游等旅游形式相結合,從而取得綜合性的效益●自然旅游資源獨特廈門市地處我國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經濟發達地區的中間連接地帶,與臺灣隔海相望。廈門屬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宜人。雨量適中,年均氣溫在21\\\"(3左右。~年四季皆適合旅游。更重要的是.廈門擁有亞熱帶奇妙的自然風光和波瀾起伏的海上風情,海灣潮夕、島嶼椰樹,名山勝景、奇巖怪石是廈門發展科技旅游的自然資源基礎。
●人文旅游資源多樣
廈門市人文旅游資源多樣廈門市市級以上科普教育基地有35家.其中省級命名的有9家.國家級命名的有2家。文化館5個,群眾藝術館1個。博物館3個.文物保護管理機構2個。公共圖書館8個.全市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達246.86萬冊(件),2oo8年總流通215.37萬人次;擁有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新近發現的翔安瓊頭曾山唐宋遺址,具有世界級的科考價值。總體來看,廈門的人文旅游資源涵蓋地球科學、海洋生態、天文氣象、人類進化、熱帶和亞熱帶動物與植物、園林花卉、橋梁建筑、消防滅火、圖書信息及現代學科,品種豐富、特色鮮明。
●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
高科技產業發展是科技旅游產品開發的基礎性資源,經過多年發展,廈門的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為科技旅游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首先,高科技企業眾多。2010年,全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524家。各種企業研發機構和研究中心百余家.技術貿易機構444家。其中有柯達(Kodak)、戴爾(DELL)、ABB、TDK、FDK、通用(GE)、波音、太古、林德(LINDE)、松下和菲利浦等近50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廈門。其次,高技術園區初具規模。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廈門軟件園。廈門留學人員創業園,同安食品工業開發基地、閩臺農業高新技術園區、東孚農業高新技術園區、水產優良品種引進基地、同安龍眼成果轉化基地等農業技術園區(基地)等基地建設取得較大進展。這些高科技企業和高技術園區的發展為主題型的高新科技旅游產品的開發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平臺和堅實的資源基礎(2)經濟環境良好廈門是中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是國家計劃單列城市.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和地方立法權,自創辦特區以來,廈門經濟取得了飛躍發展。
如圖1所示.2008年廈門人均GDP為62651元(折合9017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48元(折合3447美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117元(折合2464美元);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35.9%。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475元(折合1220美元):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427元(折合925美元):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41.4%。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觀念的轉變.旅游業也取得了跨越式發展.而科技旅游產品開發的前景也被看好廈門交通便利,立體交通體系比較發達、綜合服務功能完善。科技旅游資源分布范圍較廣.幾乎遍布廈門市各個區縣.尤其是科技館和科研場所都分布在市中心及附近,地理位置明顯,導向性好.且市內公交或旅游專線都能方便到達.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12月15日,兩岸隔絕60年后,兩岸”大三通”全面啟動,兩岸人民可以通過直航加強溝通往來.這為兩岸旅游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必將促進兩岸科技旅游的進一步發展和交流。(4)接待設施完善廈門的公共設施完備、通信便利,旅游、度假和接待設施完善。截至2008年末,廈門市有國際旅行社17家,國內旅行社85家,總計102家(外地在廈分社除外);共有星級酒店69家。其中三星及以上級酒店48家。社會旅館340余家,總床位約5萬張,能夠滿足各種科技旅游活動食宿的需要。(5)教育資源豐富廈門科教發達。全市有科研機構120余家:以廈門大學、集美大學,華僑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知名高校為代表的高等學校15所,中等學校123所。
有20%的城市人口受過大專以上教育.是“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城市”之一。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99%。普通高考錄取率達70%.連續十年居全省首位。擁有充足的外語及其它各類專業人才,能為各種活動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這一切都為科技旅游資源的開發提供了相應的條件。隨著人們科技文化意識和素質的提高.人們旅游的動機也正在由傳統的觀光游覽型向知識型、文化型轉變。旅游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氣象。科技旅游在廈門興起,必將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喜愛。
(6)本地客源市場充足
作為沿海城市。廈門人口密度較大。流動人口數量眾多,因此。擁有較大的潛在旅游消費市場。根據對廈門的科技旅游游客的調查.75%的游客均來自廈門本地.來自本省外市的只占15%.外省的占了10%,說明廈門市的科技旅游主要立足于廈門當地市場。科技旅游立足廈門.客源市場發展空間巨大。據廈門市統計局統計,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所占比重為12.2%.15~64歲人口所占比重為81.5%,65歲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為6.3%。研究表明.中間型年齡結構社會發展穩定,是社會發展最優的年齡構成.有利于包括旅游業在內的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根據市場調查問卷顯示,參加科技旅游的游客中.13—18歲的人數比例占調查總人數的46%.25—45歲之間的占總人數的31%,廈門科技旅游形成了以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為主的各個年齡階段廣泛參與的大眾性旅游2.劣勢分析(weakness)(1科技旅游產品特色不明顯雖然廈門的科技旅游資源豐富.但是也存在一定劣勢廈門各種類型的科技旅游資源雖都已經具備.但是很多都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造成資源閑置或是沒有充分開發利用,雖然資源優勢比較好,但是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經營的主要項目上重疊、模仿效應嚴重,很大程度上對廈門科技旅游的發展形成了障礙(2)旅游科技投入少,高新技術企業介入旅游業的程度低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廈門相當一部分科研機構和高科技企業開放程度不夠.開發科技旅游產品的態度不夠積極.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對開展科技旅游的認識不夠.沒有認識到適當的開放機構和企業,向游客普及科學知識是一種社會責任;第二,認為做科技旅游不能在短時間內看到效益。科技旅游既不是企業發展的主要目標.也不是企業產品營銷的主要途徑;第三。認為為科技旅游配置專門的人力物力增加了企業的成本.不愿在開發科技旅游產品投入資金;第四,擔心開展科技旅游活動,使企業的商業機密泄密,給企業帶來損失;第五,與旅行社的結合不夠,大多科技旅游項目都只局限于參觀性質。游客很難與資源產生互動。這些都阻礙了有特色的精品科技旅游產品的開發和培育。
(3)科技場館的配套設施不足
旅游設施包括基礎性設施和輔助性設施。基礎設施一般指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相關部門.而輔助性設施則主要是城市基礎設施,包括銀行、供電、供水系統等等。兩者缺一不可,共同形成地方旅游設施的完整體系。一般來看,大型的科技場館都要花3~5個小時才能游遍,所以各項旅游基本設施尤顯必要。問卷調查顯示.目前廈門科技館主要存在配套設施不足的問題以餐飲設施為例,被調查的游客大部分都是自帶食品.占游客總數的82%.給游覽尤其是參與性活動帶來極大的不方便。旅游的基本生活設施不能得到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會流失客源。
管理的體制直接關系到旅游產品的整體規劃和整合營銷是否成功而旅游資源多頭管理的現狀,在全國來說十分普遍,在廈門也是如此。具體來說.廈門市旅游場館的實際管理部門既包括旅游部門,又包括園林、文物、宗教、城建等部門,給旅游資源的合理有效管理.以及旅游資源的綜合開發造成了不小的困難.尤其是科技旅游這樣一個特殊的旅游產品.資源性質并不僅僅是一般的旅游資源性質,大都帶有科技考察、保護和珍藏的價值,根據類型隸屬不同的機構管理.這樣就對廈門科技旅游資源的綜合開發造成了一定影響。
(5)缺乏專業人士的運作
廈門的科技旅游專業人才緊缺。根據對廈門科技旅游游客的調查.游客對科技旅游從業人員尤其是講解員的服務有一半以上感覺一般或者不滿意科技旅游本來就是一個以獲取更多知識為目的的專項旅游.目前的科技旅游講解員由于文化素質等背景原因.不具備良好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服務技能,這樣就不能很好的將科技的奇妙性、趣味性傳達給游客.自然無法滿足希望通過參與科技旅游來學習提升、完善自我的游客。除了缺乏訓練有素的科技旅游導游員.更為緊缺的是專業的科技旅游開發人才.致使目前在開發科技旅游產品時缺乏對科技旅游文化的內涵、景觀審美特征、地域文化背景進行綜合的考慮,缺乏高品位、高質量的集參與性、娛樂性、知識性于一體的多元化的科技文化旅游產品。
(6)宣傳促銷不力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廈門只有在每年的“科技活動周”中有極少的科普旅游宣傳由于政府的主導作用不夠,整體營銷力度不強,目前科技旅游市場的拓展能力仍然較弱。宣傳機制也不夠完善,促銷手段單一,促銷經費也嚴重不足。可以說,現有的廈門科技旅游產品的宣傳工作還未能有效的開展起來。
3.機遇分析(opportunity)
(1)政府大力支持科教興國戰略是我國主要發展戰略之一在教育發展的同時,如何最大限度地促進科技的發展以及提高科技轉化成生產力的速度是目前我國的一個重要發展目標。自2005年以來,廈門市政府已經出臺了多項相關政策和措施來提高市民的科學素養和推廣科普活動,科技旅游作為一個集科技、文化、娛樂為一體的新興旅游產品,必將受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2)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2001年,國務院《關于進~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通知》中明確提出“積極探索休閑旅游、科技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這充分說明科技旅游已經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重視.已經成為我國旅游業發展中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廈門科技旅游資源的開發可通過對現有旅游資源的科技內涵的挖掘、輔助設施、服務體系的整合、提高現有資源的使用率,從而創造新的旅游經濟增長點(3)豐富旅游的產業結構.推動現代旅游產業縱深發展旅游產品結構優化有利于旅游業的產業結構的升級.從而促進旅游業的不斷發展目前國內旅游正處于一個轉型期.主要表現在由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發展.從靜態旅游向動態旅游轉變,變被動旅游為主動旅游。而廈門的旅游產品結構仍然沒有隨之改變,老產品沒有更新,新產品雖有所開發。但沒有得到長足的發展.致使這幾年廈門的旅游業發展一直處于淡中求穩的狀態。科技旅游作為一項科學文化普及教育的事業.可以說就是所有公眾的一門必修課。它的出現并沒有排斥其它形式的旅游活動,而是將它們較好地結合起來,互相補充。相得益彰。科技旅游另外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采用了集聲、光、電為一體的高新科學技術,這些富于高科技含量的項目.趣味性和參與性都非常強.體現出強烈的時代特色和創新意識.在全面展現現代科技魅力的同時也極大地滿足了消費者求新、求異的需求。
因此新興的科技旅游填補了傳統旅游產業中互動的空白;提升了一般旅游產品的品位:也是對現代旅游發展模式的革新。由于科技旅游沒有淡旺季之分。全年都可以進行.所以它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對目前的“黃金周”等假日旅游綜合癥狀有所緩解目前旅游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制定了下一步的發展思路。強抓項目推進.促進旅游產品結構由單一型向復合型協調發展。這就為科技旅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遇(4)增強教育的科技內涵,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養廈門要打造“科技之城”,開展科技旅游是提高全體市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進行科普教育的絕佳途徑。廈門市有關領導曾經多次指出:要以戰略思維、世界眼光來考慮廈門“科技之城”的定位不應只著眼于高科技發展,也要注重市民科學素質的提高。
科技旅游通過旅游的形式普及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游人的文化素質,增長其見識。作為-~ee特殊的科技學習活動,科技旅游能使人們在涉足、觀賞、接觸、體驗科技文化時得到所需的額外信息和知識.不斷提高認識世界和認識自我的能力.它對促進人的身心健康,推動人的科技交流,增加入的文化儲備.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5)高新企業、科普基地受益
發展科技旅游將使科研機構、高科技企業、科技館、博物館等在經濟和社會方面獲得效益。由于向公眾開放。等于為自身引入了良好的“外部監督”機制.而這種監督機制造成的壓力將持續有效地轉化為勵精圖治的動力。精心設計的旅游線路.全天候將鮮亮的形象、規范的生產操作、優良的產品成果、豐富的企業文化展示給公眾,這必將帶來可觀的綜合效益和人氣活力。對企業而言,還有利于培養一大批穩定的忠誠顧客消費群體:有利于幫助解決企業改革和發展中的困難。為企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同時有利于二、三產業的互相滲透和互相促進。有利于進一步宣傳產品,擴大企業知名度。
(6)科技會展旅游帶來外地客源
由于廈門特殊的地理位置,商務、會議旅游活動豐富多彩。以“‘九·八’中國國際貿易洽談會”、“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暨廈門對臺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臺交會)”、“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覽會”等為代表的高端會議和展覽在海內外的知名度都非常高。廈門完全有基礎針對性的開發各種以高科技成果市場交易為中介的科技商務旅游。包括各種專項主題的高科技博覽會、交易會、招商會、展覽會、研討會,招來外地甚至外國客源。
4.威脅分析(threat)
(1)新產品與成熟產品競爭的威脅隨著國內旅游多年來的不斷發展,廈門作為主要的旅游城市.目前在旅游市場上已經形成了各式各樣成熟的旅游產品。如頗有特色的廈金航線、鼓浪嶼、環島路、大嶼島等主要目的地景點。而游客的整個旅游時間又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爭取新的旅游產品類型——科技旅游的推進和發展,是開發科技旅游產品必須要控制的風險。
(2)受周邊旅游發達城市和地區的沖擊同類產品的競爭在目前市場化的經濟體制下越來越突出.競爭所帶來的威脅也將越來越大。因此利用經濟的發展推動高科技旅游已經廣為旅游界接受并執行。廈門地處長三角大旅游圈內,與上海、南京等周邊經濟發達城市的旅游發展水平相比,自然、人文旅游資源相對薄弱,特別是科技旅游作為一種專項旅游產品已經在這些城市搶先一步發展起來,大型科技館、博物館游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氣候.這些城市在產業結構、產品規劃方面都已經具備一定的經驗.而與廈門隔海相鄰的臺灣,農業科技旅游優勢明顯,這些對廈門科技旅游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脅(3)科技旅游產品的更新換代快,致使成本回收的風險增加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科技成果產業化的不斷加快.科技產品作為科技旅游的主要載體也必將受到影響一些科技旅游產品的成本投入可能還沒有回收效益,就已經被更新的產品所替代。而以科技資源為依托的科技旅游產品的更新不可能跟上科技發展的速度.也不是能在一朝一夕改動完成的這又與游客參與科技旅游的目的“求新求異。獲取更多更新的知識”相矛盾.如何適應以及更好的利用這樣一種快速的變化.將是對科技旅游的一個重大的挑戰與威脅主要結論綜上所述.開發廈門科技旅游產品的內部優勢明顯和外部條件充分.但同時不可否認其內部劣勢和外部威脅也同樣存在.可以說廈門開發科技旅游資源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這既是對廈門旅游企業的考驗.又是對廈門整個城市的考驗。針對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廈門市已經確定了創建科技之城的目標。并從各方面實施了有關科技方面的方針、政策、措施。科技旅游的發展將為廈門“創新立市”注入一股強大的動力與活力。廈門優越的地理、自然、經濟環境,使其在科技旅游產品的開發、發展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利用高科技帶動旅游業,促進廈門旅游業向科技型、質量型、效益型方向發展,是廈門旅游新世紀的戰略選擇。可以肯定,在廈門開發科技旅游資源,發展科技旅游的市場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