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黨員為本推進黨內民主建設
于洪波
【摘要】堅持以黨員為本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必須切實保障黨員權利、必須推行黨務公開、必須不斷推進黨代會常任制的制度創新、必須不斷推進黨內選舉制度的完善與改革、必須進一步完善黨內監督制度。
【關鍵詞】推進;黨內民主建設;以黨員為本;對策
新時期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必須堅持以黨員為本。當前,我們既要看到黨內民主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又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新問題和新矛盾。從黨員權利的層面來看,以組織本位、領導本位取代黨員本位、黨員主體地位的現象令人十分擔憂,黨員的權利虛置現象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在一些地方,黨員的知情權往往落空,黨員參與決定黨內重大事情的權力難以落實,黨員對參加討論黨的政策還有許多禁忌,黨員的揭發檢舉權和監督權難以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基本流于形式。這些新問題和新矛盾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歷史的因素,也有現實的影響:既有體制的問題,也有人為的干擾。因此,堅持以黨員為本扎實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具體來說,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堅持以黨員為本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必須切實保障黨員權利
黨員在黨內當家作主,這是黨內民主的本質與核心,同時也是堅持以黨員為本的本質與核心。離開了這個本質與核心,黨員的主體地位就無從談起,黨自身也將失去應有的生機和活力。因此,堅持以黨員為本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必須切實保障黨員權利。一是要保障黨員的知情權。黨員的知情權是黨員有效行使其他權利的前提,是維護黨員各項權利的基礎。知情是參與的基礎,只有充分的知情,才會有正確的參與。所以,我們必須從各個方面保障黨員對黨內事務有更多的知情和了解。二是要維護黨員的參與權。黨員參與權是黨員行使民主權利的關鍵環節。維護黨員黨章規定所享有的參與權,既有利于推進黨的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也有利于推進黨內民主的建設和發展。三是要落實黨員的選舉權。黨員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黨員所享有的最基本的民主權利,在黨員的權利體系中占據核心的地位。只有落實黨員的選舉權,真正堅持民主選舉,才能確保黨內一切權力的來源合法化。四是要確保黨員的監督權。黨員民主監督權利的行使是開展黨內監督的基礎。確保黨員的民主監督權利,可以及時發現決策中的失誤,反映領導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抑制黨內不良現象的發生和蔓延。如果黨員的監督權利得不到保障,以無權監督有權,以弱勢監督強勢,那么這種監督就會形同虛設。
二、堅持以黨員為本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必須推行黨務公開
推進黨務公開是堅持以黨員為本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建設的必要條件。黨務公開即通過會議、文件、媒體等多種形式,逐級和及時地向黨員通報黨的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各級組織對重大問題的討論和決策情況,目的是使黨員更好地了解和參與黨內事務,充分行使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推進“黨務公開”、增強黨內透明度問題,對于防止黨內權力過分集中,提高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都具有重大意義。為此,在堅持以黨員為本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建設過程中,要立足實際。提高對黨務公開的認識,切實增強黨務公開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一要提高各級黨員干部對推進黨務公開重要性的認識。二是應根據全面、真實、具體、合法的原則,確定黨務公開的具體內容。三是在公開形式上,要注重公開方式方法的多樣化。四是在公開程序上,要力求規范、有序、到位。五是在公開時限上,要實行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六是要以監督來保障黨務公開。 三、堅持以黨員為本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必須不斷推進黨代會常任制的制度創新
黨的代表大會制度是黨內的一項根本制度。關于黨內民主的其他制度,如選舉制、任期制、黨委制、報告制、監督制等,無一不與黨的代表大會制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堅持以黨員為本,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基礎發展黨內民主,必須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為重點。為此,黨的十六大提出了擴大在市、縣進行黨的代表大會常任制試點的要求,并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正是在深入實踐和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實行黨的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的要求,并提出要選擇一些縣(區、市)試行黨的代表大會常任制。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確立黨員在黨內的主體地位只能是一個漸進過程,推進和實行黨代會常任制必須按照循序漸進原則,堅持與改革黨內領導體制、完善黨內民主制度特別是黨內選舉制度相配套逐步推進。在當前條件下,加速推進和實行黨的代表大會常任制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要完善黨的會議制度。例如,用規范性的文件明確界定黨代會、黨委會、常委會等會議的功能;確立黨的代表大會在黨內的最高權力機關、最高決策機關和最高領導機關的權威地位;明確規定全委會向黨代會、常委會向全委會匯報工作制度;黨內任何人都必須嚴格執行黨代會的決議等。二要建立公開、平等、競爭條件下產生黨代表的制度,逐步廢止以領導人提名為主導、黨的執行領導機關內定代表人選、基層黨組織提名走過場、廣大黨員不能直接選舉黨代表的做法;應該用制度規定領導干部代表在不同層級黨代會代表中所占的比例。三要建立健全黨代表大會的議事規則和工作程序的制度。例如,借鑒人大制度的有關經驗,對黨代表的議案的提出、說明、審議和表決,對干部的撤換、罷免制定嚴格的可操作性較強的程序等。
四、堅持以黨員為本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必須不斷推進黨內選舉制度的完善與改革
“民主政治,選舉第一”。堅持以黨員為本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必須不斷改革和完善黨內選舉制度:一要通過公正、公開、合理的候選人提名產生方式,預備人選基本情況介紹,表決投票等方式的規制,使黨員和黨的代表大會代表行使選舉權的過程真正成為黨內權力委托代理的過程,成為充分體現選舉人意志的過程。二要在不斷提高差額比例及層次的基礎上逐步提高黨內差額選舉的競爭性,使選舉的精髓即選擇性盡可能地在差額選舉中得到體現。三要逐步擴大黨內基層直接選舉的范圍。適時推廣試點地方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為不斷發展黨內民主、以擴大黨內民主推動人民民主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堅持以黨員為本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必須進一步完善黨內監督制度
黨內監督的實質是對受黨員主體委托而形成的黨內權力予以規范、控制并使其服從黨員主體意志。黨員作為黨內權力的主體,對黨的各級組織、領導機關特別是領導干部履行職責的情況行使監督權,是堅持以黨員為本的重要內容。堅持以黨員為本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必須確保黨內權力的運行接受黨員主體的監督。對此,一要明確黨代會對全委會、全委會對常委會的委托代理關系,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地方各級常委會向委員會、全委會向黨代會定期報告工作制度,保證委托者對代理者進行監督。同時,發揮黨的集體領導在監督中的作用,發揮黨代表和黨委委員在監督中的作用。二要堅持從現階段反腐敗實際需要出發,進一步改革現有的黨內監督體制,把對地方紀委的領導權由原來的以同級黨委為主、上級紀委主要實行業務領導的模式,改為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同級黨委領導為輔的模式,強化紀檢機關垂直領導的力度,增強紀委的相對獨立性。三要在不斷提高黨務公開程度的基礎上,打破黨內監督的神秘化,為黨員更好地行使對黨內權力的監督創造必要條件和氛圍。例如,加大對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的公開程度,建立黨員領導干部家庭財產、個人收入申報制度等,進而把黨內監督同法律監督、行政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共同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和人民民主建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