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榮辱觀”調查及分析
未知
[摘要]本次調查,主要是將“八榮八恥”溶入到大學生日常的行為習慣中,以小見大,從而反映出大學生對“榮辱觀”的真正理解。
[關鍵詞]榮辱觀大學生調查
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個為榮、八個為恥”重要論述,是黨關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進一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社會主義榮辱觀闡述了一個合格的現代人應具備的素質,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把樹立和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一項長期任務、
為此,該校組織了一次調查,主要是要將“八榮八恥”溶入到大學生們日常的行為習慣中,以小見大,從而反射出大學生對“榮辱觀”的真正理解。參與此次調查的有浙江紡織服裝技術學院、寧波大學、寧波大學科技學院、寧波大學基礎教育學院、寧波萬里學院、寧波工程學院的大學生。本次調查共分發問卷300份,調查的時間是從2006年的10月到2007年5月,地點是在寧波各高校的校區內。同學們都非常配合,認真地參與填寫問卷。
(一)大學生“榮辱觀”的問卷調查
1、大學生“榮辱觀”調查活動目的及意義、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后備軍和接班人,思想道德素質是大學生綜合素質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內容上說,“八榮八恥”無疑是從榮辱觀的高度對20字基本道德規范的具體展開,與當代大學生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標是一致的,為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尤其是榮辱觀的培養,提供了新的契機和保障條件。
通過對大學生“榮辱觀”的調查研究,了解其價值觀念及利益觀,探究社會環境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榮辱觀,學習并領會“榮辱觀”精神。
2、調查內容和結果。本次問卷調查,只要求大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答。調查問卷具體內容及結果統計:
(1)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當聽到奧運會上奏響中國國歌時,您會有一種自豪感嗎?96%有,4%沒有。表明大部分同學是愛國的,能有自己堅定的立場。
(2)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您會主動參加學校或社團組織的志愿者活動嗎?74%會,12%不會,14%不知道。表明有較多的同學能積極參加公益活動,但有部分同學這方面的意識不強。
(3)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您認為命運是上天注定的,還是可以由自己把握的?4%上天注定的,68%自己把握,說不清28%?表明多數學生能正確區分科學與迷信,有著正確的價值觀。
(4)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住集體宿舍,地面有很多雜物時您會主動打掃嗎?84%會,6%不會,10%自己認為該干時會干。表明大多數的同學都能認真地對待勞動。
(5)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您對于在會場、影院或圖書館接打手機或高聲喧嘩持何態度?76%絕對反對,18%可以理解,6%習以為常。表明多數同學明確以損人利己的事為恥。
(6)以減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當您拾到錢物后會怎樣處理?50%送交有關部門,32%在原處等待失主或張貼招領啟事,18%據為己有。表明誠信意識在部分大學生中正在削減、
(7)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過馬路時,您闖過紅燈嗎?18%決不,58%為了趕時間會闖,24%如果車不多或者大家都闖我就闖表明只有少數的同學能自覺遵紀守法,仍有較多同學還不能自覺遵守。
(8)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您經常倒掉剩飯剩菜嗎?36%從不,我總是按照自己的飯量打飯;64%會。表明只有一部分的學生有著艱苦奮斗的精神,不會過分的鋪張浪費。 通過本次調查,使我們了解到,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都能明確應該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能正確地分辨美與丑、善與惡、榮與辱,進而確立人生的理想和奮斗目標。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在當代大學生中,有少數人道德取向迷惘混亂,價值選擇自我化,重索取,輕奉獻,缺乏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些思想和行為,嚴重地影響了這些大學生生活目標和方式的選擇,影響了當代大學生的形象。
(二)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本途徑
1、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時代精神教育相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汲取了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對傳統美德的繼承和發揚。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確立要求我們在繼承傳統美德的基礎上,樹立起現代思想道德理念,如誠信理念、合作理念、競爭理念、科學理念、法制理念等。我們在進行榮辱觀教育時,要融入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使其成為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堅實的思想支撐
2、課堂教育教學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在課堂教育教學中應融入社會主義榮辱觀內容。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讓師生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要開展豐富多彩、主題鮮明的各種活動,特別要抓住重要紀念日等時機,強化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讓大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領情榮辱觀的真正含義,并積極地進行自我充實、提高和完善。
3、日常教育與自我修養相結合。學校在日常思想教育和行為管理工作中,應以“榮辱觀”為標尺來衡量大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對與錯、合適與不宜,并及時做出肯定與否定、贊揚與批評的評價,讓大學生在點滴言行中明榮辱之分。
4、階段性集中教育與長效機制建設相結合。高校應緊緊抓住當前全社會都在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的有利時機,迅速掀起教育活動熱潮,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等活動,使“八榮八恥”入耳、人腦、人心,成為同學們的思想座右銘和道德修養標準。在此基礎上,要注重教育的系統性和長期性,形成長效機制,不斷強化教育效果。
(三)結論
此次調查的目的在于使大學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社會主義榮辱觀,使“榮辱觀”滲透和貫徹到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去,使之成為廣大建設青年的座右銘,切實推動和諧校園建設的健康發展。我們想讓更多同學了解“榮辱觀”主要內容及其深層含義,希望同學們珍惜教育機會,努力提高自身修養,樹立正確的榮辱觀,發揮表率作用,更好地報效祖國和人民。通過“榮辱觀”教育,很多同學覺得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要做到真正從心里熱愛祖國,從而努力學習認真工作。他們一致認為,因為年輕,所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祖國培養了自己,是到了自己該報答祖國的時候了。很多同學同時認為今后要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理論知識的學習,自覺提高自己的覺悟,以期早日成材。同學們明白了社會主義榮辱觀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