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工商管理的創新路徑
原園
摘要: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及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企業工商管理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尋求工商管理的創新是我國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新常態下企業工商管理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創新工商管理模式的新路徑。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工商管理;意義;路徑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工商管理應實現不斷創新,為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及經營決策準確率出謀劃策,并將管理會計、信息化管理等創新手段深入到企業生產經營各個流程,實現企業綜合業務能力的提升。
一、企業工商管理的主要內容與積極意義
(一)企業工商管理的主要內容。所謂工商管理是指企業運用行政管理與財經管理等學科知識,通過對本企業自身經營特點的分析,制定相關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并以此作為規范企業各項生產經營與管理流程的準繩,以此達到企業最終經營利潤目標。目前,工商管理的范圍主要包括財務管理、生產銷售、人力資源、倉儲庫存、檔案與合同管理、資產管理等內容。
(二)工商管理對企業經營發展的積極意義。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風險,主要原因就是企業對于市場經濟的變化不敏感,沒有及時做出準確的決策,導致企業競爭力下降,造成企業重大投資項目的失利或坐失投資先機,以致使企業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腳步的放緩,企業面臨的市場威脅因素越發復雜,特別是一些跨行業發展的企業更是面臨來自自身實踐經驗、產業鏈等方面的影響。因此,企業工商管理創新應在企業生產經營各個方面發揮作用,控制企業從采購到售后服務各個流程,以保證企業一切經濟活動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運行。工商管理能促使企業的發展更加符合時代需要,使企業內各部門的工作得到有效監管,能促使人才為企業助力,使企業的社會價值不斷提升,促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二、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工商管理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工商管理所面臨的機遇。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與發展機遇,企業在市場浪潮中也面臨一些亟待改革、創新的地方。習主席在 2014 年首次提出經濟新常態概念,指出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在速度、結構、動力三方面所具有的新特點。我國企業應積極領會主席講話精神與國家對新形勢下經濟發展的態度,以經濟新常態作為企業制定相關管理制度的準繩與方向,不斷對企業工商管理方式、方法進行創新,將部門協作、綠色生產、服務理念引入企業工商管理中,確保企業工商管理目標能適應市場經濟總體發展方向。企業應逐漸擺脫傳統計劃經濟模式影響,深入了解國家近期出臺的相關行業發展、產業政策文件與精神,將文件規定作為企業制定工商管理制度的參考依據。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對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這將有助于國家經濟體系的穩定運行,對于經濟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二)在信息技術時代企業工商管理的挑戰。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企業工商管理模式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不但有效地提升了企業管理效率,而且為企業管理層決策提供了更為廣泛的信息收集渠道。在傳統行政管理時,企業只需要對日常經濟業務中已經生成的數據進行分析即可,而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企業可以通過網絡收集全球范圍內與企業經營相關的信息,這對企業工商行政管理的方式與手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企業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謀得一席之位,只有不斷提升工商管理水平,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手段為企業管理層收集、分析、總結出準確、及時的管理數據。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也對企業管理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企業的管理要從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如何進行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進,促使企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更加具有競爭力。
三、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工商管理創新的途徑
(一)企業應樹立正確的工商管理創新意識。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一些企業仍舊保持固有的管理模式,沒有意識到加強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嚴重制約著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企業首先應充分認識到工商管理意識的樹立及創新的重要意義,從管理層帶頭給予工商管理模式創新提供運行環境。其次,通過工商管理創新實現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為管理層提供各個流程、層面的決策意見,提高企業抗風險的能力。最后,企業管理層應對舊的管理制度進行梳理及查找不足,摒棄傳統只注重銷售忽視管理的模式,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形成符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的工商管理制度,以此促進企業可持續、健康地發展。管理者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決策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對于工商管理的認識也同樣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只有從管理者的意識上重視工商管理,才能使企業的發展得到工商管理的積極影響,使工商管理落實在企業的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中。
(二)注重企業工商管理人才隊伍建設。企業發展中的每個環節都要依靠人才的作用,因此在企業的經營發展中必須重視對人才的管理,要從觀念上轉變用人方式。企業應面向社會招聘具有工商管理經驗的人才,并在工資待遇、晉升條件等方面給企業人才必要的發揮空間,使企業留住人才,鼓勵企業人才不斷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首先,企業應結合崗位分工等實際情況制定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給每位職工可以競聘部門領導的機會,體現企業用人選人的公平性。企業在待遇方面應充分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堅持同一崗位不同職工的工資待遇應相同的發放原則,為企業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其次,企業應定期對職工進行業務培訓,一來可以不斷提升企業職工的理論水平,二來可以調動企業員工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只有人才提高業務能力,才能為企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公平合理的用人模式可以促進企業內員工積極進取,推動企業快速發展,因此必須在人才管理方面進行創新。
(三)企業應強化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是前進的原動力,企業應加大研發支出投入,提升企業生產工藝水平及產品質量,以品質迅速占領市場,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要在技術創新方面加強管理,對現有產品的設計和生產進行創新,還要分析市場,研發出具有更高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使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提高。
(四)企業應從營銷方式方面進行創新。營銷模式的成功與否主要看是否能夠通過分析消費者心理對企業產品進行調整,以保證企業生產的產品適應更多的消費者。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促使企業在銷售產品前,針對不同消費者制定不同的營銷模式,以適應市場需要的不斷變化。營銷創新不僅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還要分析市場需求和行業競爭對手,在多方面的分析后對資源進行整合,使企業逐漸樹立口碑,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四、結語
在互聯網、大數據廣泛應用的今天,不但要求企業能夠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及品質過硬的產品,還需要企業通過工商管理創新實現現代企業制度管理目標。企業應樹立人才建設、營銷模式及生產工藝改進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企業必須注重對這幾種因素的管理和創新,使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提高,促進企業穩定有力發展。
[1]崔巍.基于新常態經濟背景的企業經濟管理創新路徑 [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6).
[2]秦陸.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工商管理職能的探索路徑 [J].經貿實踐,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