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中心建設探析
李正偉
摘要: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建設綜合實驗中心很有必要,引進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是建設綜合型實驗中心的可供參考的途徑,通過校企合作實施綜合實驗中心共建模式,可以實現雙方投資、雙方受益的共贏目標。
關鍵詞: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中心;建設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面臨著困境:一是幾十年形成的重理論的經典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已不適應新時期高職教育發展的要求;二是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與勞動力市場的需求不協調;三是現代化教學手段與相關實驗設備相對落后,尤其是實驗室的專業建設不力,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轉變培養觀念與方式,走文理結合的新路,重實踐技能培養,加強綜合實驗中心建設,是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建設的當務之急。
綜合型實驗中心建設的必要性
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與創新的世紀,信息化和信息技術應用將成為國家與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條件,信息化、電子化將成為新世紀教育的重要基礎。當前,知識經濟初見端倪,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新世紀的我國高職教育改革必然要面對經濟全球化、新經濟、管理信息化和管理科學化等外部環境與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大趨勢,經管類專業高職教育應該在人才培養、學科發展與科學研究等方面全面適應新的國際大趨勢和國內大環境,改革與創新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科建設和專業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與重大挑戰。
學科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教育觀念解決教育定位問題,教學模式是從根本上落實教育觀念的手段。應通過調整專業設置,在現有課程中廣泛引入實務教學等一系列教學設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與創新精神,發揮學生的潛能和主動性。高職院校在專業教學計劃編制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實踐教學,強化“雙證書”制,增強主干課程與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因此,綜合實驗中心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其實質是經濟管理類學科的現代化建設問題。大學生就業難,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大學畢業生缺乏獨當一面的技能,過去多數院校都是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一學期的企業實習,通過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的言傳身教幫助學生體驗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了解企業的業務流程,從而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但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基于市場競爭激烈和保密、人員安全、成本等方面的考慮,企業多不愿或無暇接收學生實習。因此,無論是針對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還是高校教學,都迫切需要一種新的實驗性教學手段與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創新人才培養的必要條件面向21世紀的經濟管理人才必須適應信息化和國際化的要求,具備綜合能力強、富于創新意識的基本素質。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培養的人才具有典型的繼承性與依附性,缺乏自主創新精神。高職教育應擴充并完善相應專業的知識體系,改變知識結構單一,綜合素質與分析決策能力弱的現實,在綜合實驗基地建設上加大投入,并進行有效的系統規劃,加快相關課程建設,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其任務是設計教學程序,掌控教學進程,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學、企業模擬實戰等教學方法啟發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從而真正獲得知識,使學生分析問題、自我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無論是案例教學還是企業模擬實戰,必須借助實驗系統構造專業教育的模擬教學情境,以信息技術為平臺,以專業化軟件為工具,借助嚴密的教學體系設計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教學效果,而經濟管理綜合實驗中心建設的目的就是提供這樣一個平臺。
教育科研與社會服務的支撐平臺高職經管類專業傳統的以定性的、單純思辨為主體的教育研究方法和手段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和新時代發展的需求。工科實驗中心的建設、開發和科技成果轉換模式,可為經管類專業綜合實驗中心項目建設提供參考借鑒。一方面,專業實驗室建設、實驗教學和社會服務內容的設計與開發來源于新技術、新的經濟管理科學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科學研究成果運用于教學和社會服務,可以成為科學研究的新起點和新基礎,這也是對社會實踐與科學研究的再實踐和升華的過程。經管類專業綜合實驗中心建設就是要通過搭建交流平臺與現實接軌、與社會接軌,探索和尋求自身建設和發展的道路。因此,專業實驗室的建設應該是開放的、與社會市場接軌的教育研究交流與合作的基地。
ERP——綜合型實驗中心建設的途徑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的,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ERP系統集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思想于一體,作為現代化企業的運行模式,反映了時代對企業合理調配資源、最大化地創造社會財富的要求,是企業在信息時代生存與發展的基石。高職院校多采用由各專業設置本專業實驗室的方式,設備和人員由系部投資,主要用于接納本專業學生實習,專業性比較強,但輻射面比較窄,不利于學生對企業整體運作流程的理解,資源過于分散,不利于管理與深度開發。高職院??梢越梃b企業ERP模式,建立自己的綜合實驗中心,實驗室不僅可以面向不同的學歷層次和不同的專業層次,而且可以面向全校學生開放,覆蓋較多的學科專業,以達到一定的規模,實現較高的投資效益。
教學與科研高職院校ERP綜合實驗中心的建設可為廣大教育者提供教學研究平臺,使教育者在案例研究、教學設計上有驗證和施展的空間,為提高教學質量創造條件。研究成果不僅可以用于教學,還可以指導企業實踐,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蒲谐藶樾冉虒W服務外,還可以利用綜合實驗中心進行現代企業制度設計、項目合作與開發等多項活動??梢越哟渌盒W生實習、對企業進行管理培訓和咨詢服務,承接企業解決方案的研究等。例如,我院工商系正在建設中的實驗室有會計電算化操作室、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心理測試中心實驗室、物流軟件操作室、現代物流實驗室、銀行證券模擬實驗室,各專業學生在實踐學習時掌握的專業知識是相對獨立的,通過ERP綜合實驗中心,學生可以看到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在企業中的作用,可以宏觀地了解企業的運作流程,綜合性強,有利于實現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同時可以讓實習生直接參與工作,可以解除以前實習時間過于集中,場地分散,不利于教師實習指導、答疑解惑的難題。 仿真企業環境高職院校ERP綜合實驗中心的特色在于搭建了一個仿真企業平臺,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可以提前完成由學校到社會的過渡。ERP綜合實驗中心在仿真功能設計上具有三大特色:
1.仿真企業環境。對環境的設計和各個實驗流程的設計都必須使實驗者有一種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業實際環境中的感覺,這種環境可使學生自覺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促使學生主動思考、規劃自己的實驗過程和實驗步驟,主動加入群體活動中去完成實驗。環境模擬得越真實,實驗教學的效果就越好。環境模擬不僅包括一個單位內部的工作環境,還包括企業與外部關聯單位之間的工作關系。
2.模擬職能崗位。在模擬實驗中,讓學生以企業實際業務流程為牽引,針對一個特定系統的業務,模擬企業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工作崗位,獨立完成業務處理。其目的是熟悉系統的功能,明晰不同類型業務的處理流程。為了全面提高實驗者的綜合實踐能力,真實模擬在企業中的實際運行過程,在局域網完備的環境下,可以由不同的學生模擬企業中的不同崗位,每個崗位都具有相應的責、權、利,使每一個學生都找到相應的“職業角色”的感覺。
3.仿真企業流程。企業之間競爭的關鍵在于業務流程,ERP實驗中心也是如此。在仿真企業環境中,以企業業務流程為主線,將各個業務部門、各個職能崗位有機地連接在一起,將系統性的經濟業務理論與實踐全面結合,可使每個實驗者深刻地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體會自己在流程中所處的位置和應完成的工作,體會到企業的運作模式。
社會服務為了實現教育的市場化運作,充分開發和利用ERP綜合實驗中心的資源,應著力加強綜合實驗中心社會服務功能的開發,使實驗中心盡快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在ERP系統的運行過程中,企業需要大量的應用人員熟練地操作ERP系統,對各項業務進行有效管理,從而達到優化資源,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目的。為適應企業的這一需求,培養ERP系統專業應用人才,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普及與發展,高職院??梢岳肊RP實驗中心,舉辦各種針對不同崗位的短期培訓,為社會上的實際工作者提升自身能力提供一條有效的途徑,同時,可與多方聯合,利用實驗中心開展面向社會、面向企業的科研活動,承接企業解決方案研究,充分發揮實驗中心的資源優勢,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為綜合實驗中心的良性運轉提供條件,這也是教育社會服務功能開發的有益嘗試。
校企合作——綜合實驗中心的共建模式
ERP實驗中心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尤其是大量資金的投入。突破傳統的投資模式,多方尋求投資主體,探索校企共建模式,成為很多高職院校之首選方案。
根據市場經濟原理,ERP實驗中心投資建設應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調動一切力量,包括教育界、ERP供應商、企業等各個方面。投資主體的出發點盡管存在差異,但卻有著共同的愿景,在“精誠合作,互惠雙贏”的前提下,一定能夠吸引眾多的投資者,尤其是ERP供應商和一部分企業,使多方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共達倍增效應。
首先是雙方投入。由高職院校投資實驗中心場地、硬件設施、系統軟件等,并負責ERP實驗中心的運營和管理;由ERP軟件供應商投資U8-ERP院校專版、實驗資料、企業案例等,并負責軟件安裝、實驗中心實施、每年的升級維護等工作。
其次是雙方收益。高職院校一方可向ERP軟件供應商支付一定的實施費用以及每年的升級維護費,并免費提供一定的機時,同時擁有對ERP實驗中心的完全的管理權與經營權,企業則可以依靠市場化運作模式、生產管理方式與廣泛的客戶基礎,在實驗環境的建立、復合型師資隊伍的培養、實驗中心的市場化運作、案例教學等方面為高職院校教學提供切實的支持。企業一方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智源庫,在“企業高級主管研修班”、“ERP高級人才培訓班”、各類社會培訓等多個層面與高職院校開展更為深入的合作,甚至可以直接培養企業所需的應用人才。
總之,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綜合實驗中心的建設不是單純的技術工程,而是教學改革的創新工程,涉及教學、科研多個層面、多個學科,需要由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組織、協調、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建設項目,ERP綜合實驗中心的建設與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面規劃、分步實施,充分挖掘綜合實驗中心的功能,更需要致力于實際教學的廣大教師孜孜努力,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培養新世紀的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瞿彭志.經濟管理類院校專業實驗室建設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4):76-83.
[2]徐慶高.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與研究[J].經濟師,2004,(2):111-114.
[3]張莉莉.關于ERP課程教學與實踐的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53(9):20-22.
[4]孫小權,鄒麗英.實驗室開放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24(4):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