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的問題及對策
葛海燕
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事業單位人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事業單位 人事管理 對策
在國有企業和政府機構改革已深入開展并取得積極進展的今天,推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發展顯得非常迫切。
一、當前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存在的問題
1.人才引進、配置不合理。事業單位一直沿襲著使用多年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沒編制不能進人;另一方面只要有編制,不管是否需要,只要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就可進人。因此,許多急需的人才由于缺乏編制無法引進,而有社會背景的人員卻能擠占緊缺的編制進入到事業單位。近幾年,事業單位聘用制改革力度越來越大,盡管有關部門出臺了大量文件確保事業單位招聘的公平、公正、公開,但依然難以避免一些單位的暗箱操作。在招聘過程中,決定權往往掌握在領導和人事部門手中,導致各種人際關系盛行,結果往往是聘用制搞得轟轟烈烈,實際人員早已內定,所以不能人盡其才。從整體上看,人力資源仍然處于低效率利用狀態。
2.崗位設置、崗位聘用缺乏科學性。不少事業單位為了“保持穩定”,絕大多數崗位的任職條件好像是為了安置現有人員定做的,很難擺脫“因人設崗”的老套,科學合理的崗位設置成了一句空話。
3.激勵機制不健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缺乏競爭與激勵機制,對某些專業素質與道德素質差的從業人員沒有很好的淘汰機制,一旦進入即終身任用,無后顧之憂;人員的晉升也沒有真正與業績和能力掛鉤,對員工的激勵作用不明顯,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工資主要是論資排輩,與級別掛鉤,而與業績無關,不可能起到獎勤罰懶、獎優罰劣的作用。
二、加強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對策
1.從優引進人才,規范人員配備。首先,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剛剛起步,要搞好這項工作,需要有關各方面共同努力,精心研究,周密組織,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可以借鑒公務員招考的有益經驗和企業招聘的技術方法,深入研究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努力完善考試、考核的技術和方法,保證事業單位進人的公正、公開、公平、擇優。其次,事業單位應該根據發展的需要,結合自身需求,擴大選才范圍,合理引進和整合人力資源。堅持因事擇人、因才使用的原則,為每個崗位配備適當的人,使能力發展并得到充分證實的人去從事更高層次、更多責任的工作,使能力平平、不符合職務需要的人有機會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動,力求使每一個人都得到最合理的使用,使人的潛力得到最大、最充分的發揮。
2.建立科學合理的崗位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制度,對于事業單位轉換用人機制,實現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調動事業單位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事業單位應根據單位的特點、任務、工作需要和發展目標,結合事業單位聘用制度、分配制度,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的崗位設置方案,按照科學合理、精簡效能的原則進行崗位設置,實行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對上崗人員確定具體崗位,明確崗位等級,簽訂聘用合同。
3.健全分配激勵制度。當前管理水平和專業技術水平日益成為決定一個單位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人在其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單位發展過程中,始終把對人的能力的培養和積極性的發揮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關心人、尊重人、滿足人的合理要求,以調動人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潛能進行創造性的工作,這就需要建立公平、有效、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激勵機制包括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精神激勵包括表彰與評先,對在工作中表現出色、成績突出的單位與個人進行表彰,及在年末所進行的考核評比工作,都是精神激勵的方式。物質激勵包括職務激勵和薪酬激勵,職務激勵是在工作實踐中將那些優秀的人才選拔到領導崗位,通過職務的提拔和使用,給人以更廣闊的創造性工作的空間,使其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揮,成就更大的事業;薪酬激勵是與職務激勵相輔相成的,通過職務的提拔,得到更多的報酬,使責、權、利相統一,在付出更多心血、承擔更重的工作的同時,也享受更多的勞動報酬。
三、結論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下,我們應當積極采取相應措施,堅持落實“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調整人事管理制度;擴大人才吸收面,開展公開招聘選拔,選聘適合崗位特征的優秀人才;合理規范人員配置,使人才在崗位上的作用獲得最大限度的發揮;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工作積極性,完善人員儲備。通過落實以上措施,可以適當解決當前事業單位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然而,每個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工作都會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們不能僅信賴現有的應對措施,而應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思想的指導下,認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靈活機動,進而從現實意義上完善和落實好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