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困境分析

吳煒

摘要:通過調研南京四所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現狀,結果顯示,新媒體時代高職學生黨建工作的各類資源不斷豐富,教育載體更加多樣,組織管理更為便捷;但也存在學生黨建工作中新媒體的運用力度不夠、教育內容缺乏吸引力、監督預警不到位等困境,其原因主要為新媒體時代文化多元性的影響沖擊、教育資源尚未整合優化以及新媒體技術型的學生黨建隊伍缺乏等。因此,高職院校必須采取相應對策創新學生黨建工作模式,提高學生黨建工作成效。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現狀調查

通過調研江蘇南京四所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現狀,結果顯示,依托新媒體這一全新載體,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加快了現代化、信息化建設步伐,但同時也面臨種種困境。

一、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現狀

圍繞“運用新媒體開展學生黨建工作現狀”這一主題,對南京四所高職院校(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進行調研,共發放問卷800 份,其中學生積極分子200 人、黨員200 人、普通同學200 人、教師黨員100 人、普通教師100 人,收回798 份。并召開了16 次座談會,走訪了12 名專家,收集了4 所學校和有關專家、輔導員和學生代表共計300 多人的意見,將問卷結果運用計算機對數據進行科學統計,同時對走訪收集的意見進行整理歸納和分析總結,得出一些結論。

(一)新媒體給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帶來有利影響

1.新媒體時代學生黨建工作的各類資源不斷豐富。91%的調查對象認為新媒體為黨建工作提供的資源數量和種類都日趨豐富。在“平時你較更多通過哪些平臺獲得黨建資料”多選題中,選“網站”的占83%,選“微信微博”的占86%,選“視頻APP”的占93%,選“書本資料”的占61%。在“你通過新媒體獲取哪類黨建資源”多選題中,選“黨的大政方針”“黨的理論知識”“黨建案例”“當今各國政黨動態”均占90%以上。由此可以,新媒體平臺的出現使學生黨建工作者能夠迅速獲取黨建資料,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黨建工作內容與目標,為他們提供多樣化的視角研究黨建相關工作。2.新媒體時代學生黨建工作的教育載體更加多樣。調查對象中的89%認為新媒體平臺可以使黨建工作的形式更加多樣化。在“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黨建教育形式主要有哪些”的多選題中,選擇“黨課培訓”“黨團活動”“黨支部會議”“利用網絡接受黨組織教育”形式的均占93%以上。在“大三預備黨員的學習交流,培訓、組織活動主要通過哪些渠道”的多選題中,選“返校集體學習”的僅有9%,選“微信微博”“QQ群”“網絡遠程教育”的均為89%以上。因此,運用新媒體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時空限制導致教育模式相對單一的弊端,信息可以實時推送,學生則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育資源。3.新媒體時代學生黨建工作的組織管理更便捷。調查對象的87%認為各類新媒體已逐漸運用于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其中認為已出現“黨支部網頁”的占95%,“黨支部微信群”占93%,“黨支部QQ群”占99%,“含有學生黨建工作的微信公眾號”占81%。同時96%的調查對象認為新媒體的普及使黨組織的管理更為便捷,在“網絡投票”“選舉公示”“材料收集”及“通知發布、上傳下達”等工作形式的多項選擇中分別占93%、97%、95%、99%。訪談和問卷的結果表明,學生黨員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實現無障礙溝通,檔案管理、文件的上傳下達、材料收集等事務也隨之變得更迅速,測評投票、選舉公示、接受群眾意見等環節也可線上進行,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將黨務公開透明落到實處。

(二)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困境

1.學生黨建工作中新媒體的運用力度不夠。73%的調查對象表示,目前學生黨建新媒體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大部分缺乏深度。在“目前黨建新媒體運用較多的載體有哪些”多選題中,98%選擇“文字表述”,65%選擇“影像資料”,79%選擇“圖片表格”,41%選擇“音頻等其他媒介載體”。調查發現,相對于其他公眾平臺,“黨建”“黨支部”公眾號在關注度、推送頻率、信息量等方面有一定程度落后,且沒有較為權威的官方指導。因此,大部分黨建新媒體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缺乏創新的形式,運用過于嚴肅單調,還不能成為學生參政議政的基層紅色陣地。2.學生黨建工作新媒體的教育內容缺乏吸引力。76%的調查對象表示當前新媒體學生黨建教育內容不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在“黨建新媒體包括哪些主要內容”的選項中,選“黨務通知、會議文件”的占96%,“黨課培訓事項”占94%,“熱點、主題論壇”占11%,“師生對話、專家訪談”占13%。在“學生黨建工作新媒體推送的內容存在哪些問題”的多選題中,選“缺乏吸引性”占67%,“缺乏原創性”58%,“缺乏創新性”77%,“缺乏可讀性”占51%。因此,盡管近幾年高職院校學生黨建新媒體的內容逐漸豐富,但總體來講各欄目內容的功能仍顯單一,多用于一般的資料查詢和事務性通知,不利于黨建內容對廣大師生產生黏性[1 ]。3.學生黨建工作新媒體的監督預警不到位。69%的調查對象認為大學生缺乏較強的辨別信息真偽的能力,一些虛假甚至負面的信息極易使他們產生好奇。在“你認為學生黨建工作新媒體現已具備哪些監督預警機制”的多選題中,3%選“嚴格審查和管理新媒體賬戶的資格”,4%選“量化細分違法違紀的條件”,17%選“有健康的輿論氛圍和輿論領袖”,11%選“設有輿情監控的職能部門”。在“在網絡出現不良信息時學校采取的措施”多選題中,73%選“及時準確抓取輿情”,53%選“第一時間發布事實真相”,42%選“報道后續的跟進工作和解決結果”,76%選“刪帖等被動處理”。因此,當前高職院校監督和引導新媒體輿論的能力不足,發生突發事件時,學生黨建工作者常常陷入被動“滅火”狀態,采取刪信息、停賬號、封IP等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處理學生言論,不能贏得廣大學生的信賴。

二、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困境的原因剖析

以上結果表明,作為一種傳媒工具,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新媒體環境則是正負能量交雜的輿論場。新媒體開放、共享、及時的特點為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便利快捷,同時新媒體的運用也使得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種種困境。分析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新媒體時代文化多元性的影響沖擊

新媒體對傳播主體不設限使得網上的信息泥沙俱下,轉載、評論、跟帖所營造的輿論氛圍顯得格外浮躁。學生黨建工作面臨新問題:一方面,新媒體時代的多元文化使得我國黨建文化受到國外文化的沖擊,這些文化并不符合我國國情,致使學生黨建工作受到影響和削弱。另一方面,新媒體為主流黨建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提供了并存、碰撞的開放性環境,但往往亞文化都具有“吸引力”,社會成員的精神世界極易受不良文化影響,甚至出現個人主義、物質主義等不良社會思潮,共同對抗主流的黨建文化,從根本上影響了主流文化作用的發揮[2 ]。

(二)新媒體時代教育資源尚未整合優化

當前新媒體環境下,許多高職院校還存在教育資源尚未整合優化、難以形成有效合力的困境。一方面,新舊媒體融合度低,部分學校傳統的思維模式占主導地位,部分高職院校過于注重新媒體運用而忽視了傳統媒體建設,最終大多數高職院校未能將兩者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特點。此外,面對新媒體的挑戰,高職院校鮮有針對黨建項目開設專項配套資金和總體指導,校內新媒體運用呈現各自為政、相對分散的局面,未能充分展現新媒體的傳播優勢,各校之間的教育資源更是未能借助新媒體跨平臺互動性的功能實現共享。

(三)新媒體技術型的學生黨建隊伍缺乏

整體而言,知識結構滯后于新媒體的發展形勢是目前高職院校學生黨建隊伍的普遍現象。多數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書記為一線輔導員兼職,他們本身事務性工作較多,又缺乏黨務工作的專項指導及新媒體技術的培訓,在實際工作中對各類新媒體的優勢不能充分挖掘,對其發展特點及運用規律缺乏深入細致的研究,對于新媒體中學生思想特征等方面的新問題也未能及時總結。因此,目前新媒體技術型學生黨建隊伍的嚴重缺乏,直接影響了學生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推進。

三、結語

新媒體時代對于高校黨建工作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新媒體為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提供的資源數量和種類都日趨豐富,教育載體更加多樣,組織管理更便捷透明;但也存在學生黨建工作新媒體的運用力度不夠、教育內容缺乏吸引力、監督預警不到位等困境。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新媒體時代文化多元性的影響沖擊、新媒體時代教育資源尚未整合優化以及新媒體技術型的學生黨建隊伍缺乏。因此,高職院校必須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充分挖掘新媒體在黨建工作中的作用,在學校整體規劃中將傳統黨建工作與新媒體黨建工作有機融合,對新媒體建設加以統籌安排,不斷解放思想、大膽嘗試突破,構建順應時代和科技發展的學生黨建工作新模式。同時高職院校學生黨務工作者要傾聽時代最強音,緊隨科技發展腳步,研究了解新媒體發展態勢,積極變被動為主動,強化學生黨建工作中的新媒體意識,健全學生黨建工作中的新媒體預警監督機制,重視學生黨建工作的新媒體平臺建設,打造有新媒體特色的黨建教育品牌,提高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成效。

[1 ]楊歡歡.新媒體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芻議[J].新聞研究導刊,2020 (23 ):3-4.

[2 ]柏華,柏嬙.新媒體時代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研究[J].學生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 (18 ):33-34.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