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科學施教——談項目教學法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張潔
摘要:中職教育是我國目前的一種教育模式,而美術教育是中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美術教育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各種弊端,而項目教學法的出現,使美術教學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改善了傳統中職美術教育存在的不足,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中職;美術教學;運用
從學科性質來看,當前,我國中職美術教學一直在強調美術綜合素養的價值,相關教育工作者也逐漸將項目教學法應用到美術教學課程中,其目的是培養中職學生的藝術素養,提高他們對項目教學的認識。此外,隨著中職教學大綱內容的不斷深化,加之人們關注點日益集中,因而這種關注點促使我們將更具特色的項目教學法應用落實到學生身上。基于此,本文闡述了項目教學法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一、項目教學法簡介
“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項目教學法最顯著的特點,它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被動的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
項目教學法的設計原則為:① 主體性原則。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工作方式,由學生自己按實際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整個項目。② 現實性原則。即項目以完成生活中的某個事物為內容。③ 探索性原則。即所設計的教學項目要讓學生在現有的條件和環境下能進行探索,項目的難易程度要適中,不能讓學生感到無法完成而失去探索的興趣和動力。
二、中職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態度不明確。中職院校的教育方向是向社會輸送專業人才,因此,學校的學生大多是初中畢業或尚未畢業就來到中職院校學習。這些學生未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導致他們在美術課程學習中無明確的目標規劃,也就無法有效掌握美術知識。有些學生可能因自身學習能力不強而產生自卑、消極的心理,在美術學習上沒有充足的自信。還有些學生對美術學科不感興趣,從而無法開展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這種學習態度上的問題導致了課堂質量不高,學習效率低下。
2 、中職學生基礎能力欠缺。雖然高效的教學方式是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的關鍵,但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基礎素質也是將知識輕松快速掌握的關鍵因素。中職學生學習能力及綜合素質相較于高職學生來說有所差距,學生學習能力和基礎素質的高低決定了新課知識掌握和理解程度的深淺,加之中職美術教師缺乏合適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上也無正確的學習方法,導致課堂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課后作業也做得一塌糊涂。此時教師的教學質量通常無法實現預期效果,拖延了教學進度,教學進程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三、項目教學法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1 、小組劃分。教師劃分小組時,需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水平與能力,把適合的學生分為一組,過程中需確保小組成員的能力呈階梯型分布,如此可由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差的學生,通過小組成員的相互合作,加強整個團隊的協作。同時,教師也要認識到個人對團隊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每個小組可根據學生能力的高低,把人數定在3 ~8 人之間,這一分配模式下,每個成員都可完成布置的工作,如果人數較少或較多,有可能出現項目較多無法完成或團隊內有人無事可做的情況。另外,小組內男女生的比例也會影響項目的完成,男、女生的思維方式有明顯的差異,通過男、女學生的相互合作,能讓項目高效完成,提高項目完成的效率。而除學習能力、性別外,也要考慮個人的性格特點,每個小組都需一位有較強執行能力的學生充當領導者,只有如此才能讓小組成員互補,促進項目的進行。
2 、小組任務的確定。在完成小組的劃分后,便可確定各個小組的任務。在項目教學法中,小組任務確定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一個項目以整體的形式布置給每一個小組,即每個小組的項目任務都相同,在完成項目時比較各個小組的完成效果;另一種是將一個大項目劃分為幾個關聯的小項目,分別布置給幾個不同的小組,讓小組成員通過積極的組織和配合,完成整個項目。在項目學習法中,這兩種任務分配方式各有特點,需根據項目本身及小組能力適當選擇,以達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在分配任務后,各個小組要明確自己的具體任務,并做好合理分工,爭取圓滿完成任務。
3 、小組項目實施。在小組項目實施階段,主要進行以下步驟:① 教師首先帶領學生來到裝飾設計公司,參觀公司一些設計項目,了解其具體流程,其中學生分組與設計師進行交流;② 在裝飾設計公司帶領下,參觀已裝修完成的商業店鋪,學習店鋪商品陳列和櫥窗陳列,讓學生了解設計與實際安裝的差別;③ 在裝飾設計公司帶領下,參觀正在裝修的商業店鋪,讓學生參與房屋測量工作,讓學生了解設計過程中量尺的過程;④ 參觀建材城,讓學生了解裝飾材料;⑤ 回到學校,進行組內方案討論,讓學生設定室內設計方案;⑥ 小組內成員一起根據設計原理構思設計說明,小組成員分別發揮專業優勢或利用繪畫技法手繪效果圖,或利用計算機軟件輔助制圖,如用CAD軟件繪制平面圖和剖面圖、用3DMAX建模并渲染出效果圖,用Photoshop做效果圖后期處理,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設計方案;⑦ 在教室內根據繪制出來的圖紙按一定比例制作設計模型;分組進行作品闡述工作;⑧ 通過制作的模型,向所有學生、教師展示設計成果。此過程為學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及提出觀點的一個過程,該過程中,所有小組成員既存在合作也存在各自獨立工作,此外還有小組競爭環節,從而達到讓學生學習團結互助精神及競爭意識的目的。
4 、項目實施結果的評價。項目完成后,各個小組都會得到自己努力后的結果。此時,教師需對每個小組的項目實施結果進行評價。對項目結果的評價可分為兩方面:一是小組互評,二是教師綜合點評。小組互評可先讓每個小組的代表對自己組所做工作的內容、原理、具體操作過程及結果進行綜合描述,然后得出小組內部的評價結果。然后讓其他小組對該小組的項目結果進行點評。互評能讓學生在對方身上找原因,有助于自身的提高。
總之,美術教育是指審美、美感教育,其目的在于教會人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學生發現美、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增強人們正確分辨善惡美丑的觀念。因而,將項目教學法引入中職美術教學中,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心,提高課堂效率,從而培養優秀的美術人才。