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民主建設論文


試析列寧晚期黨內民主建設思想

論文摘要 列寧是世界上第一個執掌政權的無產階級政黨領袖,在領導俄共(布)奪取和執掌政權的過程中,十分重視黨內民主建設,到列寧晚期,其關于黨內民主建設的思想日臻成熟,主要有: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健全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完善黨內民主選舉制度、健全黨內民主監督制度等。論文關鍵詞 列寧晚期 黨內民主思想 工人階級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黨內民主是工人階級政黨所應當具有的一個根本屬性。列寧在領導俄共(布)奪取和執掌政權的過程中,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黨內民主理論,尤其在其晚年(1921年3月-列寧逝世)更是對如何促進黨內民主問題進行了重大思考。一、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一)“黨內的一切事務是由全體黨員直接或者通過代表”來處理 黨員在黨內生活中當家作主,對黨內決策享有平等的知情權和參與權,這是列寧對黨內民主的基本要求。列寧在建黨之初就主張在黨內實行民主集中制,保障黨員民主地參與黨內事務,但由于受客觀歷史條件的制約,黨員的民主權力未能得到真正的保障,特別是在國內戰爭時期,實行戰斗命令制的工作方法,黨員對黨內事務的參與決策權破壞殆盡。進入

2013-04-23

對于高校黨務公開與黨內民主建設

[論文摘要]黨務公開是黨內民主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關節點,在黨內民主建設中處于基礎性、全局性地位。遵循全面性、整體性、系統性原則和方法,深入探究高校黨務公開理論與實踐,是現階段高校競務公開實踐的客觀需要,是高校黨務公開理論研究的重點。[論文關鍵詞]高校競務公開黨內民主近年來,黨務公開在高校普遍開展,并取得明顯成效,探索出一些有效做法,很好地促進了高校黨內民主建設。黨務公開作為高校黨內民主建設的內在要求和發展趨勢,目前尚有許多理論與實踐問題需要研究和探索,高校黨務公開與黨內民主建設即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一、黨務公開是高校黨內民主建設的內在要求黨務公開作為黨內民主的內在要求,是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的前提和基礎,是黨內民主建設的基本內容和實現形式,是黨員了解和參與黨內事務的主要通道和平臺,是黨內民主建設的集中反映和重要標志。黨務公開在高校黨內民主建設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是高校黨內民主建設的重要關節點。1.黨務公開是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的前提和基礎。尊重黨員主體地位是發展黨內民主的邏輯起

2012-03-13

關于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對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意義

摘要:公民有序政潔參與是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國民主政治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對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政治參與;民主政治;有序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公民政治參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內容和重要表現。要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必須不斷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一、政治參與的涵義 政治參與是政治學中的一個概念。關于政治參與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美國學者孔奇認為,政治參與可以解釋為全國或地方、個人或集體支持或反對國家結構、權威和有關公益分配決策的行動。亨廷頓和納爾遜在《難以抉擇一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參與》一書中指出:“政治參與就是平民試圖影響政府決策的活動。”關于政治參與的涵義,中國學者對其也有不同的觀點:有的學者認為,政治參與是公民或公民團體試圖影響和推動政治系統決策過程的活動。也有學者認為,公民政治參與是指普通公民通過一定方式去直接或間接影響政府決定或與政府活動相關的公共政治生活的

2012-01-24

關于黃淮四市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現狀與對策

3.黃淮四市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根據黃淮四市農村基層民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特提出如下建議: 3.1進一步修改和完善適合本地區的選舉制、民主決策制度,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 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下制定更加具體,更加合適黃淮四市的選舉制度,在選舉年,本村選舉出組織選舉委員會,鄉鎮派出領導人員領導組織選舉,邀請社會上的文化、法律人員監督選舉等制度。選舉時的成員積極組織動員,幫助選民參選,堅決反對、懲處賄選候選人、暗箱操作等行為,使農村基層民主制度化。規定時間定期召開村民大會,在大會中依照各個生產組分成不同的小組作為村民大會系統,選舉各個組里先進生產力者為代表戶與生產組組長共同決策本組事物,并在村民選舉大會中充分討論關系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3.2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宣傳教育 不斷提高黃淮四市的民主意識 黃淮四市農民的民主意識不強,對民主選舉的認識不夠,在村委換屆中積極性不高,在黃淮四市社會主義民主宣傳教育工作仍要作為一項長期任務來抓,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廣泛性、多樣性、長期性,市民主觀念深入人心。宣傳內容要簡單易懂,方式要多樣能夠吸引群眾。 3.3推行政務

2012-01-18

對于“中國民主政治建設”設題

民主、獨立、富強一直是近代以來先進中國人的夢想與追求。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推進了民主政治實踐的步伐,但中國民主政治建設道路充滿了艱難曲折。時至今日,先進的中國共產黨人仍在積極探索適應中國的新型民主政治模式。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辛亥)革命給國人一個世界上最先進的制度,但卻沒法像魔棒一樣,給中國帶來立竿見影的變化。中國不僅沒有因此而走向富強,反而更容易混亂。 ——張鳴《辛亥:搖晃的中國》 (1)辛亥革命給中國人帶來的“世界上最先進的制度”是什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又是如何實踐的?結果怎樣? 材料二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毛澤東 (2)結合所學知識思考,為實現“讓人民來監督政府”的設想,新中國確定了怎樣的民主政治原則?在民主政治制度建設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材料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人類民主政治發展史上前無古人的創造,沒有現成經驗可循,發展也非一帆風順。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國的民主政治走了大彎路,給國

2012-01-18

關于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共識和民主現代化的實現

[摘要]“人民民主”、“法制建設”、“有效政府”、“政經結合”是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四點基本共識。中國推進民主現代化的進程需要克服“制度起點高”和“基礎比較低”的巨大落差,繼續堅持“四點基本共識”。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繼續堅持經濟建設和公民社會建設,加強黨的執政建設和政府職能建設。 [關鍵詞]民主;共識;現代化“黨的執政舉旗幟,人民當家,世界大趨勢。波瀾壯闊三十年,實踐證明硬道理。現代民主路遠兮,漫漫荊棘,成功貴堅持。世紀書寫中國卷,科學發展是共識。”以一首不規范的“蝶戀花”開啟本文,是想表達這樣兩句話: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已經形成了基本共識;中國民主現代化的實現還需要很長時間。 一、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已經形成了基本共識 有人會說,你這個標題有問題,共識在哪里呀?按照西方的民主模式和發展經驗。中國還稱不上“民主國家”,至多可以稱得上“轉型期”國家,是從專制制度轉向民主制度。如果說得嚴重一點,你就是個典型的“黨專制”國家,哪有民主?有人當然反對這樣的觀點和評價,認為西方那一套在中國行不通。普選目前不可行,競爭性政黨制度不可行,權力制衡和公民社會自治也不可行。中國同西

2012-01-18

關于中國民主建設的出路:以基層民主為突破口

摘 要: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也正處在十字路口的膠著狀態,如何進一步發展,這是對黨的執政能力的考驗,不僅有方法論的意義,而且有世界觀意義。通過對中國民主建設理論探索、國情分析、基層民主發展態勢、以及基層民主發展的意義考證,得出中國發展民主就是要以基層民主為重點或突破口的邏輯結論。 關鍵詞:民主建設;基層民主;出路民主是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文明成果,是人類普遍追求的一種價值觀,也是現代文明國家的顯著標志。中國民主建設從封建王朝“民為貴、君為輕”的民主思想萌芽,到近代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企圖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權宣告破滅;從建國初期民主法制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到文革時民主建設遭到極大破壞, 走了一條十分艱難曲折的道路,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民主建設才步入正軌。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中國民主建設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也面臨處在十字路口的膠著狀態。中國民主建設如何進一步深入發展,出路何在?這將是對黨的執政能力的考驗,不僅具有方法論意義,而且具有世界觀意義。透過理論和現實,總結我國民主發展經驗,不難考證,中國發展民主政治的重點或

2012-01-18

關于協商民主\選舉民主在黨內民主建設中的互動

4.協商民主、選舉民主在黨內民主建設中的互動 “十六大”強調“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2],對如何發揚協商民主精神在制度建設方面作出了較系統地闡釋。如建立城鄉各級自治組織和自治制度,擴大基層民主;通過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和社會聽證制度,完善專家咨詢制度,實行決策的論證制和責任制,改革完善決策機制;擴大黨員和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基礎,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黨的委員會制度為重點,從改革體制機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黨員和黨組織意愿的黨內民主制度;擴大在市、縣進行黨的代表大會常任制的試點;建立和完善黨內情況通報制度、情況反映制度和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內民主取得了更快的進展,差額選舉制度得到進一步充實和完善,在地方黨政領導的換屆工作中黨內民主的精神也更加得以貫徹。在2007年地方四級黨委領導班子換屆中,普遍采取了差額選舉、差額考察的辦法,一些地方還在此基礎上探索實行差額表決。 黨的“十七大”報告史無前例地以小標題形式提出“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著力增強黨的團結統一”

2012-01-18

關于新時期不斷擴大黨內民主\推進人民民主及建設法治民主的思考

[摘要]貫徹落實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不斷擴大黨內民主,推進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國實施依法治國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民主國家的基本要求。新時期以黨內民主建設的創新發展,示范和帶動人民民主,逐步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保證人民當家做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民主,必須大力完善立法民主、執法民主、司法民主、守法民主、法律監督民主,使民主貫穿于依法治國的各個環節,才能積極穩妥的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目標要求,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關鍵詞]黨內民主;人民民主;法治民主2009年9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四中全會把黨內民主建設作為全會著眼黨的建設的四大重點問題之一,提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集中統一是黨的力量保證。”這個論斷是對黨的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對于加強黨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體中國人民不懈追求的奮斗目標,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不斷擴大黨內民主,必須進一步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以實現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黨內民主逐步推進人民民主建設,

2012-01-17

關于加強黨內民主制度建設的思考

摘要: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黨內民主對人民民主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和影響,對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在黨內民主的基礎上推動人民民主的發展,符合中國政治發展的實際。發展黨內民主,重點是加強黨內民主制度建設,包括黨員權利保障制度、黨內決策制度、黨內民主選舉制度、黨內民主監督制度等方面的建設。 關鍵詞:黨內民主;人民民主;制度建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黨內的民主狀況如何,對社會民主有著重要影響。可以說,“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對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帶動作用。”[1]發展黨內民主,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途徑。正如黨的十七大報告所指出的,“黨內民主是增強黨的創新活力、鞏固黨的團結和統一的重要保證。要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2]而發展黨內民主,必須加強和完善黨內民主制度建設。 一、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的關系 黨內民主對人民民主的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和影響。“黨內民主是人民民主發展的前提和條件,決定和制約著人民民主的發展程度。人民民主的發展有賴于黨內民主要素的生長及向周邊的拓展。沒有黨內民主的充分發

2012-01-17

試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民主政治建設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影響論文摘 要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以來,對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產生了巨大影響。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民主政治建設也不斷向前發展。我們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同時,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建設的協調發展。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產生及發展(一)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市場經濟是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經濟,它是一切商品生產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階段所必需的資源配置方式。市場經濟具有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開放性的特征。從市場經濟作為經濟手段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姓“社”姓“資”的制度屬性的區別。由于人類物質資料的生產總是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下進行的,社會資源的配置與是在一定的社會制度下實現提,因而市場經濟體制又不能脫離一定的社會條件而獨立存在,它總是存在于一定社會制度之下并同該社會基礎制度結合在一起。實踐證明,市場經濟可以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存在,它可以為資本主義所利用,也要以為社會主義所利用。

2011-12-09

關于加強黨內民主建設必須提高基層黨員民主意識

摘要:黨內民主建設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黨的基石和細胞,廣大基層黨員民主意識的培養關系著民主建設的成敗。本文基于民主意識與黨內民主的關系,詳細分析了目前黨內基層民主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通過加強基層黨員民主政治意識培養來實現黨內民主的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黨內民主;基層黨員;民主意識黨內民主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提出的一項重要建黨目標,是提高黨的活力,創新黨的機制,強化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舉措。作為黨的一分子,每名黨員在黨內民主建設中,都肩負著十分重要的責任。特別是基層黨員,做為黨的基石和細胞,更是起著基礎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可以說,基層黨員民主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著黨內民主建設的成效。因此,在發展黨內民主建設的進程中,首先要加強基層黨員民主意識的建設,這關系著黨內民主建設的成敗。 一、發展黨內民主建設是每名基層黨員的職責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擁有7600多萬黨員的大黨,又是一個執政黨,就此點而言,黨內的大事就是國家和人民的大事,黨內重大問題的決策,重大方針的制定,與經濟民生息息相關,來不得半得錯誤,否則,就會引起巨大的、無法想象的損失或后果。所以,實現

2011-11-04

對于加強高校黨內民主制度建設的幾點思考

黨的十六大指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并且把“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目標。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其主要任務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實現這一辦學目標,就必須充分利用黨內民主建設這個有力武器,切實加強高校黨內民主建設,提高高校黨的執政能力,全面推動學校事業發展,順利實現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一、加強高校黨內民主建設的重要性(一)有利于黨風廉政建設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與投資加速,高校基礎建設規模空前加大,其中所蘊藏的巨大商機,使高校這一學術凈土被世俗風氣所浸染。近年來屢屢發生的高校基礎建設腐敗案件,動搖了人們對高校的一貫崇拜心理;高校學術公平問題,例如科研課題申請過程中存在的論資排輩的“面子”作用、學術山頭的“圈子”勢力、以及權錢交易的腐敗行為等,這些存在于高校的教育腐敗與不公正現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不滿。其結果勢必會影響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必須加強高校黨內民主建設,通過黨內民主這個有效武器監督和制約高校領導干部的職權使用,幫助高校黨員領導干部勤政廉政,引導領導干

2011-11-04

探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民主政治建設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影響論文摘 要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以來,對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產生了巨大影響。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民主政治建設也不斷向前發展。我們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同時,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建設的協調發展。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產生及發展(一)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市場經濟是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經濟,它是一切商品生產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階段所必需的資源配置方式。市場經濟具有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開放性的特征。從市場經濟作為經濟手段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姓“社”姓“資”的制度屬性的區別。由于人類物質資料的生產總是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下進行的,社會資源的配置與是在一定的社會制度下實現提,因而市場經濟體制又不能脫離一定的社會條件而獨立存在,它總是存在于一定社會制度之下并同該社會基礎制度結合在一起。實踐證明,市場經濟可以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存在,它可以為資本主義所利用,也要以為社會主義所利用。

2011-08-09

關于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思考和建議

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實行村民自治,是黨領導億萬農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偉大創造。要全面推進村民自治,把村民自治事業不斷推向深入,關鍵在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改革和完善黨在農村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加強黨內民主制度建設,這對于推動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十七大報告指出:“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對干部實行民主監督,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最廣泛的途徑,必須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重點推進。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擴大基層群眾自治范圍,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結合對市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調研,我們有一些思考和建議,供參考。一、市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現狀分析市多數村黨支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力弘揚求真務實、奮發進取的精神,在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方面,在促進農村改革和兩個文明建設

2011-06-23

試論班級民主化建設

新時代的教育更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班級管理應適應新時代教育理念,加強民主化建設,逐步形成學生的民主意識和責任意識,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責任心和抗挫折能力以適應社會的發展。作為班主任必須樹立民主意識,對各層次學生一視同仁,用事實說話,以身作則,營造民主氛圍,推動班級民主化建設。一、班級制度的制訂及日常管理首先,集思廣益。請每位同學從品德、學習、衛生、紀律、禮儀等方面提出建議,班委會整理歸納后逐條公布并集體討論,形成“班級公約”,并輔以評分細則。學生自己訂的公約,學生易接受,執行的阻力小,效果更顯著。其次,民主平等。制度確立后就需教師與學生共同認真嚴格貫徹執行,不能因人而異。可在班級中選取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監督小組,及時反饋信息并公布,不足之處立即改進。監督小組的成員按期輪換,盡量讓每一位同學都能成為監督小組的成員,在檢查他人的同時也進行自查,不但能發現他人和自己存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讓每位同學都能真正意識到自己是班中的重要一分子,每位同學都是班級的主人,而不是旁觀者,都應積極參與民主管理。再次,重

2011-03-03

新農村建設中農民主體地位實現的制度保障

摘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我國農村一項長期、艱巨的偉大事業,農民是這項事業的主要實踐者,新農村建設必須以農民為主體,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才能實現。然而,現實中農民主體性地位并沒有得到確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為了尊重農民意愿,確保農民主體作用的發揮,國家必須從制度設計上進行改革和完善,對農民主體地位的實現給予保障。為此,要完善以村民自治為核心的農民自我治理制度;大力加強農民自發團體建設,實現參與式發展的自組織制度;賦予農民更多權力,改革農民參政議政的制度安排。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惠及億萬農民的偉大工程,為的是農民,靠的也應該是農民。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真正主力軍,只有維護好農民的主體地位,遵循“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與“通過農民辛勤勞動和國家政策扶持”的原則,才能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主動性和創造性,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 1新農村建設應以農民為主體 馬克思主義認為對于現實的個人來說,人和主體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并非每一個人都是現實的主體。所謂主體,是指具有社會性的有意識、有目的的從事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現實的人,主體的基本特征就是自覺能動性。只有當人具有主體意識、主體

2011-01-04

強化公共服務理念保障公民文化權利—淺談天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公民主體性缺失

論文關鍵詞:公共服務公民文化權利 論文摘要:2005年,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首次提出“加大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投入逐步形成覆蓋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戰略規劃。從此,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成為全國文化事業發展的新焦點和總體目標。目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仍處于起步階段,由計劃經濟時期文化事業向先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轉變并非一獄而就,因此,我們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踐中難免存在問題。 本文以天津公共文化服務為研究對象,試圖通過對近年來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的回顧,突顯出強化服務公民的意識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的重要作用。 一、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情況回顧 改革開放以來,天津市在國民經濟建設、文化事業等方面均取得豐碩成果。特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被列入天津市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并在近年來得到充分發展: (一)文化投入達歷史最高水平 伴隨國民經濟建設平穩高速增長,中央及地方財政用于文化事業方面的經費也處于上升水平。據統計年鑒數據,天津市文化事業財政投入從200

2010-12-23

淺論江澤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論文關鍵詞]江澤民;中國特色;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人民群眾[論文摘要]江澤民立足于基本國情,著眼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面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提出了黨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觀點,從而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理論。江澤民著眼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面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提出了黨關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一系列重要理論觀點,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一江澤民把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現代社會文明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明確地提出了“政治文明”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新概念,強調要把實現“政治文明”作為新世紀新階段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根本目標,在實踐中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規律,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第一,“政治文明”這一新概念的提出,表明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規律認識的

2010-11-04

淺談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對民主集中制建設的豐富和發展

論文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第三代領導集體;民主集中制論文摘要: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領導全黨在全面推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進程中,把黨內民主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靈魂,把黨內制度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核心,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理論。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領導全黨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進程中,認真研究解決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民主集中制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了新的突破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刻地領會黨在新時期關于民主集中制建設的新認識、新淪斷,對于我們不斷增強民主集中制觀念和嚴格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一、把黨內民主作為民主集中制建設的靈魂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實際出發,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黨建原則,創造性地解決了我們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尤其是在黨的組織建設上,豐富和發展了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建黨的理論。但在戰爭年

2010-11-04

淺談新農村建設中民主管理完善的途徑

【摘要】新農村建設中的民主管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和要求之一,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徑。但在貴州實地調研中發現,存在著村務公開形式主義;民主權利不均衡,兩委關系不協調;民主管理的主體農民參政意識不強等問題,制約著新農村民主管理的發展。本文從幾個方面來初步探討如何完善新農村民主管理的途徑。【關鍵詞】 民主管理 新農村建設 村級事務 政治素質新農村建設中的民主管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和要求之一,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而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如何開展和發展農村基層民主,對村級事務進行民主管理,使農民真正當家作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十五大后,全國各地涌現出許多優秀的民主管理實例,但同時也不乏問題。本人在貴州實地調研中就發現,有些村莊民主管理存在著村務公開形式主義、兩委關系不協調、民主管理的主體農民參政意識不強等問題,制約著民主管理的發展。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民主管理建設的需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一、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2010-10-08

社區自治:推動社區民主建設的最佳途徑

其一,政府要堅持服務的原則,樹立服務意識,即政府把社區管理融于公共服務中,注意發揮指導、協調、服務的作用,具體體現在動員、倡導、服務以及監督、評價等方面,用政策去促進社區建設資源的集聚,而不宜直接參與社區建設活動,以保證社區自治順利實施。 其二,政府應在社區自治組織之間發揮綜合協調和平衡作用。社區自治組織體系在運轉過程中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與利益沖突,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協調平衡作用就極為重要,且責無旁貸。 其三,社區自治組織也要經常主動接觸政府職能部門,以期在社區建設的設想和規劃以及資金籌措等方面取得政府職能部門的理解與支持。 (三)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推進建立社區自治制度化、規范化 首先,要理順社區自治組織的相互協調關系問題。由于社區自治涉及多個社區自治組織,因此,要制定相應的協調關系的程序運作制度,并使其法規化,確保社區自治有序進行。 其次,要根據客觀形勢的變化,適時創新社區工作內容及具體方式和機制。再有,針對目前許多新建社區越來越多地引入物業公司管理的趨勢,應借助物業公司的相關資源,有效協調、整合社區管理,實現經濟、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總之,因地制宜、因時而變的工作創新應

2010-09-21

基層民主管理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摘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在加強基層民主管理建設方面,圍繞黨的根本宗旨,在“官與民”的良性互動中,堅持做到三個“兩手抓”,進行了不斷地探索與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關鍵詞:基層;民主管理;探索與實踐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加強基層民主管理,激發和調動廣大職工群眾參與政事的積極性,規范和保障職工群眾的民主權利,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目標要求。江蘇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是江蘇省水利廳直屬的工程管理單位,負責管理4座大型電力抽水站、12座大中型水閘等水工程,具有灌溉、排澇、泄洪、通航、發電、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功能,既是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的龍頭,也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單位堅持圍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黨的根本宗旨,在“官與民”的良性互動中,堅持做到三個“兩手抓”,切實保障了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在基層民主管理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該處連續兩年被中央

2010-02-23

論改革開放前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基本狀況

摘 要:1956至1978年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曲折探索時期,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成就,但也遭受到了挫折。但在民主建設方面還是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積極工作也為后來改革開放以及新世紀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關鍵詞:積極探索;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1 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對民主政治建設的積極探索從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是我們黨對民主政治建設的初步探索階段。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一手抓政權建設,堅定不移地恢復國民經濟以及迅速發展生產力;一手抓執政黨建設,不斷地增強黨的執政能力,適當對自身建設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黨的領導方面,確立了黨的領導的全新觀念,即黨的領導是思想上、政治上和方針政策上的領導。在黨群關系上,進一步認識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只有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和參與下才能順利完成,黨的執政地位才能夠鞏固。因此,中國共產黨人必須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重要作用。在黨的作

201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