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職學生就業創業教育
周中文
摘要:本文從就業評價體系、就業穩定性、學生滿意度、就業層次、創業熱情、創業項目層次、創業者自身素質、學生創業環境等方面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就業創業現狀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實際提出解決意見。
關鍵詞:中職學生;就業創業;現狀與對策
一、中職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
1. 熱情高、踐行少。中職在校學生有創業愿望與創業熱情的很多,但是真正能夠拿出勇氣去創業的寥寥無幾,畢業后看著同學迅速的進入工作崗位,心生焦慮便放棄了最初的想法,即使選擇了創業,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絕大多數的學生對創業的艱難性沒有足夠的準備,一旦遇到挫折和風險,便選擇放棄。更多的學生選擇了先就業、再擇業、無奈去創業的職業路線。
2. 創業項目層次低、回報少。學生在開展創業活動的過程中,所選擇的項目基本都是保險型的,都是在確保萬無一失的情況下進行的。很少是選擇技術型或知識型的創業,多為在已有的便利情況或是對某領域較熟悉的情況下進行創業。對于一些高端的創業項目,無法上手;在資金、技術等問題上存在苦難,學生創業的整體情況為失敗率高、回報率低。
3. 創業者經驗缺乏、角色轉變滯后。學生在畢業初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缺乏必要的實戰經驗,很難一下子勝任掌門人的角色,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僅有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試圖用一個自認為很新奇的創意就可以吸引投資者,創業過程中,資金、市場劃分、企業管理等方面出現的問題無法進行準確的判斷與決策,整個創業過程阻礙重重。
4. 創業環境不寬松。學生創業缺乏系統的人文環境,中國的傳統文化存在保守、求穩的思想,學生創業的文化氛圍尚未形成,社會部分人群認為學生創業就是不務正業,荒廢了學業,無形中給學生創業者造成了很大的輿論壓力。也因此,很大比例的家長對孩子大學畢業自主創業不支持。從國家政策層面看,創業服務鏈有待逐步形成,如優惠政策的實施細則含混不清;市場準入門檻相對過高,創辦企業審批手續比較煩瑣、周期長、費用高、收費項目多;創業融資渠道有限;創業后續服務不足等,一定程度上都加大了學生創業的難度。
二、中職學生就業創業存在問題的對策
1. 將創業教育貫穿到學校常規教育工作中,加強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創業之路較為坎坷,應該加強對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要向學生傳授從事創業實踐活動所必需的多方面知識,培養學生的挑戰意識與抗挫折能力,樹立自信、自強的創業品質,敢作敢為、有所擔當,能夠獨立的思考問題、決斷問題,善于設計自己的創業路線,并通過創業教育激發他們的創業意識,點燃他們的創業夢想。
2.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指導學生進行創業案例分析和模擬創業,鼓勵學生在校創業實踐。進行創業教育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邊學邊用的原則。在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的時候,可采用典型的、有特色的創業案例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分組討論,主動參與到案例分析和案例討論中去,學習創業的經驗和方法。鼓勵學生在校期間要積極參與創業實踐活動,如大中專學生創業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個人實際,讓學生當一回“小老板”,讓每個學生做創業方案設計。指導學生從選擇何種企業、企業的選址、企業的名稱、企業的形象設計、企業的融資和理財、員工的聘任等方面,全方位考慮如何運作自己的企業。從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訓練學生的專業能力、獨立能力和社會能力。其次,創業學生可通過參與社團組織活動、兼職打工、求職體驗、市場和社會調查等活動來接觸社會,磨煉自己的心志,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邀請創業有成的畢業生進行現身說教,啟發人們的創業思路、拓寬創業視野,激勵學生創業行為。通過各種途徑獲得最直接的創業技巧與經驗,將使創業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受益無窮。
3. 創造機會,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在實踐中強化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學生成功開展創業行為,還需要良好的外界創業環境。一是把實習作為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第一實踐基地。實習是學生了解專業或行業相關知識的大好機會,為其提供了檢驗自己知識和能力的場所和展示知識才能的舞臺。學校要抓住實習這個大好時機,鼓勵學生“尋找機會,別錯過機會,讓才能充分展示出來”,使學生萌生創業意識,涌動創業激情,確立創業目標。從行動上及相關的物質上給予學生支持,使創業的學生膽子更大,能具備一顆更加勇敢的心去創業,從而使得更多的學生渴望創業,敢于創業。二是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突出創業環境的設計和布置。良好的校園文化具有調節心境、陶冶情操和塑造性格等功能。學校要突出校園創業環境的設計,如市場營銷活動、科技作品競賽、自我形象設計活動、創業設計大賽等,通過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培養創業品質和創業能力。三是組織多種形式的創業模擬活動,在校內成立學生“創業園”。學校要引導學生開展創業實踐,將校內的盈利機會讓給學生開展創業,如商品銷售;或將學校一些活動以項目公開招標的方式開展,如讓商貿、財經類專業學生定期召開小型的商品交易會和拍賣會;讓計算機、機電、園林花卉等專業的學生開設店鋪等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調查一些小企業,參與小企業的設計,同時學校也可嘗試建立一些小型企業,讓學生身臨其境,使學生得到創業教育的體驗,通過體驗使學生獲得創業的感性認識。
總之,學生成功開展創業行為,需要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還需在生活中應給予創業者更多的寬容與關心,在創業學生遇到挫折與失敗時,應予以更多的關注與寬容,幫助他們分析原因、總結經驗,使他們振作精神重新踏上創業的路。
[1]張彬彬.淺談職業學校如何開展就業指導工作 [J].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1
[2]強會君.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能力問題的對策 [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 2011
[3]陸燕春.工學結合:中職學生創業意識培養的有效途徑 [J].中國教育發展研究雜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