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中學美術欣賞與其他學科的聯系

池毓慧

摘要:現在的中學生學習壓力的增加,一些人忽略了美術欣賞這門課程對中學生的必要性。美術欣賞不僅是一門藝術課程,還與其他的學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好美術欣賞課不僅能增強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還能使學生加深對其他學科的理解。

關鍵詞:美術欣賞;聯系;學科

美術欣賞是運用感知、記憶、經驗、知識和理解能力觀察美術作品,從而獲得審美享受。高中生的美術知識水平比較有限,美術欣賞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認識。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創造力,但鑒賞能力不完全是天生的,是可以后天培養的。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并不一定與人的智力成正比,美術欣賞能力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能力。

21 世紀,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國家推行教育改革,提倡素質教育,中學美術是重要的改革方向,這對廣大美術教師是極大的鼓勵和新的挑戰。但是,一些中學美術教師的知識水平有限,美術教學設施如多媒體教室不夠完善,使得美術欣賞教學被限制在美術學科之內,難以得到拓展,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面對這些問題,筆者結合美術欣賞課程特色,在近幾年的美術欣賞課程教學中滲透其他學科知識,獲得了意想不到的課堂教學效果,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美術課堂中,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一些在初中時沒有學習過美術的學生也能運用其他學科知識進行美術欣賞,增強了欣賞能力。

一、文學語言

美術的語言不同于文學語言,前者是造型和色彩相融的語言,是一種視覺藝術。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感知、體驗和理解,就必須使用語言文字加以表達。因此,準確、生動、豐富的文學語言更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個人感情,用文學語言描述能夠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記憶和理解。

筆者認為美術鑒賞模塊中最難開展教學的一課是《原始人的創造》,先民的美術作品歷史悠久,造型古樸怪異,僅觀察作品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難以理解其深刻的內涵。這時教師就要打破常規,運用生動的文學語言講解作品。如,一些商代青銅器器身刻有雷紋、饕餮紋以及各種各樣神秘的動物形象,造型古樸、抽象、稚拙,令人震驚。在遠古時代,這些怪異形象雄健粗獷的線條、深刻凸顯的鑄造刻飾,體現了一種原始、神秘的原始宗教情感觀念,反映了那個血與火的蠻荒年代。學生小組討論問題時,能感受到遠古抽象、稚拙的形象,教師如果直接提問,學生往往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這時課堂就會冷場。教師可以運用另一種教學方式:每個小組的學生共同討論問題,請一位學生概括總結,以書面的方式完整地回答問題。這樣通過思考、提煉,學生整理出自己的語言,往往比較準確、生動。同時,在美術欣賞課中,教師要有意識地使用生動、準確的語言表述美術作品,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打破在欣賞作品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尷尬局面,這樣也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

二、歷史知識

中國美術史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民族在不同時代、文化和地域背景下鑄就了不同民族風格的美術作品,這些作品贊美自然,肯定自身的價值和社會地位,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這些思想往往通過優秀畫家的傳世美術作品體現出來,是時代審美意識、政治制度、民族精神、哲學理論、經濟文化、宗教思想的縮影。因此,對于涉世未深、熱情活潑、求知欲強的中學生,教師可以運用歷史知識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這樣更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鑒賞能力。中國唐朝墓室壁畫的色彩富麗堂皇,花團錦簇,人物線條流暢,體態豐盈,充滿積極向上的生活氣息。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顧唐代歷史,對作品的欣賞由表及里,較為深刻地對比其他朝代不同時期的壁畫的內在精神。如,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經濟遭到破壞,人們因生活中充滿悲苦和災難而追求精神寄托,石窟壁畫盛行。而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政治、文化發展迅速,壁畫才會如此熱烈、燦爛、富麗而宏偉。

三、數學知識

數學注重邏輯思維。古希臘的帕特農神廟宏偉壯觀,是現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希臘建筑之一,它聳立在衛城之上,就像雅典衛城聳立在雅典城中那樣,顯得壯麗唯美。它采用圍柱式結構,東西兩側各 8 根立柱,南北兩側各 17 根立柱,柱高為 10 米,廟宇為矩形,長 70 米,寬 31 米,符合古代希臘人追求的黃金分割率。這座神廟雕像點、線、面都是數學的研究對象。數學把萬物萬事變得簡單,簡單就是一種美。圓點給人飽滿的感覺,直線給人流暢的感覺,平面給人光滑感覺。用數學知識進行審美鑒賞可以事半功倍。

四、地理知識

地理環境是美術創作的重要因素,因此,美術欣賞不能忽視作者生活的環境。在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中,一些福建畫家的作品表現了惠安女勤勞、質樸、能干的品質。烈日當空,婦女肩挑魚或漁網,充滿青春活力,觀者能夠感受到她們豐收的喜悅;畫面色彩表現當地氣候,對比鮮明,場面熱烈,反映出強烈的地域特色。西部省份的美術作品大都表現干燥的氣候、宏偉的山河,體現出畫家博大、質樸、粗獷、豪放的性格特征。歷史上的經典作品也是如此。如,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氣勢雄強,巨峰壁立,幾乎占滿了畫面,山頭雜樹茂密,飛瀑從山腰間直流而下,山腳下巨石縱橫,使全幅作品體勢錯綜。在山路上出現一支商旅隊伍,路邊一灣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飛瀑,使觀者如聞水聲、人聲、騾馬聲,也點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題。范寬以雄健、冷峻的筆力勾勒出山的輪廓和石紋的脈絡,濃厚的墨色描繪出秦隴山川峻拔雄闊、壯麗浩莽的氣概。這幅豎長的大幅作品,不僅層次豐富,墨色凝重、渾厚,而且極富美感,整個畫面氣勢逼人,使人身臨其境。撲面而來的懸崖峭壁占了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這就是高山仰望,人在其中抬頭仰看,山就在頭上。在如此雄偉壯闊的大自然面前,人顯得如此渺小。山下是一條小路,一隊商旅緩緩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給人一種動態的音樂感覺。馬隊鈴聲漸漸進入了畫面,山澗還有那潺潺溪水應和。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詩意在一動一靜中慢慢顯示出來,觀者仿佛聽得見馬隊的聲音從山麓那邊慢慢傳來,仿佛看到馬隊從眼前走過。

五、音樂知識

音樂和美術都起源于藝術,同屬于藝術,一個是有形無聲,一個是有聲無形,兩者聯系緊密,相互協調,相得益彰。美術注重視覺上的層次感,這個層次感就相當于音樂中的節奏,美術作品中的點、線、面組成的各種畫面形態,好比音樂中不同音高、節奏、旋律譜成的樂譜,形成猶如音樂一般的節奏感和韻律之美。

如,小提琴協奏曲《梁?!飞钍苋藗兿矏郏俗髌繁旧硗?,民族風格的演奏手法是重要的因素。20 世紀 50 年代初的浙江越劇團是戲曲團體中最早使用部分西洋樂器伴奏的戲曲團體之一,小提琴的音色優美,這種嘗試得到部分演員和樂隊的支持,但持反對意見的也不少。原因是小提琴演奏不出戲曲風格,在戲曲樂隊中顯得格格不入。越劇界著名琴師賀仁忠先生認為小提琴是西洋樂器,在戲曲中使用可以增加表現力,但必須解決演奏風格問題。在美術鑒賞課程中融合音樂和美術,使學生視、聽同時進行,課堂氛圍熱烈,學生陶醉于美術與音樂中,教學取得了良好效果。

結語

美術欣賞課與其他學科的綜合,并不是美術與語文、音樂、歷史的機械疊加,而是各學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溝通、相互融合,使學生更易于接受新知識。美術欣賞是美術教學的主要內容,其他學科是補充,這樣使學生能把各科知識靈活地運用于美術學習中。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