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之道
王存昭
摘要:高校固定資產是高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直接影響著高校辦學的質量、辦學的發展速度和經濟效益。面對當今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應對的管理方法及建議,以期達到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保護固定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對策 公立高校固定資產,是國有資產,是高校開展教學和科研活動所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是高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目前,我國高校事業的發展規模比以往都大,按教育部高校本專科教學水平辦學的要求,各高校必須擁有相應規模的教儀設備,房屋、土地等固定資產,據統計,高校固定資產已占資產總額的8 0%左右。通過事業單位清產核資工作發現,一方面高校固定資產總額迅猛增大,另一方面暴露出固定資產管理不到位,至使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低和固定資產流失等問題。如何使高校固定資產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促使其有利于高校教育事業健康向前發展,是高校管理者應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當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高校領導普遍認為教學科研是學校的主要任務,固定資產管理是從屬的,從而淡化并勿視了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一些高校存在著重錢輕物、重構建輕管理、資源浪費等情況。 2、固定資產管理機構設置不健全,權責不明確、管理責任不到位。當前大多數高校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模式是:賬物由職能部門分管、分類歸口管理。也就是財務處負責固定資產價值量的核算,設備處負責教儀設備的管理,總務處負責房屋、建筑物與辦公設備的管理,圖書館負責圖書雜志的管理。固定資產的管理部門和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部門相分離.學校沒有設立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機構,來對固定資產進行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協調和監督。由于管理的條塊分割,多頭管理,部門間缺少溝通和協調,導致高校對相關部門資產的管理使用缺乏有效的檢查、監督和控制。權責不明確。 3、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高校管理人員由于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這必然會影響到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建設,有些高校的管理還停留在計劃經濟管理的年代,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陳舊,缺乏權、責、利的統一性,缺少與現代固定資產管理相適應的固定資產購建、驗收、使用、管理、報損等制度,特別是在固定資產預算配置環節缺乏科學的有效的審核機制。 4、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低。高校固定資產沒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協調和監督,管理處于條塊分割狀態,學校內部各部門的固定資產成為部門占有和使用,其他部門無權直接使用,學校的固定資產無法實現資源共享,因而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低。例如有的高校內部各院系、各職能部門為了滿足各自辦公復印資料的需要,各個部門都要爭取購置復印機,這必然造成資產使用效率低和浪費。 5、固定資產賬實不符。財政部門組織的高校資產清查工作已有多次,最近的一次資產清查工作是在200 7年,從資產清查結果看,賬、卡、物不符的現象普遍存在,盤盈和盤虧資產總是存在。賬實不符的主要原因有:對資產管理缺少統管機構,分散的資產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對固定資產的分類及其建賬不統一,存在差異,分散的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和資產使用部門之間信息不暢通,不對稱,學校內的二級學院使用自籌資金購置的固定資產,沒有在財務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建賬,在辦學過程中,獲得外單位捐贈的固定資產沒有在財務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入賬;由于住房制度的改革,高校原本的教職工住房房產權大部份已經轉售為教職工私人所有,但有關部門沒有到財務部門及資產管理部門辦理資產注銷手續;由于高校規劃和發展的需要,有些危舊公用房已拆除,然而在資產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的賬上還沒有注銷;學校某些基礎設施雖交付使用,但工程決算審計等工作滯后,資產管理部門不能及時建立固定資產賬,導致建賬不全或漏建賬;由于校內人員變換到新的部門工作崗位,有的隨帶辦公設備到新的部門,資產使用人沒有變更,管理部門及使用部門已發生變化,但相應的變更手續不完善,致使部門資產統計時,出現盤盈和盤虧的現象;高校固定資產的定義不夠嚴謹。有模糊的空間,同一高校對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耐用時間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而小批量購人時則作為低值易耗品處理,這樣會導致固定資產實物管理混亂,使得此類固定資產賬實不符,很容易造成資產的流失。 6監督機制不健全,資產流失。固定資產支出預算監督缺失.往往導致領導錯誤的決策給高校帶來巨大的損失;固定資產的購置沒有履行規范的招投標程序,固定資產的使用和保管不當造成固定資產提前報廢或毀損,未經評估或評估價過低而處置固定資產等,這些行為缺乏監督或監督不到位都可能造成高校固定資產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