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時間管理?黑洞?腳氣病
盛斌子
那么銷售人員的差旅費用與時間管理上,有何“黑洞”可言呢?歸納起來,大體如下:
1. 出差時間嚴重浪費,大部分時間用在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上,比如出行(在途時間過多)、結交狐朋狗友、與客戶胡聊海侃吃喝嫖賭、泡妞、泡網吧、聊QQ、游山玩水、或干脆無所事事東游西蕩等。而真正用于有效工作的時間不足一半甚至遠小于一半。
2. 借出差之名,行一己之私,所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是也。很多業務人員,尤其是長期居于底層的“老鳥”,大多胸無大志,無升職加薪平步青云之志,或者升牽無望。于是自甘墮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胡作非為,比如“炒貨”、經營私家生意、與經銷商聯營搞垮公司、敲詐客戶、泡妞、腐蝕上級、吃喝嫖賭等。當然這種銷售人員的客情基礎不算差甚至很好,長于公關,弱于市場管理(穩扎穩打精耕細作)是其普遍特點。于是,做“山大王”,把自己的山頭“精耕細作”,使之成為自己的利益場。便成為其滿足私欲的“明智之舉”。即使哪天不做了,自己的渠道、生意或者資源卻不會浪費。于是,在當地娶妻生子,安家落戶便成這類銷售人員的常見歸宿。
3. 為出差而出差:銷售人員的出差,對多數企業而言,仿佛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出差的業務人員,反而是“稀有動物”。天天呆在辦公室,不僅自己手足無措,思路枯竭,領導見其無所事事,更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所謂“眼不見為凈”,于是,遠離領導,遠離公司,借口出差回到“天高皇帝遠”的區域市場,便成為自己的“明智之舉”。或者,無須出差即可解決的問題,非要出差去解決。
4. 出差時間工作飽和度不夠:比如,企業要求一天至少拜訪20個左右經銷商,鋪樣10個客戶,做N件事等。而實際效率確遠低于此數據。一般而言,業務人員出差均有特定的任務安排。但出差時間需要多久,處理一件事情需要多長時間,很多企業卻無“剛性規定”。因此,經過算計,爭取更長的出差時間便意味著有更多的補貼或更多的在外時間。一件事情,本來一天即可解決,確非要N天解決。
5. 不擅于自我提升學習:業務人員出差,閑暇時間過多,有時也有客觀原因,比如在途時間過多或長年駐守某區域市場等原因。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銷售人員可以無端的浪費時間。人在年輕時,對于“一寸光陰一寸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至理名言是不會有深刻體會的。這也就是為什么社會上蕓蕓眾生占多數,成功者永遠是少數的原因。一般人總是喜歡逃避眼前的小苦而逃不過人生的大苦。其實,出差在外,既然閑暇是不可避免的,真正有理想有追求的銷售人員,應該安排好自己的學習,比如多讀幾本好書,多琢磨自己的市場,多琢磨自己的事業。
6. 虛耗時間,爭取補貼: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銷售人員自然也不例外,能爭取來的利益,何樂而不為?于是,虛耗時間,多爭取補貼,便成為“致富”的手段之一,一般的企業基層銷售人員,除長途費用外,企業的日均補貼大體在170-250元之間。(如果是長駐某地,費用補貼會相對低些),因此,虛耗時間,便可爭取每天至少100元的盈余。個中機關,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7. 虛報出行路線:虛報路線自然是為了利益。明明沒有去A地,確填寫去A地的線路。自然去A地的長途費用、補助與食宿可據為己有。
8. 路線與計劃路線嚴重背離:出差時,計劃出行路線及拜訪客戶經審核后,在公司已有備案,但實際出行時,卻以各種理由違背原有的出行線路。造成計劃如一紙空文。雖然,銷售計劃有許多不可控的因素,但屢次變更出行計劃,卻不得不讓人懷疑其背后的動機。
9. 虛報差旅費用,比如車票、住宿票等。客情關系較好的業務人員,或者說處于強勢企業的銷售人員,往往日常的食宿,由經銷商負擔的比例較大。
10. 效率折扣:出行時,許多企業均有詳細的任務,具體的目標與落實到動作分解的實施細則,但一到執行時,確大打折扣。比如,很多企業有“市場拜訪動作分解”,詳細規定了出差時的每個細節,比如訪問客戶、培訓客戶、清點庫存、終端布置、發放折頁數量等,但執行后,與標準的差距往往較大。
筆者列了這么多問題,只是自己的一些觀察所得,并非代表所有的企業銷售人員都有這些問題,也并非代表這是問題的全部。但這些問題卻極具代表性。那么,以上的問題如何化解呢?一個優秀的企業如何盡量杜絕上述問題呢?一個志存高遠的銷售人員如何不為小利所動,做好時間管理呢?筆者當然不是萬能的專家,但我可以把自己思考的結果與眾企業或營銷人員分享,以下是我的應對之策:
1. 做好銷售人員出差的計劃管理,出差時需要有詳細的時間、路線安排、拜訪對象與具體事宜的動作分解。將計劃形成表格,以便隨時抽查及核對真實性。
2. 將月度銷售人員的出差計劃匯總后公之于公司公開的信息欄,以便橫向部門與業務人員接洽時隨時核實。
3. 早請示,晚匯報。一般以短信的方式。記錄在案的工作由銷售助理或總監助理完成。比如,早請示,可以知道業務人員幾點鐘起床,晚匯報,可以知道銷售人員當天的工作效率。
4. 用駐地電話每日打通一次公司指定電話。
5. 銷售總監隨機抽查記錄,待銷售人員回程報銷時與當時抽查的紀錄相互印證是否一致。
6. 銷售人員每天填寫出差記錄匯總,包括經銷商基本資料,溝通事宜與結果。并將上述結果表格化后匯總交至銷售總監助理處。為了防止銷售人員的虛報,可以由銷售總監或助理采取銷售回訪的方式(回訪的技巧要注意,務必別給經銷商造成督察銷售人員的印象)。
7. 對于虛報住宿費用的問題,可以由公司統一安排全國性的商務連鎖酒店(連鎖型的酒店可以公司指定多家),這類公司一般管理比較嚴謹,很難配合業務人員虛開住宿發票。
8. 對于虛報長途費用的問題,比較好解決,本章節的很多監控方法均可使用(包括票據以電腦票據為準)。
9. 現場拍照:現在的手機均有拍照功能,拜訪客戶完畢后,自拍一張經銷商門頭與自己半身的合照并非難事。
10. 對于由經銷商承擔的各類費用,而票據確被銷售人員據為己有的情況,管控相對難些。但資深的銷售總監往往也可以找到方法。比如筆者有次懷疑部分業務人員出差時,食宿均由經銷商提供,而票據卻據為己有。筆者采取“詐”經銷商的辦法,終于供出事實。
11. 對于出差時間效率低下,虛耗時間的問題,其實一半的責任在公司。管理完善的公司,對于業務人員出差的每項事宜,均為有明確的規定與動作分解以及量化考核標準。使銷售人員有的放矢、無空可鉆。
12. 對于銷售人員再出差時在途時間過長,確有客觀因素的情況下,提倡或引導銷售人員自我完善,加強學習。筆者自己的習慣,則是在途時間喜歡看些財經類、文史類的書,筆者自己有份詳細的閱讀書目,一有機會,就手不釋倦。比如《史記》、《資治通鑒》、《老子》、《莊子》、《論語》、《菜根譚》、《唐詩觀止》、《經濟學》等。這樣,既完善了自己,也打發了時間。
13. 對于借出差之名,行一己之私的問題,則比較復雜。銷售人員工作壓力相對較大,吃喝嫖賭之類私生活完全沒必要管。但牽涉到腐敗的問題,則不得不管。比如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胡作非為,比如“炒貨”、經營私家生意、與經銷商聯營搞垮公司、敲詐客戶等。有條件的公司,可成立大區督察。督察的激勵方式可以從兩方面考慮,一是職業前途,凡是抓住腐敗的地方,原任干掉,新職由大區督察接任。(前提條件是,被接替的職位薪酬與權力要遠大于大區督察。)。二是被查出腐敗的金額大小與督察的薪酬掛鉤。腐敗金額越大,提成比例越高。
其實,銷售人員出差的時間管理與漏洞并不止筆者所說的這些,防治手段當然也不止筆者所列的部分。同時,一個企業往往也不會全部運用筆者所列的這些手段。但是,筆者以為,對于出差的時間管理與漏洞的防治條例,還是越完善越好。這正如法律存在的意義,法律的條文,往往不厭其煩的細致繁瑣。但是,法律的最終目的,并非是為了懲治腐敗,而是為了杜絕腐敗。他的威懾目的遠大于他的懲治目的。對于詳細且完善的規則,可以起到很好的威懾作用,也使銷售人員違規的成本與心理負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