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修養與人際交往——《菜根譚》對現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現實意義
陳慧
[論文關鍵詞]《菜根譚》 人性修養 人際關系 管理心理思想
[論文摘要]明代學者洪應明的語錄體著作《菜根譚》,是一部討論和研究修身、處世、待人、接物、行事的格言合集,其中也包含著豐富的管理心理學思想,從個性人品與個人修養以及交友待人、和諧處事的人際關系處理方法的視角來研究《菜根譚》,對于現代管理具有重要的心理啟示和現實意義。
明代學者洪應明的語錄體著作《菜根譚》,在論述個人修為、處世之道等方面有精辟獨到的見解,被譽為“心靈的藥石”?!恫烁T》中蘊含的人性修養的思想,崇尚自然和諧的人際關系狀態,強調個人在誠實守信、謙虛寬容的氛圍中為了團體的目標而共同奮斗,對科學量化的現代管理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 “出世與入世”:人性修養思想
修養心性,是儒、道、佛三家共同的理論主張和核心思想,人只有將 自我的心性品德修養好,才可以從容地待人處世?!恫烁T》將“出世”與“人世”的人生問題放人一個人性修養的辯證法框架之中?!恫烁T ·概論篇》認為:“出世之道,即在涉世 中,不必絕人 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盡心內不必絕欲以灰心?!?1]儒家人世,倡導進取拼搏的人生態度 ;道家出世,則要求超然淡泊的人生心境。在為人處世和工作交往中,人們首先要具有道家對人類內心的散淡規定,榮辱去留,不刻意于心計較于懷,才有勇氣和智慧人世。儒家也提出,正心、誠意、修身乃是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內圣”是“外王”的根本條件。
1.虛靜淡泊的名利觀念
淡泊名利,是《菜根譚》關于修養身心的關鍵思想 ,“人生 只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為鷹為犬,任物鞭笞”[2]。在如今令人躁動不安的商業現實面前,在因后天的種種欲望使心靈被擾亂的時候,淡泊明志,不為外物所累,不慕虛榮,才能身心自由。人性應該是虛靜淡泊的,因為人有著高尚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向往,而過重的名利思想會給人帶來無窮的煩惱?!恫烁T ·閑適篇》中說:“趨炎雖暖,暖后更覺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養志于清修,而炎涼不涉;棲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 自得為更多也?!盵3]淡泊名利就是對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于名利的沉浮與得失中,保持自己素樸的生存方式和平寧的生活習慣。
而淡泊名利的操守,只有歷經磨練,才能到達心境平和、寧靜虛空。《菜根譚 ·應酬篇》說:“淡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不然操持未定,應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盵4]來到手中的欣欣然接受;從手中溜走的,怡怡然放手。淡泊名利,是一個人完滿的內心修養,是一個人高遠的精神境界,是一種甘于奉獻的靈魂陳述。
2.寬厚真誠的仁愛心靈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們除了必需的知識和技能之外,還需要人的道德品性的全面支持。對于人類社會來說,個體之間的倫理關系無疑是一種相互配合的公共關系。成功的人生,必須付出你的寬厚和真誠,同樣需要獲得別人的真誠和愛心?!恫烁T ·概論篇》說道:“仁人心地寬舒,便福厚而慶長,事事成個寬舒氣象;鄙夫念頭迫促,便祿薄而澤短,事事成個迫促規模?!盵5]身懷仁心的人,心胸寬廣舒暢,所以福澤廣聚,事事呈現寬舒平和的氣象,而心胸狹窄、斤斤計較的人,福澤薄淺,事事難成氣象。
仁愛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內容,是和諧社會的思想基礎。仁愛講究奉獻、扶危濟困。在經營管理中寬厚真誠,才能互贏互利。仁愛既是古老的倫理價值,又具有現代的管理價值。經營者、管理者只有心存仁愛之心,才能回饋社會。
3.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自強不息、堅韌不拔 、奮斗不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冬F代漢語詞典》中對“自強不息”的解釋是 :“自己努力向上,永遠不懈怠。”自強不息,是民族精神的精華所在,是民族存在和不斷強盛的精神動力。自,是 獨立的自我;強,是 向上、積極、強健 ;不息 ,是在時間上持續不止、堅持到底。《菜根譚 ·應酬篇》說:“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縱弛;處明庭檢飾者 ,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個念頭持到底,自然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6]自強不息者需要自己看得起 自己,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工作才能,珍惜生命和時間,在事業的道路上不屈不撓 ,頑強拼搏,不怕挫折,永不停步?!恫烁T ·評議篇》說道:“毀人者不美,而受人毀者,遭一番訕謗,便加一番修省,可以釋回而增美;欺人者非福 ,而受人欺者,遇到一番橫逆,便長一番器宇 ,可以轉禍而為福?!盵7]遭人訕謗 、受人欺凌而不氣餒,自強不息,則可以為自己增加一份閱歷。
4.持之以恒的堅韌意志
“橫逆困窮,是鍛煉豪杰的一副爐錘。能受其鍛煉者,則身心交益;不受其鍛煉者,則身心交損。”能夠忍耐和戰勝“橫逆困窮”,渡過難關,就是堅韌 ,從而身心受益。
堅韌不拔的性格,代表了一種積極、自信的人生態度 ,擁有這種 人生態度的人面對挫折不退縮,擁有戰勝任何挫折的力量。《菜根譚 ·概論篇》說 :“磨礪 當如百煉之金,急就者非邃養;施為宜似千鈞之弩 ,輕發者無宏功。”[9]堅韌,不僅有著不屈不撓的剛性的對抗面,更有能屈能伸的柔韌的承受面。堅韌意志如百煉之金在磨礪之中獲取,堅韌、恒心和毅力是生命的真諦 、事業成功的關鍵。
二 、“權宜與自省”:人際關系思想
生產關系主導、制約著人們之間的各種社會關系,包括人際心理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是舒心工作 、安心生活的必要條件,反過來促進生產的發展和繁榮。人際關系,指人與人在相互社會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認知、情感等心理關系。和諧的人際關系,既是個體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條件,也是事業 良性發展的必要保障。
在管理學中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良好的溝通,能有效地提高團隊的工作質量 ,美化團隊的工作環境。管理者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信息溝通,能使彼此的心靈靠近,增強相互的心理相容性,提高團隊整體的情感密度。這種關系不僅會暢通工作協作的渠道,而且會強化員工對組織理想目標的理解、認同和承諾。而《菜根譚》對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的論述有自己的見解。 1.審時度勢的處世態度
審時度勢,《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了解時勢的特點,估計情況的變化”?!皶r”,指社會發展大背景下的各種時機;“勢”,指事物發展和變化的趨勢;“審”和“度”就是對時勢進行分析和研究。《菜根譚 ·概論篇》說:“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僨事失機者,必執拗之人?!睓C智靈活,隨機應變而且主動應變,善于改革創新 ,才能在社會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以和為貴的行事規范
《菜根譚》提出了具體的處世謀略:第一,處世要不即不離,方圓得體,渾厚溫和,以柔克剛;第二處人要寬嚴得宜;第三,事上要敬謹,待下要寬仁第四,處事要做到身在局中,心在局外?!耙院蜑橘F”與“協調管理”的中庸性格,是直接關系到自我的生命歸宿與社會生存的極其重要的命題。有德行的人善于與人和睦相處,善于協調人際關系“一念慈祥,可以醞釀兩間和氣;寸心潔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11]?!昂汀敝傅氖菂f調、和諧統一的行事規范,使組織內部具有極強的凝聚力,增強了對外競爭的實力。“人之短處,要曲為彌縫。如暴而揚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頑的,要善為化誨,如忿而嫉之,是以頑濟頑。”[12]仁愛與方圓交融在一起的中庸之理,使內部上下團結一致。這種包容性很強的處事原則,形成一種人人都可以塑造的韌性十足的性格。這種性格,寬容與博大相融,“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處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丑,要包容得”[13]。以和為貴,是創建和諧社會的思想根基。當然,無原則的姑息寬容 、縱容丑惡明哲保身 ,就會失去寬厚的本意。
3.寬以待人的交往意識
人們交往貴在與人為善、寬容為懷?!恫烁T·概論篇》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已的根基。”(14]《菜根譚》提出“寬則得眾”的思想。寬廣的胸懷,寬容的氣度,寬松的交際環境,大度豁達,容難容之事,別人就會敬重你的人品,傾慕你的人格魅力,“己之情欲不可縱,當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當用順之之法以調之,其道只在一 ‘恕’字”[15]。嚴于律 己,寬以待人,嚴格約束 自己的欲望,對別人卻“恕”,就是寬容和忍讓 。
寬容是一種深藏愛心的體諒境界和文明胸懷,寬容是一種生命的洞見、智慧的力量?!恫烁T · 概論篇》說:“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绷⑸砀咭徊剑幨劳艘徊剑瑢捯源?,在人與人交往中和睦的相容,“爭先的,徑路窄,退后一步自寬平一步;濃艷的,滋味短,清淡一分 自悠長一分”(17]。寬以待人是為人的準則、工作交往的信條,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需要。
4.單純樸實的為人原則
在物欲橫流的社會,單純樸實因為其淳樸而真實的內在品質,會讓人產生可信度,因此,樸實是一種美德,代表了誠實可靠的人生品質?!恫烁T · 概論篇》中說:“做人無一點真懇的念頭,便成個花子,事事皆虛;涉世無一段圓活的機趣,便是個木人 ,處處有礙。”[18]做人如果缺乏真誠純樸、坦坦蕩蕩、光明磊落的思想,就是虛妄的人,難以成事。做人,就要誠摯無私,任勞任怨,成熟穩重,不隨波逐流,不嘩眾取寵,不學奸佞小人欺世盜名?!恫烁T ·評議篇》說:“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猶懷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則開詐善之門。使人而不好名,則絕為善之路。”(19]人的一生所需不多,與其爭名奪利,不如單單純純的生活 ,氣定神閑。
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 ·布爾迪厄認為,一個社會場域,是各種正在運動的力量和隱而未發的力量的公共存在空間,而管理場域行為主體的力量,構成了互相依附又相互牽扯的社會關系?!恫烁T》的文化思想,植根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土壤,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儒、道、佛三教“出世”與“人世”的思想融合?!俺鍪馈钡膬热輥碜杂诘?、釋兩教的思想,主張人生如夢、世事如煙,需要淡泊的心境;“人世”則站立在儒家的思想立場,鼓勵積極進取,努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菜根譚》從“以人為本”、“中庸之道”、“無為而無不為”等思想角度對人性修養和人際關系進行了精妙的闡述,為創建和諧的社會結構,為現代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啟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洪應明:《菜根譚》,杭州:浙江大學 出版社 1991年 第 153、77、32,146,22、44—45、127,141,142,138,124,141、88、24、97、150、133、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